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叙事:关于姑苏台的猜想

 吴越尽说 2020-01-30


姑苏台,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与楚国的章华台、魏国的铜雀台并称。苏州的定名与雅称“姑苏”的确定,都与这座古台不无关联。但这座著名古台,当年究竟建造在哪里?竟成为了苏州的一桩悬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想认真调查它的踪迹。当时有人劝我:2500多年过去了,如果有遗迹,也早被破坏了。再说历史上有那么多人关注它,如果有遗迹,不早就被先人写入史籍了?我没有理会,还是决定去那几座山上看一看。因为真想做成一件事,目的不同、眼光不同、努力程度不同,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况且我们现在掌握了近百年来才形成的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古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这一代人未必不能找到答案。

为寻觅姑苏台的踪迹,我一口气登上了姑苏山。在临近山顶的土坡上,发现了数片曲折纹和窗棂纹的几何印纹硬陶片。可以确定春秋时期有人在这里活动过。但山的形体实在太小,造个亭院还可以。上山也根本不需要造什么九曲路。最主要的是山南有高耸的凤凰山。凤凰山是横山山脉西出的一支,即使造高台,也很难看到太湖。

又登上皋峰山,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民国《吴县志》称其为“皋峰奥区”。宋代书法家米芾还曾在山上留有题词。主峰高191米,长3000余米,最宽处1500米。山之西端被称为“胥山”,与皋峰山体相连,坐落于太湖入水口——胥口之南。站立山巅,向西、向南、向北,太湖湖面一望无际,洞庭东西山、胥口之北的渔洋山,均历历在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皋峰山顶上有较大的石筑基础,虽很难判断其年代,但冯桂芬主纂的同治《苏州府志》对这些石筑基础有过记载。他赞同金友理在《太湖备考》中的论断,认为此即姑苏台遗址。

攀上横山,横山的体量更大,占地约25平方公里,山长6500米,宽4500米,主峰高294米,山巅非常平坦。《吴郡图经续记》载:“此山镇郡西南,临湖控越,实吴时要地。”民国《吴县志》更称:“山之岭九,九岭各有墩,中空,为藏军处。”山上实见确有九个墩,这些墩宽广各数十米,高十余米。我试图登上墩顶,还有一定难度,因为坡很陡。如果这些墩真是“藏军洞”或“烽燧墩”,那便是太湖地区形体最大的。可惜没有对它们进行过发掘,内部结构和内存遗物不得而知。山上原有的乾元寺,当年已毁圮,仅存瓦砾与石柱础,均可判别为后代遗物。除那九个墩外,也无其它春秋时代的遗物可寻。站在山巅,太湖及湖山均列于前。白洋湾、石湖一目了然。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所载,并非无端虚记。

寄希望实地调查,我把争论中前人认为有可能是姑苏台址的几座山爬了个遍,仍没能找到答案。要找答案看来还只能求助于文献。

  


古文献中关于姑苏台的记载不少。最权威的当数《史记》《国语》和《左传》。《史记·吴世家》称:“阖闾起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国语·吴语》载:“今王(夫差)……高高下下以罢民于姑苏……”韦昭注:“高高,起台榭。下下,深汙池也。”《左传·哀公元年》也载:“楚子西曰:'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欢乐是务……’。”可以看出阖闾、夫差两代吴王确实举国力营造过姑苏台,但这些著作中,均未涉及具体地点。

即使司马迁曾“登姑苏、望五湖……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也没有记下姑苏台更详细的资料。

参阅地方文献,《越绝书》有“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满灯湖,中阙百姓”。《吴越春秋》载:吴王“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旦食组山,昼游苏台。射于鸥陂,驰于游台。兴乐石城,走犬长洲……”过着糜费的生活,而且多与姑苏台有关。同书还记载,夫差当政时,越国谋臣文种为勾践献灭吴之计,其中之一为“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勾践采纳了文种的计谋,“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一年”,并将“大二十围,长五十寻”的天生神木送给夫差,讨吴王欢心。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阻,重造了这高三百丈、广八十四丈的姑苏台。稍后的文人对姑苏台的记载也多见夫差的所作所为。例如《洞冥记》的作者就说:“吴王夫差筑姑苏之台……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弹耙人力,宫妓千人,台上别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又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榱,皆珠玉饰之。”《山水记》载:“夫差作台……积材五年乃成,造九曲路,高见三百里。勾践欲伐吴,于是作梓柟,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状如龙蛇,献吴王,吴王大悦受以起此台。”各书对于吴王夫差的穷奢极欲感慨颇多,但对姑苏台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它的建造地点,却都语焉不详。这也难怪,姑苏台已失之数百乃至上千年。他们又不是考古学家,要详细记述时间、地点、尺寸、性状并对物体作出客观的评述干什么?

诗仙李白似乎对姑苏台也倍感兴趣。他题咏苏州的诗不多,在仅有的几首中,咏叹姑苏台的就有两首。其中七绝《苏台览古》写道,“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诗人总会以特有的、简练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感怀:物易人非,好像只留下曾经照亮过吴王宫里人的月亮,依旧悬挂在天上,依然映照着西江……

做了那么多查访,查阅了那么多资料,我写了一篇题为《姑苏台在哪里?》的考证文章投向媒体,作为当年努力的成果。文章发表后,我还着实欣喜了一阵子。许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看,当年的文章是那么的肤浅:看似引经据典,却是人云亦云,毫无我见,完全是古人所言之翻版。

  


经过近年来的思考,我有了一些新的猜想:

姑苏台可能没有古文献中描述的那么高广。古籍记载:姑苏台“高三百丈,广八十四丈”。考古资料显示,春秋时代一丈合今2.27米。高三百丈就是681米。吴地最高的穹窿山仅高341米,也就是说姑苏台有两个穹窿山的高度。改革开放前苏州最高建筑北寺塔,实测高度才76米。也就是说要八九个北寺塔累叠起来,才能达到姑苏台的高度。所以姑苏台应该不是我们曾经认为的那个高度。

姑苏台绝不可能“高见三百里”。人的眼睛理论上说可以看见无穷远的东西,比如距地球38万公里的月亮,甚至数光年的星星,然而那是偌大的发光体。唐代诗人王之涣曾作《登鹳雀楼》,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句。好像登高一屋楼,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东西,实际这也是诗人的夸张。吴越春秋时是肯定没有望远镜的,高见三百里是什么概念?就是登上姑苏台不仅太湖尽收眼底,东海边的一切,也可以一目了然,有这样的可能吗?所以“高见三百里”,也带有文学的夸张。

姑苏台也不可能像古文献中描述的那么奢侈豪华。我们对它的想象,多半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吴越春秋仍属“青铜时代”或称为“铜石并用时代”,铁器还没有出现。石器虽然进入退化期,但仍在农业劳作中经常被使用。比较粗糙的石犁、石斧在春秋古遗址中多有发现。青铜制作的锄、斤、耨、戈、矛等,已是当时最先进的工具或武器了。木材最主要的加工工具斧、锯、刨、凿等,也只可能用青铜制作。青铜斧在发掘中多有发现,但形体都很小;收割用的锯镰,在发掘中也有发现,可视为锯的前身,但真正青铜锯包括刨和凿的实物,以往都未曾见到过。所以春秋时代人们对木材的加工能力可想而知是相当有限的。

以木造屋,是新石器时代先人们的创造。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草鞋山遗址中,即发现多处居住遗址。这种居所是半地窖式的,呈圆形,周围布有柱洞。洞内有木柱的遗存,说明古人已开始用木建屋了。将房屋建成半窖穴式,主要是增加房屋的抗风能力,使房屋更加牢固。当然到春秋时代,木构建筑的技能肯定有了进步,这才出现了所谓的宫殿。但这一时期的宫殿也不能与现存的宫殿,或影视作品中的宫殿相比拟。因为当时虽会烧造陶器,砖瓦之类的建筑构件尚未出现。砖瓦是秦汉时期的发明,所以才有“秦砖汉瓦”之说。

对于石料的加工能力,春秋时也是极其有限的。新石器时代先人们虽然会娴熟地制作磨光石器,但建筑石材的磨制与石器制作不是同一概念。运用青铜器很难完成对石材的开采与加工。太湖地区发掘那么多“石室”,其室内比较平整,主要是利用了石块自然的平整面。而石块平整,也主要取自岩石的断裂面。人类对

石器加工的能力是逐步提升的。

一般来说,宋元时代,人们掌握了对武康石较为精细的加工。到了明代,人们对石灰岩、青石加工的技术已经熟练。而对花岗石进行精细加工,到明末清初才真正完全掌握。这样的进程都有实物可作明证。石器加工的缓慢进程,完全是由生产工具所决定的。

以上猜想如果不错,我们应该对姑苏台有一个新的认识:

它不可能那么高广,不可能那么奢华,它不过是当时耗费大量人力,以土、石堆筑而成的高台。它矗立于山巅,要有巨大的抗风能力,应该要有硕大的以自然石块和泥土构筑而成的基础,其上才是尽当时木材加工技术所能而筑的比较精致的宫室或台榭。这也符合《尚书》“惟宫室台榭”和孔传“土高曰台,有木曰榭”的记载。这样的建筑,即使在吴越战争中被焚毁,或其它原因被毁坏,其巨大的石构基础应该还有遗存,绝不可能一点不剩。

另外,吴地的许多山,都有几个山名。比如凤凰山北的姑苏山,又称紫石山、和合山。皋峰山又称清明山、胥山、姑胥山。所以才会有姑苏台在其上的争论。我猜想真正的姑苏山,可能是七子山。因为七子山除又名横山外,民国《吴县志》称此山还有一个别称叫“踞湖山”,即可能是“句吴山”。“句吴”者,姑苏也。它是吴地占地最大的山,可视为吴国的国山。又近木渎春秋古城,形势非同一般。而且山顶平缓,长达五六里。才有“横亘五里”之说。我猜想山上的九个墩可能是九个宫室的基础,所谓的“九曲路”,会不会是连结这九大宫室的曲折通道?

  


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都有营建台榭的风气。除与姑苏台齐名的章华台之外,还有楚庄王时所筑的匏居台。越王勾践也曾建过怪游台、斋台、驾台、离台、中指台等。其中怪游台高四十六丈五尺二寸(《越绝书·记地传》),为勾践仰观天象之所。齐国的齐景公也建有路寝台,赵武灵王则筑丛台于邯郸城内。此台遗址仍在,现已辟为丛台公园……可见阖闾、夫差两代吴王建造姑苏台,也是顺应了当时的这种风气。他们甚至不止建了这一座台,比如还有郊台、拜将台等。只是姑苏台比较大、耗工多而出名。特别是夫差失国之后,姑苏台的建造成为他的主要“罪状”之一,更使姑苏台格外地有名起来。

姑苏台址历史上一直存在着纷争,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也许还得有赖于现代考古学。1984年,湖北考古工作者在潜江发掘了一处遗址,范围极大,长15公里,宽1.5公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国家和省、地文物专家判别其即为当年楚灵王所筑章华台的故址,使章华台址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苏州台旧址的纷争,何时得到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