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说开去

 杏坛归客 2020-02-15
近几天被“山川异域'刷屏啦,那么'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为什么比'某某加油,某某不哭'更像诗呢?

一、
虚与实。诗意的词必然是虚实相生的,就是说既能引起人的联想又能落到实处。

山川异域,说的是尽管地表的山河不在同一处疆域,风月同天说的是但是我们同吹一天风,共看一轮月。

这是实。就是说照顾到了实际的意义。

而用山川呀,风月呀,这类开放性的词语,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这是虚。

原文并没有说,我们要援助呀,但是从话里话外的意思可以让人明确的感觉到这一点。这就是虚实相生。

对比下某某加油,某某不哭。这些句子短促利索,斩钉截铁,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力量感。但是不容易引发更多的想象。

我们认为,诗的用词,应该是充满想象力的。

二、
隔与不隔。隔的话,离生活有点远。不隔的话,就是生活。艺术应该妙在隔与不隔之间。

山川和风月,我们日常都有接触,但是不常接触。选的角度恰在隔与不隔之间。

某某加油,某某不哭。我们在生活中用的太多。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所以我们身边是没有大师的,因为习惯而缺少了敬仰。因为日用故显得平庸而缺少了诗意。

有人会问,花前月下是诗吗?

这个词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应该是有诗意的。但是第一个把美人比喻成花儿的,是天才,以后每个人都这么比喻,就用得滥觞起来。

作为诗人,应该以为语言的发展繁荣添砖加瓦为己任。而不能因循守旧,在前人的桎梏里固步自封,为自己会用个成语,用个俗语来表达就沾沾自喜。

那么隔的比较远的,就一定不是诗吗?

不一定。可能于接受者个人的欣赏层次有关。比如只学过加减乘除的人,乘方开方微分积分这方面的题目,肯定看不懂,你不能说人家做错了。

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是要学习,弄明白了这个文本表达了一些什么,然后再来判断是不是一首诗。

比如,《左传》中记载古民间语: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古音读如呼)。娄猪是老母猪的意思,艾豭是公猪的意思。

整句意思为,既然你这老母猪得到了满足,那么为何还不把公猪还给我们呢?

这是徐晋如在《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中举的例子,显然,这个不是诗。

完全不隔的,一定不是诗吗?

基本是这样的。

用烂俗的语言,堆砌上烂俗的情节,没有大师级的技巧的话,不容易造成一定的陌生感。一般来说这样的文本不是诗。

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个是诗吗?

有的朋友会有疑问,明月,霜,这些意象在现代都市中固不常见,但是在古人那应该见得比较多吧。既然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么,这个作品在古人看来,是不是也不是诗,或者至少不是一首多么好的诗。

但是我们看,这个文本里展现出的,有正悬挂在天空中的明月,有想象中的地上的白霜,有目前所在的场所,有思念中的故乡……

二十个文字中,有天上,有地下;有身边,有家乡;有实景,有比喻;有动作,有心理。

很难想象,不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诗人,可以写出像这样的作品。
SPAN>
当然,成就李白诗坛大名的,是《蜀道难》,是《将进酒》,是《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更具光芒的篇章,这首不过是李白铸就诗坛高峰的千分之一而已。

四、
运用典故要合理合情。

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取自《鉴真和尚东征传》,四句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闻说鉴真和尚看到这个内容后,大为感动,于是动念东渡日本传经送宝。

当时是往,现在是来。

一来一往,所以这个佛偈用在此时很是合适。

可是,如果不知道这个故典,我们仍然可以明白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

古人说,诗词中运用的好的典故就该如此,如盐入水,化于无形

文天祥有句子: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写这个句子时他兵败被俘,押送途中经过旧地,看到满地芦花飞白,和自己一样须发苍苍,看到只只燕子仓皇乱飞,找不见旧家屋舍。

这个意思的表达也已经很充分啦。但是,这里有典故,旧家这只燕子来自于刘禹锡。

刘禹锡在诗中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原来在王家谢家堂前的燕子,现在也飞到普通百姓家户里了啊。

这个意思的表达也比较充分,纵然我们不知道王家和谢家都是什么情况,但是燕子由高堂大厦,到寻常人家,仍然可以理解作者对历史长河中盛衰兴败的深沉慨叹。

当然,这里也有典故,王谢,指王导、谢安为首的世家大族,六朝以来贤才众多,冠盖簪缨。

知道了这个典故,那么这样的豪门世家都在历史的风烟中不知其处,我们的慨叹肯定会更加的深沉。

而知道了这个典故,我们就知道了文天祥句子中那只燕子便是自王谢堂前飞出,但比之刘禹锡的燕子生生的多了几分国破家亡之恨。更显哀伤!

五、
上面的两个例子,是诗词中典故的化用,而“山川异域”是典故的直接应用。不是原创,但照搬的非常应景。

作为普通人,能这样用就很了不起啦。

但是,作为诗人,我们还是应该有一点更高的追求。

致爱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原创关注并转发小楼听雨诗刊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只要有爱,就有期待,
疫情横行,爱更不能缺席。
致敬抗疫一线所有平凡而伟大的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一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二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三章)
——无衣(先秦·诗经)


致伴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汉·两汉乐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一本并前首作六首)其四(唐·元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致父母:生是恩,养是恩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辞(节选)(南北朝·无名氏)


致手足:十指连心,血脉相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唐·王维)


致朋友:风雨相随,祸福同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ont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篴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致知己:人生不再寂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之任蜀州(一作川)(唐·王勃)


致我最在乎的人:余生相伴!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尊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慰此平生亲。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 其四(魏晋·无名氏)

               
        北极月传统诗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