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庆勇运用吴茱萸汤的经验

 神秘的侠客d83f 2020-02-11

王辉1,2高雅1,2指导 何庆勇1△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吴茱萸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是专为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少阴吐逆三证而设。何庆勇临床运用吴茱萸汤取得了较好疗效,其经验主要包括:一是注重方证辨证,认为吴茱萸汤的主要方证是头痛,局部怕风畏寒,干呕,舌淡暗,脉沉迟;二是遵循经方相对剂量,认为吴茱萸汤中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的比例最好为2∶1~2∶2∶1~2;三是经方叠用,可根据临床情况酌情叠用茯苓戎盐汤、大青龙汤等。此外,因吴茱萸汤属辛燥之剂,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关键词】吴茱萸汤方证辨证经方叠用

吴茱萸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是专为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少阴吐逆三证而设,经中证详而备,法简而详。《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其文辞微,而理无穷。何庆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何师潜心于仲景之论多年,笃遵古训,临床上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奉经方为圭臬,执简驭繁[1-3]。临床活用吴茱萸汤治疗西医之头痛、呕吐、胃炎、幽门狭窄等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运用吴茱萸汤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吴茱萸汤溯源

吴茱萸汤在《伤寒论》中共有3处,一是“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二是“少阴病,吐逆,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三是“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可见仲景运用吴茱萸汤于胃气虚寒或肝寒犯胃之证。清·柯琴在《伤寒来苏集·吴茱萸汤证》中说“呕而无物,胃虚可知矣;吐惟涎沫,胃寒可知矣……吴茱萸温中散寒,则吐逆可除;人参安神定志,则烦躁可止;姜枣调和营卫,则手足自温,头痛自瘳矣”[4],中焦胃气虚弱,虽勉力作呕祛邪,但正气不足以鼓邪外出,故见干呕无物。气本属阳,气虚日久,阴寒内生,浊阴上泛,呕吐为清水涎沫。方中以吴茱萸、生姜暖胃止呕,以人参、大枣甘缓补虚,顾护中气。姜枣相合,调和营卫,营卫和者病自愈,手足复温,头痛可去。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头痛第十一》中说“头痛谓邪气外在经络,上攻于头所致。《难经》曰:三阳经受风寒,伏留而不去,则名厥头痛……经曰:干呕吐涎沫者,吴茱萸汤主之是矣。夫头者精明之腑,神明居之,小小邪气作为头痛者,必曰发散而可也”[5],伤寒头痛为邪气客居经络,循经上攻头目。经络上于头目者惟有手足三阳经与足厥阴肝经,而厥阴头痛部位多以巅顶为主,若是肝经风寒之邪犯胃,可出现干呕,吐涎沫之症。头脑为诸阳之会,精明之腑,风寒邪气作祟而致头痛,当发散风寒,驱邪外出,则头痛可愈。何师认为,食谷欲呕,属胃中虚寒,胃气失于和降,浊阴上泛;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属阳气虚弱,阴寒内生,又感外邪,内外相合,故干呕、吐涎沫,足厥阴肝经上入巅顶,寒凝经脉,经言“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经气不利,故发为头痛。方中吴茱萸为苦辛大热之品,其性苦多于辛,故降多于升,能平肝下气。是以吴茱萸入肝胃,以消肝胃之寒,降逆止呕为君药;生姜为呕家圣药,主入胃经,助吴茱萸散寒暖胃,为臣药;人参健脾补虚,扶助正气;大枣甘缓和中,调和诸药,配吴茱萸以防其过于辛燥,伍生姜以调和营卫,协人参以扶中气之虚。诸药合用,温中补虚,暖肝和胃,温经散寒。

(二)用时政材料激发学生思考。例5:在复习《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一课时,例举国家欲在各地区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这一机构,普及了该机构的性质、职能,并设问:“国家为什么要成立此机构?说明什么问题?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又是为什么?”学生讨论热烈,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很自然的运用于解读社会热点了。

“有‘元’千里来相会,无‘元’对面手难牵。既是有‘元’人,自不会为难于你。”老道真心流露,不过不把话写在纸上,胖子也辨不出什么端倪,“不过成灵显圣的器物,也不能就这么贱卖……”

2 运用吴茱萸汤的经验

2.1 方证辨证方证辨证是《伤寒杂病论》的一种特色的辨证方法,指在临床上“有是证,用是方”,即临床证候只要与仲景原文描述的相契合,便可直接运用经方进行治疗[6],至精至简,至平至易。关于吴茱萸汤的方证,古今圣贤多有论述。已故一代经方大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叶桔泉认为其主要方证是:发作性激烈呕吐,头痛,烦躁,手足逆冷,呈重症状,脉多沉细沉迟,胃部痞满、痞硬,属虚证、冷证者[7]。一代经方泰斗刘渡舟认为吴茱萸汤治疗寒邪侵犯厥阴经脉,引起巅顶疼痛,甚则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弦之证[8]。何师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古圣贤的论述认为吴茱萸汤的方证是:头痛,以巅顶头痛或偏头痛为主,局部怕风畏寒,躁扰不安,干呕,吐涎沫,手足发凉,舌淡暗,脉沉迟。其主要方证是:头痛,局部怕风畏寒,干呕,舌淡暗,脉沉迟。凡是符合此方证者,无论西医诊断是头痛、呕吐,还是胃炎、幽门狭窄等疾病,均可用之[9-11]。

2.2 遵循经方剂量剂量是经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甘草泻心汤仅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将甘草剂量增加一两,方证主治随之改变,前者用于狐惑,后者用于少阳误下成痞之证[12],由此,经方剂量之重要性,可见一斑。《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治第八》篇中载“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根据学者考证[13],吴茱萸一升约83.128 g,人参三两约41.4 g,生姜六两约82.8 g,大枣十二枚约36.85 g[8]。何师临床运用中常以经方的相对剂量为标准,即遵循其药物比例,此方中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的比例最好为2∶1~2∶2∶1~2,何师在临床上运用吴茱萸汤一般用吴茱萸10~18 g,党参5~18 g,生姜10~18 g,大枣5~18 g,若是以呕为主症,加大生姜用量或直接用生姜汁;寒冷较甚,酌情加大吴茱萸用量。

where S is the entropy, N is the number of carriers, and U is the internal energy.

2.3 经方叠用经方叠用是方剂应用的特殊形式,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经方相合为用,经方叠用可以增加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在疾病复杂多变的情况中,力求达到全面、准确、理想的治疗效果[14]。在临床中若患者并见小便艰涩不利、尿等待、舌淡、苔厚浊、脉沉滑的症状,可合用茯苓戎盐汤以清热利湿;若患者并见发热,恶寒,无汗,心中烦躁,舌淡红,苔薄黄,脉浮紧,可合用大青龙汤以发汗解表,清热除烦;若患者症见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舌淡苔白,脉微细,可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兴阳温经解表;若患者症见咽喉生疮作痛,不能发声,或有心烦,舌淡苔白,脉滑者,可合用苦酒汤以润喉化痰,敛疮发声。此外,何师十分注重吴茱萸汤的煎服法,主张遵循《伤寒论》原文,嘱患者汤药每日服用3次,而不是日两次,临床实践也证明每日服用3次汤药在临床上疗效更好,取效更捷[15]。还有,因吴茱萸汤是辛燥之剂,不可久服,须中病即止。

3 典型医案

李某,男性,46岁,初诊日期:2016年9月21日。主诉:反复头痛1个月。患者于1个月前受空调冷气而导致头痛,呈阵发性,每日均发作,严重时持续一整天,头怕风。刻下症:头痛,每日均发作,头怕风,纳可,眠一般,多梦,大便1日1次,便干,夜尿0~1次,汗少。查体:舌淡,边有齿痕,脉沉。诊断:头痛,厥阴头痛证。方用吴茱萸汤:吴茱萸15 g,党参15 g,大枣15 g,生姜15 g。4剂,日1剂,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温服。患者诉服汤药1剂半,头痛已愈,随后1周未发作,头怕风症状亦明显转好。

按语:本例患者为46岁男性,因受空调冷气导致头痛,患者症见头痛,每日均发作,严重时持续一整天,头怕风,汗少,舌淡,边有齿痕,脉沉,是风寒之邪客于经络,上攻头目,寒凝血泣,经气不利,不通不荣,发为头痛。寒性凝滞,密闭腠理,故患者症见汗出减少。从方证上看符合吴茱萸汤的“头痛,局部怕风畏寒,干呕”方证,故诊为厥阴头痛证,是以投吴茱萸汤以暖肝和胃,温经散寒。患者服汤药1剂半头痛痊愈,随后1周未有发作,头怕风症状好转,可见只要方证辨证准确,方证相应,取效甚捷。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何庆勇运用吴茱萸汤的经验。何师运用吴茱萸汤的经验在于主张方证辨证,凡是符合吴茱萸汤的方证:头痛,以巅顶头痛或偏头痛为主,局部怕风畏寒,躁扰不安,干呕,吐涎沫,手足发凉,舌淡暗,脉沉迟,均可用之。第二,遵循经方的相对剂量,即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的比例为2∶1~2∶2∶1~2,若是以呕为主症,加大生姜用量或直接使用生姜汁,寒冷较甚,加大吴茱萸用量。何师还擅长经方叠用,以提高临床疗效或扩大适应症范围。此外,吴茱萸汤的煎服法亦非常重要,临床实践中日服汤药三次的疗效更好。但吴茱萸汤属辛燥之剂,不可久服,应当中病即止。

参考文献:

[1]赵桂芳,何庆勇.何庆勇运用甘麦大枣汤的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7-8,12.

[2]杨韬,钟小雪,何庆勇.何庆勇副教授运用薏苡附子散治疗胸痹心痛的思想初探[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5):821-822,825.

[3]刘旭东,赵桂芳,何庆勇.何庆勇运用大柴胡汤的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316-318.

[4]柯琴.伤寒来苏集[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37.

[5]成无己.伤寒明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9.

[6]赵厚睿,戴红.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的探源[J].江西中医药,2011,42(12):24-25.

[7]马永华,叶加南,叶庭兰,等.中医临床家叶桔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36.

[8]闫军堂,刘晓倩,马小娜,等.刘渡舟教授治疗头痛十二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8):68-71.

[9]刘红燕,刘春艳.吴茱萸汤治疗偏头痛3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6):608.

[10]曾麟,杨水秀,袁海珍.吴茱萸对化疗呕吐抑制的临床观察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3):58-60.

[11]刘浩.左金丸联合吴茱萸汤加减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7):127-128.

[12]聂惠民.泻心汤方证辨证挈要[J].世界中医药,2008,3(2):108-109.

[13]李宇航.伤寒论方药剂量与配伍比例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13.

[14]何庆勇.经方叠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10.

[15]赵雅萍.探讨用药频率与疗效的关系[J].中医杂志,2009,59(S1):117-118.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45X(2017)06-0979-02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7.06.012

(收稿日期:2016-11-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202803);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ZZ0908023)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heqingyongg@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