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的形成与发展(刘景源老师讲稿部分)

 malibag 2020-02-06

己亥年(2019年)冬季新冠状病毒肆虐,国家的治疗方案已经第四版出台了,关于第四版存在很多争议,今天有时间回顾一下温病的发展历程,或许就没那么多争议了。

温病的形成与发展(刘景源老师讲稿部分)

第一阶段:战国至隋唐时代

一些重要医学文献中,对温病的论述逐渐丰富。

1. 《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

《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在这里,“伤寒”这个名词出现了两次,一个是“伤寒有五”;一个是“伤寒有五”中的“伤寒”,是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统称。就是说,当时把所有的外感病都称为伤寒,范围很广。“有伤寒”中的“伤寒”,是狭义伤寒,是一个具体的病种,就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所讲的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这两种证候。也就是说,这两种证候是真正的外感寒邪所导致的急性热病。而湿、热、温与寒邪无关,湿温、热病、温病当然与伤寒不同。也就是说,在广义伤寒的范围里,把外感病分为两大类,一是伤寒类,它包括中风与伤寒;一是温病类,它包括湿温、热病、温病。

2.《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对温病的认识

《伤寒论·平脉法》:“师日: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胃之内,欲有伏气,当须脉之。

“太阳上篇”第1条是太阳病辨证的总纲,文中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第6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一条讲的是太阳温病的具体症状。

明确地把太阳病分成了三类:一类是中风,一类是伤寒,一类是温病。

由前面所讲的内容可以看出,从战国到东汉末年这段历史时期中,中医学对温病已经有所认识,对温病的病名、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都有所涉及,但都是散在的,内容不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因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这四部书历来都被视为中医的经典著作,特别是《伤寒论》,它是现存的第一部讲辨证论治的重要临床经典著作,所以后世把它称为“方书之祖”,称张仲景为“医圣”。因为《伤寒论》里提到了温病,所以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后世的医家一般都认为《伤寒论》里的所有治法也就包括了温病的治疗在内。《伤寒论》里清法的代表方剂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下法的代表方剂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这些经方也确实被后世温病学派所广泛应用。但是也应该看到,《伤寒论>对外感病初起的治疗用辛温解表,而温病初起是表热证,不能用辛温解表,可见伤寒法不能完全包括温病的治疗。虽然《伤寒论》里的一些法、一些方对后世温病学派很有启发,而且直到今天也被采用,但是并不能说《伤寒论》就包括了温病。因为《伤寒论》是经典著作,被历代医家所尊崇,所以从它问世以后一直到公元1200年左右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温病的认识始终不能跳出<伤寒论》的框框,不仅认为温病是伏寒化温而致病,而且认为《伤寒论》的治法也包括了温病的治法。从这方面来看,《伤寒论》也确实限制了温病学的发展,所以一直到宋代以前,温病学说一直是徘徊不前,没有大的进展,这种尊经崇古、缺乏创新恩想的研究方法,也正是导致温病学说发展缓慢的原因。

3.《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干金要方》对温病的中药贡献:滋阴解表的葳蕤汤与清热凉血的犀角地黄汤。

第二个阶段是宋、金、元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温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开始有所发挥。

1.《伤寒补亡论》在伏气温病的基础上提出新感温病

《伤寒补亡论》郭白云提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从温病分类学的角度来看,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二者的区别在于:伏气温病初起就以里热为主,它可以没有表证,一发病就见高热,称为伏邪自发;有的伏气温病初起也可以有表证,但不是单纯的表证,而是表现为表里同病,而且以里热为主,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不同,它初起必然有一个明显的表证过程,然后再由表入里。这两类温病的病种不同,初起的治法也不同。可以说,新感温病的学说发端于郭白云,这个学说是很有创见的新理论。从战国一直到隋、唐,都认为温病是伏邪引起发病,这种学术观点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始终是在伏气学说这个范围内徘徊,没有大的进展,直到宋代的郭白云才明确提出了温病也有因新感而发病的学术观点,为后世研究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的区别开拓了思路。

2.《素问玄机原病式》开创寒凉清热药物治疗热病的先河

在金、元时期,对温病学贡献最大的应该说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后世称他为刘河间。他的著作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宣明论方》等。这几部书不是温病的专著,但是都谈到了温病的问题。特别是《素问玄机原病式》,它发展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在十九条基础上,把火热病的范围扩展了,特别提出外感六淫,热证居多。所以叶天士总结刘河间的学术思想,指出他的学术思想核心是“六气皆从火化”。刘氏强调“六气化火”、“五志化火”,认为外感病、内伤病都以火热为主,在治疗上主张寒凉清热,因此后世称他为“寒凉派”的代表人物。他特别提倡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这几个方剂。双解散、防风通圣散是表里双解之剂,他用表里双解的方法治疗热病,发表用麻黄,清里攻下用石膏、大黄、芒硝,以辛温药与寒凉药配合使用,这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天水散就是六一散,方中滑石与甘草的用量是六比一,是清热解暑的常用方。他的用药思路开创了用寒凉清热药治疗热病的先河,所以有“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的说法。后世尊称他为温病学说的奠基人。

3.《医经溯洄集》对伤寒与温病之区别的诠述

《医经溯洄集》的作者王履,字安道,江苏昆山人,生于元末明初。他明确地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二者的区别在哪里?他说:“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火郁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这段话说得很明确,伤寒的发病季节是冬季感寒邪,发病特点是受邪的当时就发病,病变部位“在表”,病机是“闭其腠理,:因为寒主收引,受寒邪之后,皮肤、毛孔、肌肉收缩,腠理闭塞,所以治疗非用辛甘温的麻黄、桂枝这类药物组成方剂发散寒邪不可。温病、热病不是外感寒邪当时就发病,而是“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认为温病是伏邪发病,是冬天感受寒邪,当时不发病,寒邪潜伏在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季气候温暖,阳气升发,腠理开泄,体内的郁热从里向外发,'所以他说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是“火郁自内而达于外”。明确指出不是外来的寒邪由体表向里去,而是体内蕴郁的热邪从里向外发。“郁其腠理”这句话,是说温病与伤寒的病机不同。伤寒是“寒邪在表,闭其腠理”,因为寒主收引,.腠理是闭塞的,所以非辛温发散不可。温病是热邪从里向外发,火热郁于体表发散不出去,而导致气机郁滞,邪无出路,体表并没有寒邪,腠理并不闭塞,所以非用辛凉、苦寒、酸苦的药物组成方剂治疗不可。这段话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伏气温病的框框,但是他明确地指出了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治法的不同。伤寒是寒邪在表,闭塞腠理,治疗必须用辛温发散;温病是热邪从体内向体表而来,郁滞在腠理,治疗必须用寒凉清解。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说:“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就是说,王安道第一个从理论上突破了《伤寒论》用辛温解表法治疗温病的旧习,阐明了温病的辨证与治法。但是吴鞠通也指出:“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鞠通提得很中肯,王安道虽然从理论上对温病与伤寒的病因、病位、病饥、治法的不同进行了阐述,摆脱了《伤寒论》的束缚,但是论述并不详细,立法也不完备。

第三阶段是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是在明代和清代,特别是明代的后期至清代的中期,温病学说开始形成,而且形成以后发展得很快,所以这个时期的温病学著作较多。

1.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提出膜原创造达原因

《温疫论》的作者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1582-1652年,时在明末清初,大约在明朝的万历到清朝的顺治年间。他一生中经历过多次温疫的流行,他在《温疫论·序》中说“崇祯辛巳年”(就是公元1641午)发生了一场大的温疫,波及到“山东、浙省、南北两直”。“南北两直”是指南直隶省江苏、北直隶省河北,由南往北,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这四个省发生了一场大的温疫,死了很多人。当时医生都是用《伤寒论》的方法治疗,也有的按《伤寒论》“七日愈”、“十四日愈”的说法不去治疗,等待患者自愈,实际上是等死。因为当时人们不认识这种病,不知道应该怎么治疗,所以死人很多。吴又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温疫的“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治疗实践,在公元1642年著成了《温疫论》这部书。从病因上说,他首先反对“非其时而有其气”的说法,他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把这种异气又称为“疠气”,也称“戾气”。“疠”就是形容它致病力很强,传染性很强烈。“戾”也是同样的意思,这个宇上边是“户”,下边是“犬”,“犬出户下”,很暴戾的意思,“异气”、“疠气”、“戾气”含义相同。从病因上讲,他提出了“戾气学说”,而且指出戾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是《伤寒论》所说的由皮毛而人,而是从口、鼻进人人体。侵人人体以后的病变部位,并不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他认为邪气从口、鼻进人人体后,直走中道,一直到“募原”。“募原”也称“膜原”,他说这个部位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是在胸腔的里面,在胃的外面,称为半表半里。关于治疗方法,他提出初起应该用疏利透达的药物,疏通气机,使潜伏在募原的邪气溃散、外达,出表而解。他所创制的方剂命名为“达原饮”,又称“达原散”,是通过清热燥湿,疏通气机,透达邪气,使邪有出路。,从学术观点可以看出,他已经摆脱了《伤寒论》外感病初起用辛温解表法的框框,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吴又可还指出,如果邪气向里传变,并不是如《伤寒论》所说的那样按六经传变,而是由于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分别有九种传变形式,应该分别针对其病情进行治疗,可以用吐法、可以用清法、也可以用下法。总之,吴又可对温疫的论述,从邪气的性质、入侵的途径、侵犯的部位、传变的形式、治疗的方法,到具体方剂,都与《伤寒论》不同。可以说,他在温病的治疗上闯出了一条新路。《温疫论》这部书不仅是中国的第一部温病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但是也应该承认它所述及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书中只讲了温疫,温疫当然包括在温病的范围之内,但是温疫也有多种,它只讲了其中的一种。

在《温疫论·正名》里,吴又可还对“温”、“瘟”、“热”、“疫”这几个字进行了考证。他说:“《伤寒论》日:‘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后人省‘氵’加‘疒’为瘟,即温也。”关于“温”与“热,”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夫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故又为热病即温病也。”就是说,温与热之间仅仅是程度的差别,其本质没有区别,温就是热,热就是温,所以热病也就是温病。关于温疫,他说:“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今省去“彳”,加‘疒’为疫。”也就是说,疫病就象“徭役”一样,“众人均等”,这种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无论男女老少,症状相似,所以就把“役”字去掉“彳”,加“广”,就成了“疫”字,“疫”与“役”实际上含义相同。古代没有“瘟”字,也没有“疫”字,是由温与役两个字的偏旁变化而来。按照他的这个说法,“疫”与“温”,也没有区别,疫病就是温病。吴又可这种把温病与温疫划等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温病有很多种类,而温疫只是温病中传染性很强的一个种类,温病的范围广而温疫的范围窄,温疫包括在温病的范围内。按现代的说法,温病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也包括多种传染病,其中只有传染性强烈的温病才称为温疫,但并不是所有的温病都具有传染性,所以吴又可把温疫与温病等同看待是错误的。

归纳前面所讲的内容,吴又可的贡献在于他写出了温病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在世界传染病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的温病学专著。在书中,他突破了《伤寒论》的框框,提出了温疫的治法不同于伤寒,对邪气的性质、入侵的途径、侵犯的部位、传变的形式、具体的治法、传染性等都有非席明确的阐述。他对“温”、“瘟”、“热”、“疫”这四个字的考证,对后世也很有启发。吴鞠通对《温疫论》给予了很高的的评价,他在《温病条辨·自序》中说:“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指出了吴又可的学术观点是前人所没有提到的,具有独创性,这个评价是很高的。但是他又说:“细查其法,未免支离驳杂。”就是说,这部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句话说得也很中肯,《温疫论》确实是不成体系,因为它只讲了一个病,不可能成体系。他又进一步进行分析,认为这部书“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就是说,吴又可有很大的成就,但也有他的不足,他的用心是很好的,但是学术不精。

3. 《尚论篇》、《医门法律》对温病的阐发

《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简称《尚论篇》,成书于公元1648年;《医门法律》成书于公元1658年。这两部书的作者喻昌,字嘉言,是明朝的万历至清朝的康熙年间。他说:“然从鼻、从口所人之邪,必先注中焦,以次分布上、下……此三焦定位之邪也。”明确地指出了邪气从口、鼻先进入中焦,然后再弥漫到上焦、下焦。他这种邪犯三焦的说法,关子温疫和伤寒的区别,他指出:“伤寒邪中外廓,故一表即散;疫邪行在中道,故表之不散。伤寒邪人胃府,则腹满便坚,故可攻下;疫邪在三焦,散漫不收,下之复合。”关于温疫的治法,他特别提出:“未病前,先饮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人,此为上也。邪既人,急以逐秽为第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他所说的“上焦如雾,升而逐之”,是指用轻扬的药物升浮透邪;“中焦如沤,疏而逐之”,是指用行气的药物,疏通气机,气行则邪却;“下焦如渎,决而逐之”,是指用开决水道的药物,通利小便,使邪从下祛。同时,三焦都要加解毒之药“兼以解毒”。他这种洽温疫用芳香、逐秽、解毒药物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启发很大。

《医门法律》里有一篇“秋燥论”,是专论秋燥的。刘完素扩展了病机十九条,提出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提出了燥病的病机。喻嘉言在这个基础上写了“秋燥论”,深入地讨论秋燥。《医门法律》中的清燥救肺汤,是治燥热邪气犯臃的代表方剂。“秋燥论”与清燥救肺汤,为后世对秋燥病的认识与治疗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4《温热暑疫全书》论温、热、暑、疫

《温热暑疫全书》指出:“黄芩汤,治温本药也。”也就是说,他以黄芩汤为治疗温病的主方,这种治疗思路对后世治疗温病热郁少阳的病变有所启发。

5.《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温病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的作者叶桂,字天士,号番岩,晚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大约为公元1667-1746年。他14岁丧父,随其祖父的门人学医,非常勤奋好学,十年间先后从17师,集思广益,从而打下了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功底。他成名很早,毕生忙于诊务,没有留下亲笔所写的著述,现在流传下来的《临证指南医案》等叶天士的著作,都是后人整理刊刻的。

后世为什么对叶天士这篇文章特别重视呢?因为它是温病学形成的标志。没有这篇文章之前,温病一直包括在伤寒里,从这篇文章问世后,温病学派就独立出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篇文章中多处指出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特别是原文的第1条与笫8条,论述尤为精辟。《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1条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温病与伤寒的病因、邪气入侵的途径、所侵犯的部位及发生、发展的规律都不相同。叶天士的这段话,不能把它只看成是对温病的论述,实际上讲的是寒温之辨,是伤寒与温病的区别。伤寒是外感寒邪,温病是外感温邪,邪气的性质不同。其侵入人体的途径,寒邪是下受,温邪是上受。其侵犯的部位,伤寒是先侵犯足太阳膀胱经,温病是先侵犯手太阴肺系。其传变的途径、向里传变的过程,伤寒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是顺传于胃,或逆传心包。所以说伤寒与温病虽然都是营、卫、气、血的损伤,但是因为邪气的性质不同,对营、卫、气、血损伤的表现形式不一样,治法也就迥然不同。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确,总共才43个字,就把“寒”与“温”给区分开了,所以温病就不能用伤寒法治疗.它就必然要从伤寒学说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独立的体系。文章中不仅指出了温病的治法与伤寒太异,而且叶天士在第8条中又明确地指出了温病各阶段的治法,他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茌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这一条虽然仅有92个字,但它是纲领性条文,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指出了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传变及其治法,给后世对温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结叶天士的成就,他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寒温分论。也就是说,明确地指出了伤寒与温病邪气的性质、入侵的途径、致病后的发生发展规律、治法的不同。二是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明确地指出了温病的发展规律是按卫→气→营→血逐步深入。他不仅提出了辨证纲领,而且指出了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治法,从而创立了温病学说,使温病学从伤寒学说中分离出来。所以说叶天士这篇文章是温病学派形成的标志。另外,他在这篇文章中对中医诊断学也有较大的发展。比如辨舌,在温病的望舌上,他在文章中讲得非常详细。再比如验齿,他提出:“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特别是他对温病过程中斑、疹、白痦的形态、色泽、治法、预后都讲得非常清楚,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

总之,叶天士的这篇文章虽然仅有五千余字,但它有重大突破,使温病学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他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后世把叶天士称为温病学派的创始人。

6.《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辨证论治的代表性文献

《薛生白湿热病篇》的作着据传说是薛雪,字生白,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大约为公元1681-1770年,与叶天士是同时代、同乡,都住在苏州城。这篇文章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讲得比较全而,是湿热病辨证论治的代表性文献,补充了《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的不足。“叶论”虽然既讲温热病又讲湿热病,但是它毕竟重点在温热病,湿热病讲得少,《薛生白湿热病篇.补充了“叶论”的这一不足。

7.《伤寒温疫条辨》论伤寒与温病之辨

《伤寒温疫条辨》,作者杨璿(xuan),宇玉衡,晚号栗山老人,河南夏邑入,大约生卒于公元1706-1798年。温病的病机是“邪热内攻,凡是表证,皆里热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关于温病的治疗,他指出:“若用辛温解表,是为抱薪投火,轻者必重,重者必死。唯用辛凉、苦寒,如升降、双解之剂以开导其里热,里热除而表证自解矣。”书中以升降散为主方,并以它为基础加减化裁,列出“轻则清之”八方,“重则泻之”六方,共十五首方剂。升降散中用蝉蜕、僵蚕、姜黄、大黄四味药,杨栗山解释这个方剂的功用说:“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流毒顿消矣。”

8.《通俗伤寒论》论广义伤寒

《通俗伤寒论》的作者俞肇源,字根初,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1734-1799年。加减葳蕤汤、羚角钩藤汤、蒿芩清胆汤、芩连二陈汤、陷胸承气汤、犀地清络饮等。

9.《温病条辨》——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

在清代诸多的优秀温病学专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温病条辨》。作者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1758-1836年。这部书理、法、方、药系统完整,是一步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

12.《温热经纬》——优秀的温病学文献集注

《温热经纬》的作者王士雄,字盂英,晚号梦隐,浙江钱塘人,《温热经纬》这部书的贡献,不仅在于它选录了古代有关温病学的诸多重要文献及前人的注释,更重要的是王孟英本人的按语,他的按语对前人的评价大都很公允,少有偏见,而且议论宏阔,有很多前人所没有阐发出来的深文奥义都从按语中体现出来了。比如说,在《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9条的按语中,他力辟前人之缪,给“暑”正名。他说:“经云:热气大来,火之盛也。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盖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是暑即热也,并非二气。或云暑为兼湿者,亦误也。暑与湿原是二气,虽易兼感,实非暑中必定有湿也,譬如暑与风,亦多兼感,岂可谓暑中必有风耶?若谓热与湿合始名为暑,然则寒与风合又将何称?更有妄立阴暑、阳署之名者,亦属可笑。如果暑必兼湿,则不可以冠以‘阳’字,若知暑为热气,则不可冠以‘阴’字,其实彼所谓阴者,即夏月之伤于寒湿者耳。设云暑有阴、阳,则寒亦有阴、阳矣。不知寒者,水之气也。热者,火之气也。水火定位,寒热有一定之阴阳。寒邪传变,虽能化热而感于入也,从无‘阳寒’之说。”他在这段按语中把“暑”字剖析得非常清晰。暑就是热,不存在阴暑、'阳暑的问题,暑虽然可以和湿结合,但是“暑必夹湿”这种说法太过分了,特别是“阴署”、“阳暑”之说更无道理。王孟英的这段论述,确实非常精辟。再比如说,《薛生白湿热病篇》第38条说:“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东垣清暑益气汤主之。王盂英在按语中说:“此脉此证,自宜清暑益气以为治,但东垣之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敬临证时须斟酌去取也,余每治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也。”《薛生白湿热病篇》第38条所列的证候,是暑热邪气盛而耗气伤律,导致气阴两伤之证,李东垣清暑益气汤的方剂组成是: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神曲、泽泻、苍术、升麻、麦冬、炙甘草、葛根、当归、黄柏、青皮、五味子,所用的大多是燥药,它适用于暑湿损伤脾胃,阳气被湿邪遏伏之证。但条文中所述的证候不是暑湿郁遏阳气,而是暑热耗气伤津,如果用李东垣的清署益气汤,反而更加耗气伤津,使病情加重。所以王孟英说李东垣这介方剂“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而王孟英所用的这些药,却恰中病情,所以后世就称之为“王氏清暑益气汤”。从以上两个例证可以看出,王盂英的按语所讲的都是他个人的临床见解,讲得非常深刻、精辟,所以后人对他这部书非常推崇。《温热经纬》与《温病条辨》这两部书,都被视为学习与研究温病学以及临床实践的必读之书。《温病条辨》的优点在于它是自成体系,理法方药非常完整的温病学著作。《温热经纬》的优点在于它正集了《黄帝内经》直至清代诸多医学家的优秀论文,并选了前人的注释,加上王孟英自己的按语,对读者非常有指导意义。

从前面所讲的内容可以看出,温病学说的形成过程是非常漫长而且艰难曲折的。从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提出温病的名称开始,直到清代中期温病学说的形成,经历了大约两千年的漫长历程,这也是中医学又一次重大突破的进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医学第一部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时期以后,中医学有几次重大的突破,第一次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它大概成书于公元150-219年间,这个过程距离《黄帝内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部临床著作,它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它是《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经典著作。在《伤寒杂病论》之后,再一次重大的突破,就是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在这四大家中,刘完素是“寒凉派”的代表;李东垣是补土派的代表;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朱丹溪是“养阴派”的代表。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到“金元四大家”的出现经历了将近一千年的时间。再之后就是温病学说的形成,这是又一次重大的突破,这个突破是明、清时代完成的,实际上最后完成于清朝的中期,与“金元四大家”又相隔了几百年的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