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功的“环”和“中”分别是什么?

 山左杏林 2020-01-24



对武术桩功进行分类,是人们在武术活动实践中常见的做法。比如形意拳就是按照桩功的内在功能分为浑圆桩与三体式,大成拳(意拳)的基本分类则更加明确为养生桩与技击桩。对内家武功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相对养生桩而言:技击桩具有养生与技击双重功效,因此内家拳的技击桩一直是广大武术爱好者密切关注的,其练法、本质、核心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与说明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练习技击桩之前要先练习养生桩比如大成拳,还有的要先练习浑圆桩比如形意拳;亦有养生与技击兼具的桩法比如八卦掌的骑马桩等等。养生桩与浑圆桩一般来说外形基本一致实质亦基本相同,可以说所有正确的桩法都是在具有养生功能的同时亦具有增长浑圆力的功能。养生桩或浑圆桩从桩架上看是如同立正般的正面桩,而技击桩则多是侧身站立的姿势。

王芗斋在《大成拳论》中曾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今天由于大成拳的不懈推广,“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这两句话也在广大拳友中流传广泛。

“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这两句话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用以比喻无是非之境地。西晋玄学家郭象注:“夫是非反覆,相寻无穷,故谓之环。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无非,故能应夫是非。是非无穷,故应亦无穷”。

道家思想无疑是对传统武术这个在学术上的末微小技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这是由中华文明即博大精深又千年一脉的特点决定的。

远古百战余生的勇士已深知:在你死我活的搏杀中能够支撑他战斗到底并以应无穷的只能是即用之不竭,又无坚不摧的力量。此力量是由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构成的力量吗?是,也不是。 

是,是因为人所能见,不是,是因为人所不能见,如树木之成长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其在何处?内家武功之力就是参天大树的成长之力,古之先哲模仿之,日:独立守神,今天通称为站桩。

要产生力量就要先建立起产生力量的机制,环中就是这种机制,更准确的说法应该称其为是力量的构成,这种构成古人告诉我们即要有“环”又有“中”,就如同圆规绘出的圆弧及圆心,我们可以称其为环中构成。环中构成的力量是圆弧与圆心的相互作用力,即拳功练习者常常念叨的“挣力”。“环”面对己与敌360度无死角,“中”即是圆心,相当于代数学中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焦点,他的数值为0。因为是0自然可以无限变化,作用效能也因此“以应无穷”。

庄子所说的“环中”指圆环的中心,庄子用以比喻无是非之境界,借寓空灵超脱亦示范围之内皆在掌握之中。这种思想对武术内功的指导在于以下三点:

(一)以应无穷的力量产生于静态的桩功,是圆弧与圆心的相互作用力,即挣力。

(二)俯视人体站桩姿态,“中”既是脊柱或脊柱上的某一点,“环”就是两臂抱圆为主常见桩态。

(三)“环”与“中”构成桩,“环”的弧以“中”的点,相互作用形成“挣力”。而要使这个挣力能够“以应无穷”,“中”的点必须为零。这就是西晋玄学家郭象先生所说的:“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无非,故能应夫是非。是非无穷,故应亦无穷”。  

王芗斋先生对道家“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思想的应用,无疑是对大成拳理论与方法的丰富与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其拳学思想更加高屋建瓴丰满厚重。庄子这一思想使大成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充分,逻辑思维与实操可行高度统一,这已被长期的学习与训练的实践所证明。

用郭象先生所说的:“环中空矣”,来说“中”的点,就是其点必须为零,这才是一件非好汉则难为的事情。我们知道站桩大致要经过通体放松,全身贯通,整体空灵等三个层次。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尚未见过整体空灵的修炼者,达不到整体空灵“环中空矣”,“中”必须为零的点,是无法实证与成就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并不高深复杂,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要静下来,静是一种从容淡定状态,是用美好的心态做美好的事情。这样理解进入静的状态就不难,甚至人人都能做到,不必至此止步停止站桩的修炼,使前功尽弃。

今天是2020年大年三十,在此我向几年来关心、爱护、支持公众号《禅武山人》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在此新春佳节之际我恭敬地向新老朋友们拜早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