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癌来临,排便时会有“3多”,吃饭时会有“2短”,出现后莫忽视

 杉乡文书阁 2020-01-09

肠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前五的癌症之一。过去10年,结直肠癌发病率翻了一倍。必须要提的是,结直肠癌是近些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肺癌、胃癌都在下降,而结直肠癌在过去10年间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翻了一番,且还在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

不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肠癌由于早期症状隐匿,所以很多时候一发现已经是中晚期,整体的五年生存率不足20%。防大于治,因此肠癌的预防非常重要!

肠癌高发,离不开4个因素,要想预防肠癌,需要注意避开!

1.喜欢吃肉食:红肉、高蛋白、高脂肪摄入有关

2. 经常久坐不动 :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会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

3.工作压力大 :过早地接触压力,癌症发病也会提前。

4.不重视肠炎等疾病 :长期的病变是会加速肠癌的发生的。

肠癌来临并非悄无声息,排便时会有“3多”,吃饭时会有“2短”,出现后莫忽视

排便3多:

(1)排便次数增多

肿瘤刺激肠道,可造成患者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不尽感,甚至出现腹泻的情况,这种情况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会出现。还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便秘,便秘与腹泻相交替。

(2)便血增多

肿瘤表面破溃坏死,可造成肿瘤出血,患者可以表现为便血,粘液脓血便,黑便,都是有可能的。很多人以为是痔疮,从而耽误了治疗。如果是中老人出现便血的情况,一定要去医院看看,警惕肠癌的可能。

(3)大便变细

肠癌往肠腔里面生长,可造成肠管比正常的肠道狭窄,患者可以出现大便变细,排便困难,甚至是肠梗阻,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出现腹胀,腹痛等严重的情况。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吃饭时会有“2短”:

(1)吃饭时间短

患上肠癌的人,一般饿意来的较快,但是吃饱也很快,可能是非常饿的时候,上桌吃了几口就饱了。并且对食物也没有什么欲望,很快就下桌了,此时也要考虑可能是肠道病变了。

(2)气短

因为肠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状况,这就会导致患者贫血的结果。缓慢内出血的副作用是气短,如果你是缓慢出血,而不是大量流血或吐血,身体会在血液中产生更多的血浆,会降低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所以患者通常在做吃饭的动作或者是其他的动作的时候会气短。

如何确诊肠癌?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依靠患者临床表现或者症状,是无法诊断肠癌的,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等多种手段,才能够确诊肠癌,如果你已经出现了上述的症状,应该尽早去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检查。

防大于治,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肠癌的发生呢?

1.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人体每天摄取20-25克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肠癌的风险,也可以清扫肠道,调整肠道菌群环境,有效地缓解便秘。

增加膳食纤维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类。尤其是蔬菜中的“珍品”芜菁,更是对防癌很有帮助。芜菁产自新疆柯坪,其中富含纤维素,而且芜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皂甙、类黄铜物质、多糖都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芜菁适用于肠癌、食道癌、胃癌等各类癌症。但芜菁产地遥远,将其搭配猴头菇、姬松茸、灰树花等防癌抗癌的食材一起打磨成芜菁杂粮粉,不仅口感更好,而且可有效补充膳食纤维,预防肠癌。

2. 保持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健康、减少肠道炎症,癌症危险自然会大大下降。适当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有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罹患肠道息肉的几率降低16%,发生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危险降低30%。

3. 定期筛查

欧美国家近20年来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其广泛开展的筛查普查。从息肉到癌变大约需要3到5年时间,体检可以及时的发现并避免癌症的发生,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体检非常重要。早期发现肠癌的方法有指检,结肠镜等,建议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筛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