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教师自身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悟好学 2020-01-12

教师自身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是否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负有一定的责任。一个班级学生的面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教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及其自身的品德修养。

学生对教师的课产生兴趣和对该科产生兴趣是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及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对教师所上的课有兴趣,才会在课堂上全身投入,从而达到对该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上才会孜孜不倦,从而有所研究,有所创新。相反,学生每上一节课都如坐针毡,对教师所讲的知识一点也装不进去,尝不到一点点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成绩也就会慢慢地退下来。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对教师所上的课和所学的学科产生兴趣呢?

一、用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水平去吸引学生。

作为一位教师,他的专业水平包括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板书、朗读表演技能等。只要你的这些都过硬,再加上你渊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苏联教育学家马可连柯曾经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么你尽可能放心,他们会站在我的一边,决不背弃你——相反,无论你是多么亲切,说话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你永远也得不到什么。”教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赖和敬佩,从而就对该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位教师应该认识到:投入社会工作并不是学业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故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也因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要适应这个变化,教师只有不断吸收人类的精华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适应他们身心的变化。如果一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错漏百出。可以想象的到,他是难以吸引学生去学习的。所以,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水平是必要的。

二、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用榜样去影响学生。

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学生总是“听其言,观其行。”教师在工作的时候、平时的行为和道德修养方面都要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在教育学生时,才会理直气壮,学生才会臣服于你,你所讲的话才会不容置辩,从而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会带着欣赏、崇拜的心理去听你的教导,无论多么深奥的、理性的、教条式的文字也会变得可爱、易懂了。古语云:其身不正难以治人。作为学生的领导者只会要求学生不要这样,不准那样。而自己却放任自己,这种讲一套做一套的人学生会喜欢他吗?学生会喜欢他上的课吗?学生既然不喜欢这位教师,根本上就不会喜欢他上的课。培养学生的兴趣又从何谈起呢?

三、常保持健康、爽朗的笑容去感染学生。

人的情绪会左右人的精神,如果教师经常保持微笑,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相反,教师不苟言笑,从不肯对学生露出嘉许的笑容,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敬畏的心理,不愿与教师接近。这样,学生还会对你上的课感兴趣吗?所以常带笑容、平易近人的教师形象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密切的联系。

四、适时给与学生鼓励和赞赏,唤醒学生。

课堂上一定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发现的快乐。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教师通过适当的鼓励和赞赏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当中,学生觉得教师在关注他,就会自觉的参与,还能直接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增添了学生的成就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随之而来的学习的兴趣也会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求。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一个灿烂的笑容,一句温情的话语,可以唤醒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对学生的疑问,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二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三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才表现得最为活跃。”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人文教育,它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终身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