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

 昵称60974699 2020-01-16

要想长久地拥有健康,就要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请务必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曾益新院士这样告诉我们。

曾益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人生要精彩,健康是基础。这是我从医多年来最大的感悟。但现实生活中呢?常常见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各种疾病,而且发病的人越来越多,病症越来越复杂,有的人被多种疾病交互折磨,带来的是个人以及家庭的痛苦甚至悲剧。

这些疾病能防能治吗?答案是肯定的。

人是一台有智慧和灵性的机器,一台机器要想长久的正常运行,需要经常保养各个部件,那么人的心、肝、脾、肺、肾、脑、血管等各个器官也需要经常维护、保养──这就是预防。

机器旧了、坏了,需要经常除锈、上油、疏通、修理;人同此理,人生病了,需要吃药、打针、动手术──这就是治疗。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做到平时积极预防,有病坦然面对、正确治疗,就可以做到健康、快乐、长寿。

很多人都对健康的四大基石了如指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然而,现实生活中呢?有不少人依旧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埋头苦干”,吸烟、喝酒、大鱼大肉、通宵熬夜、吃宵夜、不吃早餐、吃饭不定点、饱一顿饿一顿、不锻炼、长期闷闷不乐……直到生病了,身体累垮了,才被迫停下来!

怎么治怎么防?答案是预防得走在前面。

因此,要想长久地拥有健康,我们首先就要建立预防的理念,要对吸烟、酗酒、暴饮暴食、长期熬夜、不重视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声说“不”;其次,生病了,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和医生沟通,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再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请务必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


为什么看了无数养生文章仍不会调理身体


我们习惯平常看许多养生类公众号的文章来获取知识,坚持了许多年之后,当你面对自己和家人身体问题的时候,你翻遍所有你曾经看过的文章,或者网上查到的各种解决方案,众说纷纭,你就傻了、慌了、对不上号了、没办法了。你就开始怀疑人生,觉得中医好难、好玄呀。

我们平常看到的中医文章,里面提到的只是一个个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需要有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中医诊法和断法、中药、方剂等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
因此,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学习各种专病的辨证治疗方法,才能把我们平常看到的中医文章里提到的知识点连成线,连成面,才会明白,为什么治疗肥胖需要从健脾祛湿入手,为什么调理颈椎病可以按摩锁骨下方的痛点……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能力将看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
因此,我们需要老师带领系统学习中医。

享泰极学堂由中医老苗创立,在过去的2019年,中医老苗每天坚持在享泰极公益学堂给广大中医爱好者上课,深受好评!

中医老苗,中医硕士,家传中医与学院派的结合,热衷于中医的传播和中医疑难病研究。

从2020年,享泰极社群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愿景和使命。

目标:

享泰极

带领中医爱好者入门中医,学会用中医思维的智慧调养身体。

愿景:

享泰极

帮助1千万人从中医的视角了解人体和疾病规律,学会常见病症的诊断、选方用药,身体的小毛病可以自己应对,消除疾病于萌芽之中。

使命:

享泰极

让中医成为人生中的一门必修课。

大熊是中医老苗多年的好友,这几年跟着老苗混中医圈,耳濡目染,身受中医恩泽,还有老苗随叫随到的中医服务,身体从未有过大恙。

大熊

大熊,理工男,从事医疗大数据工作。有幸十几年前结识并师从中医老苗学习中医,自己和家人都成为中医的受益者。

几年前,大熊就开始自学中医,将老苗讲的中医知识,都特别用心得整理成了读书笔记。

大熊决定开始自学中医,原因之一就是身边有这么一位中医的好老师,不能浪费资源,另一个原因就是小病小情总麻烦老苗,自己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毕竟老苗现在拖家带口,还在北大医学部读着医学博士,为了发SCI文章顺利毕业,老苗也是深度憔悴。

大熊敢把这几年的学习中医的笔记拿出来供初学中医的养生爱好者学习使用,有老苗帮大熊对专业知识把关,给大熊树立了很大信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熊的中医自学入门,是从中医基础开始的。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过程虽然枯燥,但是大熊靠着老苗深入浅出的谆谆教导,现在能混迹中医养生圈啦!这些枯燥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对大熊帮助那是相当大呀。

什么是中医基础?就是中医学里的各种基本概念和理论。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就是量大枯燥。

所以很多人学中医,明明知道要从中医基础开始学起,但就是学不进去。因为那些中医基础知识,看后第一容易犯困、第二抓不住重点、第三不能即学即用——学习周期长,学习效果不好,实用性不强。

许多喜欢中医养生的朋友,听中医的大神们信口拈来《黄帝内经》的《素问》和《灵枢》,讲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理论口若桃花,应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施治治好各种疑难杂症的妙手回春故事,听的时候热血沸腾,觉得自己也即将成为在世华佗,但听完之后还是大脑空空。

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基础,没有中医理论基础。就像建一座房子,不打地基,房子是建不起来的。

那这么枯燥和海量的中医基础怎么学啊?大熊带着你啊,一起学。大熊就是自学中医,别的不说,如何自学中医大熊倒是经验丰富。

虽然中医基础很杂,内容多,很乏味,但是如果有一条思路贯穿全部,再加上理论结合实际的讲解,其实还是非常有意思和易于理解的。大熊写公众号讲课的本事,是在大学当老师讲课时练就的。因此,大熊后来跟着老苗学中医,边学边记笔记,几年坚持下来,总结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形成了很好的学习资料。

大熊把自己整理的学习笔记取名为“上工学堂笔记”,针对各种中医小白,童叟无欺。

为什么取名上工学堂呀?就是因为《灵枢逆顺》讲,“上工治末病,不治已病”。已经病了,就需要上医院找医生看病。上工学堂就是想让大家都能成为一名自身和家人未病先防、先治的“上工”。

这牛感觉吹得有点大了。从带领大家入门中医的角度讲,老苗取的名字——“享泰极”更准确,更有意境:享受生活,心安神泰!这不正是我们通过自学中医想要达到的境界吗?

稍微收敛客观一点讲,学习中医的过程,必然是艰辛而又漫长的,大熊的中医基础课也仅仅是你们踏入中医大门的起点。不要指望学习了中医基础就能成为专家、神医,中医基础只能让你从最根本的落脚点去理解和读懂中医,提高自己的辨证能力和日常应用。

至于你们最后能走多远,就得看你们自己的了。

学好中医,你将终身受益。现在就医多困难我就不说了,得花多少钱你们心里也有数。学中医就是一门兼职,收入高,有保障,基本类似全家豪华医保。

好了,硬广说到这里,也已经够硬了,再硬就烦了。下面具体说说上课的形式。


跟着老苗学中医

2020年,享泰极学堂准备为享泰极会员开设6门中医基础课,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诊法和断法、中药入门、方剂,共计约165讲。

其中,中医基础理论48讲,从2019年开始已经上架30讲左右,其他经络、病因病机、诊法和断法、中药入门、方剂五门课也将于春节前开课。所有课程均可以不限时反复听。

前1000名享泰极会员包购买者,还可以免费获得在葫芦中医商城销售很火爆,价值299元的两种好物中任意一种:由中医老苗的爷爷传下来的方子做成的八纲调形筋骨冷敷贴两罐,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苏琛博士开发的调理痰湿体质的飞燕饼五盒。

299元购6门165节中医入门基础课

前1000名获赠超值礼品

系列中医入门课

+超值赠品

享泰极社群


已经上架30讲左右的中医基础理论课,48节的内容如下,课程讲解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是入门中医最基础的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已开课)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 没有检验仪器,中医怎么看病

2 中医里讲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3 从立竿测影绘制太极图看阴阳之间的关系

4 中医是如何利用阴阳学说看病的(上)

5 中医是如何利用阴阳学说看病的(下)

6 五行学说:五行不是用来算命的吗?

7 事物的五行归类:为什么冬天和肾都属水

8 木生火,水克火,肝和心是“母子”关系?

9 五行“相乘相侮”:为什么脾有病要治肝?

10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11 藏象概述:人体上的皮影戏

12 “心”可是五脏当中的首领

13 心主血脉的意义:看脸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14 心主神:脑只是工具,心才是神明

15 心主神的意义:养好心才有好神采

16 心在液为汗:出汗也是门学问

17 肺的宣发:不是所有的咳嗽都应该喝冰糖雪梨汤

18 肺的肃将:大便通了烧就退了

19 肺主气:肺是如何完成吐故纳新的?

20 人体湿气重不重,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21 脾主运化:为啥有人喝凉水也长胖?

22 脾主升举:胃下垂的根源在这里

23 脾主统血:长时间出血为啥先要补脾?

24 肝是大将军,性格很刚烈

25 肝主疏泄:经常生气,可能是肝出了问题

26 肝促消化:口苦、黄疸是肝开了小差了

27 肝调水道:身体的水液代谢也离不开肝

28 肝调理生殖:肝不好,生殖系统会亮红灯

29 肝主藏血:肝藏血为什么又主疏泄

30 肾的概述:人体的发动机

31 肾的生理功能:肾藏得都是精华

32 肾与生长发育:为什么男人三十一朵花

33 肾阳:肾阳虚的人,身体里冰天雪地

34 肾阴:肾阴少了,五心烦热就出现了

35 肾气:尿频,早泻都是肾气不足

36 肾主水:人体水液代谢的参与者都是什么岗位

37 肾主纳气:哮喘不止,是肺的问题

38 肾其华在发:头发不好,老人为啥让吃黑芝麻

39 肾开窍二阴及耳:耳鸣耳聋的原因找到了

40 六腑及七冲门:人体里的七个关口

41 膀胱,三焦,奇恒之府:“有名无实“的器官权力可不小

42 人体生命活动都靠一口气

43 气的分类:人体中气都多少种

44 血:血是怎么产生的

45 津液:身体的水液都在干什么

46 气和血的关系:气是血的统领,血又是气的母亲,这可太乱了

47 气与津液:当心,流汗的时候气也缺失了

48 血与津液:津血同源

经络、病因病机、诊法和断法、中药入门、方剂五门课也将于春节前开课。所有课程均可以不限时反复听。




经络(春节前开课)

1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人体之中有条河

2 带你了解经络——什么是经络,经络系统及其组成

3 十二经脉——命名规律

4 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

5 十二经脉——分布特点

6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

7 十二经脉——气血次序

8 十二经脉——手三阴经循行

9 十二经脉——手三阳经循行

10 十二经脉——足三阴经循行

11 十二经脉——足三阴经循行

12 奇经八脉——概念、循行特点和功能

13 十五络脉

14 十二经筋

15 十二皮部

16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17 带你了解腧穴——分类、命名和作用

18 带你了解特定穴 ——命名、分布和作用

19 腧穴定位法




病因病机(春节前开课)

1 外感病因——外感六邪百病生

2 风邪——百病之长的风邪

3 寒邪——寒邪最易伤人阳气

4 暑邪——只发生在夏季的邪气

5 湿邪——湿邪就是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吗?

6 燥邪——为什么秋天容易出现咽干咳嗽?

7 火邪——火邪就是天气太热了吗?

8 疫邪——中医看传染病

9 内伤致病——七情内伤是中医认识的心理学

10 饮食失宜——饮食方式和健康状况密不可分

11 劳逸失度——生活太舒服了也是致病因素

12 水湿痰饮——百病皆由痰作祟

13 瘀血——血为什么在身体里流着流着就不畅了呢?

14 病机——就是西医称的病理

15 基本病机——邪正盛衰

16 基本病机——阴阳失调

17基本病机——气血失常

18 基本病机——津液代谢失常

19 内生“五邪”病机——寒从中生

20 内生“五邪”病机——湿浊内生

21 内生“五邪”病机——津伤化燥

22 内生“五邪”病机——火热内生




诊法和断法(春节前开课)

1 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2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3 望而知之谓之神——望什么

4 望诊详解——望色

5 望诊详解——望舌

6 望诊详解——望神

7 问而知之谓之工——十问歌

8 问诊详解——问症状

9 问诊详解——问吃喝拉撒

10 切而知之谓之巧——神秘的脉诊

11 脉诊详解——脉诊的时间

12 脉诊详解——脉象

13 脉诊详解——脉的解读

14 闻而知之谓之圣——失传的古音律

15 经络诊

16 断法:阴阳为纲

17 断法:五行五藏为纪

18 断法:八纲辩证

19 断法:先分表里

20 断法:分虚实,什么是虚

21 断法:断寒热,疾病的基本性质

22 断法:气血辩证,从气滞血瘀说病

23 断法:痰饮食积,百病皆由痰作祟

24 断法:经络病,失传的中医触诊法




中药入门(春节前开课)

1 药食同源

2 中药治病的原理,药的偏性对应病的偏性

3 中药药理:自然赋予药物的属性

4 中药四气:药中的春夏秋冬

5 中药五味:药的苦辣酸甜

6 解表药:外能的感冒药——柴胡

7 解表药:麻黄的彪悍和桂枝柔和

8 解表药:生姜的传奇

9 解表药:薄荷的多种用途

10 治风药:定风草

11 驱寒药:附子和肉桂

12 清热药:石膏凉还是不凉

13 清热药:黄连是最苦的吗

14 祛湿药:泽泻,生于水而治水

15 化痰药:半夏的由来

16 理气药:越老越值钱的陈皮

17 活血药:伤科第一圣药——三七

18 泻下药:黑白丑——猛药有奇效

19 消食药:鸡内金——吃啥补啥

20 补气药:天下第一补药——人参

21 补阳药:东北三宝之一——鹿茸

22 补血药:药中传奇——阿胶

23 补阴药:六味地黄之君——地黄

24 矿物药:硫磺的是与非

25 祛风湿药:一味中药显威力——豨莶草

26 解毒药:绿豆——不起眼的绿豆很强大




方剂(春节前开课)

1 方剂配伍有讲究——君臣佐使

2 方剂分类——十剂

3 麻黄汤:解表第一方

4 桂枝汤:治风第一方

5 小柴胡汤:和解寒热第一方

6 理中汤:治疗脾胃第一方

7 白虎汤:清热第一方

8 乌梅丸:至今也没人能解释的方子

9 四逆汤:补阳第一方

10 四君子汤:补气第一方

11 四物汤:补血第一方

12 六味地黄汤:滋阴第一方

13 二陈丸:化痰第一方

14 逍遥散:疏肝第一方

15 血府逐瘀汤:和血第一方

16 炙甘草汤:养心第一方

17 千金苇茎汤:治肺痨的方

18 生脉饮:救命第一方

19 补阳还五汤:治中风的名方

20 生化汤:产后调理第一方

21 银翘散:温病第一方

22 交泰丸:名称源自周易的方子

23 八正散:和季节最有关的方子

24 二至丸:冬至夏至合方

25 六一散:与河图有关的方子

26 失笑散:经产灵效方

以上6门中医基础课,把初学中医最重要的知识点串连起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病案,形成中医入门共计约165讲的精彩内容,用1年的时间,帮你建立中医理论架构,概览中医世界。

以上6门中医基础课,你只需要花299元购买,就能成为享泰极会员,会员的福利包括有:

1

以上6门165节中医基础理论课不限时反复学习,持续更新,助教带领大家在1年内完成学习,系统入门中医。


2

免费获得在葫芦中医商城销售很火爆,价值299元的两种好物中任意一种:由中医老苗的爷爷传下来的方子做成的八纲调形筋骨冷敷贴两罐,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苏琛博士开发的调理痰湿体质的飞燕饼五盒(限前1000名购买者)。从今日起快递停止发货,购买会员的朋友可在春节假期期间反复听会员课学习,赠品将在正月初8后陆续寄出。


3

享泰极后续推出的各类会员课仍然免费,可不限时反复学习。


4

享泰极商城的养生好物享受劲爆会员价。


5

可申请助教资格,跟我们一起传播中医知识,获得丰厚回报。


299元购6门165节中医入门基础课

前1000名获赠超值礼品

系列中医入门课

+超值赠品

享泰极社群






课程亮点

1 通俗易懂好接受

用最好理解的方法讲中医。中医理论深奥,单纯从字面含义很难学懂。因此,中医老苗会凭借丰富的临床和中医启蒙教学经验,用现代生活的现象,来解释中医的原理、人体的规律、疾病的特点。让阴阳、五行不再生僻难懂、脏腑气血也变得真切可知。

2 学以致用是目标

了解人体,知道健康生活。比如学会诊断方法,就能了解疾病规律,避免恐慌。学习方药,才能初步会用中成药。通过中医基础系列课程的学习,其目标就是,身体健康时,用中医告诉我们的生活智慧预防疾病;若自己和亲朋好友再遇到一些小毛病,自己可以应对。

3 师生互动答疑解惑

学习群里的助教会在群里收集学员的疑惑,再由中医老苗解答。每次课后,都会有相应的作业题,大家可以通过完成作业检验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99元购6门165节中医入门基础课

前1000名获赠超值礼品

系列中医入门课

+超值赠品

享泰极社群


299元购6门165节中医入门基础课,还获赠超值礼品,是不是觉得已经觉得超值?

福利结束了吗?还没有!

享泰极学堂认为学习中医本来就是为了应用,让自己成为自己最好的医生,帮助自己和家人朋友健康是主要的目标。

因此,在享泰极会员一边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还为享泰极会员准备了4门专题课,包括女人养血、如何养好脾胃、对症应季养生茶和祛湿防大病,同步持续更新,带领大家在2020年完成学习。




女人养生先养血(春节前开课)

1 女人健康的根本在养血 

察“颜”观色,读女人血气盈亏

2 头发干枯韧性差,多数气血不足

3 总也睡不醒这是气血亏的症状

4 气血衰,就会双目呆滞、晦暗无光

5 双唇红润,气血充盈才是美女

6 手漂亮的人多健康

7 全身都有赘肉,气血亮了红绿灯

肝藏血,肝血不足,总是有点烦

8 女人以肝为天,肝好女人才好

9 肝气顺了,女人之美才能由内到外

10 壮“胆”,这可是健康美丽的“枢纽站”

11 调节脾胃养肝血,常揉这里

12 规律作息养肝血,做皮肤精致的女神

通瘀血:女人先化瘀才能补血

13 气血瘀滞是女人衰老的凶手

14 发为血之余,一头鸟黑秀发你也可以拥有

15 祛瘀止痛散寒凉,只需一块姜

16 祛寒保暖,艾灸给你温暖

17 体内有瘀血,补药都浪费

18 血瘀的药膳食疗方

阴阳平衡,做健康女人

19 女人肾虚会影响下一代

20 胸小要怪气血亏

21 当归生姜羊肉汤,补血虚的妙方

22 抓住月经周期,调经补血

23 常食五谷,女人气血充足

远离妇科病,健康一身轻

23 月经不调——三招两式全搞定

24 白带过多——神奇艾灸简单解决烦恼

25 经前综合征——调理出好心情

26 乳腺增生——疏通经络防病变

27 阴道炎——消炎不用吃西药

28 外阴瘙痒症——经络轻松调养

29 卵巢囊肿——调养肝脾是关键

30 更年期综合征——多吃这些食物健康轻松

节律养血:女人以七为先天,养血分阶段

31 一七养好先天精气

32 二七天癸至,调经补气最初时

33 三七要做暖女人,血液顺畅精神足

34 四七活血养颜的关键期

35 五七开始净血排毒,不做“黄脸婆”

36 六七调养三阳脉,抗衰老通经络

37 七七进入更年期,养血补血因人而异




养好脾胃不生病

1 脾胃是后天之本,我们为什么要重视?

这些事,脾胃对你说“不”

2 不吃早餐,脾胃对你说“不”

3 吃太多,脾胃对你说“不”

4 熬夜,脾胃对你说“不”

5 偏食,脾胃对你说“不”

脾胃喜欢什么

6 黄色食物,脾胃的最爱

7 莲藕的生用与熟用

8 牛羊肉适用不同的人

9 身重困倦或消化不好的人的脾胃更喜欢什么食物

常见的脾胃问题

10 身体困倦,脾胃湿热

11 大便不成形,寒湿困脾

12 胃部隐隐作痛,吃完就胀,胃阴虚

13 贪凉口苦,胃热证

14 腹部坠胀,中气下陷,一定要益气升阳

15 脾不统血,既要止血又要补血

按季节养脾胃

16 脾胃需要春捂

17 脾胃虚寒如何在夏季养护

18 秋燥,脾胃需要来点酸

19 冬季进补要适度

用最简单的中药养最好的脾胃

20 藿香,上吐下泻的首选

21 肉豆蔻,就像胃部的暖宝宝

22 砂仁,一个受寒腹泻的克星

脾胃健康如何从经络下手

23 脾经、胃经 ,脾胃的反应器

24 足三里,脾胃的总管

25 便秘了怎么办,天枢帮你来消除

26 脾虚所致的月经问题,两个穴位来帮你

生活中如何健脾养胃

27 好心情才能有好脾胃

28 散步慢跑,解决脾胃大问题

29 脚趾,肩膀和脾胃脱不开关系

30 增加脾胃功能的小妙招

胃部疾病的养护

31 常见腹泻的对症调理

32 肥胖不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跟脾脱不开关系

33 小儿疳积,不吃药不打针的好办法

34 传统名方调理脾虚




对症应季养生茶(春节前开课)

1 喝养生茶是有讲究的

顺应天时,喝茶也分季节

2 花茶让你长精神,防春困

3 预防春季流感,这个茶你得试试

4 柠檬菊花茶解决春季干燥上火

5 山楂荷叶茶消食解腻护肝胃

6 玫瑰茶助你拥有好心情

7 薏米绿茶帮你解除疲劳,祛湿气

8 暑湿重胃口差,乌梅陈皮茶是个好办法

9 薄荷香茶解暑热,夏季常备

10 秋燥干咳常饮桑菊茶

11 口干舌燥,麦冬茅根茶可生津

12 菊花玫瑰茶清肺解郁

 冬

13 红茶驱寒暖身,冬季家中必备

14 喝老姜茶温中养胃,胃不怕凉

一家人对保健茶的需求不一样

15 男性常喝杜仲红茶,补肾添活力

16 莲子乌龙茶可养肝补血,女子常喝常健康

17 更年期虚热心烦,百合蜜茶润燥养心

18 老年人常喝首乌强身茶,补肾防阴虚,

19 经常熬夜者,常喝参杞茶补体力

20 家中常备葛花解酒茶

21 年轻人常用电脑,喝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防辐射

喝出平衡体质的养生茶

22 阴虚体质多喝桑葚蜜茶

23 阳虚体质多喝核桃红枣茶

24 气虚体质多喝黄芪红枣茶

25 湿热体质多喝荷叶薏米茶

26 痰湿体质多喝荷叶山楂茶

27 血瘀体质多喝芎归茶

28 气郁体质多喝柴胡玉竹饮

29 特禀体质多喝玉屏风茶

常喝茶调理慢性病

30 每天一杯杞决双花茶防治高血压

31 山楂丹参茶活血化瘀,缓解血压高头痛胸闷

32 糖尿病,多饮扁鹊三豆饮

33 便秘口臭,石知连地首乌茶可缓解

34 失眠盜汗,就喝女贞子茶

35 荷叶乌龙茶降血脂,血脂高的人要常喝

36 常喝苦丁茶,不怕脂肪肝

37 老年人易便秘,洋参麻苏茶解除痛苦




湿气祛除,大病不来(春节前开课)

1  “湿气重”的毛病,您有么?

防湿邪,需要从“内”做起

2 抵御水湿的“水堤”——脾

3 脾胃虚弱怎么吃

4 气顺,湿邪才不易阻

5 要想水道运行畅通,先要养好肺

6 让水湿动起来,你需要补充肾阳

一定会用到的祛湿方

7 平平淡淡的祛湿佳品——薏苡仁

8 食物中的“除湿神器”——赤小豆

9 夏季被湿邪所困,你可以这样吃

10 你要知道的健脾祛湿良方——参苓白术散

11 藿香正气到底该怎么用?

12 祛寒湿,艾叶来帮忙

原来这些病,都是湿邪惹的祸

13 头疼未必就是头的病

14 口腔溃疡不用愁,调理脾胃是关键

15 湿疹、痤疮、足癬,其实是身体在排湿

16 治疗腹泻,排出脾湿

17 便秘,也是湿的问题

18 痰多、咳嗽,你需要清清肺

19 湿阻中焦睡不好,健脾利湿是根本

20 祛了湿,你可能会瘦成一道闪电

21 妇科疾病也可能是湿邪作祟

针对慢性病,也要从湿邪入手

22 眩晕的调理方法

23 胃病的身心调养法

24 脂肪肝的调理方法

25 胆结石的调理方法

26 高血压的调理方法

27 冠心病的调理方法

28 糖尿病的调理方法

29 痛风的调理方法

30 风湿病的调理方法

31 腰疼的调理方法

32 癌症的保养方法

湿邪从何而来,可能是你的问题

33 水,你喝对了么?

34 雾霾天如何健康生活

35 动能生阳,赶走湿邪

36 要想不生病,先要不生气

37 药不能乱吃,当心吃出湿邪

38 如何安度湿热夏季


299元购6门165节中医入门基础课

+4门146节中医养生专题课

前1000名获赠超值礼品

系列中医入门课

+超值赠品

享泰极社群





订阅须知
1 享泰极会员课为大熊跟随中医老苗学中医的学习笔记,加上中医老苗的精彩解读(音频课程)组成。为了方便学员掌握要点,还附加了每次课程的知识要点。

2 六门中医基础入门课程和四门中医养生专题课程持续更新,由助教带领大家在会员群里学习,助教汇总大家问题,由中医老苗针对学习内容亲自答疑解惑。

3 本课程购买后长期有效,以后新增加的课程,也免费学习。

4 适合谁听 

* 喜欢中医养生,却难以分辨干货和广告的你;

* 平日健康小毛病想自己搞定,为家人健康当好参谋的你;

* 事情特别多,情绪烦躁,对健康焦虑的你;

* 喜欢中医,想系统学习又想轻松学习的你;

* 想在中医养生行业创业,施展拳脚的你。

5 本课程属于虚拟服务内容,一经订阅成功,不支持退款或转让,请您理解。

6 如果有任何问题,可添加'丸子|享泰极助教'客服微信咨询:hulutcm7

299元购6门165节中医入门基础课

加4门146节中医养生专题课

前1000名获赠超值礼品

系列中医入门课

+超值赠品

享泰极社群


特别提示:

1 因享泰极社群会员包有10门课程,下单后需另行领取课程链接,故已支付购买会员包的学员下单后请务必联系商城客服领取课程链接。

2 从今日起快递停止发货,购买会员的朋友可在春节假期期间反复听会员课学习,赠品将在正月初8后陆续寄出。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