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量太大,又不敢跳槽?这招教你1分钟清空压力,工作更高效!

 饮膳道人 2020-01-31

刚过完年开工,小白就开始忙不迭地投简历想跳槽,还偷偷拉我帮她选择新公司。我很诧异,咱们公司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都还挺不错,去年的年终奖也很可观。更何况现在还处在裁员寒冬的敏感时期,跳槽简直太危险了。

小白则委屈的吐槽,她想做个轻松点的工作。作为这个营销部的部门助理,她工作量很大,压力也巨大。工资虽然不少,可整天打乱仗不说,还要天天加班。头发一掉一大把,连大姨妈也是看心情来。

学着别人做工作计划吧!不管是短期计划还是长期计划,她都还是一样的焦虑。毕竟工作任务并不会因为计划不同而减少,也提高不了她的工作效率。所以她觉得,还是工作太多了!

其实小白遇到的问题,咱们很多职场人也都有遇到。但实际上,跳槽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工作量大很难避免,但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工作任务,从而更专心高效的工作。

QQ浏览器截图20200130153530.png

工作计划是长期好还是短期好?

习惯做短期计划的人,会觉得这样做,每天的任务都会很清晰。他们往往把每日工作清单当作圣旨。

完成一件任务就开心地杠掉一栏,这种能够快速带来成就感的方法看起来好像非常有效。但实际上,真正实践过的人都知道,我们完成很多任务的时间经常远远超过了预期。

但每天的工作任务却又很多,所以在用这种短期目标工作法工作时,我们就会常常遭遇挫败感。

因为不管怎么调整自己的任务清单,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还有很多任务根本就没有时间完成,只好又在第二天把这些任务写在清单上。这样日复一日地堆积,焦虑感就会越来越严重。这时候,我们自然就会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那如果只做长期计划呢?比如这周开会总结之后,领导交待了下周的工作任务,那就做个周计划好了。但真正实践的时候,会发现问题又来了。woman-sitting-at-table-and-using-laptop-with-tea-cup-in-background.jpg

那就是先做哪个好?每个任务都挺重要的,做了第一个,第二个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做?这样就会造成我们在做前一个任务的时候,脑子里却在不断焦虑后面的任务还有没有时间做。

其实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是各有好处的。

长期目标能给我们指明工作道路的正确方向,而短期目标能有效督促我们时刻勤奋工作。

富兰克林就曾经为了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在卡片上写下了13种美德,并立志用一生的时间去拥有它们。但几十年的努力之后,他发现自己仍然距离自己的目标非常遥远。

不过毫无疑问,在这些目标的驱使下,他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如果没有这些遥远的目标,也许他连拥有一部分美德都做不到。

正如富兰克林自己所说:

虽然我从来没有达到我最初想要达到的完美境界,而且差得很远,但是我通过这些努力使自己得到了很多快乐,而且比没有做过这样尝试的我要完美一些。

所以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能帮助我们走得更远。

不过对于我们职场人来说,设立目标之后虽然带来了进步,但它产生的焦虑却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久而久之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那应该怎么解决这种工作带来的焦虑呢?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源头,焦虑是如何产生的?

handshake-2056023_640.jpg

我们在工作中持续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世界著名的时间管理大师艾伦将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分心和焦虑的情绪称为“心猿”。

他认为,心猿之所以会出现,是咱们人类大脑潜意识的一种自我保护。当它意识到我们还有任务没做完时就会时刻提醒我们。

比如很多人会有这种经历,就是经常会没来由地在脑子里循环一首歌的旋律,但这首歌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它常常让我们烦不胜烦。

这就是未完成任务提醒最典型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你一定是之前听过这首歌,但是只听了一半就换了歌。

如果回去把这首歌听完,你就会发现,它的旋律在脑海里消失了。也就是说,如果你任务完成了,心猿就会消失。

但心猿就是提醒我们去做完任务吗?实验发现,也并不是。home-office-336374_960_720.jpg

心理学家就曾经做过一项测试,他们让3个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但做到一半的时候让他们去看小说。

然后测试他们看小说的专心程度。但不同的是,让其中一个学生做了未完成工作的具体计划,另一个学生不做计划。第三个学生做一个粗略的计划。

最后的实验结果是,只有做了具体计划的学生能够完全专心看小说。其他两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分心。

所以说,心猿出现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在催促我们去做详细的下一步任务计划,而不是让你尽快去完成。如果能把计划做的很具体,心猿就能立刻消失。那要多具体的计划才行呢?这就要说到著名的GTD无压力工作法。

job-work-street-city-working-urban-sitting-calm.jpg

消除心猿的GTD无压力工作法

GTD是“搞定无压力工作艺术”的缩写,也是世界著名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创造的一种无压力工作法,其目的就在于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作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帮助职场人高效专注地完成工作。

GTD的第一种策略是使用“到期票据工作簿”。所谓到期票据工作簿,就是由12个月度文件夹和31个当月每日文件夹组成的。

具体的使用办法就是把即将要做的任务分配到具体要实施的当天或当月文件夹里。比如今天是23号,如果手里有份表格是25号要做的,就直接把表格夹到25号的文件夹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将所有待完成工作任务从大脑里清空,潜意识知道这些任务只要到了指定日期就会自动蹦出来,它就不会再花精力去“盯着”它们了。

那如果是当天就要完成的任务呢?那就要指定非常具体的行动了。怎么算非常具体?比如,我准备晚上下班前给财务部打个电话提醒他们明天早上一定要开发票。

那么在计划本上,如果只是写下“下班前给财务打电话”,这就不够具体。正确的写法是“17:30打给财务部的小李,提醒她明天早上9点之前开出商务发票”,这样你的潜意识就能完全放松,心无旁骛地专心在手头工作上了。

keyboard-690066_960_720.jpg

所以作为一名职场人,不管长期计划还是短期计划,都得做。这样才能促使我们更快地完成任务。而在无法改变工作量的情况下,首要能帮助我们消除工作焦虑的有效办法就是做具体的行动计划,这样我们的大脑潜意识才会完全放松,让我们心无旁骛地工作。

而所谓具体的行动计划,也就是时间管理大师的GTD无压力工作法,对非当天的任务,可以用到期票据工作簿作任务分配;而对当天的任务,则提前做好明确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今天所讲的无压力工作法,你学会了吗?有什么心得和体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