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余华——《活着》只为更好的活着

 旧时斜阳 2020-02-03



读余华——《活着》只为更好的活着

第一次读《活着》的时候是在大学同学的宿舍里,凌乱的床铺边沿上堆了不少书,书本的扉页都有些泛黄,我顺手翻了几本,选中了余华的《活着》。

当时不知是太过年轻,还是对于作者取的书名的色调太过压抑,所以书本借了后,并没有理立即翻阅,幸好同学性子温和并没有催促,书也就放在了我的书架上,大概放了一个月的样子。

一天隔壁宿舍放电影,出于好奇走了进去,屏幕的画面上,放的就是张艺谋导演的《活着》,有葛优、巩俐、姜武、郭涛主要。张大导演一如既往质朴的画面感,极好的营造了剧情张力,沧海一粟的人物形象契合黑色幽默的运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不敢说那是不是我看到最好的电影,但不否认那是我看得最认真的一场电影,看完后迫不及待的返回了自己宿舍,从书架取下了那本已蒙上不少灰尘书本,开始了关注一个名叫福生的男人的命运。

小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这样的一个故事,被张艺谋看上了,不管张艺谋的电影,有多少人批评看不上,但不否认张艺谋挑选剧本的眼光是很不错的,无论是莫言的《红高粱》还是苏童的《妻妾成群》以及严歌苓《陆犯焉识》都取得不错的表现。

据说当初张大导演在选择余华的小说来拍摄,是因为这个题材正符合他想“向过去的自己挑战”的愿望。

张艺谋最初看中的是余华的另一篇小说《河边的错误》,因为想全面了解他,所以张艺谋要求看他所有作品。

余华就给了张艺谋《活着》的清样。张艺谋看完了这篇小说后,被小说写出的中国人身上那种默默承受的韧性和顽强求生存的精神而感动。张艺谋决定拍《活着》之后,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和剧组主创人员讨论故事、人物、影片结构和语言。最后张艺谋确定用最平常的方法讲一个平常家庭的故事,而这一个平常家庭的故事给我最大的震撼来自“活着”二字深藏的含蕴,可以说这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只因在那个年月里,作者和张艺谋写出了数千万中国人身上那种默默承受生活带给他们的痛苦时所展现的韧性,在苦难面前,他们宛如一根根被生活压弯的柳条,即便如此,却一如既往的顽强活下去的精神。

作者的用意,自然不是说一户一家的事情,用他的话说,“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在经历风风雨雨后,总能咬牙向前,人类便是有了这种不怕苦难的精神,才在历史的长河里走了上千年,上万年。

福贵作为主人翁,他没做什么大事,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最简单的两个字“活着”。他的观念很简单,“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所以在他看来,陪着亲人活下去,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幸福也来自此。

除了这些,最打动我的地方来自小说结尾,唯一活着的老人福贵给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贵。叙述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同样召唤着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