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察问题本质:你眼里的问题,多数是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案

 hyxz_ljf 2020-02-07

这是BLUES在混沌大学看黄执中分享课程《人的情绪与沟通》的第二篇文章。

这篇的内容是以几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让我们感受情绪与沟通、问题洞察与解决的本质,深入浅出。

回顾前一篇文章《三个认知的底层逻辑:让你轻松说服一个人》主要分享关于说服的底层逻辑,就是以下三点:

1. 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2. 没有人喜欢不知情

3. 所有人都希望有退路

沟通,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的交流过程,很多人会以说服为目的,但实际上,这个说服只是一个形式,说服背后的目的,才是本质,而这个本质,是可以在沟通过程中不断清晰的。

先理解这三个底层逻辑,就非常重要,没有人喜欢被改变,因为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是多年以来的生活经验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说教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沟通,无论道理多么正确和权威,对方本能会感觉到挑战,本能的抗拒。没有人喜欢不知情,所有人都希望有退路,因此不要妄图去改变他人,而是尽可能的共享信息,并给对方选择的机会,让对方随时可以反悔,降低对方选择成本,反而更容易达成共识,更可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第二篇文章,接着分享,认知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沟通效率,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这篇文章就会涉及如何洞察问题的本质,以便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一、三种情绪对个人的认知影响

中国人其实不太擅长谈论情绪,对情绪最棒的赞颂反而是没有情绪,比如“波澜不惊”、“城府极深”等等,都是形容不表露情绪。

但当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情绪的效果却是极佳的。因为,大多数人的偏好与决定,都不是由道理来决定的,而是由情绪决定的。

比如你看《奇葩说》时,认为这个人口才好,能说动人,那个被说“动”的,是情绪,而不是道理。

对于沟通来说,最麻烦的不是负面情绪,是混乱的情绪。

洞察问题本质:你眼里的问题,多数是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下面有三个关于情绪的故事。

故事一:愤怒离职与理性求职的双重标准

愤怒,会强化现有认知,愤怒的时候,就是要战斗的时候,对最不需要自我怀疑的时候,哪怕有一两分的自我怀疑,在愤怒中,也会认为自己是对的,会把怀疑排除掉。

找工作,一般人都会理性的列出条件,行业发展,薪酬、发展方向。

离职的时候,就会说,不爽老板,同事给气受,干活不开心。

如果你对离职的老兄说,这个公司特别好,老板特别和气,只是这个公司在夕阳行业,薪酬不高,你去么,你一定不会去,对我好,有什么用,又没有发展。

你看,求职的时候,是理性的,一旦受点气,那些什么薪酬、发展、行业,都忘记了,情绪来了,愤然离职,这些都是感性的。

你看,情绪上来了,决策就不理智,就不懂得去沟通,老板、同事、团队让你不爽,其实有不少沟通的问题,因为情绪而离职,不是一时的不爽,问题早就存在,只是自己没有理性思考,长期在混乱情绪下工作,积压大量负面情绪,一旦遇到某个刺激,就瞬间爆发,愤而离职。

故事二:惊吓让NBA新秀学会规范个人行为

惊讶,会让一个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对的,惊讶是一个非常好的动摇器,当一个人被吓一跳,是进行自我修正的最好时机,这里有一个NBA球员的故事。

美国NBA每年都会举行新秀选拔,其中不乏一些篮球天才少年,大学甚至高中就被球队选中,年纪轻轻就获得百万合约,万众瞩目,对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不免会膨胀,这个时候就会发生很多意外事件,甚至有些危险事件会葬送年轻球员的职业生涯,甚至于送命。因此,必须培训教导这批年轻人规范行为,不要得意忘形,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些春风得意的未来球星,参加培训,会对讲师课程用心听讲么,当然不会。

有一年的培训,是这样做的,球队先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预防艾滋,规范个人生活作风。讲完之后,大家就各自训练和比赛,之后,球员会遇到一些等待他们训练和比赛结束的粉丝女孩,有些球员和年轻漂亮女孩开始认识,并留下联络方式。

一段时间之后,球员培训教练把年轻球员们召集起来,他们进到一个屋子,看到里面坐着好几个漂亮的女孩,年轻的球员们记得这些漂亮女孩,正是他们前阵子认识的,这些女孩开始逐个发言:

——你好,我是Mary,21岁,HIV携带者。

——你好,我是Rose,20岁,HIV携带者

——你好,我是Mandy,23岁,HIV携带者。

……

那些球员吓死了,哇塞,这是什么事情,HIV携带者,也就是被艾滋病毒感染但尚未发病的人,就差一点点,未来的球星们就有可能被感染,已经留下联系方式,已经相谈甚欢了,就差约会后的那一步。结果,这时候,她上来告诉你,她是艾滋病毒携带者。这是什么感受,无比惊讶,甚至是惊吓,就差一点点,未来美好前程就要被葬送。

没有哪一次的培训有这次培训成功,因为这批球员怎么也想不到这种事情,艾滋病居然可以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差点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惊讶(惊吓)是让人改变的最佳时机。

故事三:悲伤让你发现什么才是重要的

每天忙碌,你一般不会想起什么是重要的,只有哀伤的时候,才会想起什么是最重要的。有没有看过太多的电影或题材,经过一场大病,经过一场大的悲欢离合之后,才发现,哦,什么才是我最看中的。

一个护士说,她看到病重的人,最后想聊的,都是他的妻子,他的父母,他的孩子,他的挚友,都是他们最在乎和最爱的人,

BLUES对这一点,有着非常深刻的切身感受,初一年级暑假父亲去世,刚刚工作参加相识多年的发小的葬礼,后来参加大学同宿舍同学的葬礼,看着生命的逝去,哀伤总是让人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虽然哀伤的时候,会让人思考和认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但多数人在哀伤过去之后,就会忘记那个时候的认知,重新回到随大流的世俗状态,直到下一次哀伤,才重新发现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当你发现什么是最重要的,并且能持之以恒的追求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必然会有很大的收获,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

小结一下,上面的三种典型情绪:

愤怒,是让人严重的自我相信的全情时刻,让人不理智,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决策,沟通过程中,如果某一方表现出愤怒,那么选择先离开当下,冷静后再沟通,当然,需要有冷静的人进行提醒。

惊讶,是让人改变看法的良好时机,制造颠覆对方原有认知的惊讶场景,有利于让对方自我认识和改变。

悲伤,是一个人发现什么是重要的良好时机。

二、学会拆解情绪

通过一个关于情侣间的场景来看如何拆解情绪:

洞察问题本质:你眼里的问题,多数是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男友在看小黄片,我好生气!

这是一个典型案例,问这个问题的,一般是小女生,人家都已经和他交往了,他居然还去看小黄片,还去看小黄书,男人都是这样吗?(看到这里的男人说说,你们是这样吗?女性说,你们的男人,是这样吗?)

黄老师用这个问题开始教大家怎么拆情绪。

男友看小黄片,你好生气,你气什么?

气他看小黄片,事情让你生气,气这个事情,这样就会搅在一起。

你生气可以分成很多的细节,下面拆解一下。

首先一种,我被忽略了。男友看小黄片,看小黄书,路上盯着美女看,你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可以检查一下,沟通时候,需要检查。你男朋友专心打电动,不理你的时候,会不会生气,会生气。你把刚才他打电动不理你的感觉,和他看小黄片的感觉,对比一下,是否一样?如果一样,你气的是自己被忽略了。

第二种,是你害怕自己被抛弃。他看别的女生,是不是嫌弃我。这也是可以测试的,你昨晚跟男朋友吵架的时候,他说咱们过不下去了。骂了过不下去的时候,你心里会不舒服,那种感觉,是否一样?如果一样,代表你真的生气,是害怕自己被抛弃,如果不一样,还可以再比。

第三种,是觉得男友不听话。叫你不要看,你还看,这件事让我生气,可以比较这种情绪。例如你叫男朋友去倒垃圾,他没有去倒,你有生气吗?感觉一样吗?如果一样,就代表你的主要情绪点,就在于他不听话。

(这里补充一下混沌大学一位女生发表的自己对男票看小黄片的感受:“好恶心,低级趣味!我怎么跟这么没品的人在一起~~哈哈,年轻的时候都这么想。”如果按照这个想法,她生气的就是自己的眼光,居然看上了有这么低级趣味的男人作为自己的男票。这里有个问题,没看过黄片的男生在男性中占多大比例?)

可是,一般人不会拆的那么细的,只会拆一个,叫做“他看小黄片,我很生气”,她是一个混乱愤怒的集合丢出去,其实不是这样,可能跟小黄片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你在意他不听话,如果你在意他可能会抛弃你,如果你在意的是他忽略了你,这才是事情的点,这些点可以用任何形式反映出来,你不会因为换了一个男朋友,这些事情就消失。

这是沟通情绪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你真正的情绪是什么?

在跟人聊情绪的时候,有个很有意思的一个过程,就是情绪本身是浮动的,不稳定的,对话可以让你把浮动的、不稳定的东西对焦,大多数时候,问题需要对焦才能解决。

三、问题的本质与问题解决

  • 什么是问题?——就是期待和现实的落差
洞察问题本质:你眼里的问题,多数是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世界上没有一个具体的东西叫做问题。

期待高于现实,问题就产生了。

解决问题,就是让问题消失。

一种就是提升现实,满足预期。

另外一种,就是降低预期,满足现实。

每个人提的问题,背后都会有一个很有趣的期待。

你的问题,都是你的期待,你要面对的,不是问题,而是你的期待。

期待,存在合理的期待,不合理的期待。

举个例子。一个女生,面对两个男生,产生纠结的问题,相处五年的男朋友,为什么不能像人家那样有钱呢?那个有钱的,为什么不早点遇到呢?这样我们就有五年的感情基础了。这就属于不合理的期待。

两个男生,选择一个,是什么期待?她想要不后悔,她问选择哪一个的时候,会想,选择哪一个,我会更开心。我希望选择最幸福的那个选项。

你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为何你还要成为一个最幸福的人。——因为我还有选择,但谁说你可以成为最幸福的那个人?

你看她有一个很大的假设,叫做我必须,我想要,成为在既有选项里面最幸福的那个人,那就很辛苦了。

问题,就是现实与期待的落差,这不是唯一的答案。

  • 你眼中的问题,就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例如抽烟,抽烟不是问题,是抽烟的人解决另外一个问题的方案,这个问题可能是无聊。

一个学生翘课,翘课,是很很严重的问题,可能也不是问题,这是这位小男生所想到的解决方案,在学校里被欺负的方案。

所有你想到的问题,可能就是那个人想了半天才有的解决方案,只有你觉得是问题而已。

所以,今天你很认真的坐下来,帮助人家回答,我们如何能帮助你戒烟,怎么帮助你戒酒,没用的,那是我的解决方案,你知道吗?你拿走了解决方案,我就要去面对我真正的问题了,那会太痛苦了。尤其是我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我的解决方案是你的问题。

一个男的,非常焦虑,内心非常焦灼,对老婆而言,这不是问题,可是喝酒的时候,对你而言,是问题;我觉得非常烦躁无聊的时候,对你不是问题,但我打电动游戏,对你就是问题。

你的问题,是他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这样。

这几年,有个词很红,叫做“拖延症”。拖延症,是结果,不是原因。人做事为什么会拖拖拉拉,因为不想做,这是最直接的。人是动物中,少数必须做不想做的事情的动物,很少有生物必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人类天天都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我不想写稿,我不想上班,我不想开这个无聊的会,结果,就是我会迟到,我会拖延,不是拖延症导致的,是我不想做导致的。我把它拖到最后一刻才写,拖到最后一分钟才进公司,这是我解决不喜欢这个问题的方法。

假如拖延的本身,是让你不开心的,你是不会因为患上拖延症而拖延的。

所以,问题不是问题,问题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也就是我们很多时候跟人家坐下来,苦口婆心谈他的事情的时候,效果不彰的原因。

  • 这个问题,可以是谁的?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什么叫问题,这个问题是谁的。这个是我们在交谈判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句。

在一次交流会上,我看过有人提问,我是一个地产业务员,就是房屋中介,我的客户常常不信任我,让我觉得很困扰,请问我要怎么博取他们的信任,我要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回答,就是,你要让客户信任,就要从自身做改变,从内到外,对不对,皮鞋擦亮一点,西装穿挺一点,态度专业一点,相关知识熟练一点,慢慢客户就会信任你了,这没有问题,所有人都知道。

可是我们教谈判的时候,我们会跳出那个框框,我们会习惯的问一件事,这是谁的问题。

——客户不信任我,这是谁的问题。

——谁的问题?当然是我的问题。

——未必。

——客户不信任你,这个问题,可以是客户的。

你可以跟他讲,赵先生,在给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发觉您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叫做你不信任我,所以我每次和您沟通,提出方案,我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跟您谈案子,所以,你可能要想办法解决一下您不信任我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很严重,你会让我没有办法给您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还有没有更专业的办法讲这个事情,或思考这件事情。

我的这个是不是我的问题,不是指道德责任,是讲这个问题,可以是属于谁的?不是我的,也不一定是赵先生的,也许是公司的呢。

洞察问题本质:你眼里的问题,多数是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案

报告一下,老板,我作为公司员工,我出去的时候,普遍得不到客户的信任,我觉得公司在宣导上,在品牌形象的建立上,遇到很大问题,问题可以是公司的。

如果问题是某个人的,解决方法是一种,如果问题不只是一个人的,那么解决方法就不止一种。

很多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在意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不要有这个想法,这是很糟糕的想法。

我们有个糟糕的思维是,如果我是对的,我就不用改变,如果你是错的,你就要变,可是这没意义,基本上不是谁的问题。

洞察问题本质:你眼里的问题,多数是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案

谁痛苦,谁改变,谁需要,谁让步,这是一个重要原则。

例如,女朋友看到男朋友房间袜子乱扔,袜子乱丢,谁不开心,女生不开心,女生改变,但女生说,袜子就不该乱丢;不是袜子不该乱丢,而是女生需要袜子放在它原本应该在的地方。

不是我应该,是你需要。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该乱丢的,我一讲不该乱丢,好像就是丢袜子的那个人要改变。

所以,我们有两种改变方式,一种叫调整你的预期,袜子这种东西是随缘的,它是以常态分布在房间的角落里。

你的预期,你预期所有的脏袜子,都要待在同一个地方,这未必是一个合理的预期。所以,你可以改变现实符合预期,也可以调整期待符合现实。

所以,谁痛苦,谁改变。

男生能不能改变,可以,但和对错没有关系,不是因为男生是错的,要调整,是男生看女生很痛苦,不想你难过而去调整。

如果是因为我错,我调整,你就不欠我任何事情,反而我欠你一个道歉。

可是,是我不想看你那么难过,而去调整,女生欠男生一声,谢谢。

关于这一点,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案例,如果能做到这种认知,生活中的烦恼就会少很多。

例如在黄执中的微博里面,他转了一条微博,叫做:

老年妇女晚年幸福的要诀是三个字:不要管。

洞察问题本质:你眼里的问题,多数是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案

很多生活中的事情,其实都是小事,烦恼来自于,本来不是你的事情,你偏要管,于是,两个人都痛苦,因此,在沟通中,谁痛苦,谁改变,也是不错的认知。

以上,就是这堂课程的第二部分,小结一下:

1. 愤怒,是让人严重的自我相信的全情时刻,让人不理智,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决策,沟通过程中,如果某一方表现出愤怒,那么选择先离开当下,冷静后再沟通,当然,需要有冷静的人进行提醒。

2. 惊讶,是让人改变看法的良好时机,制造颠覆对方原有认知的惊讶场景,有利于让对方自我认识和改变。

3. 悲伤,是一个人发现什么是重要的良好时机。

4. 学会拆解情绪。困扰我们的,不是负面情绪,而是混乱情绪,通过聊天沟通,不断对焦问题的本质。

5. 问题就是期待和现实的落差。

6. 什么叫解决问题?一种就是提升现实,满足期待;第二种就是降低期待,满足现实。

7. 你的问题,是他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这样。例如,你认为别人抽烟是问题,但抽烟或许是别人解决无聊的解决方案。

8. 拖延症,是结果,不是原因。人做事为什么会拖拖拉拉,因为不想做,这是拖延的原因。

9. 如果问题是某个人的,解决方法是一种,如果问题不只是一个人的,那么解决方法就不止一种。

10. 谁痛苦,谁改变,谁需要,谁让步,这是一个重要原则。

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去听听这门课,疫情期间,混沌大学提供免费学习课程,长按以下图片,识别小程序码进入学习。

==============

微信公众号作者:BLUES(兰军),两个男孩的爸爸,力于教育科技产品打造,深圳梅沙科技合伙人,原迅雷产品总监,腾讯、YY语音高级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ID:bluemidou,原创运营了6年公众号,写了700多篇原创文章,欢迎留言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