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心理学头脑,用行动应对焦虑情绪

 王明鹏 2020-03-26



为何说心理学意识比知识更重要

情绪人人有,消极负面情绪更是不乏体验。尤其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居家自我隔离成为大多数人生活常态,由此会体验到更多焦虑情绪。

如何应对焦虑情绪,具体到技术方式方法,只要动动手指,网上有关信息铺天盖地,各类讲座也应接不暇,这个时代最不缺少的就是信息与知识。

这不仅是知识爆炸时代,还是便捷获得知识时代。可是,我们要坦诚自问一句,有了应对焦虑的海量信息,我们真的有效应对了吗!

就像那些富人们,一般人认为要比我们这些普普通通人幸福指数高,可是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的。事实上,普通人与富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差距,但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大。

缘由就在于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是心理现象。

换句话说,应对焦虑情绪时候,我们不能简单提供技术方法,这是无效行为,因为违反了心理学本质,用一个专业术语说就是缺乏“心理学头脑”。

知识有的是,知识不值钱,意识才重要,应对焦虑意识就要思考并培养自己的心理学头脑。

如何理解“心理学头脑”的含义

搞明白心理学头脑含义,培养心理学头脑,应对焦虑情绪才有的放矢,才真的有效。

不以有效为目的的言行,都是无用的废话,因对焦虑就变成泛泛而谈,只是心灵鸡汤。

心理学头脑起码有两个特点:

一是个体主观性。

心理是脑的机能,情绪来自我们大脑,正如王阳明所说“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既然来自大脑,说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反求诸己,向内寻求情绪来源,不要把重心放在别人或者环境上,因此有句话说,“人家尊重我, 与我何干”“我爱你,与你何干”,尊重我的人是人家优秀,我们也只对能自己情绪负责。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生活经历、三观、环境等不同,导致我们当下对人事物主观体验不同,比如抑郁就是基于当下对过去的不恰当建构,焦虑则是基于当下对未来的不恰当建构,这些建构由于不准确,夸大其词,才成为心理问题。

二是自我体验性。

由于心理的个体主观性,人人都有,人人不同,由此不能用一个模式应对或者要求。

可我们容易把群体个人化,没有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来上就一番大道理,导致无效。

同时好为人师的人性,让我们忍不住“主动帮助”,这是心理学头脑的大忌。要牢记不求不帮,即便求助也要视情况帮还是不帮,因为我们可以帮不上,但不能帮倒忙甚至有害。

为此,用心理方法帮助别人,要个体化对待,要有求才有帮,不要主动显摆,否则就是缓解自我焦虑或者虚假得瑟。

也因此,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别人,就要先进行自我实验,自我体验,确保方法可行,可操作,有效果,才能推广给人。

一个助人方法,连自己都不去尝试,或者自己不相信,或者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人家去做,除了故意忽悠,再就是自欺欺人。

接下来,我们才可以分享一些应对焦虑方法,可能不适合你,但起码我自己试验过,可行可操作。

我是如何应对焦虑情绪的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状,我应对焦虑情绪有这些办法:

一是有过程有意识的做好防护应对。

意识比知识重要,在这里体现明显,我对疫情的态度有这三阶段,轻视——重视——正视。

开始不以为然,自认为经历过上次萨斯事件,国家应对绰绰有余,再说武汉距离我们很远。后来去了一次医院负压病房建设工地,加上孩子提醒这两次病人数量对比截然不同,猛然惊醒要重视。于是上班外出时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坚决以身作则,不恐慌也不轻视。

二是用具体行动应对焦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