分享

亲密关系续 ④ | 关系出了问题?换个角度去看吧!

 书语人间 2020-01-03

与智者对话,10分钟读懂一本好书,

点击上方书语人间关注我们哟!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136本书

《亲密关系续:无拘无束的关系》

今天,我们将继续《亲密关系续:无拘无束的关系》的共读。 

01.

你的故事,都是怎么发生的?

每天,你的脑海里,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在上演。 

在你的故事里,你,就是那个主角,并会在遇到情境时,按照你的个性倾向和过往的经历,对发生的事情进行解读。 

你会对一切符合你,这个角色的信念系统,深信不疑,并下意识地去排斥与你这个角色的信念系统,不一致的东西 

这就好比,一个从小就没有什么时间观念的人,哪怕周围人和Ta说了一万遍「守时」的重要性,Ta也是嘴上说「好好好」,心里完全不在意。 

就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一样,你的关系故事也包括了很多集。你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与他们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直到人生的落幕。 

他们中,有的,是你的家人,有的,是你的同学朋友,有的,是你的领导同事,有的,是与你擦出火花的爱人。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故事就是一切。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感受,来评判一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坏。 

有趣的是,当伴侣们把正在发生的事情理解为哪里出错时,问题就会在故事里挥之不去。接下来,他们便会在问题本身的范围内寻求解决方案,尽量让故事有一个「从此两人过上了幸福生活」的完美结局。 

一旦你们的问题变成了故事,还期待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时,你就把自己关进了一个囚牢里。 

02. 

所以,到底是谁的错? 

为了帮助你理解「故事囚牢」里的三个元素,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吧。 

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笑笑和遥遥走在街上,正在商量着中午打算去哪里吃饭。 

两人聊得正开心的时候,遥遥突然转过头,对笑笑说道,「亲爱的,我们快没钱了怎么办?」说出这句话的遥遥,心里真没别的意思,也就是觉得氛围不错,顺口开了一句玩笑。 

万万没想到,这句话让笑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遥遥的大手大脚,笑笑已经连着好几晚上没有睡好了。 

于是,他没好气地说道「那你要不要考虑去搬砖~」 

其实呀,这也是一句玩笑话,因为,笑笑早就想好了两人未来的发展规划,只是没来得及和遥遥所罢了。 

这话一说出后,遥遥就不开心了,明明是你承诺的养我一辈子,现在好了,你让我去搬砖,你到底几个意思?!! 

于是,遥遥垮下脸来,甩开了笑笑的手,头也不回地就跑了。 

看着遥遥远去的背影,笑笑心里很不是滋味,家是两个人的,遇到的问题,你转身就跑,你让我怎么想?难道在你心里,我就只是赚钱养你的工具吗? 

接下来的1个多小时里,心里憋了一肚子火的两人,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大。 

遥遥满脑子想着,和笑笑在一起以来,自己付出了这么多,他还是不满意,一生气就冷战,笑笑呢?也不甘示弱,明明和我在一起以前,什么都听我的,在一起就不珍惜我了。 

「分手!」「行呀,分就分,谁怕谁!」 

这个故事,是不是让你觉得十分熟悉呢?让我们来看看笑笑和遥遥,都是如何陷入故事囚牢里的吧。 

当遥遥说出那句「亲爱的,我们没钱了怎么办」的时候,笑笑就成了这段关系里的受害者,体验到了遗弃、不配得、心碎中的一项或者两三项。在这些体验后,笑笑接着体会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 

为了逃避这样感觉,他把矛头地准了遥遥,认为都是遥遥的不懂事,才给他带给了这样糟糕的感觉。 

他的反驳,自然让遥遥觉得十分受伤(当然,这句话也许遥遥的随口一说,也许她也没有察觉到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想要和笑笑表达自己希望被他重视和宠爱的感觉)。 

至此,权力斗争开始升级。 

除了「受害者」与「迫害者」以外,故事里往往会有第三个角色,即 「拯救者」。 

有别于「受害者」与「迫害者」的情绪化,「拯救者」会改用理智、逻辑和分析,来理解为什么问题会存在,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让你得到重要性和归属感的同时,看起来像一个好人。 

这个「拯救者」可以是笑笑和遥遥中的任意一个人,也可以是第三方,如,笑笑或是遥遥的家人、朋友,甚至是一位咨询师。 

另外,在笑笑和遥遥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切情境都是中立的,是两个人内心对这件事情的不同解读,最终导致了「分手」这个后果。 

这也正如林俊杰在《可惜没如果》里唱的一样, 

倘若那天 

把该说的话好好说, 

该体谅的不执着, 

如果那天我 

不受情绪挑拨 

你会怎么做 

《可惜没如果》林俊杰

是你们对情境的解读方式,决定了你们关系的走向。 

03.

换个角度看问题,跳出「故事囚笼」

那么,如何在与伴侣有矛盾的时候,退后一步,跳出由「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营造的「故事囚笼」呢? 

首先,你已经明白了,情景都是中性的,重要的感觉。 

不信?没关系。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故事吧。 

假如你在朋友的邀请下,去聆听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演唱会。相信在你回到家里的那一刻,你会想要和你的伴侣分享你的感受和体验,也让Ta体会到这样的快乐吧。 

然而,不凑巧的是,在你享受一场演唱会的时候,你的伴侣不得不在家里,继续着白天没有做完的工作。你觉得,在听了你的分享后,Ta会怎么想? 

是与你一起沉浸在演唱会的快乐里, 还是把这件事情当成是你多么不替别人着想的证据? 

同样故事,却因为不同的解读,被赋予了两种不同的意义。尽管它增强了你对美好的体验,却强化了你伴侣的「受害者」体验。 

但是,如果这时候,你对伴侣的回应做出了反应,试图安慰Ta,或是指责Ta为什么这么不懂你的心意,你又会对掉入「拯救者」或是「迫害者」的陷阱。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故事不重要了吗?—— 它只是从逻辑层面上来试图去解释,或是解决一个问题,却忘了感觉。 

所以,当问题来临时,你要放下故事,回到你的感觉上。 

换言之,当恐惧,抑或是愤怒来临时,你要意识到,你之所以会体验到这样的情绪,是因为被抛弃、不值得、心碎三种心理在作祟,而这三种心理的根源,是你认为 ——「你是不完美的,是需要外界来填补你的」 

这时候,你会把它们看成是你生命里的威胁,然后通过愤怒、负面评判、指责和批评来排斥它,或是利用你的理智、逻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来试图解决它们。

于是,你掉入了「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的囚牢里。 

更为糟糕的是,你还把你个人回忆加了进去,并为你眼下的看法建立了历史依据。 

比如,在笑笑和遥遥的故事,两人都把对方过去做出的伤害过自己的行为,当成了证据,来告诉自己「Ta也许早就不爱我了」「我们是时候结束这段让自己痛苦的关系了」。 

此刻,你可以停下你的强迫性反应与行为,尽量地去接纳这个情景,以及你之前不舒服的感觉赋予你的意义,这当然包括接纳你的伴侣  

接着,你便可以去辨认你的情感体验,进入到了「觉醒」的茧中。 

回到遥遥和笑笑的故事,觉醒后的遥遥,首先会来到「拯救者」的身边,谢谢他们帮助自己,看到了自己与笑笑想要继续走下去要面对的问题 

接着,遥遥会拥抱心底的「受害者」,谢谢它帮助遥遥在看清了自己的脆弱和局限性的同时,也帮助遥遥看到了笑笑对自己的意义。 

最终,遥遥会走出自己的故事囚笼,来到笑笑身边,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谢谢他的坦诚带给自己的改变。 

至此,故事结束,两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你和你的伴侣都下意识地去询问「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等类似的问题。 

这时候,你们就跌入了故事的囚笼里。 

你们会放大自己的不堪重负、生气、焦虑,甚至是无能为力的感觉(即,受害者),然后,你们会用指责、冷战、争吵等方式,来表达你们对这种感觉的排除,并固执地认为都是对方的错(即,迫害者)。 

这时候,你们中的一个人,也许会冷静下来,针对自己的不适感,去试图解决问题(即,拯救者),而问题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都是希望另一个人去改变。 

但是,你们愉快相处下去的前提条件,真的是强制其中一人发生改变吗? 

这个问题,就留给聪明的你,去思考吧。 

祝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