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让疫情焦虑蔓延到孩子身上,宅家陪孩子需要技巧和智慧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2-09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本来应该在欢乐和相聚的氛围中度过,但是因为疫情,需要停止所有外出活动,预备的行程全部被打乱不说,还不能出门。其实也是给了双方一个难得的亲子相处时间。

父母为了让孩子不无聊,也是各显身手,找出很多能够在家就能过的开心的项目,比如说烹饪,读书,游戏等等。可能短时间在家的时候家长和孩子还能和谐相处,但是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因为焦虑而发生一些问题和矛盾。

不过随着在家时间的延长,渐渐的父母的焦虑也凸显出来,比如说要求孩子不能看电视玩游戏,去写作业,又或者严格要求孩子作息时间,担心因为学校推迟上课而造成学业延误。

平时对孩子要求严格的父母,在这段不得不呆在家里的时间对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孩子,更容易监督和催促孩子。一天家长要为学习唠叨好多遍,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是家庭气氛逐渐紧张是真的。

在传统文化看来这些都是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但仔细想一想,其实有可能是孩子默默承接了父母的焦虑。

不要让疫情焦虑蔓延到孩子身上,宅家陪孩子需要技巧和智慧

父母的焦虑原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取消原计划

这种被迫宅家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焦虑的来源,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时候的情绪是波动的。

2. 负面消息较多

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被迫宅家,每天打开电视,打开手机都是各种关于疫情的消息,虽然也有好消息,但还有一大部分是负面新闻。时刻关注疫情的新闻,其实这样对于家长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3. 在有限的空间中相处

被迫宅家,所有全家人都在有限的空间中分秒相处,这种小空间的长时间相处其实会个人带来心理压力。

家长无事可做的时候,就会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过度的关注,加上孩子的延迟开学,就会更加注意学习进度。

这个时候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父母的眼下,本身作为娱乐的看电视玩电脑在父母的眼中都是“不务正业”的体现,同样会引发父母对孩子“不用功”的焦虑。

其实这个阶段父母焦虑的本身源自于童年时期焦虑的外化,可能自己本身就没有在父母面前轻松的踏实玩过,因为孩子和自己最亲近,潜意识中就想要让孩子体验一下自己童年的生活处境。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危机就是转机”,父母其实可以利用这次的情况,和孩子更好的相处,让亲子关系更上一层楼。

不要让疫情焦虑蔓延到孩子身上,宅家陪孩子需要技巧和智慧

首先在未来的宅家时间中父母要有意识的降低自己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不是说不关心,但是没有必要总是拿起手机或者打开电视去观看疫情的相关消息,高频率的看新闻会加重自己内心的焦虑情况。

要和平常一样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中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浏览或者干脆关掉电视,拿开手机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又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每日计划,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和孩子一起,这样能够增加孩子的参与感,让孩子更好的执行。同时能够激发出孩子的被尊重感和责任感。

根据各自的计划内容可以展开一些“家庭会议”,注意计划制定的时候分配好执行时间和休息时间,还可以顺带增加一些奖励的措施。

特别是对于孩子学习方面的计划,要劳逸结合,不能因为孩子长时间在家,就让他们一直学习。本身孩子的注意力就比较短,可以以短时间来计划。

这段宅家时间,其实也是打开亲子关系缺口的最好时机,趁着父母和孩子都在家,多增加一些互动,能够让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不要让疫情焦虑蔓延到孩子身上,宅家陪孩子需要技巧和智慧

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目前的状况,面对现实生活,当家长将眼光从网络拉回到现实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在孩子这个年纪的时候喜欢做什么。

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监督学习是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同样需要放松。

所谓的父母陪伴并不是说生活在一起就够了的,需要的是正面积极的互动。要能够看到和听到彼此的需求,全身心的有互动有沟通的在一起。

从此刻起,尝试和孩子在一起做一些和昨天不一样的新鲜活动吧,让陪伴更加轻松和愉快。

宅家一样可以有效带孩子,比起那些有家不能回的家长,其实此刻宅家和家人在一起是一种幸福,有的家长平时就是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上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回家无非就是吃饭洗澡睡觉。

家长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学着去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平时交流的语言要和孩子能够对接的上,引发孩子的沟通和行为,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加入自己的新意见。

不要时刻都控制孩子,试着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一些,但是不控制不等于完全没有边界,大方向的控制权还是要在父母的手中。

疫情期间不要让家长的焦虑蔓延到孩子身上,宅家陪孩子这需要技巧也需要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