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中的四句话,时隔两千年依旧实用,看懂了受益一生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20-02-12

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

古代的儒释道三家学问中,儒家是专注于人本身的生活上面,而《论语》一书,作为儒家经典,也把孔子对人生世事的看法诠释了出来。
时隔两千年,《论语》中有不少话已经不合时宜,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终归只是古代士大夫们的吹嘘,但这四句话,放在现在,依旧很实用,看懂了能够令你受益一生。
生活中,精通言辞、善于伪装的人,骨子里其实不怎么“仁”,心地谈不上善良,只会为自己谋划。
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就品行不端,但懂得巧妙伪装自己的人,性格一定虚伪,因为把自己包装成和气的模样,说明这样的人清楚自己内心不够良善,才会掩饰、伪装成和颜悦色的样子。
人的表情和性格,虽然能有所掩饰,但性格和蔼的人,会言辞善辩,喋喋不休吗?想来不会,生活中,会搅动唇舌的人,本身就带有目的性。
要看清一个人是否虚伪,就要看是否既“巧言”又“令色”。
别人不清楚自己,不是值得担忧的事情,而要担心你不能了解别人,有句话叫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只要做好自己,时日一长,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辩自明,但你需要掌握好识人看人的本事。
看人准,往往才能成大器,刘邦能看出萧何、樊哙等寂寂无名的人的才华,不在乎出身,而项羽则以家世论高下,把兵仙韩信给拒之门外。
看人如何,要看其内在,而不是他的身份,以外物作为评价的标准。
人的信誉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很重要,一个人要是屡屡爽约、违诺,那周围人也不会再对他抱有信任,他做什么事都会被投以怀疑的目光。
商鞅立木取信,赠予搬动木头的人金子,目的就在于为自己确立下信誉,这样他接下来的一系列手段才能实行下去,令秦国称雄于战国之世。
人的信誉,树立起来很困难,但要损害则再轻松不过,因此,生活中,对别人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做,老是敷衍了事的话,以后你找人帮忙,估计别人也会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你。
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父母在世的话,就不要出远门,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说,父母在世,你出游的话,就得把目的地和规划给父母解释清楚,避免家人担忧。尤其是古代,出一趟远门,长则三四年都有可能,因此一定要和父母说清楚。
现在有不少人出门旅游,也不和家人说清楚,只说个地点,旅行途中也不和家人报平安,令家人忧心不已,他自己倒是玩得开心。
生活中,不管出门到什么地方,都要和家人说清楚,一来可以让家人放心,二来要是出了什么情况,也方便家人寻找。
不止是父母、妻子、儿女,只要是家里人,就该在出门的时候说清楚,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上面这四句《论语》中的话,即便放在现在,也不会落后,可以当作为人的准则和规矩,只要坚持做到的话,不但可以避免小人,还能广结人脉,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
儒家的三纲五常确实是不合时宜的东西,但有些关于做人做事的智慧,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