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普及学堂:《伤寒论》与原方原剂量、神奇的大柴胡汤】

 昊晟堂 2020-02-09

《伤寒论》东汉衡制一两=15.625克,东汉量制一升=200毫升

用经方不违仲旨

今天终于看到如是我闻了,原来他是从中山来的,是一名律师,我们喊他亮哥。同行的还有一位锐哥,也是法律工作者。

亮哥说,我是学经方的,主攻《伤寒论》,用脉证对应治好了不少熟人,而且是用《伤寒论》里面的原方原剂量。

我们一听,按《伤寒论》的原剂量,那不是现在所说的超大剂量吗?

亮哥点头说,是的,例如我母亲,她两年前发现有早搏,脉象从人迎、寸口、趺阳三部皆切得结脉,四处求医,也吃了很多中药,包括炙甘草汤,都没什么效果,我当时就纳闷,“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用炙甘草汤没错,为何无效?思来想去,当时每味药的用量是按常规用量1015克,水煎服。是不是剂量和煮药方法上有问题呢?想到这里,把心一横,有是脉,用是药,跟着医圣干,准没错。况且自己几年来应用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四逆汤、温经汤等几十条经方,按原剂量治愈了自己和不少亲友的疾病,从来没有因为剂量出过问题,于是我决定用炙甘草汤原方:

生地黄一斤(250克),炙甘草四两(60克),生姜三两(45克),人参二两(30克),桂枝三两(45克),阿胶二两(30克,打粉烊化),麦门冬半升(80克),麻仁半升(60克),大枣30枚。(按东汉衡制一两=15.625克,东汉量制一升=200毫升换算)

又特地买了一个超大砂锅,严格按照方后的煮药方法来:用7碗酒(1400毫升),8碗水(1600毫升),共计15碗酒水,先煮八味,小火足足煮了3小时,煮剩3碗,阿胶烊化。

煮好后,我先试药,味道相当不错,呵呵,观察了2小时,没什么不良状况,于是给我母亲喝,每次喝一碗,一日三次,母亲也说这药很好喝。次日一大早,我给母亲摸寸口脉,很惊讶,结脉消失,只是一剂药啊!我有点不敢置信,再摸人迎、趺阳,亦无结代之脉。再请其他医生诊脉,结论相同。现在两年多了,一直没有再复发。

我们也不禁佩服起亮哥的胆识来,我们问亮哥,你是学法律的,也知道药典上规定的药物剂量相当小,为何你还敢这么大胆地用药?

亮哥说道,经方能起疑难大病,覆杯取效,这是历史上反复证实的,为何现在很多人说经方好,但却没有经方的效果,除了辨证不准,我发现不少人随便变化经方的剂量,师心自用。我自己这几年体会经方,只要我用过的,我都敢大胆地说,效果都非常好。

为什么说不可随意变动经方的原方剂量和煮药方法呢?你们应该听过“萧规曹随”的故事吧?亮哥说,汉朝时期,萧何死后,曹参继位做丞相,曹参整天都不怎么打理国事,一切都按照老规矩,也没有创新,还经常喝酒,无所事事,摆老资格。而年轻的惠帝就不愿意了,便跑来责备曹参说,你为何经常在府上喝酒作乐,不努力工作?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你自己考察一下,跟高祖皇帝比,谁更英明圣武?惠帝马上说,我怎么敢跟先帝比呢?曹参又说,以我的能力,看我和萧何丞相比,哪一个强?惠帝马上说,你怎么能赶得上萧丞相。

曹参马上接着说,陛下,你说得很对。高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昭彰。现在陛下只需要垂衣拱手而治,而我们这一类人也只需要恪守职责,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丢失,不也可以吗?惠帝点头,无话可说。后来也证实了曹参在位丞相期间,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按萧何制定的法规治理国家,使得西汉政局稳定,国家繁荣,人民也能安居乐业。

接着,亮哥转话头又说,我们现在的才能跟仲圣比起来,那是万不及一啊!故而我学习经方不敢随意违背仲圣《伤寒论》制订的剂量、比例。

神奇的大柴胡汤

今天中午,锐哥坐车先回广东了,亮哥舍不得走,于是把车票退了,打算再推后两天。吃完饭后,亮哥给我们介绍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的情况,说那里有一个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其特别之处在于用中医主导的方式来办ICU,是全国首开先河之“特区”。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路志正、颜德馨、张学文、以及李可老中医等六七位中医大家都是这个基地的高级学术带头人,也是一个中医师承基地,他们都有传承弟子在那里。

那里能用中医的就用中医,能先用中医的就先用中医,能用经方的就不用时方,用经方必用原方剂量,按照一两等于15克的剂量来用。那里接收的病人很多都是西医没法治“退货”的。或许有人会问,纯用中医如果出了医疗事故怎么办,这么大剂量地用经方不怕出问题吗?

亮哥说,原来他们医院的领导早想到了,给他们拨下一千万元作为医疗事故风险金,让大家放开手脚干,也想看看这经典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生命力。想不到两年过去了,救治病人无数,但却始终都没有动用到那一千万,医患关系处理得相当和谐。到那里治疗的病人,有效率高达80%以上。他们那里不单是中药内服,还有针灸、砭石,各种出色的民间中医疗法,能用得上的他们都用。

说完亮哥又给我们举了一个案例。说是他朋友的母亲,偏瘫两年多了,六脉浮中沉皆弦硬。口苦、咽干、胁痛、眼花。亮哥又说,我摸过这病人的脉,那弦硬的程度,就像搭在绷紧的钢丝绳一样。像这个病你们想一下会用什么方呢?

我们一想,这不是小柴胡汤证吗?难道一剂小柴胡汤就能解决这么重的病?于是我们便说,如果病人只是口苦、咽干、眼花、胁痛,那就用小柴胡汤。但这病人脉这么弦硬,恐其肠道有积,加之长期偏瘫在床,腑气不通。所以这个病人还要看她的大便硬不硬,通不通,如果大便不够通畅的话,那就要用上大柴胡汤了。

亮哥一拍大腿,笑着说,厉害!一说就让你说中了。这个病人在经典中医基地里,医生就给大柴胡汤,而且是原方原剂量。一剂药下去,大便排了很多,第二天脉就缓和了,之前那种弦硬之感荡然无存,病人胁痛、口苦症状也大减,以前爱发脾气也好多了。我是亲眼目睹这个病人从头到尾的变化,这经方的效果,用覆杯而取效来形容,是一点都不为过啊!

我们一想这大柴胡汤正是升降理法的集中体现。老年人最需要推陈出新,最怕肠腑积滞不通。而大柴胡汤里有两味主药,柴胡和大黄。一个升发清阳之气,一个降下浊阴之邪。而且《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很少提到推陈出新之功的,而柴胡和大黄就有这个功效。看来,经方里面也有玄妙的升降思路啊!

以后回广东,一定要找机会到这家医院长长见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