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表里双解方

 学中医书馆 2020-02-18

七,表里双解方

解表攻里 大柴胡汤复方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 防风通圣散

解表清里 葛根黄芩黄连汤 石膏汤 解表温里 五积散 柴胡桂枝干姜汤 桂枝人参汤 

二十六,解表攻里 

39.大柴胡汤

 本方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多用于胆系急性感染,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 腺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急腹症属少阳、阳明合病者。还可用于肝炎、高血压及脑血 管意外、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小儿高热等多种疾病。1.热结在里证 2.急性胆囊炎 3.呕、利、痞、痛证 4.腹痛发热 5.三叉神经愈1。急性胆囊炎 2.胆绞痛 3.急性胰腺炎 4.胆道蛔虫病 5。口腔颌面部急性炎症 6.急性扁桃体炎 7。小儿高热8.复方18甲短效口服避孕滴丸毒副反应 急性腮腺炎、食管贲门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等大柴胡汤 [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 心下痞硬,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临床运用本方,以往来寒热,胸胁或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 脉弦数为证治要点。

北柴胡24克 黄芩9克 白芍9克 半夏12克 生姜15克 炙枳实4克 红枣12枚 大黄6克

1.如胁脘痛剧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以加强行气止痛之功;

2.恶心呕吐剧烈者,加竹茹、黄连、旋覆花等以加强降逆止呕之功;

3.如连日不大便,热盛烦躁,舌干口渴,渴欲饮水,面赤,脉洪实者,加芒硝以泻热通便;

4.伴黄疸者,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

5.胆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沙以化石。

6.先用冷水1斤7两浸20分钟,捏烂红枣,然后煎取8.5两,去药滓,再煎以浓缩药汁至4.2两。分三次温服,每日三服。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组成]柴胡半斤(15g)黄芩三两(9g)芍药三两(9g、)半夏半升洗(9g)

枳实四枚炙(9g)大黄二两(6g)大枣十二枚擘(4枚)生姜五两切.(15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现

代用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温服)。…:.、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

心下痞硬,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病杌分析]本方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为三阳出入表里之枢

纽。足少阳之腑为胆,邪气未离少阳,交争于半表半里,胆经经气不畅,故仍有往来寒

热,胸胁苦满等少阳证的主症。然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故病情比

单纯的少阳证为重。因里热程度较甚,心烦因之加重,出现“郁郁微烦”。少阳病未解,

胆热犯胃,又因阳明化热成实,气机被阻,腑气不通,胃气上逆程度亦更甚,由少阳证

之“喜呕”发展为“呕不止”,并出现心下满痛或痞硬,大便秘结,苔黄等阳明热结,

腑气不通之证;若里热下迫,大肠传导失司,又可见协热下利之象。邪居少阳,.‘阳明热

结,正盛邪实,故脉象弦数而有力。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乃少阳、阳明合病,少阳病的治法是和解少阳,阳明热结之

证的治法是内泻热结,今少阳、阳明合病则上述两法并用,和解少阳以祛外邪,泻下阳

明以除热结。病在少阳,据仲景所论禁用下法,否则会伤及气血而引起惊悸。但在兼有

阳明腑实的情况下,又必须表里兼顾。故汪昂说:“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实则当

下”(《医方集解.表里之剂》)。

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可看作是由小柴胡汤

合小承气汤加减变化而来√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主方,小承气汤为泻下阳明之轻剂,

故本方为少阳、阳明同治,表里双解之剂。方中以柴胡、大黄为君,柴胡专人少阳,疏

邪透表,大黄人阳明泻热通腑。臣以黄芩味苦性寒,擅清少阳之郁热,与柴胡同用,起

到和解少阳的作用;枳实行气破结,与大黄配合,可内泻热结,行气消痞。这四味药是

本方的主要组成部分。再用芍药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能调

和气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又重用生姜,则止呕之功更增,以治呕逆不

止,共为佐药。大枣和中益气,合芍药酸甘化阴,既可防热邪人里伤阴,又能缓和枳

实、大黄泻下伤阴之弊,大枣与生姜相配,还可调和营卫,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

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0.

从以上所用之药分析,本方乃和解与泻下并用之剂,然方中仅用小承气汤之半(大

黄用量减半,并去厚朴),故是以和解少阳为主,泻下之力较缓,适宜于少阳初人阳明

之证。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8所说:“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

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

[类方比较]本方与小柴胡汤比较,两方中均有柴胡、黄芩、半夏、大枣,且剂量

相同,生姜一药,小柴胡汤中为三两,大柴胡汤中为五两,因大柴胡汤所治之证呕逆较

小柴胡汤证为重,故重用生姜以加强止呕之力,且生姜协柴胡还可加强散邪之功。小柴

胡汤中有人参、甘草,大柴胡汤未用,是因少阳之邪渐进传里,阳明实热已结,且正气

不虚,故去之。加大黄、枳实,意在导滞下结,用芍药主要是加强缓急止痛之力。小柴

胡汤专治少阳病,大柴胡汤则治少阳与阳明合病。何廉臣谓大柴胡汤“为和解少阳、阳

明,表里缓治之良方,但比小柴胡汤专于和解一经者,力量较大,故称大”(《重订通俗伤寒论》)。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临床运用本方,以往来寒热,胸胁或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

脉弦数为证治要点0

2.加减法如胁脘痛剧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以加强行气止痛之功;恶

心呕吐剧烈者,加姜竹茹、黄连、旋覆花等以加强降逆止呕之效;如连日不大便,热盛

烦躁,舌干口渴,渴欲饮水,面赤,脉洪实者,加芒硝以泻热通便;伴黄疸者,加茵

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胆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沙以化石。

3。本方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多用于胆系急性感染,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

腺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急腹症属少阳、阳明合病者。还可用于肝炎、高血压及脑血

管意外、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小儿高热等多种疾病。

[使用注意]本方为少阳与阳明合病而设,单纯少阳证或阳明证非本方所宜。使用

时尚需根据少阳证与阳明热结的轻重,斟酌方中药量的比例。

[源流发展]本方为张仲景所创,《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应用本方的记

载。《伤寒论》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

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

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

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

之,宜大柴胡汤。”综上所述,大柴胡汤的主治证候是既有少阳证的往来寒热、烦、呕,

又有阳明里实之心下急、心下痞硬、心下满痛,是为少阳、阳明合病之证。后人对本方

的运用有所发展,如《肘后备急方》卷2用于“热实,得汗不解,腹满痛烦躁,欲谬语

者。”《普济方》卷198引《旅舍备要方》用治“疟,寒热呕逆,脉弦小紧,间日频日,

发作无时;及伤寒热在里,腹满谵语,烦渴,大小便涩。”《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用

于“伤寒十余日,邪气结在里,寒热往来,大便秘涩,腹满胀痛,语言谵妄,心中痞

硬,饮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绕脐刺痛,时发烦躁,及汗后如疟,日晚发热,兼脏

瞅,脉有力者。”《证治准绳.幼科》卷3更用本方治疗“风热痰嗽,腹胀及里热未

解。”《幼幼集成》卷2则将本方用于“夹食伤寒,其证壮热头痛,嗳气腹胀,大便酸

臭,延绵不解。”由大柴胡汤衍化而成的同名方亦为数不少,如《外台秘要》卷1引

《范汪方》大柴胡汤,系本方去黄芩、枳实、大枣,加知母、萎蕤、炙甘草、人参,治

“伤寒七八日不解,默默烦闷,腹中有干粪,谵语。”《太平圣惠方》卷u大柴胡汤,为

本方去大黄,、,加槟榔、白术、’赤苓,用于“伤寒二三日,心中悸,呕吐不止,心下急,

郁郎微烦者。”《普济方》卷44引《指南方》大柴胡汤,为本方加炙甘草,用治头痛。

《医方类聚》卷54引《通真子伤寒括要》之大柴胡汤与本方相比,.无大黄、枳实,用枳

壳、赤芍药,治阳明病,胁下坚满,大便秘而呕,口燥者等。《易简方》大柴胡汤,较

本方少芍药,增甘草,用治“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或心下急,郁郁微

烦;或15生白苔,大便不通;或发热汗出;或腹中满痛;或日晡发热如疟;或六七日不

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治痘全书》卷工3大柴胡汤,由柴胡、

白芍、枳壳、黄芩、大黄组成,用治“痘疮,腰疼腹痛,寒热往来,热毒欲发不出者。”

《伤寒大白》卷2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广皮、甘草、半夏、大黄所组成,用于

“少阳表证未解,里证又急,潮热,大便秘,有下证者。”《痢疾纂要》卷9大柴胡汤,

较本方少芍药、多芒硝,用于“感时行疠气,表邪里邪俱实者。”当代医家在大柴胡汤

的基础上,又衍变有复方大柴胡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证》),即本方去半夏、生姜、

大枣,加木香、川栋子、延胡索、蒲公英、生甘草而成,其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之力,

较大柴胡汤为优。

[疑难阐释]

1.关于方中有无大黄的认识大柴胡汤系仲景方,《伤寒论》方中未载大黄,而

《金匮要略》方中却有大黄,因而引起了历代医家之争议。①无大黄论。以柯琴为代表,

《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3云:“大柴胡是半表半里气分之下药,并不言大便,其心下

急与心下痞硬是胃口之病,而不在胃中,结热在里,非结实在胃,且下利则地道已通,

仲景不用大黄之意晓然。”②两可择一论。认为方中大黄或有或无。如张锡纯在《医学

衷中参西录》中册云:“乃后世畏大黄之猛,遂易以枳实,迨用其方不效,不得不仍加大

黄,而竟忘去枳实,此大柴胡汤一方或有大黄或无大黄之所由来也。”③有大黄论。大

多数医家持此论点。如新辑宋本《伤寒论》方后注云:“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

为大柴胡汤。”《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伤寒发微论》卷下云:“大黄在伤寒乃为要药,大

柴胡汤中不用,诚脱误也。”我们认为大柴胡汤应有大黄,其理由是:①大柴胡汤主治

证为少阳未解,胃家已实,此际若无大黄,何能达通下之目的?《伤寒论》第106条云:

“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若无大黄,“下之”二字难以理解。②《伤寒论》和《金匮要

略》所载大柴胡汤,除大黄的有无外,其它药物与用量均同。仲景制方,结构严谨,加

减一味,甚或药量不同,方名均有变更,因而不可能在其著作中,写出两个名称相同而

药物不同的方剂。所以《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应有大黄,没有大黄可能是在流传过程

中传抄脱落所致。

2.关于本方归类的讨论大柴胡汤归属何类,历来方书各抒己见,或将其归人表

里双解剂,如《医方集解》及《方剂学》统编教材第5版;或将其归属于和解剂,如统

编教材《方剂学》第4版及规划教材《方剂学》;或认为其属于泻下剂,如《伤寒来苏

集.伤寒论注》卷3“而曰下之则愈者,见大柴胡为下剂,非和剂也。”本方究竟应届何

类,可先从仲景原文分析。《伤寒论》第103条是大柴胡汤的首见之文,对证情论述较

详,条文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

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柴胡证仍在

的“仍”字,揭示了病人有往来寒热,或胸胁苦满,或默默不欲饮食,或心烦喜呕等少

阳主证。前医之所以行“二、三下之”治法,言外之意在证情中有阳明里热实证的表

现。《金匮要略》中“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亦证实了此

证有里实证的表现,是少阳与阳明合病之证。方中药物以柴胡为首,量重至半斤,柴胡

为少阳专药,能透达少阳邪热,与大黄、枳实相伍,和解之中又能泻下热结,与单纯的

和解剂、泻下剂在配伍方法上迥然不同,因而应属表里双解剂较妥。需要指出的是,这

里的表不能理解为太阳之表。如果说此方是和解之中又有泻下之义,似乎更为合适。[方论选录]

1.王好古:“大柴胡汤治有表复有里。有表者,脉浮,或恶风,或恶寒,头痛四症

中或有一、二尚在者乃是十三日过经不解是也。有里者,谵言妄语,掷手扬视,此皆里

之急者也。欲汗之则里已急,欲下之则表证仍在。故以小柴胡中药调和三阳,是不犯诸

阳之禁。以芍药下安太阴,使邪气不纳;以大黄去地道不通;以枳实去心痞下闷,或湿

热自利。若里证已急者,通宜大柴胡汤,小柴胡减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是

也。欲缓下之,全用小柴胡加枳实、大黄亦可。”(《此事难知》卷上)

2.吴昆:“伤寒阳邪人里,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此方主之。表证未除者,寒热

往来、胁痛、口苦尚在也;里证又急者,大便难而燥实也。表证未除,故用柴胡、黄芩

以解表;里证燥实,故用大黄、枳实以攻里。芍药能和少阳,半夏能治呕逆,大枣、生

姜又所以调中而和营卫也。”(《医方考》卷1)

3.汪昂:“此足少阳、阳明药也。表证未除,故用柴胡以解表;里证燥实,故用大

黄、枳实以攻里。芍药安脾敛阴,黄芩退热解渴,半夏和胃止呕,姜辛散而枣甘缓,以

调营卫而行津液。此表里交治,下剂之缓者也。”(《医方集解。表里之剂》)

4.吴谦,等:“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法也。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

药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少加大黄,以泻热结;倍生姜

者,因呕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实得大黄之少,攻半里

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8)

5。李畴人:“寒热往来,胸下硬满,呕吐不止,甚至心烦便秘,是胃家热结已重,

少阳证少,阳明证多。故宜去小柴胡之参、草,以免壅滞,而以柴胡、黄芩疏少阳来路

之邪以清热,芍药助柴胡泄犯胃之肝邪以止呕,半夏和胃气之滞,枳实、大黄攻其满而。

清其热,生姜、大枣以回复胃气之疲,则证可解。故大柴胡汤为胃病已重,少阳未尽之

主方。”(《医方概要》),

6.何廉臣:“少阳证本不可下,而此于和解中兼以缓下者:以邪从少阳而来,渐结

于阳明。而少阳证未罢,或往来寒热,或胸痛而呕,不得不借柴胡、生姜以解表;半

夏、黄芩以和里。但里证已急,或腹满而痛,或面赤烦渴,或便秘溺赤,故加赤芍以破

里急,枳实、生军以缓下阳明将结之热;佐以大枣,以缓柴胡、大黄发表攻里之烈性,

而为和解少阳阳明、表里缓治之良方。但比小柴胡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较大,故

称大。”(《重订通俗伤寒论》)

[评议]关于本方治证,诸家观点不一。王好古、吴昆认为是表证未除,里证又急

之证;李畴人、吴谦等则认为是少阳证又见有里证。从其表现寒热往来、胁痛、呕吐分

析,均为少阳证的主要证候,因此以后者较为合适。对本方功用的主次及主治少阳与阳

明证的孰轻孰重,诸家亦有分歧。吴谦等人认为本方“解半表之功捷”,“攻半里之效

徐”,为“下中之和剂”。何廉臣亦云此方为:“和解中兼以缓下者。:李畴人则认为本方

证是“少阳证少,。阳明证多”;,为“胃病已重;少阳未尽之主方。”然从本方组成中柴

胡、黄芩、生姜与大黄、枳实的剂量比较,少阳证应重于阳明证。对方中药物配伍意义

的阐述,吴谦、何廉臣之说较为精辟、透彻。

[验案举例]

1.热结在里证《伤寒九十论》:羽流蒋尊病,其初心烦喜呕,往来寒热,医初以

小柴胡汤与之,不除。予诊之脉,脉洪大而实,热结在里,小柴胡汤安能除之也。仲景

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二服而病除。

2.急性胆囊炎《陕西中医》(1980,3:39):某女,54岁。右胁前胆区剧痛而掣于

胃,满床乱滚,大汗淋漓,此时惟急注“度冷丁”方能止痛,但不久又发,其人体肥,

两颊绯红,舌绛苔黄,问其大便,已4天未下,并且口苦多呕,西医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或胆结石?辨证:肝胆气郁火结,横逆于胃,而使腑气不利,则大便秘结不通,肝胆气

火交阻,而气血为之不利,是以剧痛难忍而口苦多呕。疏方:柴胡18g,大黄9g,白芍

9g,枳实9g,黄芩9g,半夏9g,郁金9g,生姜12g,陈皮9g。煮两煎分三次服。一服

痛止,安然入睡;二服则大便解下,呕吐则止;三服则大便又行,而疼痛全去。

3.呕、利、痞、痛证《陕西中医》(1980,3:39):某男,44岁。患感冒病,周身

酸痛,胸满,不欲饮食。午后发热,小溲色黄,脉弦细而浮,舌苔白腻。辨证:湿热羁

于卫、气之间,治当芳化,少佐渗利。方用:白蔻仁6g,杏仁9g,苡米9g,半夏9g,

佩兰6g,连翘6g,滑石9g,通草3g,大豆卷9g。服2剂,.胃脘痞塞,喜呕,大便下痢

粘秽,里急后重,腹痛而急,脉弦滑,舌苔厚腻而黄。此证为木火交郁,少阳气机不

利,阳明胃肠不和,气火郁于中而心下痞满,热下迫于肠则下利粘秽;木性急,而土性

缓,又来自于湿热相煎,是以里急后重而腹中作痛。《伤寒论》云:“伤寒发热,汗出不

解,心下痞,呕吐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此证与论极为合拍。处方:.柴胡12g,黄

芩9g,半夏12g,生姜12g,枳实6g,大黄6g,白芍9g,大枣4枚。服第一煎,周身

汗出,而腹痛有声;服第二煎则大便排出臭秽之物,腹痛随之而安,而痞满、喜呕等证

悉蠲,方始信仲景之言不诬。

4.腹痛发热《新中医》(1992,11:33):某男,29岁,工人,于1989年10月10

日就诊。患者连日劳累,夜间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痛,伴发热,体温高达39℃,在我院

急诊室观察治疗。B超及化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输抗生素治疗4天,仍腹痛不止,

午后发热39℃左右。余就诊时见患者神疲无力,腹痛拒按,胸闷烦躁,纳呆,午后发

热,大便四日未行,舌红,苔黄厚燥,脉沉弦。证属少阳兼阳明里实,投以大柴胡汤原

方,服药两剂大便通,三剂发热退,自觉身轻神爽,又继服3剂,巩固疗效。

按语:此例西医虽未确诊,但患者发热,胁痛,往来寒热,胸闷烦躁,不欲饮食为

少阳之证,4日不大便,胁腹痛甚拒按乃阳明之证,舌苔、脉象为少阳、阳明两经证候

并存之征,故属于大柴胡汤证无疑,投原方治疗而获效。

5.三叉神经愈《江苏中医杂志》(1983,6:38):某女。年逾花甲,身体虽瘦,而

健劲俊逸。1976年初冬,面痛弥月不愈,其痛甚怪,早晨颧外抽痛,上午鼻颏酸痛,

至下午则头痛,前额疼痛不已,夜间痛时殊少。每日如此,发无宁日。西医诊断:三叉

神经痛。余察其苔黄舌燥,脉象沉弦而数,谓曰:此少阳、阳明合病也。足少阳之脉其

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安;足阳明之脉,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今

胆胃失降,厥气上逆,经脉失其柔顺之性,是以痹而为痛也,但得胆驯胃降则疼痛自

己。大柴胡上清胆火,下通阳明,正合于此。于是以本方重加元参、牛膝投之,滋水降

冲以伏阳明而驯胆火,三剂而面痛如失,后以仲景黄芩汤加枳实、知母坚阴和阳以善其后,永未再发。,

按语:“阳明独旺于面”。三叉神经痛直取阳明,不仅循经而治,亦上病下取之义。

但“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下后即应滋阴和阳,观仲景余热不尽,用竹叶石膏汤可知。[临床报道]

1。急性胆囊炎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满意。基本方为:柴胡、枳

实、半夏、大腹皮、制香附各lOg,黄芩6g,制大黄3g,金钱草15g。若热重者,加银

花、连翘;湿重者,加苍术、厚朴、茯苓;伴黄疸者,加茵陈、山栀、泽泻、猪苓;有

结石者,金钱草重用至30g,并加郁金、枯矾、鸡内金。所治56例中,除3例伴胆结

石转手术外,余均获临床治愈,服药最少者5剂,最多者20剂。6例出现黄疸者,均

在7—10天内消退;17例白细胞升高者,平均5.6天恢复正常;32例发热者,平均

4.3天体温降至正常。作者经验,急性胆囊炎来势迅猛,早期舌苔未必见黄,但若腹诊

剑突下满痛者,即可诊为实热证,并宜尽早使用生大黄以通腑泄热,挫其锐势,截其传

变。但腑气一旦通畅,即当撤去大黄,否则过用可因伤正而致痞证。还有人用大柴

胡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102例,结果治愈52例,占81%;显效47例,占

46%;无效3例,占3%,总有效率97%。与单用西药组相比,有显著意义。

2.胆绞痛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绞痛324例,疗效较好。方药加减及服法厂柴

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枣、生姜。热偏盛加银花、公英、连翘;湿偏重加苍

术、薏米;寒偏重加附子、干姜;痛剧加九香虫、元胡、五灵脂,芍药倍量;两胁顶窜

作痛加川栋子、广郁金;肝胆湿热并重加黄连、栀子、龙胆草;大便燥结不通加芒硝;

腹满燥实俱盛加川朴、芒硝。为了消除炎症,预防复发,在解除疼痛后,仍继续服药治

疗,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肝区无叩击痛后始予停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单服中药解除

疼痛者306例,占94.5%;中西药并用解除疼痛者工3例,占4%;经保守治疗无效,

转外科手术者5例,占1。5%。服用中药解除疼痛的306例中,服药2—3剂止痛者84

例,4—5剂者62例,6—7剂者108例,8—10剂者34例,u—12剂者18例。在保守

治疗的9例中随着疼痛消除而同时排出结石者112例,占35.1%;疼痛消除后在继

续服药治疗中又先后排出结石者35例,占11%,总排石率为46.1%。9例治疗后观

察1年无复发者98例,占30.7%;观察2年无复发者86例,占27%;观察3年无复

发者68例,占21.3%;观察4年无复发者67例,占21%。作者认为,大柴胡汤加减

治疗胆绞痛有解痉止痛、泻热通结作用,除可使病人热退痛止外,对排出结石也有较好作用。

3.急性胰腺炎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急性胰腺炎84例。基本方为:柴胡、黄芩、

赤芍、半夏、枳实、大黄、生姜。肝郁气滞者加川栋子、元胡、/ll?b;肝胆湿热者加茵

陈、金钱草;胃肠湿热者加元明粉、败酱草、蒲公英;血瘀者加桃仁、红花。治疗前

8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治疗后2天内腹痛消失者36例,3—5天者44例,6天以

上者4例。治疗前伴有呕吐者71例,治疗2天内呕吐消失者59例,3天以上者工2例。

治疗前大便不通者73例,治疗后大便通畅时间从4小时到4天不等,其中2天内50

例,3天以上23例。治疗前78例体温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治疗后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

者19例,3—5天者51例,6天以上者8例。治疗前血淀粉酶升高者79例,最高达

2560U%,平均536.1U%,经治疗2天内降至正常者20例,3—5天者58例,6天以

上者1例。治疗前尿淀粉酶升高者80例,最高者15259U%,平均2613.3U%,经治疗

2天内降至正常者14例,3—5天62例,6天以上4例L4j。又有人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急性胰腺炎216例。基本方:柴胡6—9g,生大黄(后下)9—20g,玄明粉(冲)5一

lOg,黄芩、枳壳、姜半夏、白芍、苏梗各9g。加减法:气滞夹积型加川朴6g,大腹皮

9g;肝胃实热型去枳壳加川朴、黄连各6g,山栀9g;气滞血瘀型去玄明粉、姜半夏,

加赤芍、桃仁、红花、五灵脂各9g;大结胸型去枳壳、白芍、苏梗,加黄连6g甘遂

3g、生米仁、败酱草、红藤各30g,配合针刺:取穴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内关。经过

治疗,210例水肿型均康复出院;6例出血型,其中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2例因病情

加重转外科作腹膜冲洗术,无效死亡,其余3例也治愈。腹痛缓解天数,最短者1天,

最长为11天,平均2.86天。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最短1天,最长6天,平均2.9

天。还有人以大柴胡汤随证加味治疗急性胰腺炎132例,其中129例为急性水肿型,

3例为急性坏死型。全部病例人院后,服大柴胡汤,水煎150ml,每日l一2剂。兼发热

加银花30g;伴黄疸加茵陈15g,金钱草30g;若大便秘结不通,腹胀加玄明粉9g

(冲),川栋子15g;呕吐不止,加竹茹9g,陈皮6g,腹痛持续不减,针刺阳陵泉、足

三里。本组132例,除3例急性坏死型罔效死亡外,余129例急性水肿型皆愈(自觉症

状与临床体征消失,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治愈率97.7%。治疗后腹痛在1—3天内缓

解92例,4—5天缓解3l例,6—7天缓解6例,平均4.2天。尿淀粉酶3天内恢复正

常95例,4—5天恢复正常33例,7天恢复正常1例,平均3.9天L6j。

4.胆道蛔虫病用大柴胡汤治疗胆道蛔虫病32例。药物组成:柴胡、黄芩、枳

壳、法夏、白芍、生姜、大枣、大黄。合并结石者加金钱草,伴有黄疸者去白芍、生

姜、大枣,加茵陈、栀子,大黄后下,每日1剂,分3次煎服。15天为1疗程。治疗

结果:治愈29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治愈者平均服药15天。

无效2例因胆总管结石梗阻严重,外科手术治疗。作者观察到大柴胡汤具有消炎止痛,

利胆排蛔作用L”。还有人用大柴胡加味治疗胆道死蛔虫症105例,基本方由柴胡、枳

实、制半夏、黄芩、芒硝(冲服)各lOg,制大黄、莪术、皂角刺各15g,白芍、生姜

各30g,大枣5枚,甘草5g组成。日l剂,水煎服,5天为一疗程。结果105例中,一

疗程治愈39例,显效41例;二疗程治愈39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100%。作者认

为,虫体已死,仍投乌梅丸温脏安蛔,则多有不应。大柴胡汤利胆止痛,泻热通腑,加

莪术、皂刺、芒硝,旨在软坚散结,化滞逐虫,合奏利胆清腑,驱虫通瘀之功,故获满意疗效[81。

5。EI腔颌面部急性炎症用大柴胡汤治疗口腔颌面部急性炎症3l例。方药组成:

大黄、黄芩12—15g,柴胡、枳实、半夏10—12g,赤芍15~24g,生甘草梢6—9g。热

甚者加蒲公英、地丁、黄连、金银花;肿甚者加蒲公英、连翘、天花粉;脓成未溃者加

穿山甲、皂角刺、贝母;已溃脓者加桔梗、元参。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愈25例

(局部疼痛红肿消失,张口受限及全身症状完全解除者),好转6例(全身症状消失,张

VI受限好转,局部红肿疼痛基本消除者)。一般服药2—5剂有效。

6.急性扁桃体炎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6例。基本方为:柴胡、黄

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银花、连翘。若头痛者,加白芷;咽痛重

者,加板蓝根、射干;咳嗽痰多者,加浙贝。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结果:36例

均获痊愈,服药最多者5剂,最少者1剂;体温下降至正常的时间为1—3天;扁桃体

脓性渗出物消失时间及白细胞总数、分类恢复正常时间最长4天,最短l天,较西医治

疗组为优”0J。又有人用大柴胡汤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0例。方药组成:生大黄

(后下)6—15g,柴胡、黄芩各6—12g,半夏、枳实各5一lOg,蒲公英、大青叶各20一

30g,生甘草梢6g,每日1剂,水煎服。表热盛可选加银花、连翘、薄荷;里热较盛可

选加生石膏、黄连;热毒较盛加地丁、栀子;痰黄稠者加瓜蒌、射干;便秘日久加玄明

粉。疗效观察:痊愈:3天内热退身凉,临床症状及扁桃体红肿、脓性分泌物消失,血

象正常者53例。好转:3天内热退或降至低热,局部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症状明显

减轻者5例。无效:3天以上体温不降,症状无好转者2例,总有效率96.7%。作者认

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多为素体阳盛或肺胃积热,复感风湿时邪,内外合邪,袭于喉

部,热盛肉腐而成脓。本方具分清表里邪热,消肿排脓之功,因而效佳。

7。小儿高热用大胡汤治疗小儿高热39例。患儿均接受足量抗生素和解热药治疗

效果不明显而转中医治疗。体温最高40.50C,最低38℃,停用抗生素和解热药,给予

大柴胡汤煎剂。方药:柴胡lOg,黄芩lOg,半夏lOg,大黄6g,枳实lOg,白芍lOg,

大枣3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至100—250ml,分2次服用。第1剂中大黄后

下,若患儿服药后腹泻1—2次,第2剂中大黄可同煎,如患儿热退则可去大黄。5岁

以下患儿减半。结果:服第1剂退热者17例(43.6%),服2剂退热者14例

(35.9%),服药3—6剂退热者6例(15.3%),2例右下肺炎无效(5.1%)叫。

8.复方18甲短效口服避孕滴丸毒副反应复方18甲避孕丸为女用有效避孕药,

部分妇女服药产生许多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主要表现中焦脾胃失

调,少阳阳明同病。用大柴胡汤以和调中焦,运转枢机。柴胡20g,黄芩20g,半夏

10g,生姜10g,大黄10g,枳实20g,白芍30g,大枣20g。每剂煎服3次,一般服药3

周,症状逐渐消除。治疗100例中,治愈84例(毒副症状、体征消除,恢复正常生活

劳动);显效u例(主要症状、体征消除);好转(比治疗前症状、体征减轻)5例

(未能连续服药),总有效率95%。对其中不能参加劳动、性情改变的42例,随访6个

月未再出现毒副反应症状,已改用其它避孕方法.作者认为,大柴胡汤和调中焦,转运

枢机,透达郁热,疏畅阴阳,扶正抗毒,再顾以兼证辨治,是治疗18甲避孕药毒副反

应很有前途的治疗方剂113}。

尚有报道,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腮腺炎、食管贲门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等,亦获良效。

[实验研究]

1.利胆作用实验表明,给予引起大鼠形成胆固醇结石的食物,可见大柴胡汤能

明显降低胆石形成率,还能有效地降低血中中性脂肪116}。用实验狗经十二指肠导管灌

注复方大柴胡汤,(柴胡、木香、白芍各25g,黄芩、枳壳、元胡各15g,大黄后下40g,

金钱草50g),煎60ml(4ml/kg),观察药物对胆胰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胆汁反流

量增加约3倍,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胰腺流量给药前后未见变化。括约肌张

力降低,说明本方有明显的利胆和降低括约肌张力的作用,而且并不抑制括约肌的运动

功能。这对解除胆汁、胰腺的瘀滞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由于它能使括约肌放松,再

加上其显著的利胆作用,通过“内冲洗”,又会有助于炎症、感染的消退。

2。保肝作用实验研究证明,本方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于D一半乳糖胺所致大鼠

急性肝炎,本方能抑制SGPT的升高,效果与小柴胡汤相似,抑制率均为60%u8J。对

于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硬化的进展,本方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于5、6、7 Et可分别降低

肝胶原之24%、41%及41%,并可抑制纤维化的进展。

3.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将36例胆绞痛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证与血瘀证

两组,均以大柴胡汤为主治疗,并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治疗前

血瘀证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白细胞电泳时间均较气滞证高,两者差

异显著或非常显著,提示气滞证治疗前属“低粘综合征”,血瘀证属“高粘综合征”。用

大柴胡汤原方浓煎150ml灌肠,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并辅以抗感染、抗休克、驱虫等

对症处理方法。经治疗后,全血粘度气滞证较治疗前有所增高,差异显著;血瘀证则有

所降低,差异非常显著。血浆粘度,气滞证较治疗前亦有所增高,差异显著;血瘀证则

有所降低,差异显著。红细胞电泳时间,气滞证治疗前后无变化,血瘀证治疗后有所缩

短,差异显著。血沉,气滞证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血瘀证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非常

显著。所有指标,气滞证治疗后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瘀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4.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给大鼠连续7日注射倍他米松时,

可见血中中性脂质、磷脂、过氧化脂质等血清脂质上升,血液粘度增高,血液凝固系统

之抗凝血酶Ⅳ活性下降,凝血酶时间缩短,以及血液凝固亢进等“瘀血证”表现,但给

予大柴胡汤者则可见血清脂质及血液粘度的上升均被抑制,抗凝血酶Ⅳ活性的降低及凝

血酶缩短均得到改善L2”。

5。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投与大柴胡汤,有改善脂质代谢和降压作用实验以15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投与大柴胡汤7.5g/d,分3次服用,共12周。投药前后测

定血压、脉搏、血清脂质、高密度脂蛋白(HDL)、亚型胆固醇、阿朴蛋白,进行比

较。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以及脉搏数未见明显变化。血清总胆固醇

(了C)、甘油三酯(了G)基本未见变化。但I-IDL—C,阿朴All及L0\T(卵磷脂一胆固醇

酰基转移酶)明显上升,HDL2及I-IDL3一C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大柴胡

汤对原发性高血压虽无降压作用,但有利于HDL代谢L2x。

复方大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理气泄热。主治:溃疡病急性穿孔缓解后,腹腔感染。

上腹及右下腹 压痛,肠鸣,便燥,身热,苔黄,脉数。

[附方]

1.复方大柴胡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柴胡9g黄芩9g枳壳6g川楝子

9g延胡索9g白芍9g生大黄9g后下木香6g蒲公英15g生甘草6g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理气泄热。主治:溃疡病急性穿孔缓解后,腹腔感染。上腹及右下腹

压痛,肠鸣,便燥,身热,苔黄,脉数。

本方为大柴胡汤去半夏、生姜、大枣,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蒲公英、生甘草

而成,以腹痛、身热为主。其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之功,较大柴胡汤为优。

2.厚朴七物汤(《金匮要略》)厚朴半斤(15g)甘草大黄各三两(各9g)大枣

十枚(4个)枳实五枚(9g)桂枝二两(6g)生姜五两(12g)上七味,以水1斗,

煮取4升,温服8合,日3服。功用:解肌发表,行气通便。主治:外感表证未罢,里

实已成。腹满发热,大便不通,脉浮而数。

本方与大柴胡汤均为解表攻里之方,大柴胡汤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而以少阳证为主

者;厚朴七物汤则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以阳明证为重者。故厚朴七物汤重用厚朴,配伍

枳实以行气除满,大黄泻热通便,三药配合,有厚朴三物汤之义,以攻下阳明热结。轻

用桂枝,佐以生姜、大枣、甘草以解肌散寒,调和营卫,共成发表攻里之剂。

40.厚朴七物汤

功用:解肌发表,行气通便。主治:外感表证未罢,里 实已成。腹满发热,大便不通,脉浮而数。

厚朴24克甘草9克大黄9克红枣10枚枳实15克桂枝6克生姜15克

厚朴七物汤(《金匮要略》)厚朴半斤(15g)甘草大黄各三两(各9g)大枣

十枚(4个)枳实五枚(9g)桂枝二两(6g)生姜五两(12g)上七味,以水1斗,

煮取4升,温服8合,日3服。功用:解肌发表,行气通便。主治:外感表证未罢,里

实已成。腹满发热,大便不通,脉浮而数。

本方与大柴胡汤均为解表攻里之方,大柴胡汤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而以少阳证为主

者;厚朴七物汤则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以阳明证为重者。故厚朴七物汤重用厚朴,配伍

枳实以行气除满,大黄泻热通便,三药配合,有厚朴三物汤之义,以攻下阳明热结。轻

用桂枝,佐以生姜、大枣、甘草以解肌散寒,调和营卫,共成发表攻里之剂

41.防风通圣散

感冒、高血压、偏头痛、肥胖症、习惯性便秘、急性结膜炎、老年性瘙痒、面 部蝴蝶斑、斑秃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均可用本方治之。1.面肿风 2.咽喉肿痛3。暴风客热4.眩晕5。扁平疣1.偏头痛 2.肥胖症 3.急性结膜炎4.面部蝴蝶斑 5.老年性瘙痒症 6.扁平疣 防风通圣散[功用] 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治]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而干,咽 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 力。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 本方主治表里俱实之证,以憎寒壮热,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苔黄, 脉数为证治要点。

酒大黄1.5克芒硝1.5克防风1.5克荆芥1.5克麻黄1.5克栀子1.5克连翘1.5克川芎1.5克

当归1.5克薄荷1.5克白术1.5克桔梗3克黄芩3克石膏3克甘草6克滑石9克生姜1片葱2根 

1.如涎嗽者,加姜半夏下气化痰;

2.无憎寒者,去麻黄;

3.内热不盛者,去石膏;

4.无便秘者去大黄、芒硝;

5.体质壮实者,去当归、白芍、白术等扶正之品。

6.上六味,除生姜、葱外,研成粉末,放二杯水,煎取1杯,分2次温服。

 防风通圣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3)

[异名]通圣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各

15g)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各30g).滑石三两(90g)甘草二两(60g)荆芥

白术栀子各一分(各3g).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而干,咽

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

力。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

[病机分析]本方是为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而设。风热之邪在表,

正邪相争,以致憎寒壮热,风热上攻,以致头目昏眩,目赤睛痛;风热上淫肺胃,故见

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内有蕴热,则口苦口干,便秘溲赤;至于

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证,亦为风热壅盛,气血怫郁所致。

[配伍意义]对于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治当疏散风热以解表邪,泻热攻下以

除里实。方中薄荷、防风、荆芥、麻黄疏风散表,使表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泻热通

便,荡涤积滞,使实热从下而去。两组药物相配,既可表散外邪,又能泻热除实,解表

攻里,表里同治,为方中主要药物。石膏辛甘大寒,为清泄肺胃之要药,连翘、黄芩苦

寒,为清热解毒泻火之要药,桔梗苦辛性平,可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四药合用,以

清解肺胃之热,栀子、滑石清热利湿,与硝、黄相伍,使里热从二便分消;火热之邪,

灼血耗气,汗下并用,亦易伤正,故用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甘

草和中缓急,又能调和诸药,以上均为辅助药物。煎药时加生姜三片,意在和胃,与白

术、甘草相配,尚有健脾和胃助运之功。通过以上配伍,使汗不伤表,清、下不伤里,

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

综观本方,有薄荷、防风、荆芥、麻黄以解表,又有石膏、黄芩、连翘、桔梗以清

里;有大黄、芒硝泻热通便,又有栀子、滑石清热利湿;有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

血,又有白术、甘草益气和中,故为汗、下、清、利、补五法并用之剂,具有表里双

解、前后分消、气血两调之功,寓补养于散泻之中,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又不碍邪。

但从其配伍及用药剂量来看,是以解表、泻下、清热为主,为治疗表里实热证候的有效

方剂。《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云:“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

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主治表里俱实之证,以憎寒壮热,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苔黄,

脉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作汤剂运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加减。如涎嗽者,加姜半

夏下气化痰;无憎寒者,去麻黄;内热不盛者,去石膏;无便秘者去大黄、芒硝;体质

壮实者,去当归、芍药、白术等扶正之品。

3。感冒、高血压、偏头痛、肥胖症、习惯性便秘、急性结膜炎、老年性瘙痒、面

部蝴蝶斑、斑秃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使用注意]本方汗、下之力较峻猛,有损胎气,虚人及孕妇慎用。

[源流发展]本方为河间学派的开山刘完素所创。刘完素的主要学术思想是火热学

说,火热论的主要论点是“六气皆能化火”,他对火热之所以有较深的认识,是来源于

医疗实践,从临证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在其所处的年代,热性病广泛流行,在这样的条

件下,刘完素结合医疗实践,研究《素问》病机,探讨火热病的种种原因和机制,并总

结出对热性病的治疗原则。火热在表,用辛凉、甘寒之法以汗解;火热在里,用承气诸

方以下解;表里俱热,则用表里双解的方法,防风通圣散即为两解表里的代表方剂。他

说:“余自制双解、通圣辛凉之剂,不遵仲景法桂枝、麻黄发表之药,非余自炫,,理在其

中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上)。王泰林认为,本方为《局方》凉膈散去竹叶、

白蜜,加发表、调和气血之药而成,从而由泻火通便,清泄里热之方变为解表攻里,调

气和血,三焦通治之剂。在原书中,本方用治:“风热怫郁,筋脉拘倦,肢体焦萎,头目

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

肠胃燥热结,便尿淋闭,或夜卧寝汗,咬牙睡语,筋惕惊悸;或肠胃拂郁结,水液不能

浸润于周身,而但为小便多出者;或湿热内郁,而时有汗泄者,或因亡液而成燥淋闭

者;或因肠胃燥郁,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湿而泄;或燥湿往来,而时结时泄者;

或表之,阳中正气与邪热相合,并人于里,阳极似阴而战,烦渴者;或虚气久不已者;

或风热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真阴衰虚,心火邪热暴甚而僵仆;或卒中久不语;或

一切暴喑而不语,语不出声;或喑风痈者;或洗头风;或破伤;或中风,诸潮搐,并小

儿诸疳积热;或惊风积热,伤寒疫疠而能辨者;或热甚怫结而反出不快者;或热黑陷将

死,或大人、小儿风热疮疥及久不愈者;或头生屑,偏身黑黧,紫白斑驳;或面鼻生紫

赤风刺瘾疹,俗呼为肺风者;或成风疠,世传为大风疾者;或肠风痔漏,并解酒过热

毒,兼解利诸邪所伤,及调理伤寒未发汗,头项身体疼痛者;并两感诸证。兼治产后血

液损虚,以致阴气衰残,阳气郁甚,为诸热证,腹满涩痛,烦渴喘闷,谵妄惊狂,或热

极生风而热燥郁,舌强口噤,筋惕肉困。一切风热燥证,郁而恶物不下,腹满撮痛而昏

者,兼消除大小疮及恶毒,兼治坠马打仆伤损疼痛,或因而热结,大小便涩滞不通,或

腰腹急痛,腹满喘闷者。”后世医家对本方的主治范围有所拓展,用于治疗“面肿风”

(《儒门事亲》卷6),“痢后鹤膝风”(《医学正传》卷1),“冻耳成疮者”(《片玉心书》),

“风热实盛发狂及杨梅疮”(《寿世保元》卷9),“时行暴热,风肿火眼,肿痛难开,或

头面俱肿”(《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卷6),“胃经积热生疮而致秃疮”(《医宗金鉴》

卷63)等证。今之临床将其用于肥胖症、皮肤病等,借其解表攻下之用,亦获良效。

由本方加减衍化而成的同名异方亦有数首。如《医学启源》卷中防风通圣散在本方基础

上去芒硝,加牛蒡子、人参、半夏,治一切风热郁结,气血蕴滞,筋脉拘挛,手足麻

痹,肢体焦痿,头痛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

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疠疡机要》卷下防风通圣散由本方加蒺

藜、鼠粘子而成,治风热炽盛,大便秘结,发热烦躁,表里俱实者。《麻症集成》卷下

亦载防风通圣散,即本方去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芒硝、黄芩、滑石、白术,加大

力子、元参、木通,治麻症表里三焦俱实,昏睡壮热,目赤舌干咽痛等。

本方原为煮散,亦有改为丸用,名“防风通圣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北京等方。

[疑难阐释]风热在表为何配伍辛温解表药?本方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

风热之邪在表,理应药用辛凉,为何在方中配伍了麻黄、防风、荆芥等辛温解表药?其

一,金、元以前的医家,解表药习用辛温,迨明、清以后,辛凉解表药的应用才有较大

发展。其二,风热在表,阳气郁闭,伍用辛温发散开通力强的药物,可解除佛郁,使风

热之邪从汗出而散,若单用辛凉之品,恐难收效。其三,辛温解表药与辛凉及苦寒药,

如薄荷、连翘、黄芩、石膏等结合应用,则主要取其发表之功,而无助热之弊。但在运

用本方时尚需注意,如无憎寒,麻黄可去之,尽可能选用一些辛温而不燥之药。

[方论选录]

1.吴昆:“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

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

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

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

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刘守

真氏长于治火,此方之旨,详且悉哉!”(《医方考》卷1)

2。喻昌:“此方乃表里通治之轻剂,用川芎、当归、芍药、白术以和血益脾。所以

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可多服也。”(《医门法律》卷3)

3.汪昂:“此足太阳、阳明表里血气药也。防风、荆芥、薄荷、麻黄轻浮升散,解

表散寒,使风热从汗出而散之于上;大黄、芒硝破结通幽,栀子、滑石降火利水,使风

热从便出而泄之于下。风淫于内,肺胃受邪,桔梗、石膏清肺泻胄;风之为患,肝木受

之,川芎、归、芍、和血补肝。黄芩清中上之火,连翘散气聚血凝,甘草缓峻而和中

(重用甘草、滑石,亦犹六一利水泻火之意),白术健脾而燥湿。上下分消,表里交治,

而能散泻之中,犹寓温养之意,所以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也。”(《医方集解。表里之剂》)

4。费伯雄:“虽云通治一切内外诸邪,然必如注中表里三焦俱实者,方可用。否则

硝、黄之峻烈,石膏、滑石之沉寒,寻常之症,岂能堪此?”(《医方论》卷1)

5.王泰林:“此即凉膈散变法,去竹叶、白蜜,而加发表和气血药。荆、防、麻黄、

薄荷发汗而散热搜风,栀子、滑石、硝、黄利便而降火行水,芩、桔、石膏清肺泻胃,

川芎、归、芍养血补肝,连翘散气聚血凝,甘、术能补中燥湿,生姜通彻表里。汗不伤

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王

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6.谢观:“此方以防风、麻黄,解风热之在皮肤者,使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

上焦风热之在巅顶者,使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肠胃风热之在内部者,使由后而

泄;滑石、栀子,利水道风热之在膀胱者,使由溺而泄;石膏、桔梗,清肺胃之邪;连

翘、黄芩,祛诸经之火;川芎、归、芍和血以平肝;甘草、白术,和胃而健脾。于表里

三焦之病,皆可解矣。然非表里俱实,大小便秘者,宜慎用。”(《中国医学大辞典》)

7。秦伯未:“防风通圣散治疗寒热、目赤、鼻塞、口干、咳嗽、咽喉不利,便秘溲

赤等证。用麻、防、荆、薄、桔梗宣肺散风;芩、栀、翘、膏、滑石清里热,硝、黄泻

实通便;又因饥饱劳役,气血怫郁,加入归、芍、芎、术、甘草等调肝健脾。此方用药

较多,牵涉面较广,总的说来,也是以祛除表里之邪为目的。所以双解不等于和解,和

解是双方兼顾,重在祛邪,双解则着重在清除表里之邪。虽然防风通圣散亦用了调气养

血的药,但主力仍在散风、清热、通便。”(《谦斋医学讲稿》)

[评议]诸家皆认为本方所治乃表里三焦俱实之证,故以上下分消,表里同治立

法。对方中药物的论述基本相同,其中尤以汪昂之说较为精辟全面。惟喻昌“此方乃表

里通治之轻剂”之说,与其他医家所见存有分歧。费伯雄云:“寻常之症,岂能堪此?”

谢观更指出“非表里俱实,大小便秘者,宜慎用。”我们认为,此方解表、清热、攻下

之力较为峻猛,方中虽配伍少量养血健脾之品,亦是于祛邪之中兼顾正气,非表里俱实

之证,不宜轻用。

[验案举例]

1.面肿风《儒门事亲》卷6:南乡陈君俞,将赴秋试,头项偏肿连一目,状若半

壶,其脉洪大,戴人出视,《内经》“面肿者风”,此风乘阳明经也。阳明气血俱多,风

肿宜汗,乃与通圣散人生姜、葱根、豆豉,同煎一大盏。服之微汗,次日以草茎鼻中,

大出血,立消。

2.咽喉肿痛《齐氏医案》卷4:齐有堂治一患者,咽喉肿痛,作渴引饮,大便秘

结,按之六脉俱实,乃与防风通圣散。因其自汗,去麻黄,加桂枝,因涎嗽,加姜制半

夏,重用硝、黄,下之而愈。作者积五十年之经验,发现临床虚热者多,实热者少,故

认为本方不可轻用。

3。暴风客热《中医杂志》(1986,3:40):某男,12岁,学生,1984年9月20日

诊。双目发红,羞明流泪,痛痒并作三日,时感恶风发热,头痛鼻塞,眵多胶粘,口渴

欲饮,溲黄,大便2日未行。检查:体温37。8℃。两眼睑肿胀,色泽紫红,球结膜充

血水肿,角膜边缘可见散在性点状浸润,虹膜(一),瞳孔正常大小,对光反射良好。

舌红,苔黄,脉浮数,证属肺胃热盛,外感风邪所致。治当宣肺解表,清热泻下。处

方:荆芥4.5g,麻黄3g,薄荷5g,防风6g,黄芩6g,连翘6g,炒栀子4.5g,赤芍6g,

大黄4.5g,芒硝4.5g,生石膏18g(先煎),水煎服,日服l剂,连服3剂后,诸证俱除。

按语:暴风客热相当于西医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病因常由肺胃热盛,外感风邪所

致。本例表现风热俱重,故以防、麻、薄、荆发散解表,栀、芩、芍、翘、石膏清热散

肿,黄、硝泄热下行。药中肯綮,如鼓应桴。

4.眩晕《陕西中医》(1985,8:353):某男,59岁,1980年4月4日诊。患者素

有高血压史,近因事不随心,急怒之下而突然发生彻夜不眠,口苦咽干,头昏头痛甚

剧,面红升火,溺赤便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血压180/100mmHg。证属怒气伤

肝,肝郁化火,上犯清空。治宜清热泻火,平肝潜阳,用本方去桔梗,加生牡蛎30g,

野菊花12g,4剂,水煎服。再诊:1剂尽后头痛减,面红退;4剂尽睡眠好转,二便

畅。现舌苔稍退,脉弦,血压降至170/95mmHg。效不易方,照方去芒硝,共服10剂,

症状除,血压稳定在160/80 mmHg。

按语:本例高血压患者属怒气伤肝,肝郁化火,上犯清空。从其面红口苦,溺赤便

结,舌红苔黄等表现看,皆为表里俱实之象。防风通圣散可散风平肝,泻热通便,恰合

病情,故而有效。

5。扁平疣《新疆中医药》(1990,3:60):某女,18岁,学生,1983年4月20日

初诊。颜面起扁平疣2年。2年前开始颜面起数个疣赘,逐日增多,曾用板蓝根、聚肌

胞、病毒唑、乌洛托品等中西药治疗均无效。检查:颜面见密集粟米大的扁平丘疹,表

面光滑,部分皮疹成线状排列,舌脉正常。诊断:扁瘊(扁平疣),为肝胆风热血燥,

感染风热毒邪所致。处理:防风通圣丸,每服1丸,日1次,连用20天。1月后复诊,

颜面疣赘全消,半年后复诊未见复发。

按语:扁平疣多与肝火内动,复感风热邪毒有关。防风通圣散能散风平肝,清热解

毒,故而对扁平疣有效。

[临床报道]

1.偏头痛用防风通圣丸治疗偏头痛15例。治疗前先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按

规定早上空腹抽血,用PMA.2型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及LMl4—164型自动平衡仪进

行常规操作,吸200微升血小板分别加诱导剂ADP及肾上腺素,观察记录所出现的聚

集曲线,分别算出ADP及肾上腺素在半分钟、1分钟的有效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抽

血后即给患者服防风通圣丸6g,1日2次。服1个月及2个月再分别抽血,按上述方法

检查、计算血小板聚集率,进行自身对比。结果:偏头痛患者对ADP及肾上腺素诱导

的血小板半分钟、1分钟的有效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均高于正常人。服药后1个月对

ADP诱导的最大聚集率的平均数由64.33%下降至59.67%,均差值为4.67%,经统计

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服药后第2个月下降至5.81%,均差为6.23%,亦有

显著意义(P<0.01),服药后1个月及2个月对诱导剂肾上腺素的最大聚集率的平均

数62.12%下降至54.13%及46.48%,均差值为8。03%及15.68%,亦有显著意义。临

床疗效:15例患者中有8例2个月来头痛未发作,发作明显减少者有3例,发作次数

减少一半者工例,有效率占80%;有3例患者对ADP/。肾上腺素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无下

降,临床表现头痛发作未见减轻,属无效病例,占20%川。

2.肥胖症用防风通圣散和防己黄芪汤内服,治疗68例女性肥胖患者,其中30%

的人体重得到减轻,20--30岁的女性尤有显著疗效L2,。日本佐藤芳昭氏还报道,用防

风通圣散对于肥胖症伴发无排卵者,亦有较好疗效L3j。

3.急性结膜炎以防风通圣散治疗急性结膜炎200例,其中单眼74例,双眼126

例,均有眼睑红肿,白睛红赤,怕光流泪,眼球或眼眶疼痛。治疗基本方:防风、荆

芥、连翘各15g,滑石、石膏各30g,薄荷、当归、赤芍、川芎、白术、栀子、黄芩、

桔梗、甘草各12g,麻黄、大黄、芒硝9—15g(根据表里证候之轻重而定量)。加减法:

白睛赤甚,加红花;痒甚,加蒺藜、蝉蜕、蔓荆子;痛甚,加白芷、羌活、没药;眼眵

多,加苡仁、泽泻;眼胞肿甚,加蒲公英、银花、鱼腥草;大便不结,去芒硝;素体阴

虚、血亏、自汗盗汗者,不用或少用麻黄。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治愈(基本症状消失,

1月内无复发)。200例中,疗程最短工天,最长5天;1天治愈者5例(占2.5%),

2—3天治愈者161例(占80.5%),4—5天治愈者34例(占17%)。作者认为,本病

以外感风热火毒之邪为主,胆火上炎,肺热上犯,肠胃湿热熏蒸上迫为其内因,属内外

合邪,表里俱病,临床表现俱为实热证,故宜本方疏散、清利、通下并用,上下分消,

其中麻黄、芒硝、大黄、滑石为首选药物L4,。

4.面部蝴蝶斑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面部蝴蝶斑89例。方法:防风通圣丸,每袋

6g,1日2次口服,1月为1疗程。89例中,治疗最短的2疗程,最长的6个疗程。疗

效标准:痊愈:面部色素沉着斑片完全消失;显效:色素沉着斑片明显缩小,斑色不显

见;好转:色素沉着斑片有所缩小,斑色较显见;无效:色素沉着斑片的大小、斑色无

改变。结果:痊愈49例,显效17例,好转23例,有效率100%。作者认为,面部蝴

蝶斑属内分泌紊乱之表现,是气机逆乱,邪毒犯表的结果。本方具有表里双解、前后分

消、气血均调之功,寓散泻于补养之中,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故为治疗内分泌

功能紊乱蝴蝶斑的良方L5j。

5.老年性瘙痒症以防风通圣散为基本方:防风10g,荆芥10g,连翘15g,麻黄

6g,薄荷1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5g,黑栀子6g,大黄6g,芒硝6g,石膏

15g,黄芩12g,桔梗15g,滑石15g,甘草6g。夜卧不宁者加合欢皮12g,夜交藤15g,

珍珠母15g(先煎);肠胃湿热偏盛者去石膏,减大黄、芒硝用量,加土茯苓30g,苍白

术各15g,苦参15g,白鲜皮20g。外用三合粉擦局部(滑石粉、炉甘石、氧化锌各等

分),每晚1次。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40例,结果:痊愈:瘙痒

消失,继发皮疹减退,伴见症状消失者35例。无效:瘙痒或其它症状略减或不减,继

发皮损无改善者5例L6j。

6.扁平疣用防风通圣丸治疗94例扁平疣患者(其中75例接受过其它药物治疗,

如肌注板蓝根、维生素B1:、次水杨酸铋,服用病毒灵、疣特灵、溶疣片等),每次服

10g,每日2次,7天为1疗程,1—3疗程见效。结果:痊愈59例,占62.8%;显效

13例,占13.8%;有效9例,占9.6%;无效13例,占13.8%。有效率86.2%。作者

认为,本病由肝火内动,气血失和,复感风热毒邪阻于肌肤所致。用本方散风平肝,清

热解毒,收效较为理想L7j。

[实验研究]

减肥作用以大鼠为对象,连续7周给予高热量饲料制成单纯性肥胖动物模型,将

其分为2组,给药组大鼠的饲料中加人防风通圣散,连续服药11周,另一组为对照。

分别测定大鼠的体重、摄食量、粪便及尿量,并于用药前、用药第u周及停药后第3

周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体重:给药组的体重增加曲线略受抑制。饮水量:给药组

明显减少(P<0.01)。给予防风通圣散后即刻(第8周)至第12周,大鼠的尿量明显

减少(P<0.05),但第12周以后又有增加的趋势。摄食量:没有明显变化。粪量:第

14周以后,给药组有粪量增加的倾向,至第18周明显增加(P<0.05)。血液生化检

查:给药组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过氧化脂质明显降低(P<0.05),臼脂蛋白及

GOT未见明显变化,GPT值明显上升(P<0.05)L8j。还有人对防风通圣散减肥作用的

基础进行研究,认为本方减肥作用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活化BA7(棕色脂肪组织)而引

起体重的减轻L9j。

二十七,解表清里方

42.葛根黄芩黄连汤

[功用] 解表清里。 [主治] 表证未解,邪热人里证。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

口干作渴,喘而汗 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临床使用本方,以身热下利、苔黄、脉数为证治要点。

各种急性病,见有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炽之象,皆可以本方治之。

葛根12克(包) 炙甘草6克 黄芩9克 黄连9克

1.腹痛者,加炒白芍以缓急止痛;

2.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

3.便血者,加白头翁、秦皮以凉血止痢;

4.兼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以降逆止呕;

5.兼食滞者,加焦山楂、焦神曲以消食。

6.先用1斤1两冷水煎葛根至8两水,放入其它药,然后煎取3两,分二次温服。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异名]葛根汤(《神巧万全方》,录自《医方类聚》卷53)、黄连葛根汤(《普济方》

卷369)、葛根黄连黄芩汤(《金镜内台方议》卷3)、葛根黄芩汤(《伤寒全生集》卷3)。

[组成]葛根半斤(15g)甘草二两炙(6g)黄芩三两(9g)黄连三两(9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表证未解,邪热人里证。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

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病机分析]外感表证,邪在太阳,理应解表,如误用攻下,以致表邪内陷阳明而

致“协热下利”。此时表邪未解,里热已炽,表里俱热,故身热、胸脘烦热、口渴、舌

红、苔黄、脉数;热邪内迫,大肠传导失司,故下利臭秽;肺与大肠相表里,里热上蒸

于肺,肺气不利则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原书云本证“脉促”,说明其人阳气盛,有

抗邪外达之势,表邪未能全部内陷,故曰“表未解也”。可见本方治证乃表邪未解,里热炽盛之证。

[配伍意义]针对本方主治证的病机,治当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胃肠之热。方中重

用葛根为君,以其甘辛而凉,人脾胃经、既能解肌发表以散热,又可升发脾胃清阳之气

而止泻利,使表解里和。柯琴谓其“气轻质重”,同时先煎而后纳诸药,则“解肌之力

优而清中之气锐”(《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臣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

43.石膏汤

[功用] 清热泻火,发汗解表。 [主治] 伤寒表证未解,里热已炽证。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急,鼻干口渴.烦躁 不眠,神昏谵语,脉滑数或发斑。本方证为外邪郁表,肌腠闭塞,里热壅盛,弥漫三焦所致。使用本 方应以壮热无汗,鼻干口渴,烦躁脉数为证治要点。本方主治范围广泛,凡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悉皆能治。现代临床 将之用于坐骨神经痛、腰痛、喘咳、胃痛、痛经等属寒邪为患者。对妇女寒湿带下,以 及风寒湿所致的鹤膝风、流注等,亦有一定疗效。 1。痛经2.胃痛、泄泻 3。流注4.寒湿腰痛5.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坐骨神经痛2.水肿 

石膏30克 黄连6克 黄柏6克 黄芩6克 豆豉9克 栀子9克 麻黄9克   

1.若表有微汗,方中麻黄减半,以防伤表;

2.若大便微溏,则减去石膏加葛根升脾胃之清阳;

3.若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可配合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4.上七味,切,用水1斤4两,煮取4.2两,分三次温服。一日并服,出汗。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二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差,得数行,心开令语。毒折也。

石膏汤 (《深师方》,录自《外台秘要》卷工)

[异名]三黄石膏汤(《伤寒总病论》卷5)。

[组成]石膏(30g)黄连黄柏黄芩各二两(各6g)香豉一升绵裹(9g)

栀子十枚擘(9g)麻黄三两去节(9g)

[用法]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日并服,出汗。初服一

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二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差,得数行利,心开令

语。毒折也。

[功用]清热泻火,发汗解表。

[主治]伤寒表证未解,里热已炽证。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急,鼻干口渴.烦躁

不眠,神昏谵语,脉滑数或发斑。

[病机分析]本方为伤寒表证未解,邪热传里,三焦热盛之证而设。表有实邪,卫

气闭郁,正邪相争,故壮热无汗,身体拘急;邪郁营卫,虽未内传肠胃而成腑实之证,

但三焦俱热,毒火内炽,故见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若邪热迫血妄行,则吐

衄、发斑皆可出现;里热炽盛,故见滑数之脉。

[配伍意义]本方为表邪未解,里热炽盛而设。此时如仅治其里,则表不能解;但

发其表,则里证又急。因此,治宜解表与清里兼顾。方中石膏辛甘大寒,辛可解肌,寒

能清热,为清热除烦之要药,又不碍解表药之发散,用以为君,并以之命名。配伍麻

黄、豆豉辛温而散,发汗解表,为臣药,使在表之邪从外而解;君臣相协,而成表里同

治之功。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即黄连解毒汤)皆大苦大寒之品,长于泻火解毒,

其中黄芩善清上焦心肺之火,黄连善清中焦胃火,黄柏善清下焦肾火,栀子通泄三焦之

火,四药与石膏相伍,使三焦之火从里而泄,共为佐药。诸药配伍,麻黄、豆豉得石

膏、三黄、栀子,则发表而不助里热;三黄、石膏、栀子得麻黄、豆豉,则清里而不碍

表邪,如此表里分消,内外同治,而具清热泻火,发汗解表之功,为解表清里之良剂。

[类方比较]本方与大青龙汤均可用于表实无汗,又有里热之证,组成中均有麻黄

发表,石膏清里。然大青龙汤所治表证较重,故解表之力较强;本方所治里热较甚,涉

及三焦,因而除用石膏外,又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通泄三焦火热之邪,清热泻火之力较大。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证为外邪郁表,肌腠闭塞,里热壅盛,弥漫三焦所致。使用本

方应以壮热无汗,鼻干口渴,烦躁脉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表有微汗,方中麻黄减半,以防伤表;若大便微溏,则减去石膏,

加葛根升脾胃之清阳;若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可配合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3.各种急性病,见有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炽之象,皆可以本方治之。

[使用注意]方中清热之品皆大苦大寒,久服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虚人

慎用。原书忌猪肉、冷水。《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云:“若表有汗,麻黄减半,

桂枝倍加,以防外疏;里有微溏,则减去石膏,倍加葛根,以避中虚也。”

[源流发展]本方为《深师方》,录自《外台秘要》卷1。原书主治:“伤寒八九日,

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呼呻,欲攻内而体犹沉重拘挛,

由表未解。”究其制方思想,实源于大青龙汤、白虎汤和黄连解毒汤。从药物组成看,

本方乃黄连解毒汤加石膏、麻黄、豆豉而成。用黄连解毒汤清泄三焦火热之邪,加麻

黄、豆豉,是因其兼有表证,壮热无汗,身体拘急,用之以解表散邪。所以《外台秘

要》曰:治疗此证,若“直用解毒汤,则挛急不差”。加石膏者,一则取其大寒清热除

烦.疗壮热、烦躁、脉滑数等症,即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所云:以石膏

“内合三黄,取法乎白虎”;二则石膏与麻、豉相伍,又寓大青龙汤制方之义,亦如《医

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之论:“石膏倍用重任之者,以石膏外合麻、豉,取法乎青

龙。”后世医家应用本方又有变化,《伤寒总病论》卷5将本方更名为“三黄石膏汤”,

用量亦改为:石膏一两,黄连、黄柏、黄芩各半两,栀子五个,麻黄三分。从表里寒热

药物的比例来看,与石膏汤有所不同。《伤寒六书》卷3载本方,煎法中又增加姜、枣、

细茶三味,治疗伤寒经汗、吐、下误治后,三焦炽热,谵语不休,身目俱黄之证。

[疑难阐释]关于本方主治表证的性质原书虽已指出本方主治表里同病之证,且

属里热证,却未明确指出表邪的寒热属性。从其解表药所用麻黄、豆豉及病人“无汗”

来看,似为表寒证,而“身体壮热,脉滑数,沉重拘急”等症状却为热象。然表热之证

何以“无汗”?此乃邪热在表,卫气被郁之故。正如《伤寒总病论》卷5所云:“寸口脉

洪而大,滑而数,洪大荣气长,滑数胃气实,荣长即阳盛,怫郁不得出……。”说明此

证阳气怫郁,故而腠理闭塞,以致汗不得出。《医方集解.表里之剂》则明确指出本方主

治“伤寒温毒,表里俱热,……六脉洪数。”既为表热之证为何选用辛温之麻黄,盖金、

元以前的医家解表习用辛温,至明以后才发展了解表用药的范围。从本方所治之证来

看,因阳气郁闭较重,如不伍用辛温发散开通力强的药物,恐难收解除怫郁之效。但今

之运用本方,要特别注意寒凉与辛温的配伍比例,尽可能选用辛温而不燥烈之品较为适宜。

‘[方论选录]

1.吴昆:“寒毒藏于肌肤,至夏变为热病;热病未除,更遇温热,名曰瘟毒。热病

之最重者,寒能制热,故用石膏;苦能下热,故用芩、连、栀、柏;佐以麻黄、淡豉之

发散者,以温热至深,表里俱实,降之则郁,扬之则越,郁则温热犹存,兼之以发扬,

则炎炎之势皆烬矣。此内外分消其热,兵之分击者也。”(《医方考》卷1).

2.汪昂:“此足太阳、手少阳药也。表里之邪俱盛,欲治其内则表未除,欲发其表

则里又急。故以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

火,而以麻黄、淡豉发散表邪,石膏体重泻胃火,能解肌,亦表里分消之药也。”(《医

方集解.表里之剂》)

3.吴谦,等:“仲景于表里大热,立两解之法。如大青龙治表里大热,表实无汗,

故发汗,汗出而两得解也;白虎汤治表里大热,因表有汗,不主麻、桂,因里未实,不

主硝、黄,惟以膏、知、甘草,外解阳明之肌热,内清阳明之腑热,表里清而两得解

也。若夫表实无汗,热郁营卫,里未成实,热盛三焦,表里大热之证,若以大青龙汤两

解之,则功不及于三焦;若以白虎汤两解之,则效不及于营卫。故陶华制此汤,以三黄

泻三焦之火盛,佐栀子屈曲下行,使其在里诸热从下而出;以麻黄开营卫之热郁,佐

豉、葱直走皮毛,使其在表之邪从外而散。石膏倍用重任之者,以石膏外合麻、豉,取

法乎青龙,是知解诸表之热,不能外乎青龙也;内合三黄,取法乎白虎,是知解诸里之

热,不能外乎白虎也。且麻、豉得石膏、三黄,大发表热,而不动里热;三黄得石膏、

麻、豉,大清内热,而不碍外邪。是此方擅表里俱热之长,亦得仲景之心法者也。”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

4.张秉成:“治瘟疫病,表里三焦大热不解,或烦躁大渴,面赤鼻干,两目如火,

身形拘急而不得汗,六脉洪数,及阳毒发斑等证。黄芩清上焦之火,黄连清中焦之火。

黄柏清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使之屈曲下行。夫疫之来也,必从口鼻而人,鼻

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胃为受邪之薮,故重用石膏,以清肺胃,以杜其传化之源。

里热既清,表尚未解,故以麻黄、淡豉之发汗解表者,一行于肺,一行于胃,如是则表

里均解耳。用姜、枣者,亦不过扶正散邪;细茶者,所以清肃上焦耳。”(《成方便读》卷3):

[评议]本方录自《外台秘要》,由黄连解毒汤加石膏、麻黄、豆豉而成。陶华

《伤寒六书》中更名为“三黄石膏汤”,并增加了姜、枣、细茶三味,吴氏和张氏所论,

即为此方。吴谦等认为本方取法于仲景青龙、白虎二方,是深得制方之意。

二十八,解表温里

44.五积散

[功用]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证。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 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属于寒性者。本方为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之五积证的代表方,临床以寒热无 汗,胸腹胀满,苔白腻,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当归3克 麻黄3克 苍术3克 陈皮3克 厚朴3克 干姜2.4克 白芍2.4克 枳壳2.4克 半夏2.1克

白芷2.1克 桔梗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2片 肉桂1.5克 人参1.5克 茯苓1.5克 川芎1.2克葱白3根  

1.如表寒重者,以桂枝易肉桂,加强解表之力;

2.表寒证轻者,去麻黄、白芷,以减轻发汗之力;

3.里寒证偏盛,加制附子以温里散寒;

4.胃痛,呕吐清水者,加吴茱萸以温中散寒,防逆止呕;

5.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白术以益气扶正;

6.无血瘀者,去川芎、当归;

7.痛经者,加延胡索、炒艾叶、乌药温经止痛。

总之,当审五积之缓急轻重及其兼证,灵活变通出入。

8.先用冷水浸20分钟,然后煎至水开后10分钟,每次服的药不限量,热服至稍稍出汗即可。下一次服药同样热服至稍微出汗才见效。禁忌:忌食生、冷、变质食物。

五积散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催生汤(《易简方》,录自《医方类聚》卷229)、异功五积散(《管见大全良

方》,录自《医方类聚》卷56)、熟料五积散(《医方集解。表里之剂》)、百病无忧散、调

中健胃汤(《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1)。

[组成]苍术桔梗各二十两(各600g)枳壳陈皮各六两(各180g)芍药

白芷川芎川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汤泡各三两(各90g)厚朴干姜各四两

(各120g)麻黄去根、节六两(180g)

[用法]上除枳壳、肉桂两件外,余锉细,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次人枳壳、桂

令匀。每服三钱(9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半盏,热服;凡被伤头痛伤风发寒,

每服二钱(6g),加生姜、葱白煎,食后热服。

[功用]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证。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

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属于寒性者。

[病机分析]外感风寒,邪郁肌表,腠理闭塞,故见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

急等表实证。内伤生冷,或宿有积冷,脾胃阳气受损,运化失常,痰阻气滞,气血不

和,所以又有胸满恶食,呕吐腹痛,或腹胁胀痛等证。寒凝气滞,气血不和,又可见妇

女心腹疼痛,月经不调。寒束肌表,积冷内停,多见苔白腻,脉沉弦或浮迟等征象。由

此可见,本方可用于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故名五积散。

[配伍意义]本方为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的五积之证而设,而五积中,尤以寒

积为主,故治疗当以发汗解表,温里祛寒为主,以除内外之寒,佐以健脾助运,燥湿化

痰,调气活血之品,以治气血痰湿之积。方中麻黄、白芷辛温发汗,解表散邪,以除外

寒;干姜、肉桂辛热温里祛寒,四药合用,可除内外之寒,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配伍

苍术、厚朴苦温燥湿,健脾助运,以祛湿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相伍,则为二陈

汤,可行气燥湿化痰,以消痰积;当归、川芎、芍药活血止痛,以化血积;桔梗与枳壳

一升一降,以升降气机,宽胸利膈,善行气积,并可加强理气化痰之力;炙甘草兼能和

中健脾,调和诸药,以上均为本方的辅助部分。诸药合用,共收表里同治,气血痰湿并

行之功。使脾运复健,气机通畅,痰消湿化,血脉调和,诸证乃得解除。

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解表温里,祛除寒邪为主,佐以健脾助运,燥湿化痰,调气活

血。全方配伍全面.示人以治疗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之大法,洵为治疗五积证之效方。

方中除枳壳、肉桂、白芷、陈皮外,余药均炒制,摊冷,然后同煎者,称之为“熟

料五积散”(见《医方集解。表里之剂》);若诸药生用,水煎服,则为“生料五积散”

(见《易简方》)。两者应用上略有区别:以温散寒邪为主者,用熟料五积散;以发散风

寒为主者,用生料五积散。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之五积证的代表方,临床以寒热无

汗,胸腹胀满,苔白腻,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药味众多,临床应用可根据表里证之轻重,五积之主次而加减变

化。如表寒证重者,以桂枝易肉桂,加强解表之力;表寒证轻者,去麻黄、白芷,以减

轻发汗之力;里寒证偏盛,加制附片以温里散寒;胃痛,呕吐清水者,加吴茱萸以温中

散寒,降逆止呕;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白术以益气扶正;无血瘀者,去川芎、当

归;痛经者,加延胡索、炒艾叶、乌药温经止痛。总之,当细审五积之缓急轻重及其兼

证,灵活变通出入。

3.本方主治范围广泛,凡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悉皆能治。现代临床

将之用于坐骨神经痛、腰痛、喘咳、胃痛、痛经等属寒邪为患者。对妇女寒湿带下,以

及风寒湿所致的鹤膝风、流注等,亦有一定疗效。

[使用注意]素体阴虚,或湿热为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源流发展]本方出自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该书载本方主治“五劳

七伤,被伤疼痛,伤风发寒。”全方共有15味药,再加药引,药味似较复杂,仔细推

敲,本方制方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张仲景《伤寒论》,方中有治太阳表证的桂枝汤,

又用麻黄合桂枝加强辛散表寒的作用;有治痰饮之苓桂术甘汤;有治肾着病的甘姜苓术

汤;再加上燥湿运脾之厚朴、枳壳,调经和血之当归、川药、芍药等而成,本方的作用

实际上为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宋代医家王衮将本方收入《博济方》卷2,但增加了一

味人参,主治“一切气”。《苏沈良方》卷3又将《博济方》中的人参减去,更名为“五

积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中收载了五积散,其药物组成与《仙授理伤续断秘

方》中完全相同,对本方的主治叙述较为详尽,具体指出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

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

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后世医家多宗《局方》之说,且又有发挥。如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4“五积散治太阴伤寒,脾胃不和及有积聚腹痛。”《古今医鉴》

卷3“五积散治寒邪卒中,直人阴经等症。”此外,五积散加减衍化的方剂也有很多,

如《慎斋遗书》卷8五积散,即本方去苍术、芍药、干姜,主治肿病,脉浮而无力。

《痘疹心法》卷23用五积散治冬月痘出不快。《虺后方》则去五积散中苍术、陈皮、甘

草、茯苓、厚朴,加大枣,治阴阳两感,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头疼呕吐,满身拘急,

腹寓,憎寒发热。《症因脉治》卷4去桔梗、芍药、白芷、川芎、当归、茯苓、麻黄,

治寒积泻痢。《白喉全生集》去芍药、当归、肉桂、茯苓、麻黄、干姜,加银花、白僵

蚕、煨姜,治白喉寒证。现之临床将本方用作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之寒、湿、气、

血、痰五积证的代表方。

本方原为煮散剂,亦有用作丸者。

[疑难阐释]关于本方方源历代医家及《中医大辞典》皆谓本方出自宋代《太平

惠民和剂局方》,唯樊氏认为源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一

本伤科专著,该书序记载,此书乃唐.会昌间蔺道人所著,故成书年代(841)显然远早

于《局方》(1098)。《局方》中所载五积散的药物组成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完全

相同,药物用量仅苍术与桔梗有所不同,其余13味药之用量也分毫不差,且其制剂、

药引、服药量亦完全一致,因而本方之源应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较妥。

[方论选录]

1。喻昌:“按此一方,能治多病,粗工咸乐用之。而海藏云:麻黄、桂、芍、甘草,

即各半汤也;苍术、甘草、陈皮、厚朴,即平胃散也;枳壳、桔梗、陈皮、茯苓、半

夏,即枳桔二陈汤也。又川芎、当归治血,兼干姜、厚朴散气。此数药相合,为解表、

温中、泄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虽为内寒外感表里之分所制,实非仲景表里

麻黄、桂枝、姜、附之方也。”(《医门法律》卷4)

2。张璐:“此方本平胃为主,参以二陈,专主内伤生冷;又合桂枝、麻黄,但少杏

仁,故兼治外感寒邪;加以四物去地,而合甘草、干姜,为治血中受寒之圣药;枳、

桔、甘草并为清气治嗽之首方;白芷一味为都粱丸,专走阳明而治风热头痛;桂、苓、

甘、术换苍术以涤饮散邪,使饮半从表散;内藏小半夏茯苓汤,令未尽之饮从小便而驱

之。古人以消食必兜涤饮,发散必用辛温,此虽类集十余方而不嫌冗杂者,得辛温散邪

之大旨也。但杂合复方,原不拘全用,如无血病,无藉芎、归;设不咳嗽,何烦枳、

桔?若非头痛,都粱奚取?苟或有汗,麻黄安施?要在临病蒂审出入,斯可与言复方之

妙用也。”(《伤寒绪论》卷下)

3.汪昂:“此阴阳表里通用之剂也。麻黄、桂枝所以解表散寒,甘草、芍药所以和

中止痛,苍术、厚朴平胃土而祛湿;陈皮、半夏行逆气而祛痰,芎、归、姜、芷人血分

而祛寒湿,枳壳、桔梗利胸膈而清寒热,茯苓泻热利水,宁心益脾,所以为解表温中除

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也。一方统治多病,惟活法者变而通之。”(《医方集解.表里之剂》)..

4。徐大椿:“经腑中寒,营气壅遏,而胃气不化,湿伏于中,故腹痛、吐泻、身疼二

发热、恶寒焉。麻黄开表逐邪于外,干姜温胃散寒于中,白芷散阳明之邪,川芎散厥阴

之邪,当归养血益营,白芍敛营和血,茯苓渗湿和脾气,半夏除痰燥湿邪,枳壳泻逆气

以止吐,厚朴宽中州以止泻,肉桂暖血温营,苍术强脾燥湿,桔梗清咽膈,会皮理胃

气,甘草以和表里也,生姜散寒邪,葱白通阳气,使表里两解,则气流行面脾胃调和,

腹痛吐泻无不退,身疼发热无不除,何恶寒之有?此温中散寒之剂,为寒中经腑之专

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18)

[评议]从诸家对五积散所论可见,本方中有麻黄合肉桂解表散寒,有平胃散燥湿

运脾,二陈汤化痰理气,四物汤去地黄养血活血,故而“千方统治多病”。“但杂合复

方,原不拘全用”,临床当根据病情适当加减变化。

[验案举例].

1。痛经《江苏中医杂志》(1990,5:301):某女,24岁,1975年12月初诊。患者

在中学时代因经期下田劳动,遂得痛经之病,每次月经来潮时,量少色淡,腹痛,食纳

尚可,小便清长,四肢欠温,舌淡苔薄,脉沉细。此为寒凝经络,冲任失和。拟以五积

散加减:桔梗lOg,苍白术各9g,厚朴lOg,茯苓lOg,炙甘草lOg,当归lOg,白芍

lOg,川芎6g,桂枝、肉桂各5g,延胡lOg,炒艾叶lOg,乌药5g,白芷lOg。10剂后

月经来潮,量增多,色转红,腹痛大减,再以原方继服2个周期,8年痼疾根除。

2.胃痛、泄泻《江苏中医杂志》(1980,5:301):某男,40岁,1975年9月初诊。

患者长期食纳不佳,身体羸弱,稍一感寒或饮食稍多,即胃脘作痛,下腹膨胀,大便溏

泻。近日气温下降,病情加重,胃痛泄泻,诊其脉弦细,苔薄腻。投以五积散方加减。

姜半夏lOg,茯苓lOg,陈皮lOg,炙甘草5g,川连3g,干姜3g,白术lOg,枳壳lOg,

生内金lOg,当归10g,白芍lOg,川芎6g,肉桂3g,苏梗lOg。连服lO剂,饮食增

进,面色红润,诸症悉除。

3。流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3:20):某男,36岁,农民,1974年12月9

日初诊。半月前,恶寒发热,全身酸痛,继则右侧腰部出现掌大肿块,色白。4天后,

上臂又见一鸡蛋大之肿块。腰痛剧烈,形寒无汗,四肢逆冷,苔白,脉微弦。拟五积散

加附子。处方:归尾、白芍、苍术、枳壳、茯苓、半夏、桂枝各9g,淡附子、麻黄、

干姜各4。5g,陈皮、桔梗、川芎、白芷、川朴各6g,甘草3g。加葱白3茎,生姜3片,

5剂。12月14,日诊:服药后形寒四肢逆冷已解,肿块全消,身痛亦除。尚觉头晕及四

肢酸楚,脉微弦,拟附子八味汤善其后。

按语:五积散加附子,意在扶阳,温经止痛。《医宗金鉴》卷72云:“外寒侵袭者,

初宜服五积散加附子,次服附子八物汤温之。”古人经验,应用确当,疗效满意。

4.寒湿腰痛<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3:20):某男,52岁,农民,1978年6

月8日初诊。5天前腰部跌伤,转侧不利,前天劳动时又淋雨湿身,当晚夜半腰痛甚

剧,长夜呻吟,次日来院求诊。面青,怕冷,苔白腻,脉浮紧。拟五积散减芍药。处

方:桂枝、茯苓、半夏各9g,白芷、枳壳、川朴、苍术各6g,麻黄3.6g,陈皮、干姜

各4.5g,当归12g,川芎15g,桔梗、甘草各3g。2剂。6月10日2诊:服药1剂后,

全身汗出,次日腰痛大减;2剂后,腰部微痛,尚感头晕乏力,腰酸,苔白,脉小弦。

拟补益脾胃调养之。.

按语:患者腰部跌伤,瘀血内停,复感寒湿侵入,气血运行更复不畅,用五积散重

用归、芎、活血祛瘀通络,故药到病除。。

5.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15):某女,74岁。6

个月前患胸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肋间神经阻滞疗法,在工个月内治疗4—5次,

非常有效,疼痛程度减为2/10--3/10。但继续治疗不愈,抬疗开始后2个月正逢冬季,

晨冷时痛甚。投汉方五积散,1周即见效,疼痛间隔延长,之后继服五积散效果非常

好,服至春暖疼痛基本消失。

[临床报道]

1.坐骨神经痛以五积散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方法为:以五积散(苍术、

桔梗、麻黄、陈皮、枳壳、于姜、厚朴、白芷、半夏、茯苓、芍药、当归、川芎、甘

草、肉桂)为基本方,临床随证加减,风邪偏盛加蜈蚣、全虫、防风、威灵仙;寒邪偏

盛加制附片;湿邪偏盛加苡米、晚蚕砂;疼痛盛者加桃仁、红花、制乳没;兼有腰痛者

加杜仲、金毛狗脊、桑寄生;体质虚弱加党参、白术、黄芪。煎水内服,每日1剂,早

晚各服1次。治疗50例,疗效满意。疗程最短7天,最长34天L2j。还有人用五积散加

减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2岁;病程

最长12年,最短6个月,平均2年;右下肢痛2工例,左下肢痛28例,双侧u例,给

予五积散,并随证加减。治疗结果:显效48例(自觉症状及体征消失,停药观察1年

未复发);有效7例(症状及体征消失,停药1年有复发);无效5例(治疗前后无变

化)。服药时间最短15天,最长60天。作者指出,服用本方后患肢痛缓肢温,方为有

效之兆;若肢不转温,必须加大温药剂量,否则停药后易于复发。

2.水肿有人报道用五积散化裁治疗急性气滞型水肿42例。其中,男18例,女

24例,发病前多有情志不遂等诱因,发病后全身水肿明显。化骏检查:多数可见尿蛋

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既往治疗此类疾病多从肺、脾、肾、三焦考虑,健脾利湿,宣

发水邪为常法。作者认为,本组病人主要是肝气郁滞,气机失调引起的水肿,故选用五

积散化裁:青皮、麻黄、苍术、白芷、白芍、当归、川芎、枳壳、桔梗、桂枝、干姜、

甘草、云苓、厚朴、陈皮、半夏、生姜、葱白。酌情用量,水煎服。治疗结果:42例

均治愈。服药少者2剂,多者4剂,疗效巩固。.

[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柴胡半斤(15g)桂枝去皮三两(12g)干

姜二两(6g)栝蒌根四两(12g)黄芩三两(9g)牡蛎熬二两(20g)甘草炙二两

(3g)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

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功用: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主治:伤寒胸胁满微结,小便

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亦治疟疾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本方原治伤寒五六日,经过汗、下等治疗方法后,病情未解,邪人少阳。其往来寒

热、胸胁满、心烦,是少阳柴胡证。惟少阳证一般是胸胁满,呕而不渴,小便自利。今

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是少阳病兼水饮内结。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功

能失常,水饮留结于中,则胸胁满微结。水道失于通调,阳气不得宣化,因而小便不

利、口渴。胃气尚和,所以不呕。但头汗出,乃少阳枢机不利,水道不畅,阳郁不能宣

达于全身,反蒸腾于上部所致。故治当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为治。

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生姜、大枣,加桂枝、牡蛎、栝蒌根、干姜而成。

方中柴胡、黄芩同用,能和解少阳,栝蒌根、牡蛎并用,能逐饮散结;桂枝、干姜、炙

甘草合用,能振奋中阳,温化寒饮。因不呕,故去半夏、生姜;因水饮内结,故去人

参、大枣之甘温壅补。此方是和解少阳,疏利枢机,宣化寒饮之剂,初服正邪相争而见

微烦,复服则阳气通,表里和,故汗出便愈。本方与五积散均为解表温里之剂,用于表

证兼里寒证。其中五积散用于风寒束表,五积内停之证,故以麻黄、白芷配伍温里散

寒、燥湿化痰、调气和血之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用于邪郁少阳,寒饮内结之证,故以

柴胡、黄芩配伍温阳化饮之品。二方所治表证的部位、里证的性质均有所不同。

45.柴胡桂枝干姜汤

功用: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主治:伤寒胸胁满微结,小便 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

心烦。亦治疟疾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或兼外感表证者,

均可应用。 1。胃痛2.麻疹后期腹泻 3.小儿秋季腹泻

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6克 栝蒌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9克 炙甘草6克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柴胡半斤(15g)桂枝去皮三两(12g)干

姜二两(6g)栝蒌根四两(12g)黄芩三两(9g)牡蛎熬二两(20g)甘草炙二两

(3g)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

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功用: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主治:伤寒胸胁满微结,小便

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亦治疟疾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本方原治伤寒五六日,经过汗、下等治疗方法后,病情未解,邪人少阳。其往来寒

热、胸胁满、心烦,是少阳柴胡证。惟少阳证一般是胸胁满,呕而不渴,小便自利。今

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是少阳病兼水饮内结。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功

能失常,水饮留结于中,则胸胁满微结。水道失于通调,阳气不得宣化,因而小便不

利、口渴。胃气尚和,所以不呕。但头汗出,乃少阳枢机不利,水道不畅,阳郁不能宣

达于全身,反蒸腾于上部所致。故治当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为治。

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生姜、大枣,加桂枝、牡蛎、栝蒌根、干姜而成。

方中柴胡、黄芩同用,能和解少阳,栝蒌根、牡蛎并用,能逐饮散结;桂枝、干姜、炙

甘草合用,能振奋中阳,温化寒饮。因不呕,故去半夏、生姜;因水饮内结,故去人

参、大枣之甘温壅补。此方是和解少阳,疏利枢机,宣化寒饮之剂,初服正邪相争而见

微烦,复服则阳气通,表里和,故汗出便愈。本方与五积散均为解表温里之剂,用于表

证兼里寒证。其中五积散用于风寒束表,五积内停之证,故以麻黄、白芷配伍温里散

寒、燥湿化痰、调气和血之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用于邪郁少阳,寒饮内结之证,故以

柴胡、黄芩配伍温阳化饮之品。二方所治表证的部位、里证的性质均有所不同。

46.桂枝人参汤

[功用] 解表温里,益气消痞。 ; [主治]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

心下痞硬,表里 不解者。 临床使用本方以身热下利,苔白,脉迟为证治要点。

桂枝12克(包) 人参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甘草12克   

1.若虚寒者,可加附子以增助阳之力;

2.腹痛者,加白芍缓急止痛;

3.利下不止,加黄芪 、升麻等益气升阳止泻。

4.上药(除桂枝外)用1斤3两冷水浸泡20分钟,煎取7两药汁,放入桂枝,再煎浓缩至4.2两,

分三次温服。白天服二次,夜晚服一次。

桂枝人参汤(《伤寒论》)

[异名]桂枝加人参汤(《云岐子保命集》卷上)。

[组成]桂枝四两别切(12g)甘草四两炙(12g)白术三两(9g)人参三两(9g)干姜三两(9g)

[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功用]解表温里,益气消痞。;

[主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

[病机分析]太阳病,表不解,理应用汗法解表,若用下法,已属误治,“数下

之”,更是一误再误,则表邪不去反伤脾阳,以致脾气虚寒则下利,表邪不去而发热。

因屡经泻下,脾阳伤重,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清气下陷,故利下不止;气机阻滞而不

利,故心下痞硬。可见本方所治为误下后脾气虚寒而表邪不解的证候。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表里同病,表里皆寒的证候,治宜辛温解表,温里益气。方

中桂枝辛温以解太阳之表,后下是保全其辛香之气;人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

共为君药。以辛热之干姜为臣,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脾阳不足,脾气不运,水湿易

生,故佐以白术,健脾燥湿止利。甘草味甘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五味人胃,甘

先人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以为甘剂,故方中重用甘草,益气健脾

和中,为佐使之用。诸药配合,使利止痞消,表证亦解。

本方为解表温里,表里同治之剂,但从本方的药物组成分析,是以温阳益气、顾护

中阳为主,解表为辅,故所治之证应以里证为重。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临床使用本方以身热下利,苔白,脉迟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虚寒甚者,可加附子以增助阳之力;腹痛者,加白芍缓急止痛;利

下不止,加黄芪、升麻等益气升阳止泻。

3.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或兼外感表证者,均可应用。

[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偏于温燥,热证下利及阴虚患者,均不宜使用。

[类方比较]本方与葛根芩连汤均可用于太阳病,误用下法所致的“协热下利”。

然葛根芩连汤证为表邪不解,内陷阳明,表里俱热的协热下利,而桂枝人参汤则属表不

解而里虚寒,表里俱寒的协热利;故前者治宜辛凉解表,清热止利;后者治宜辛温解

表,温里止利。二方虽同属表里双解剂,而一为解表清里,一为解表温里。

[源流发展]本方始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由理中丸作汤剂,加重

炙甘草用量,并加桂枝而成。既然以理中丸温中散寒为主,缘何置于太阳篇?因本方之

证,是因太阳病误下所致,误下后脾气虚寒利下不止,而表邪又未解,故而以理中丸温

中散寒止利,加桂枝以解太阳之表,。为表里两解之法。

[疑难阐释]若无表证能否用本方?《伤寒论》原文云:“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

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明确指出,

本方所治之证为太阳病表证未除,表里同病的证候。但从本方所用药物分析,人参、干

姜、白术、甘草温中散寒止利,桂枝虽为解表药,尚能温中止痛,与参、姜、术、草相

合,尤可温中补虚,故应用本方时不必拘泥于表证的有无,对虚寒下利而无表证者,本

方亦可用之。

[方论选录]

1。汪昂:“欲解表里之邪,全藉中气为敷布,故用理中以和里,而加桂枝以解表。

不名理中,而名桂枝者,到底先表之意也。”(《医方集解。祛寒之剂》)

2.王子接:“理中加人参,桂枝去芍药,不曰理中,而曰桂枝人参者,言桂枝与理

中,表里分头建功也。故桂枝加一两,甘草加二两。其治外协热而里虚寒,则所重仍在

理中,故先煮四味,而后内桂枝,非但人参不佐桂枝实表,并不与桂枝相杵,宜乎直书

人参而不讳也。”(《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上)

3.黄元御:“桂枝人参汤,桂枝通经而解表热,参、术、姜、甘温补中气,以转升

降之机也。太阴之胸下结硬,即痞证也。自利益甚,即下利不止也。中气伤败,痞与下

利兼见,人参汤助中气之推迁,降阳中之浊阴则痞消,升阴中之清阳则利止,是痞证之

正法。诸泻心则因其下寒上热,从此而变通者也。”(《伤寒悬解》卷5)

4。沈丹彩:“此与葛根黄连汤同一误下而利不止之证也,而寒热各别,虚实对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