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基本概念解析(二)

 一视一界 2020-02-17

阳明心学基本概念解析(二)

“知,止,定,静,安,虑,得”是《大学》七证,是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践行三纲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重要部分,大学经文后面主要是对三纲八目的注解,对七证沒有特别的注解,三纲大家知道是《大学》总纲领,八目是内圣外王功夫实下手处,但是“知止定静安虑得”则是内圣功夫的根本原则,如果没有这个根本做指引格物功夫就是逐物,致知就是悬空思索流于枯寂。

首先是“知”,这个知同阳明心学中的知也是一个意思,“心之所觉为知”,也就是知觉:的意思,这个知是我们的灵明的知,比如我们的身体哪里痒自己知道,失恋了心痛也是知道的,有默契的拍档一句话“你懂的”这个也是知,如“知行合一”的功夫就是打通从懂得到做到的无缝连接行动中的“懂得”也是知,如果没有这个知我们就只是个行尸走肉的躯壳。

第二是“止”(zhǐ),停止,不再前进的意思。这个止则是修身功夫的指南针,我们既然知道了要止,就要明白止到什么地方才行。三纲中的“止于至善”说的就是我们心的目标就是要停止于“至善”这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圣贤经典中的每个字都不是多余的,因为那个年代刻字为书的成本是非常高昂,一个字要表达出来的意义是很深远的。






《传习录》92章: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这里“至善”就是超脱于善恶之上的最高德性之地。

《传习录》49章先生提到: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这里所说的心放在“腔子”也是意思相近,因为道无止境,止于至善讲的是无限接近于天理。“止”用于人事方面《大学》中有引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只有心中是止于至善之地外放的就是“仁敬孝慈信”的表现。

而这个“定”字我们要从义理方向去体会,既然前面的“知与止”让我们知道了“至善”之地本在自己的心中,那么我们做功夫就不应该到外面去寻找万物之理,而应该是返回到自性中求得才是根本,《传习录.卷上》: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孟子.离娄》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以阳明先生告诉我们: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定这个意思是说立定志向了不再改变,心中自然就是“定”了,阳明先生有诗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个说的就是为什么我们大部分现代人会活的心力交瘁患得患失的原因,越努力追求物质满足反而越不幸福。

第四个说“静”,这个静与阳明心学所提的静是一个概念,都是对心体状态的描述。从心性功夫来说即是“去人欲,存天理”这么简单。《传习录》156章: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比如我们一天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按照事先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十分顺利,从早到晚我们一直忙碌不停但是却没有感到劳累反而心中十分舒畅的感觉,这个是静;另一个假如父母的身体健康不好经常去医院,妻子丈夫总是抱怨不止,小孩子被老师投诉打架,单位同事总在排挤自己。这一堆的麻烦围住你,哪怕让你带薪休假十天半月什么也不做,但是每天被毁誉得失困绕其中你觉得心能静下来吗?被外物所牵累的状态就是欲。这里《大学》七证中的静与心学中的静讲的都是我们的心中良知充盈状态,应对人情事变都是循理而行,这个“”理”就是天地间自然之序,而良知在我们心中存在从来到人世那一刻就有了。

关于动静的讲解刘老师在音频91节和92节举了大量例子来说明,大家可以反复学习一下。《传习录》156章原文陆澄问先生动静这一章又长又绕,我初次看也是晕头晕脑的,以前刘老师讲陆澄学东西比较死,如今再观确实是陆澄掉进文字障里面去了,非常用功学习经典可以相当于对文字钻研达到了解剖的程度,可惜一直用逻辑在推智慧结果费半天劲连心学门都没入,这点各位同道深以为戒。

我们心学的静就是合道而行,这个道不存在动静之分,阳明先生也拿了一年四季交换来比喻,地球的自转与绕太阳公转都是自然之序几亿年前如此,亿万年后仍然如此,永远是运作不息的状态,良知也不会因我们有事无事身体是动还是静而存在或不存在我们心中。因此从自然规律总是这个稳定的状态角度看是”静”的意思,从功夫角度讲就是不断克去私欲存养良知后不再为外物牵累的心体状态。

接下来是“安”这个字也是最难讲的,我先粗浅打个比方说:“安”字,上面是房顶,房顶下面一个女字,就如家里有位母亲或妻子的妇女。比如你在外面风里雨里披星戴月打拼事业挣钱养家糊口,而一想到回家后灯是亮的,有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一桌丰富家常菜等着你回家,再一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疲劳,想到这里心中十分温暖踏实,这个就是“安”的感觉。而从义理的角度我个人理解的是身心与天达到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或者是“至善”常驻于心无有一息分开。《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南怀瑾先生引宋儒“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估计就是这个状态吧。我认为心中天理主宰就似我们眼睛为2.0的视力又走在阳光洒满的康庄大道上那种感觉。

然后就是“虑”了,其实我觉得越往后越难这个是真话,这个虑有精思揣度的意思,《中庸》: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易.系辞》:一致而百虑。这个虑代表了心之所发出来的意念无不切中天理,这个心代表的是圣人的生知安行那个心,心中的所思所虑发出就能中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最后是“得”字,有得到获得的意思,是有所求而得之。但这个不是得到事功财富,也不是声名地位,更不是佳人相伴左右。而是开通万物之理,使人事各得其宜。《易经.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这里边讲的是圣人亲民为物裁成辅相使万物各得其宜,是谓“利者,义之和也。”,成就万物时也成就了自己。我们修心学的目标是求仁之路,最终也是为了求得自身德性的圆满,这个就是“止于至善”的真意。按照刘老师的说法,就是“灵魂的独立自由,坦坦荡荡的幸福感”。

为了解释圣贤经典这十三个字,花了这么多时间与文字来讨论总感觉有点训沽考据之嫌,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抓住关节之处。毕竟也是搜肠刮肚苦思冥想的一点体会,语言文字的承载力非常有限,经典文字也只是道的载体,能体悟印证于心就已足够。同道如能有指正纠偏处也是本人的幸运,欢迎切磋讨论,共同进步。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