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学之盛,自古使然-才府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1-30

       

        “游学”是近些年颇为火热的一个词汇,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随着世纪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过程而产生。而早在我国古代,游学便十分盛行,无论是远游异地,从师求学,还是游说诸侯,求取官职,游学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游学精神溯源于孔子,孔子周游列国的治学精神被看作是现代游学的始源。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自己的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时间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理想主张。虽然孔子当时周游的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大多都为春秋时期的蕞尔小国,但游历期间的学识见闻对其思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有云,“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在杏花纷飞的春日,孔子在杏坛之上为众弟子讲学,弟子读书,孔子便弦歌鼓琴。如此诗意的游学经历,大概会成为一生中难以忘怀的美妙体验。

        在春秋战国时期,像孔子这样四处游学传播思想主张的先哲之人也有许多,是时,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然而在思想活跃上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可否认,这与游学也有着莫大的关联。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进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苏秦、张仪皆是奔走列国,游说诸侯,以言策建功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战国时期,齐国君主在临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史称“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设立为文人士子外出游学提供了学习的场所。荀子曾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当时,凡到稷下学宫游学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因而稷下学宫也成了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进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汉代游学之风的兴起主要与经学的兴盛有关,游学的职能也演变为闻达知识和谋求仕途。是时,官学以太学为主,而私学则游学更甚,学子为了能向经学大儒学习,往往不远万里前往求学。班固《两都赋》中描写:“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乡曲豪举,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被史籍誉为“五经无双”的许慎、周举、蔡玄、张兴、丁鸿等均有过游学的经历。而司马迁也是在将近20年的游学经历中,收集了大量民间资料,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才写成不朽巨著《史记》。

        可以说“求知与求仕”几乎贯穿了中国传统游学活动的始终。唐代时,有名的大诗人都逃脱不了干谒达官贵人的宿命。李白早年隐居戴天大匡山读书,游侠自任,漫游蜀中。在那个时代,他们漫游隐居,亦是为了求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是因为有了漫游名山大川的经历,才能写出那么多或大气磅礴或空谷幽兰的诗句。

        宋代时个重文轻武的时代,书院游学活动在当时也十分盛行,一些书院在名师大儒与游学之士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壮大,往往成为一地学术、教育的中心。两宋时,书院大为繁盛,宋人游学的初衷较之前代也变得更有功利色彩。很多人为了得到出仕的机会,游历天下,结交权贵,形成了大规模的游学之风,这种风气对游学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求知与求仕的动机一样,是儒士希望通过游学改变自身的处境,反映了儒士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游学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之西方只有家财雄厚的贵族子弟才能游学,中国传统游学显得更加可贵,大批出身寒门的士子通过游学的方式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都是千古良训,对于现代教育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注: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