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静专栏】班级播报之《西游记》阅读分享版

 小妖20 2020-01-16

【教学缘起】

目前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教材里推荐阅读的名著,因为中考评价的要求,教师对其更是重视有加。然而,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听了一些理论指导,但难以落实到具体的阅读指导中去。王荣生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当然有很多改善的地方,但凡是大部分老师教不好的,一定是课程的问题,一定是教材的问题,因为这么多努力的老师不可能干不好一件事。”不可否认的是,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尚处在摸索阶段。

等待,观望,不如一起蜗行摸索。

班级播报是王君老师首创,基本的操作方法是由学生轮流讲述班级故事,录成音频或视频,发布到群里,教师给予及时点评。其妙处有三:一是把写日记与课前三分钟演讲这两种语文活动融合在了一起;二是把学生作品的读者由教师一人变为全班同学甚至家长群体,;三是一个孩子做一次班级播报,可以在一天之内体验到起草、修改、发表的写作全过程。这样,原本是封闭式表达的写日记,变成了开放式的表达活动。

那么,能否把整本书阅读植入班级播报?

这个想法,也是来自前不久在广州恒福中学跟岗交流期间,在办公室里和吴静、吴蔚两位老师的那次促膝交流。刚听完吴蔚老师的课不久,我就搬着小板凳,跟着她来到办公室,因为我对昨天组长吴静老师在科组长会上谈到的名著阅读的做法很感兴趣,她们打算把名著阅读,放在课前三分钟演讲环节进行。这样,原本内隐的个性化阅读,变成了外显的合作性阅读与表达。

【教学流程】

学习回来,我就着手进行名著阅读的班级播报。

第一步,购置书籍。

这一步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我结合学生自身成长和中考评价两个方面,讲明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西游记》很快就购置全了,尽管出版社不同,但是基本满足了100回足本和文言文这两个要求。

第二步,指名分享。

两位课代表,是首先做分享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给同学们做个示范,也给两位课代表一次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我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他们分享之前。我要求两位课代表提前写好内容,先给我看。分享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部分,朗读一段《西游记》故事,说说你的读后感受。第一稿交上来,我发现孩子们所选的《西游记》文段并不理解,体现在文段与感受直接不搭界,其原因在于其阅读仅限于字面意思,而缺少对语篇文意的理解。我给孩子们做了指导,引导他们理解文意。第二稿不行,再写第三稿。

赵舒慧感言

我把第一次写的稿子交给老师,老师告诉我,只写了《西游记》故事,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因此,我又进行了第二遍修改,加进了一些内容,好不容易过关了。我发现,自己站在讲台上就像一个小老师,我是来告诉同学们我是怎么写的。开始讲的时候,有些担心,讲完之后,听见同学们的掌声,我很有成就感!这个活动让我对《西游记》的理解有所提升。

牛鲁湘感言:

这次分享磨练了我的能力,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起初刚上讲台时,我的内心还有些忐忑不安,但后来越来越自然,读的句子也越发通顺了。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只有勇敢迈出第一步,才会发现更优秀的自己!

从两个孩子的文字中,能够看得出来,他们的尝试对他们自己来说,是一次独特的体验,同时他们的展示也给其他同学以信心。

第三步,自主分享。

有了课代表的示范,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我安排的是,自己到课代表那里去报名。之所以没有继续指名分享,是因为我要调动起孩子们积极发言的主动性。很快,一周的分享安排就做好了。孙悟空的成长故事,成了孩子们热议的焦点。

杨静瑶:分享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傅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傅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谅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叫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叫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从第二回我体会到孙悟空十分执着,他定下了目标就不会轻易改变。师傅一开始教悟空道法,而孙悟空非长生不老之术不学。师傅的训斥,他不在意,他“漂洋过海登界方游数十个年头”,只为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孙悟空身上这种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班的郭旭阳同学,她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她说过“我必须考上高中”。从这一点来看,她是有目标的。她不仅有目标而且有行动,她也把目标努力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带书本最多的是她,写作业写到最晚的是她,亮到最晚的一盏台灯也是她的。我觉得郭旭阳同学身上有和孙悟空一样的东西——执着。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凭借一种执着的精神来面对困难与挫折。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孙舒雨:分享第五至七回“大闹天宫”

这一段写了孙悟空搅乱了蟠桃大会,被王母娘娘告到了玉皇大帝那儿,紧接着太上道祖、天府仙吏等也陆续来到向帝告状。仙吏告诉玉帝孙悟空昨日出游,到现在就也没有回来,玉帝又深思起来,只见那赤脚大仙又上前来说王母昨日举办大会,偶然遇到孙悟空,孙悟空让他先去参加通明殿的演礼,再去赴会,他在殿外,却迟迟没有见到玉帝的车,又急忙到这儿来候。玉帝大惊失色,这毛猴竟敢假传旨意。

孙悟空性格顽劣,不受约束,天性自由,不听从玉帝安排,闯入蟠桃大会,不止如此,还偷吃了太上祖的九转金丹,搞砸了玉帝的“元丹大会”,真是顽劣,最后还丢掉了官位。

不得不说生活中这样性格顽劣的人可真不少,少年时不好好学习,约束自己,长大就会后悔莫及。不知你们说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活的意思是指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没有规矩,就不会成大器。我们一定要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做事,不像孙悟空一样最后落了个被压五行山下的悲惨下场。

【教学反思】

《西游记》阅读分享,已经进行到第四周了。这四周以来,有哪些值得反思之处?

一、化整为零

整本书阅读,在初始阶段,重点在于“阅读”二字。如果书没有读完,有再多的方法策略理念也没有用。没有阅读,学生是无法对名著的内容进行思考的。《西游记》是大部头的经典名著,厚厚的两大本,极容易吓退学生。用班级播报的形式,选择性地分享书中内容,学生会逐渐打消对大部头名著的畏惧感,并逐步被激发出阅读的兴趣。

二、卷入阅读

用班级播报进行阅读分享,学生以卷入的姿态进入到阅读与表达中来的。比如,做分享的学生,他需要经历阅读、选择、思考、表达、反思、修改、再表达、演讲发表看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名著的理解不断加深。再比如,听分享的同学,听的同时也在阅读,分享的时段我要求学生都翻到那一部分,边听边阅读;听的同时也在思考,思考同学的感受是不是恰当;听的同时也会受到激励,产生上台分享的冲动。就这样,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到阅读中来。

不只是学生以卷入的姿态进入名著阅读,教师也是以卷入的姿态进入阅读的。教师首先要和学生一起阅读,如果学生分享的内容教师没有读过,就没办法给学生以引领。教师不仅要浏览,还要对学生感兴趣的段落聚焦,从中发现可以给学生以思想引领、语言提升的关键点。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能获得成功感。因此,教师要做好陪练,就会持续不断地读下去。

活动开展到了第四周,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接下来还要加快速度,增加深度了。加快速度,可以采用每周统计进度的方法,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增加深度,就需要教师在阅读中认真选点,为下一步引领学生深读做好准备。

附学生感言:

孙舒雨:

老师让大家报名分享的时候,我本不想举手,可是看到有些同学的手高高举起时,我的心有点儿发痒了。我想了又想,应该不会太难吧。我终于举手报名啦。如果说刚刚举手的我像个骄傲的勇士,那现在的我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看着书桌上的《西游记》,我毫无头绪,只能发疯似的想着,又在手机上查了又查。终于,我有了一点点头绪,便开始下笔。后来,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开始了修改。好不容易改好了,却在上台时胆怯了,但在同学的掌声鼓励下,我又重拾信心。最后,随着一声“我的演讲完毕”落下,结束了我这两天以来的“战斗”。这两天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学得了知识,并分享给大家,让大家见证了我的成长。

杜潇悦: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我的《西游记》分享稿终于过关了。我拿着稿子上了讲台。说实话,我还有点小紧张,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做演讲。开始的时候,我读得还比较流畅,可是读到后面,就出现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字,这下我就开始猜了,经过一次又一次地“瞎读”,这几段可终于熬过去了。感悟部分,我读得很流畅,越读越快,嘴就刹不住车了。终于读完了,我像解放了一样,赶紧回到座位。这次分享让我长了不少知识,也算是一次人生的锻炼。现在回头想想,原来上台演讲也没有那么可怕嘛。

郭旭阳:

就在这一周,我在课堂上跟同学们分享了《西游记》第八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我一上台就十分紧张,所以开头读得不好,慢慢地,放松下来,感觉自己读得还不错。读这一回,我从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孙悟空目中无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为一次考试成绩好一点就骄傲了,因此第二次就考得不理想。这次演讲,让我意识到读书也是一件蛮开心的事。当然,这次能讲好,也离不开语文老师的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修改了三次,都是占用了老师的休息时间。总而言之,我对自己的这次演讲还算满意!

崔世婷:

看着站在台上演讲的同学,我心里有点冲动,也想上讲台去演讲,但是心里还有点小害怕。看着同学们讲得那么好,想必这些同学在课下都用了不少功夫!

姜旭帆:

面对这么多同学演讲,我还是第一次。刚开始感觉很好,但上去了以后,我越来越紧张,汗水直流。每个字都得看仔细才敢读出来。我慢慢地读完了,台下同学们给我热烈的掌声。我感觉神清气爽,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湿透了,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那次演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现在还记得那种感觉。

常宇航:

我从来没有上台演讲过,看同学们演讲,猜想他们内心都忐忑不安,紧张得生怕讲错了让人笑话。下周就该我讲了。我一定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争取读到最好!

冯元菘:

我要向他们那样,走上台去演讲,迈出那一小步,却是迈向成功的一大步!

【作者简介】曹静,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中学语文教师,现支教于北城中学。2017教育部初中语文培训优秀学员,滨州市教学能手、教科研先进个人,滨城区首批名师,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近年来,主持山东省教研课题“生活日记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顺利结题。曾执教市级观摩课《窗》,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知识》《山东教育》等刊物发表十多篇教学论文,并指导学生在《青少年日记》《中学生学习报》《作文与考试》《阅读与作文》《少年先锋报》《同学少年》《学习报》《语言文字报》等报刊发表作文数十篇。

制作:潘佳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