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关节滑膜炎辨治举隅

 柴桂苓 2020-01-11

膝关节滑膜炎属中医之“痹证”、“伤筋”等范畴,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临床采用中药辨证治疗该病数十例疗较尚称满意、现略举数例报道如下。

1血瘀津停   宜活血利水消肿

徐某,男,56岁,1994年4月6日来诊。3天前骑车时不慎摔倒,伤及右膝,曾外敷消肿膏疗效不显。症见疼痛行走困难,右膝肿胀明显,按之柔软如水囊,屈曲时受限,有张痛感,皮色稍紫暗,皮温不高,X线摄片示膝关节间腺增宽,舌红苔白稍腻,脉弦滑。证属血瘀津停,瘀水共患。治宜利水消肿,活血止痛,方用决渎汤:猪苓15g,泽兰20g,车前子25g,泽泻10g ,桃仁10g,元胡10g,血竭8g,木香10g,牛膝10g,并嘱卧床休息,内服3剂肿痛大减,续服6剂诸疟悉除。

按:外伤后血流不畅或离经为瘀,津液亦因之输布受碍内停骤而为水。瘀停湿聚,津血同病。故治疗须利水与化瘀之法并用。方中猪苓、泽兰、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 桃仁、元胡、血竭消瘀通络; 伍木香以理气; 佐牛膝以为使,引药下行。药证相符,故短期告愈。



2湿浊化热   宜清热利湿通络

张某,男,41岁1992年6月19日来诊。右膝扭伤后肿胀20天。患者体质强壮,右膝呈弥漫性肿胀,浮髌试验(+),按之痛剧,皮色略红,皮温增高,屈伸受限,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四妙散加味:

苍术15g,黄柏10g,薏苡仁20g,牛膝10g,木通10g,防已10g,土茯苓10g,赤芍12g,地龙8g,连服15剂而愈。

按:膝部外伤后,血气受阻,水液内停,恰逢体壮阳旺之躯,郁久从阳化热,湿热蕴蒸,流注经络,而致关节肿胀热痛,活动困难。日久甚可炼津为痰,痰瘀相裹,使治疗更为棘手。故取清热化湿之四妙散,酌加木通、防已使利水之力更雄,配地龙、赤芍、土茯苓破瘀散结,除热通经络。药证合拍,则效如桴鼓。




3阳虚寒湿痹阻   宜壮阳利水除痹温经

王某,女,48岁,1992年2月5日来诊。双膝关节肿胀1年,曾多次抽液,应用激素、抗菌素等治疗,仍时发时愈。患者行走困难,双膝肿胀,触之松弛,按压髌骨有粗糙摩擦感。膝部酸胀沉重,畏风怕凉,扪之肌肤欠温,X线片示骨质无异常。食少便溏,肢软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涩。证属阳虚水停,寒湿痹阻。治宜壮阳利水,温经祛寒,方用真武汤加减:附子10g,茯苓20g,白术15g,干姜10g,薏苡仁20g,木瓜10g,怀牛膝15g,桂枝12g,细辛4g,仙灵脾12g,乌梢蛇10g,内服8剂,肿胀明显减轻,续服30余剂症状全消,至今随访未复发。

按:患者素体脾肾阳虛(脾虚运化不利,肾虚则气化无力),阳虚水气不化,水液代谢失常,膝部为足阴经所共同经行处,故表现出水液停滞和继发功能障碍。病理性水液属湿邪阴毒,积聚伤阳,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故为本病。故用真武汤配以苡米、木瓜健脾利水舒筋; 配以仙灵脾、怀牛膝补肾壮阳温经; 配以桂枝、细辛、乌梢蛇祛风散寒通络。纵观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通而不泻,确有良效。




4气虚痰湿瘀阻   宜补气渗湿豁痰通络

于某,女,61岁,1993年12月26日来诊。左膝扭伤后反复积液2年,曾服中西药治疗罔效。患者面白消瘦,左膝肿胀,膝前浅静脉怒张,股四头肌稍萎缩,膝关节穿刺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约80ml ,镜检有脓细胞和红细胞。患者哮喘,胸片示肺气肿,倦怠懒言,食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证属气虚水停,痰湿瘀阻经络。治宜补气渗湿、豁痰通络。方用防己茯苓汤加味:防已12g,黄芪30g,桂枝10g,茯苓10g,甘草6g,白术12g,党参15g,半夏10g,南星10g,橘络10g,牛膝10g,连服30余剂而愈。

按:水为有形之物,依无形之气推动,气行水亦行。张景岳曾说:“水气本为同类,故治水者当兼理气,盖气化水自化也。”该患者平素肺气虚弱,宣肃失调,致饮瘀肺络; 脾气虚损,运化无权,致水湿凌侵,流注不化。气虚无以行水,则聚湿生痰,瘀阻经络,故取补气利水之防己茯苓汤,酌加半夏、南星、橘络以豁痰通络,标本兼顾相得益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