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不是顽皮在许多人眼里,“多动症”是孩子顽皮天性的过度表现,忧虑的家长往往期望通过严厉管教来纠正孩子的淘气行为,但“多动症”——准确的应该叫“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是一种客观的疾病障碍,简单粗暴的纪律教育不仅不利于症状的改善,甚至还会导致更为不利的病情发展。 多动”的根源是注意缺陷注意力是指个体精神活动集中指向一定对象的心理过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的根源就在于注意力的缺陷,而“多动”只是由注意缺陷导致的一个表面表现。 当孩子患有ADHD时,他们的注意稳定性差,对无关事物缺乏抗干扰能力,很难持续保持对单一内容的专注,孩子们随着注意对象的不断转换而不停进行不同的动作,从而有了“多动”的表现。 但“多动”并不是必然存在,有的文静的孩子就仅有注意缺陷,没有活动增多。临床上因ADHD而就诊的男女比约为9:1,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男女患病比却为4:1,其原因就在于更多女孩的ADHD仅有注意缺陷,没有活动增多,父母没有注意到她们的病情,使她们成了隐匿起来的患者。 注意力缺陷的脑神经生理基础是大脑前额叶执行功能的缺陷,该部分脑区就犹如汽车的刹车减速系统,保证着我们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正常行驶,当其功能不足时,大脑不能压制优势、但通常是不适宜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失去抵制内外干扰、指向未来的能力。 ADHD自我抑制能力的缺失使得孩子的冲动性增加,常常受被刺激时的即刻反应所控制,没有时间将情感与客观事实分离开来,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惹,缺乏自控,行为冲动,不顾后果,不守纪律规则。 治疗方法要多管齐下ADHD的治疗需要多管齐下,不仅需要心理治疗,还需要根据它的神经生理基础给予药物治疗。 另外家庭与学校也应该针对患者特点进行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与自觉性,通过语言或中断活动等方式否定患者的不良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