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正非:没有多样化的股份激励,就没有今天的华为!

 全优绩效 2020-01-07

企业为什么要推行股权股份激励?

一、没有多样化的股份激励,就没有今天的华为

1.任正非在1995年就开始尝试推行股份激励,向员工发行内部股票。之后不断优化剩余价值再分配模式,包括采取股份期权、在职分红、超额分红等若干种方式方法。

2.任正非在构建薪酬结构时,提到1:1:1的基本框架,这三个“1”分别是:基本工资(维持员工基本生活所需);奖金(个人有优异的表现与贡献);分红(团队共同创造的价值)。这个理念到现在也不过时,因为他强调了员工个人价值与团队价值的共赢与平衡。

3.华为从未缺过钱,也从不向银行贷款,作为快速发展的制造型企业,很容易受资金链现金流的制约,但是华为通过内部股份激励解决了这个难题。因为员工将自己的收入、存款甚至借贷提供给华为,换得公司的股份,又通过大家的努力创造,年底拿到高额的利润分红回报。而华为,不需要为员工的出资背负高利息,资金安全且成本低廉。更重要的,将这些出钱又出力的人才牢牢地拴住,还让他们共同输出,不断增长的企业盈利。

4.华为有今天的成就,当然离不开股份激励,而任正非从曾经的绝对大股东,经过不断稀释,现在只剩下1.42%的股份。留意,这是股份,不是股权。任正非依然掌控着华为,是因为他释放的是股份,而非股权。

二、股权、股份、分红的区别

股权:实股,具有所有权。(任正非拥有的是股权)

股份:湿股,具有持续的收益权。(一部分出了钱的高管是股份)

分红:虚股,具有约定的分红权。(华为一般员工按工龄、职等获得的其实是分红权)

三、股权激励解决企业很多核心问题

1.激励人才,解放老板。

2.留住人才,做强绩效。

3.思维统一,共推变革。

4.公司治理,规范经营。

5.融资融人,做大事业。

6.合力经营,业绩稳增。

综合来看,股权激励是对激励的重要补充,员工不仅需要短激励,还需要中长期的激励。而且,中高层次的人才更需要归属感,股权、股份面向未来,解决了人才对未来认同的需求。

老板凝聚了一帮共同发展、共同经营、同甘共苦的核心人才,自身的压力和风险得以释放。

给员工分享剩余价值的权力,同时也给予他们担当的责任。在企业需要变革、转型的时候,有了共同利益的员工,会更加理解企业的现状、愿景、使命,放下眼前、局部和小我的利益,支持公司追求大局、长期和更大的利益。用股权、股份吸引中高端人才,也是十分有价值的。职业经理人不再只是打工仔的角色,赋予他们创业与奋斗的精神,激励人才为事业和未来拼搏。

做过股改的企业,内部治理和规范管理都会有较大的改善。对于一股独大的老板而言,过去的常态是“公私不分”“治理混乱”,这其实是在积累企业的经营风险,股改后随着股东人数的增加,无论是财务还是税务,都必须一步步地走向规范与合法。

当人才得以稳定,当人才有了共同的目标与利益,当人才获得的不再只是月薪、死工资,当人才要按自己的贡献与价值分享利润时,在企业内部就形成了一股合力,将企业推向可持续经营、更好扩大盈利水平。作者/熊老师(inte6198110)

四、大薪酬包:基本工资+水SF/PPV+10P/POP+股权股份

员工的薪酬收入不能只是“月薪+双薪/年终奖”这么简单。因为越简单的薪酬系统,其挖掘力、激励性就越低。对于层次越高的管理者,薪酬的设计必须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我经常说“薪酬要组合、激励讲叠加”,就是要对员工薪酬做出综合的设计,而且要实现多个维度的平衡:

1.短期与长期

2.直接与间接

3.主体与非主体

4.目标与基值

5.过程与结果

6.定量与变量

7.价值与增值

8.经济与非经济

总结:

薪酬的双线价值法:当下价值和未来价值。人的欲望永远都不会停止,所以企业要善于从双价值维度来设计分配模式。人力资源规划的一个核心,就是解决利益分配机制的当下价值与未来价值的动态平衡。当员工收获当下利益时,同时适当满足其对未来利益的诉求,这样的薪酬激励才是长短相宜、远近兼收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