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馨提示:您有一个定制版“幸福人生”,请立即查收

 朝华读书 2020-01-22
 朝华读书 喜迎新春 倒计时
3
DAY

文 | 朝华Frida

01




幸福2.0


这几天全中国的人都归心似箭,普天同庆,迎接春节的到来,我不断问自己:“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我要推荐给大家阅读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脑袋里一个声音响起:幸福!有关幸福的书!因为再没有比“幸福”这两个字更能概括我对你的美好祝愿了!而且是升级版的幸福——幸福2.0,它的涵义更加丰富,它的目标是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蓬勃!

杨澜说:“世界上也许没有另一个词像‘幸福’这样被诸多谈论,又有着如此多的不同的含义。在英语里,它是happiness,也是well-being。前者强调快乐的情绪,后者则是身心和谐的状态。而我,更喜欢马丁·塞利格曼先生提出的flourish一词。它充满动感,是心灵之花的美丽绽放;它充满质感,是能看到、听到、嗅到、触到的生命体验。它让幸福这个抽象的词生动具体起来。”

我也更加喜欢这一解释,flourish一词总让我联想到咱们汉语里“热气腾腾”这个词。热气腾腾的生活,既有朝气蓬勃的活力,又有世俗意义上可触摸的踏实。

你大概已经猜到了,我要推荐你阅读的书籍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 Seligman)先生的《持续的幸福》,英文名是Flourish:A Visionary New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前一本著作《真实的幸福》的升级版。在《真实的幸福》这本书里,作者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是幸福1.0理论,衡量它的黄金标准是生活满意度,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提高生活满意度。在《持续的幸福》这本书里,作者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是幸福2.0理论,衡量的黄金标准是人生的蓬勃程度,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使人生更加丰盈蓬勃。幸福2.0理论与幸福1.0理论可以说截然不同(如下图所示)。

02




幸福2.0的五个元素

我们每个人可能对于幸福的定义和理解都不同。有些人认为幸福是能与所爱的人白头偕老,另一些人认为幸福就是要赚很多的钱,还有一些人认为幸福就是能出人头地,也有些人认为物质丰盛就是“幸福”,或者等到哪一天实现了某一个愿望达成了某一个目标就幸福了……

基督教用今天的苦难唤醒人间的爱,而将“幸福”寄托于死后能进天堂;佛教用今生的禁欲和苦行拯救心灵,而将“幸福”寄托于来世的重生;道教用今世的清修和自恋远离人世的红尘,而将“幸福”寄托于长寿成仙……

在以往幸福更多的是一种人们的主观感受,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但是在马丁·塞利格曼先生看来,幸福既有着真实的意义,同时又可以找到度量标准。随着我们对于幸福的精神投入,幸福人生可以有着不同的蓬勃程度。这五大度量标准就是幸福2.0的五个元素的英文首字母的缩略词:PERMA

作者在书中提出,全世界的成人中,有51%的人可以在2051年实现蓬勃人生(flourish life)。这是积极心理学的“登月计划”。他把这个目标称为“51”。

一个人想要达到蓬勃人生,就必须有足够的PERMA。这五个字母分别代表的是幸福人生的5个元素。

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E=投入(Engagement)

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

M=意义(Meaning)

A=成就(Accomplishment

亲爱的朋友们,幸福是有迹可循的;幸福感也是可以永久提升的!

03




如何让幸福长久


在幸福2.0理论中,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测量和发展蓬勃人生。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问:是什么能真正地让我们幸福?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常常要努力去改掉孩子的坏习惯,改正孩子的错误,纠正孩子的缺点,却很少去关注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优秀品质,所以才有那么多的育儿问题和亲子矛盾。

在生活中我们也是,总是在想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却很少花时间去想生活中有多少值得感恩的事情。这是因为在我们人类进化的数百万年里,我们的生存环境都相当恶劣,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提防敌人的进攻,猛兽的袭击,自然灾害的突发等等,对于饥饿,战争,孤独,死亡等的恐惧刻在我们的基因里,所以我们的大脑总有着负面的偏好。

但我们要追求幸福,就要努力克服我们大脑的负面偏好,练习去想那些美好的事情,这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

塞利格曼先生在书里分享了一段他与自己刚过5岁生日的女儿妮可的一次谈话。女儿正在花园里跟他一起锄草,但干活三心二意的,于是他就吼了女儿两句。女儿反驳说,她曾经是一个爱哭闹的孩子,但在她5岁生日时,她决心要克服这个毛病。“那是我做过的最难的事情,如果我可以不再哭闹,你就可以改掉坏脾气。”

这次平常的交流让他意识到在过去的50年里,的确一直脾气暴躁,而他养育孩子的方式也一直都是纠正弱点,而不是加强优势。而当时心理学则几乎完全是为了消除不利条件,而不是帮助人们创造有利条件来蓬勃发展。再比如医院里的各项治疗也大多是为了摈除病痛,而非提前发展健康。

于是他更加关注如何创造有利条件来提升幸福感。

那么,如何能长久幸福呢?

积极的思维模式很关键,可以从关注自身的优点,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感恩做起。作者在书里给出了三个很好实践的练习,这三个练习正好就可以在过年期间练习哦:

1)感恩拜访练习。

感恩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幸福、更满足。我们可以给一个曾经帮助过你,因着他的言行让你的人生变得更美好,但你却从未充分地感谢过的人写一封感谢信。然后打电话跟他约好,亲自去拜访他,并把信念给他听。

有人说生活不缺乏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更容易发现生活里的美好,提升幸福感。

2)三件好事练习。

每天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在每件好事旁边,回答下列问题之一:

这件好事为什么会发生?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好事在未来更多地发生?

3)突出优势练习。

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育儿方面,当我们在总结一件事情时,总倾向于去

关注自己做得不好的方面,需要提升和改进的方面;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回想自己在这件事情里做得好的方面,努力用心流、意义以及快乐的理念来平衡,那么我们就能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优势。

04




幸福离不开成就


在幸福2.0的5个元素里,成就是缺一不可。成就的定义不仅是行动,还必须是朝固定、特殊的目标前进,所以不能只算距离。通往目标的路通常会有好多条,有些较近,有些较远,还有些是死路。要决定走哪一条是一个缓慢的历程,叫做计划。也可以发明新的路,那就是创意。

作者提出了一个成就公式:

成就 = 技能 × 努力

巨大的努力可以弥补技能的不足,正如强大的技能可以弥补努力的不足一样,除非有一个是零。而且,对于高技能的人来说,额外的努力会带来更大的回报。

构建成功的要素有以下四个:


速度:自动化的东西越多,速度越快,我们对该任务的知识就越多。

缓慢:成就中举足轻重的、有意识的过程(如规划、精细化、检查错误和创造),速度越快,知识越多,留给这些执行功能的时间就越多。

学习速度:新的信息能以多块的速度变为自动知识,以留给缓慢执行过程更多的时间。

以上三个认知过程组成了基本的“技能”公式:成就 = 技能 ×努力。

努力等于花在任务上的时间。成就还涉及到非认知过程,它可以总结为努力,努力又常被简化为“花在任务上的时间”。你花在任务上的时间能成倍放大你的技能。它也会影响第一项要素——花在任务上的时间越多,你的知识和技能就越能逐渐增加。而你投入到任务中的时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自律和毅力。

为了获取更多的成就,我们真正可以控制和改变的是付出更多的努力。高成就是蓬勃人生的5个组成元素之一,也是意志和品格成为积极心理学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的另一原因。

关键一点是,我们在取得高成就的同时,还可以将以上的这些实践教给我们的孩子,将我们的幸福力代代相传。


后记

开启你的定制版“幸福人生”

幸福,很简单。我们在向前追逐幸福的同时,幸福也在身后追逐着我们,就这样,构成人生最美的弧线!但只有幸福还不够,持续的幸福才是人生追寻的目标。具备了足够的PERMA,就能拥有蓬勃的人生。

幸福2.0理论不光能让作为个体的我们持续幸福,也能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它可以为国家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个蓝图,以提升学校、军队的心理健康,并为医学实务指明了方向。

有人评价说这本《持续的幸福》堪称积极心理学的里程碑。由于篇幅限制,我没法将书中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解析出来。期望你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找到属于你的定制版的“幸福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