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国学的巅峰之作道德经,知细务更要识大体,事无巨细者必败

 碧海真空月如水 2020-01-22

解读国学的巅峰之作《道德经》,期待读者能够通过我的视角,重温经典,借鉴古人的思辨精神,打磨属于自己的生活。

老子说过一句话,“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成为了创业者的经典语录!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流氓,做了皇帝!他叫刘邦,这货写过一首词,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胸怀!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登上皇位,给手下人论功行赏的时候说过一段话,已经成为了经典!“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说出了创业者成功的秘诀,知人善任!也许有的朋友并不想创业,会反驳我的论点。其实,每个人都要谋生,前提就是处理好,自己和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人类社会,每一个人想立足,都要遵守游戏规则,想做事,先学会做人。学会以不能为能,知细务更要识大体!

中国的文化体系,儒家学说是主体,《孟子》的《离娄章句上》中提到过一个观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孟子的社会理想,“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 旷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 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圣人说话向来含蓄,就看我们怎么理解了! 孟子要求当政者,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尧舜禹生活在自然灾害频繁,人类无法抗争的原始社会,是他们作为旗帜,引领社会走进奴隶社会。禹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受舜禅让继帝位。约公元前2070年,禹之子启继位称王,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可见,一个非常露骨的现实,大禹本身就是一个皇6代!孟子的禅让制是站不住脚的,现实是冰冷残酷的,权力是最凶猛的毒药,没有人能够做到禅让的胸怀。历史上的尧舜禹的禅让,只是家族间的权力交接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魏氏春秋》记载:“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被称为中国智慧的化身,孔明累死了自己也生疏了他人,其结果乃是双输。不能不说是一个冷笑话。无论任何时候,事业都不是一个人的,我们要学会和其他人合作。孟子提出“法先王”就是这个意思,尽管尧舜禹是亲戚,都是黄帝的子孙,能够掌控天下,说明他们掌握了合作的秘诀。选贤才!就是,协调自己的人事关系,找到正确的合作伙伴!诸葛亮的悲剧在于,1、权欲过盛,控事不控人。2、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挥泪斩马谡,死后杀魏延,蜀国灭亡了!3、追求完美,其实完美并不美。4、用人却疑,疑人也用。二十以上的惩罚都管。5、目中无人、非我莫属。挖出根源,诸葛亮控制蜀国,是通过挟天子令诸侯的手段。生生把刘禅塑造成傻瓜的形象。

很明显的道理,“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只是一个比喻,创业要走正道,做生意要用奇兵,无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都要学会以不能为能,知细务更要识大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