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拮抗松弛术--颈前区

 疼痛康复研究 2020-11-05

颈前区(AC)压痛点

颈前区摆位放松压痛点具体位置见下图

颈前部摆位放松术压痛点

颈前区常见压痛点

颈前区:AC1下颌区和AC1横突

治疗指征

颈椎功能障碍。患者可能表现出前额痛或者偏头痛,并有视物模糊或者颞颌关节紊乱。

压痛点定位

  • AC1下颌区:在下颌升支后方或耳垂下方与头前直肌交界区域。从后至前按压

  • AC1横突 :Cl 横突侧方 颌支和乳突之 间,与头外侧直肌交界处 从侧面至中间按压。

颈前区1压痛点定位

治疗程序

1.患者仰卧位,术者站在治疗床头侧。

2.术者以一个手指指腹用适当的力量按压压痛点,以100 %或 0-10分刻度上的10分定量最初的疼痛等级。

3.术者手指放松,但是手指不离开压痛点,以便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

4.患者头部向对侧旋转90°。

5.术者通过小幅度的活动(稍许屈曲旋转和/或向对侧侧弯)调整患者体位,直至压痛点完全消失或尽可能完全消失,但至少减轻 70%。

6.患者完全放松,术者保持此姿势至少90秒。

7.90秒后术者以最少阻力将患者被动恢复至中立位。在此过程中术者需提醒患者要保持完全放松,不要有任何方式的助力。

8.术者对压痛点和其他功能障碍要素进行再次评估,以确定该技术的有效性。常规来讲,原始疼痛至少减少 70%以上才算一次成功的治疗。

颈前区:AC2-6

治疗指征

颈椎功能障碍。患者可能表现出颈部后外侧的疼痛。

压痛点定位

在颈椎功能障碍节段对应的横突前/后结节的前外侧。颈前区2中斜角肌与颈长肌相关 颈前区3和颈前区4与前、中斜角肌 颈长肌和头长肌相关, 颈前区5和颈前区6 与前、中、后斜角肌、颈长肌和头长肌相关。从后面和中间按压。

颈前区2-6压痛点

治疗体位:(屈曲,远离压痛点的侧弯和旋转)

1.将患者头与颈屈曲至功能障碍节段,并向远离压痛点的方向侧弯、旋转。

颈前区4压痛点

颈前区6压痛点

颈前区6压痛点

2.术者通过对患者头颈施以小幅度微调运动(稍许屈曲、向对侧侧弯和旋转),直至压痛点完全消失或尽可能完全消失,但至少减轻 70%。

颈前区7

治疗指征

颈椎功能障碍。患者表现颈椎下段疼痛。

压痛点定位

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附着处的后上方,从上至下按压。

颈前区7压痛点

治疗体位:(屈曲,向压痛点方向侧弯,向远离压痛点方向旋转)

1.将患者头与颈屈 C7 水平、向远离压痛点方向旋转颈椎,向压痛点方向侧弯颈椎。

颈前区7压痛点

颈前区7压痛点

颈前区7压痛点(替代方法手的位置)

2.术者通过对患者头颈施以小幅度微调运动(稍许屈曲、同侧侧弯和对侧旋转),直至压痛点完全消失或尽可能完全消失,但至少减少70%。

颈前区8

治疗指征

颈椎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和颈前区7相似。

压痛点定位

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附着处的胸骨上方,按压后方、下方及侧面。

颈前区8压痛点

治疗体位:(屈曲,向远离压痛点方向侧弯和旋转)

1.将患者头与颈屈曲(低于C7 水平)、向远离压痛点方向侧弯和旋转颈椎。

颈前区8压痛点

颈前区8压痛点

颈前区8压痛点(替代方法手位置)

2.术者通过对患者头颈施以小幅度微调运动(稍许屈曲、向对侧侧弯和旋转),直至压痛点完全消失或尽可能完全消失,但至少减轻70%。

系列文章

最"懒人"的治疗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