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猎书”家刻本

 星河岁月 2020-01-07

2020年《藏书报》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7-102。

笔者购得一部《汉艺文志考证》,其版心题“艺六艺园丛书”字样,为清代家刻本。因其纸墨甚佳,十分罕见,所以翻看后打算写点儿东西,于是顺带找出原有的两种家刻本,今一并介绍给诸位书友。



 1 
《汉艺文志考证》

《汉艺文志考证》十卷,南宋王应麟撰,是考订、辩证《汉书·艺文志》的目录学文献。2019年6月邮购于湖北省一家书店,竹纸,线装四册。

   

该书元、明、清历代均有刻本行世。元、明两代流传的主要是《玉海》附刻本,清代有嘉庆十一年(1806)江宁藩署《玉海》附刻本、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刻本、光绪十年(1884)成都志古堂刻本等。笔者所藏为光绪十一年(1885)刻“艺六艺园丛书”本,极少见。这部《汉艺文志考证》,曾现身于中国书店2017年秋季书刊资料文物拍卖会,后辗转流入湖北一家古旧书店,为笔者所获。该书半框高18厘米,宽13厘米。半叶8行,行21字,小字双行同。双边,黑口,单鱼尾。版心中间印书名、卷数,下端印“艺六艺园丛书”六字。起初见卷端有红色印记,以为是普通的藏书章,不以为意。后请教熟悉篆刻的书友,才知晓印章的文字为“伯建六十岁后所作”,原来还是名家旧藏,不禁大喜。伯建即许伯建,名廷植,字伯建,别号蟫堪、芳蟫词人、补茅主人等,重庆巴县人。生于1913年,卒于1997年。他长期担任银行职员和中学语文教师,精研书道诗艺,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不过我又产生了怀疑:时下收藏领域情况复杂,说不准是一枚伪造的印章。但无论如何,购藏这部书也很值得,因为寻常易见的浙江书局刻本《汉艺文志考证》,售价也比该书高出很多呢。

 2 
《家范》

《家范》十卷,北宋司马光撰,清光绪元年(1875)夔州李氏刻本。2018年2月邮购于江苏一家古旧书店,竹纸,线装一册。

   

该书分治家、祖、父、母、子、女、兄、弟、夫、妻、乳母等19篇,采择经典史传中有关家事的资料,依类排列,间亦穿插编纂者司马光的评论,借以揭示封建家庭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为修身持家提供准则和借鉴。特别是书中有关子女教育的内容,今日读来依旧有借鉴意义。如: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家范》卷三)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尔。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家范》卷三)

文字不多,却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养子不教、教子不严、骄纵溺爱的危害。

书中还谈到为子孙积攒财产的危害:

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麦盈囷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犹未足,施施然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夫生生之资,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家范》卷二)

财富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但不可过度追求,财富积累过多会酿成祸害。“使其子孙果贤邪,岂蔬粝布褐不能自营,至死于道路乎?若其不贤邪,虽积金满堂,奚益哉?”(《家范》卷二)热衷于为子女积攒财产,以为丰厚的财产能够“造福”子孙后代,抱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应当认真体味这些富于智慧和哲理的话,引以为戒。

《家范》在明代以前传本不多。清代可见的版本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朱轼评点本、乾隆二十四年(1759)黄氏亦政堂刻本、光绪六年(1880)解梁书院刻本等,均极珍罕。笔者所藏为光绪元年(1875)夔州李氏刻本,亦颇难见。该书半框高18厘米,宽13.5厘米。半叶9行,行21字,小字双行同。单边,白口,单鱼尾。其版框上印书名,中间印卷数和页数。虽属晚清时期的出版物,但纸墨俱佳,存世稀少,颇为珍贵。

 3 
《释名疏证》

《释名疏证》十卷,汉刘熙撰,清毕沅考证,光绪九年(1883)抚松馆刻本。2015年8月邮购于北京一家古旧书店,白纸,线装二册。

  

笔者之所以购买这部书,是因为它和《尔雅》《说文》《方言》等同为我国古代知名辞书。我曾读过它的影印本,系用同音或近音字训释词义,视角独特,极具情致。如:

土,吐也,吐生万物也。(《释名》卷一)

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释名》卷一)

廉,敛也,自检敛也。(《释名》卷四)

贪,探也,探取入他分也。(《释名》卷四)

山夹水曰涧。涧,间也,言在两山之间也。(《释名》卷一)

日月亏曰食。稍稍侵亏如虫食草木叶也。(《释名》卷一)

这样的解释,谈不上严谨、准确和科学,但独辟蹊径,三言两语道出事物的特征,让人在顿悟的同时感到古朴、拙稚和有趣,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该书的魅力所在。

《释名》最早的刻本是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刊行的,此后所有的《释名》都是从这个刻本衍生而来。清代,《释名》有两个影响较大的版本:其一是成书于乾隆年间的《释名疏证》(毕沅撰),其二是成书于光绪年间的《释名疏证补》(王先谦撰)。两书均采摭群书,条分缕析,对《释名》的原文逐字逐句地进行考订、辨正和注释。前者具拓荒性,后者是集大成之作。笔者所购为毕沅撰《释名疏证》,清光绪九年(1883)抚松馆据乾隆间经训堂刻本重印。是书半框高17.5厘米,宽12.5厘米,半叶9行,行21字,小字双行同。左右双边,黑口,单鱼尾。版心中部刻印书名、卷数和页数。因其校勘精审,又是白纸初印,故其价钱是竹纸本的两倍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