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铭《易》语(一)

 有而无限 2020-01-12

《易》旨:以史为鉴,明理修德,阐幽立远,成人之美。

读一本书正确的方式,我认为是先读懂其本来的意思,然后结合当下,融会运用。阅读是有阶段性的,不能割裂各个阶段。而读懂本义,是我们理解和运用一本书的基础。

一本书诞生的时候,内涵就确定了。其内涵不随读者的解读变化,读者只能去趋近,而无法改变。不存在一人一解却都正确这种荒谬的事情。研究《周易》,要尊重历史。发挥应用,则要结合当下,与时俱进。但是很多研究者混淆这个界限,这也是历代易注最大的毛病。

过去的易学家,其实就是通过对《周易》的卦符卦爻辞断章取义来行教化解惑之用。教化解惑这事,借什么方式都可以,与《周易》的解读是两码事。

追求《周易》的神奇妙用,甚至预测技能,是自古以来的易学误区。从术数卜筮的思路,也永远不可能理解《周易》的真意。

悬空浮义:那些经典易注虽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但可以说是完全脱离《周易》本义,只是借着看到的字眼海阔天空的发挥一番,做一些主观上的臆想和演绎。

有易友问,八卦都去了,《周易》还有什么用?我们追溯《周易》的本义,首先考虑的不是什么妙用,而是真相如何?

易学研究者,天然的就应该有一种历史定位的自觉性,把自己的研究放在历史中去看,放在对易学本质的追溯之路中去看。

《周易》文本的来历一种认为是将不同人不同时期的有关卜辞整理编辑而来,而当初的卜筮者是通过观察卦象得出卜辞的;另一种认为《周易》文本是一种文学创作。对《周易》文本由来如何认识,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易学观。认为文本是卜辞辑录,易学研究的重心就会放在卦符上;认为文本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易学研究的重心就会放在文本上。所以说,解读《周易》首先要搞明白的就是《周易》文本的由来,这是读易的基点。

去阴阳八卦,是从文本的角度,而不是象数的角度研究周易。象数符号与文本不同,文本的内容是有指向的,象数符号本身则是不确指的,有赖于读者的解读。对文本的解读必须结合作者的特定背景,对象数模型的认识却可以常读常新,与时俱进。《周易》作者的时代,还没有形成阴阳观、八卦象数体系。现在我们见到的易学象数体系,都是春秋以后的人逐代累加上去,而不是《周易》这本书本来具有的思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不能用后世的理论去解读原著的思想。所以解读原著时,就要去除这些后来的东西。

阴阳八卦,作为个人分析事物的符号工具,没有问题。用阴阳八卦解释《周易》这本书,就有问题了。因为一本书的基本含义,从产生那天起确定了。意义可以结合时代长新,但著作的本义是万古不变的。红楼梦有许多诗讖,如果曹雪芹懂得诗讖,并且有意在书中运用了这个技巧,我们从诗讖的角度解读这些诗才有意义。如果曹雪芹本人根本不会诗讖这种手法,我们从诗讖的角度解读这些诗还有意义么?同样,《周易》的文本是否与八卦象数有关,与作者是否知道八卦象数密切相关。目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周易》这本书是由八卦象数体系建构起来的。

认为八卦就是易之精髓的,连易学的门都没看到。后世以八卦为基本要素建构的易学体系,可以称之为象数易学。八卦可以分解六爻模型,可以作哲学发挥,自然科学模型,但不能用来解读《周易》本经。历史是发展的,后人当然不能停留在前人的高度,但也不能扭曲前人的见解。在没有读懂本义的情况下,扭曲《周易》本义去大加发挥的所谓易学研究,都属于伪易学。

树立正确的易学观,要从去八卦开始。去八卦象数,回归文本解释,方是易学正道。

解读《周易》,去阴阳八卦,是前提。凡是用阴阳八卦解析《周易》的《易》注,皆不可取。理解不了这个的易学圈,只能是《周易》门外打转的圈圈。

孔子以来的易学研究都是基于对阴阳八卦的认识,都是用阴阳八卦研究《周易》。去阴阳八卦,研究《周易》的没几个能跨过这个坎。两卦一对,研究《周易》的没几个能认识到这个体例。所以几千年都在闷头走黑路。

历代的《周易》研究,误区就在于定位错误,把本来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搞得现在想用《周易》包罗万象。《周易》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是很多人期望《周易》能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于是认为《周易》什么都能做。一本三千年前的书能有什么作用是客观的,不是后人想赋予什么就有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周易》时代有阴阳,但那时没有形成阴阳观,只是山南山北的自然概念。后来的乘承比应等阴阳用法,完全是后人对易卦模型的应用发展,不能用来解释早前的《周易》文本。

易是什么?从易学的角度,易就是最早叫《易》后来叫《周易》的那本书。而不是后来所谓日月之易的易,抽象成变化哲理的易。读不懂《周易》这本书,就无法真正理解易学。或者说,在《周易》这本书的基本含义还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其实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真正的易学。

八卦本身只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工具,一种分析模型,本身不蕴含啥玄奇,只是内在一定的数理规律。西周初期从六十四卦中分析出八卦属于对六爻体系认识的深化,但战国时人为了拔高八卦将数理演绎性质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假说成历史实际的发生次序,并把八卦的发明权上托到伏羲的身上。这种依托古代权威以立论观点的做法是战国时人的传统,但我们在进行具体学术研究时需要理性分析,不要让信仰排挤理性。因为这样一下子把时间上推了几千年,混淆了学术思想的脉络。时空错乱的直接后果,就是用后世的思想解释前世的文章,贻笑大方。

一个人,有骨架,有血肉,有灵魂。一本书也是这样,章节是骨架,文本是血肉,主旨思想是灵魂,三位一体不可或缺。《周易》也有章节,卦序是其章,六爻卦符是其节。卦爻辞之间有密切的逻辑,不是一些不相干卜辞的拼凑。

三千年迷雾一挥而去  五千字真容雅正中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