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疗眩晕38例

 靖哥哥7m61n7y8 2020-02-06

       眩晕是一种自觉症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也可发生,现代医学的内耳性眩晕、高血压、脑梗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临床表现多以眩晕为主,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临床观察可以看出此病有逐年增多之势,笔者近5年从我所治疗的38例眩晕病人中发现运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进行治疗效果甚佳,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病人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475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8年。其属典型眩晕28例(即发病突然,视物旋转剧烈,甚则仆倒,恶心呕吐等),非典型病例12例(发病缓慢,旋转不剧烈,逐渐加重,多不伴呕吐),西医诊断内耳眩晕1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脑梗塞10例,不明原因4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及《中医内科》(第六版)病证诊断标准。本组病例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在证候分型论治上,属于痰浊上蒙,或风阳上扰兼挟痰湿者。

1.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法半夏9克,茯苓12克,泽泻9克,陈皮9克,枳实9克,天麻9克,钩藤9克,竹茹9克,磁石15克,蔓荆子9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加360毫升,煎至约120毫升,二煎相合两次早晚分服,日一剂。加减:若痰湿较盛者,胸闷纳呆、苔白腻者加白术10克,砂仁6克;心中烦热、痰甚者加黄连6克,栀子6克;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20克;素体肝肾阴虚者加枸杞12克,白芍12克。十日为一疗程。

1.3、治疗结果131疗效标准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及《中医内科》(第六版)病证诊断标准。治愈:眩晕症状消失,体征及实验室检查、CT检查基本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者。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服药1周眩晕无明显改善者。132治疗结果按上述标准判定疗效,38例病人中治愈27例,占71%。好转9例,占24%,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占95%。

2、体会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同时并见故称“眩晕”。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内经》对脏腑、病性归属方面都有所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提出眩晕与肝脏密切相关,《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之“上气不足”,《灵枢海论》之“髓海不足”,而引起眩晕者,皆属于虚眩。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可见,六淫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种表现,而非主要证候。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指出“无痰不作眩”及“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兼补气药及降火药”。本病机属痰浊上蒙,治宜熄风化痰,平肝潜阳,方中用法半夏、茯苓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化痰,泽泻、白术补脾燥湿,有利小便,祛湿化痰之功,枳实能下气破坚,助半夏化痰,钩藤清热熄风降火,天麻祛风潜阳,止痛,两药和用平肝潜阳之功更强,竹茹和胃降逆止呕,化痰止喘,除烦止渴,磁石、蔓荆子潜阳镇静,熄风止眩,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燥湿熄风化痰,平肝潜阳,治痰饮眩晕之功用,临床根据辨证可随证加减,疗效更佳。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疗眩晕38例@闵照国$河南正阳县中医院!463600眩晕;;中医药疗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