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声与平仄

 杏坛归客 2020-01-12
1、什么是平仄前面讲了四声,那么古代人写诗,是否是按照四声来制定诗的格律呢?非也。古人根据四声的特点,又把四声分为两类:平和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说的也是汉语的声调。古人把古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古平声单独归为一类,称之为“平”;古上声、去声、入声归为一类,称之为“仄”。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古音” 平仄:平就是指平声,仄就是指上去入三声。“今音” 平仄:现代普通话(今四声)中,平大概接近于阴平和阳平,仄大概接近于上声和去声。2、平仄的排列规律现在,我们知道了古代诗人在制定诗的格律时,不是依据四声而是依据平仄。诗人根据汉语发音的特点,总结出了一套基本的规律,称为格律,用于格律诗的创作。在唐代逐步完善、成型,形成了有别于以前旧体诗的新诗体——格律诗。平仄在格律诗中的排列也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基于平声和仄声的不同声调,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排列,就能使一首诗的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和谐的交替,使词句富于变化,吟诵起来有一种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韵味,从而增加了诗的艺术美感。而汉字的特有发音特点使许多仄声或平声连在一起,会觉得语感艰涩,不流畅。。但如果一个平一个仄交替在一起,也会觉得呆板。古代诗人经过总结,根据汉语词组大多为两个字所构成并形成一个语音节奏的特点,发现只有在大致为两两交替(也就是两个平声字间隔两个仄声字)的时候,语感才能达到抑扬顿挫、流畅自然的境界。前人总结出平仄在诗句中的排列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比如:金沙 水拍 云崖 暖,大渡 桥横 铁索 寒。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仄 平平 仄仄 平无边 落木 萧萧 下不尽 长江 滚滚 来就每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交替和对立一般指的是句中的 2、4、6位置的字。多数情况(注意是多数情况有的时候也是要论的)句中1、3、5可以不论,就是说七言诗句的一、三、五位置、五言句的一、三位置上,平仄上并不做严格要求,2、4、6的位置上则必须严格要求安排。如: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红应仄而平,醉应平而仄,但是不影响语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渭应平而仄,朝应仄而平,也不影响语感。3、平仄的辨别前面提到,古汉语中,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种声调。普通话中,平大概接近于阴平、阳平; 仄接近于上声、去声。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沾污,污染。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