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读书分享

 大智若愚wxy 2020-02-16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1],不善人之所保[2]。美言可以市尊[3],美行可以加人[4]。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5]。虽有拱璧以先驷马[6],不如坐进此道[7]。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8],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注释】

[1]宝:法宝,宝贝。

[2]保:保全。

[3]尊:尊重,敬仰。

[4]加人:有益于人。

[5]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6]拱璧以先驷马:古代的献礼。轻物在先,重物在后。拱璧,指双手捧大玉;驷马,即四匹马驾的车。

[7]坐进此道:执守清静无为的道。

[8]以求得:有求必得。

【译文】

道,蕴藏着万物的奥妙。善者视其如珍宝,不善者以其保全自己。美好的言辞可得到人尊重,高尚的品行有益于人类。那些不善的人,怎能舍弃道呢?所以天子即位、设置三公时,纵有手持拱璧,后跟驷马的仪式,也不如执守清静无为的道。古人为何如此看重道呢?不是说有求必得,有罪可免吗?

所以,道为天下人珍视。

读书感悟

《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举足轻重的经典著作,是我国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它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文约意丰,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内容涉及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科学、宗教等诸多领域。

读书分享如下:

一个内心坚守道德、保持自我、不失根本的人,自然内心充实而有力,不会被外在的物质和虚名所牵绊所烦累。无论得失成败,无论幸与不幸,花开花落,他都能活得从容自在,能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