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绍琴临证400法》噎膈三法】11

 昊晟堂 2020-01-13

十一、噎膈(三法)

噎是咽物梗噎不顺,膈乃胸膈阻塞,饮食不下。

本病多由饮食不节(如嗜酒过度等),耗伤阴津,以致津血虚衰,胃脘枯槁,气血瘀结而起。此外,由于忧思过度,情志不遂,血气瘀滞,流行不畅,亦可导致噎膈。一般来说,本病治疗较难,愈后较差,必须早期治疗,同时要禁烟酒及一切刺激性食物,增加体力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方可求得较好疗效。

(一)疏调气机,降逆通噎

气机郁滞,咽部食管阻塞不畅,咽物气噎作痛,每于心情抑郁则病势更甚,心情舒畅时病势似能减轻,初期脉象多见弦象。治疗可用疏调气机方法,仿逍遥散、四七汤意化裁。

旋覆花9克(包)  香附10克  炒山栀6克  青、陈皮各6克  半夏曲10 苏梗9克  枳壳9克  片姜黄10克

加减法:

若嗜酒多年,舌苔厚腻者,可于本方中加葛花10克、枳椇子10克、赤芍10克、赤苓10克;

若苔白腻根厚,胸中满闷,大便溏薄,脉沉缓者,此湿郁较重,可于方中加草蔻3克、厚朴6克、杏仁10克以温化湿郁;

若苔垢腻而厚者,于方中加入化滞之品,如焦三仙各10克、鸡内金10克;

若苔黄厚略干者,可酌加瓜蒌20克或保和丸15克(布包)同煎;

若苔黄腻,根垢黄厚,脘腹胀满,大便干者,可加大黄粉1-2克(冲),甚则可加元明粉2克(冲)。

(二)润燥生津,和血止噎

素体阴分不足,或久病津液枯槁,形体渐瘦,面色暗浊,大便艰涩,甚则状如羊屎,舌红苔白,脉象弦细。治疗宜用润燥生津,和血育阴方法。仿启膈散方意。

沙参30克  旋覆花9克(包)  丹参12克  川贝母3 克(研冲)  苏木9克  三七粉2克(冲)

加减法:

若兼阴虚肝经郁热时,可加疏肝泄热之品,如川楝子10克、丹皮10克、郁金6克之类。

若因郁结而胃肠滞热不清者,酌加解郁化滞之品,如枳实6克、焦三仙各10克、槟榔10克;若大便秘结者,再加大黄粉2克(冲)。

凡有湿郁,气机不畅者,滋腻厚重药物一定慎用,防其腻膈助湿。

(三)养血育阴,活瘀行滞,少佐通幽

噎膈已成,阴血大亏,血行瘀滞,形体消瘦,面色黑浊,胃纳不佳,大便如羊屎,舌红,边有瘀点,脉象沉涩且弦。既要养血育阴,又需活瘀行滞,其有血虚便秘,影响消化,还当润燥通幽,故三法同用。并须嘱其怡情与锻炼,令其气血通畅,而阴复瘀化,始能向愈。

生地黄15克  赤、白芍各12克  川贝母粉3克(冲)  旋覆花10克(包)  红花3克  桃、杏仁各6克  丹参15克  代赭石10克  鸡内金12克  麻仁20克

加减法:

若体质尚好而大便秘结者,可于方中加大黄粉1-2克(冲)。大黄既能通便,又为活血化瘀之品,人每畏其峻猛而束之高阁,当用而不用,惜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