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44)《红楼梦》是一部反《水浒传》

 欧阳夏傑 2020-02-18

土默热

前几天,有个化名“小石头”的网友,曾在网上发帖,将《红楼梦》与《水浒传》的异同进行了很风趣的对比,帖子说:《水浒传》是写男人的,《红楼梦》是写女人的;《水浒传》张扬一个义字,《红楼梦》渲染一个情字;《水浒传》中男人的据点是水泊梁山,《红楼梦》中女儿的天地是大观园;水泊梁山男人多女人少,大观园中女人多男人只有一个;梁山的女人比男人还勇猛,大观园中的男人比女人更柔情;梁山好汉大碗喝酒,红楼女儿小杯品茗;梁山好汉酒后杀人,红楼女儿茶后作诗;《水浒传》中有个玄母圣庙,《红楼梦》中有个太虚幻境;玄母庙中有个玄母娘娘,太虚幻境有个警幻仙姑;娘娘托梦宋江,仙姑托梦宝玉;梁山好汉都是天罡地煞,红楼女儿多是痴男怨女;水泊梁山最后被招安,大观园最后遭查抄,都是悲剧。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女《水浒传》”,是一部“柔《水浒传》”,是一部“反《水浒传》”。

这位“小石头”网友虽然只是寥寥几笔游戏文字,谈了《红楼梦》系“女《水浒传》”、“柔水浒传”、“反《水浒传》”结论,却没有深入分析其结论背后潜藏的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小石头”网友确实从感性认识出发,发现了一个很有道理的文学现象:《红楼梦》与《水浒传》虽然作品风格迥异,故事人物天壤,但在叙事结构方法上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将《红楼梦》与《水浒传》加以对比研究,也是文学研究中的比较文学方法,无疑属于科学的方法。笔者在此顺着“小石头”网友的思路,继续对《红楼梦》与《水浒传》文学创作上的模仿和借鉴加以进一步分析研究。

《水浒传》有三种版本,即120回本《忠义水浒传》,100回本《忠义水浒传》和70回本金批《水浒传》。解放后广泛发行的70回本《水浒传》,乃是在金批《水浒传》基础上,经当代人删节后的作品,已不完全是古典小说原貌。如果说《红楼梦》创作过程中曾经模仿借鉴过《水浒传》,那么其借鉴对象乃是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水浒传》。朋友们都知道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的故事。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一生评点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合称“天下六才子书”,经他“腰斩”后的《水浒传》全称为《金圣叹批语第五才子书水浒传》。

金圣叹(?---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为人瑞,字圣叹。苏州人,明诸生,入清以后,因哭庙案被杀。金圣叹为人玩世不恭,为文怪诞奇诡,一生喜爱评点文学作品,尤以“腰斩”《水浒》而出名。所谓“腰斩”《水浒传》,就是将原本《忠义水浒传》的后半部分,即梁山好汉受招安后征辽、征王庆、征方腊等内容全部砍去,只保留书的前七十回,到梁山泊英雄大聚义排座次为止,并在后面添写了一段卢俊义“惊噩梦”的故事,让卢俊义梦中见到梁山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一个个被杀,以这样的大悲剧结局结束全书。金圣叹还将原本《忠义水浒传》的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改为《楔子》,使《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变成第一回,并在全书中加了许多独具风格的批语。

比较一下《红楼梦》与金批《水浒传》的开头和结尾,可以明显看出模仿借鉴的痕迹。金批《水浒传》的开头是《楔子》,即原书的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描写的是因为发生了瘟疫,皇帝委派张天师去祈禳瘟疫,结果被洪太尉“误走妖魔”,将九天玄女娘娘困住多年的一百零八个妖魔放走,托生人世。由此展开了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造反的故事。《红楼梦》的开端与此大同小异,“开卷第一回”即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甲戌本也搞出了一个《楔子》。描写甄士隐梦中看见“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受警幻仙姑之托,携带“一干冤孽”去投生,也就是“造历幻缘”。由此展开了大观园中诸多女儿铸情的故事。以上足见《水浒传》“妖魔投生”与《红楼梦》“冤孽转世”开端的异曲同工!

再比较一下《水浒传》与《红楼梦》的结尾:经金圣叹腰斩的《水浒传》,在第七十回梁山英雄排座次后面,添加了一段卢俊义“惊噩梦”的故事,表现梁山英雄最后全部被杀的悲剧结局,从而避开了原书《忠义水浒传》写英雄们一个个战死或冤死的郁闷文字,以暗示悲剧的方式结束全书。《红楼梦》前八十回文字是作者原稿,后四十回乃后人补写,不完全符合悲剧结局,并非作者原意。作者关于结局部分的原稿被借阅者“迷失”,但脂批也透漏了结局的内容,即“警幻情榜”,把姐妹们排成“正册”、“副册”、“又副册”,每册十二人,合计三十六人,相当于《水浒传》之三十六天罡;嗣后有“三副”、“四副”,究竟排到多少“副”,脂砚斋没说清,根据书中女儿的人数,排到“八副”当无问题,去掉前面的“副册”、“又副册”,合计六册,每册十二人,即七十二人,相当于《水浒传》之七十二地煞。正副册合计一百零八个女儿,相当于《水浒》之一百零八将。这种结尾方式与《水浒传》一百零八将排座次的方式不是也惊人相似么?

《红楼梦》后半部分会不会逐一去写众多女儿的悲剧下场呢?笔者认为不会。《忠义水浒传》前半部分写一百零八将梁山聚义,用了七十回篇幅,后半部分逐一写梁山好汉的死,用了五十回篇幅,金圣叹砍去后五十回,以梦幻形式暗示悲剧结局,不仅达到了悲剧效果,也使故事更集中更精彩了。笔者对《红楼梦》结局有一个大胆的推测:作者创作《红楼梦》的后期阶段,有意效仿金圣叹“腰斩”《水浒传》,自己删去了原创《石头记》后半部分关于结局的内容,以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亲睹“警幻情榜”作为结尾,用太虚幻境的判词曲子来暗示十二钗最后下场,并用宝玉梦中被夜叉扯下迷津,暗示自己和十二钗的人生结局。这同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后用“卢俊义惊噩梦”暗示梁山好汉结局的结尾方式是完全相同的。

这就是说,《红楼梦》这一创作阶段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内容,并不在今本《红楼梦》第五回位置,而在全书的结尾位置。张爱玲先生在《红楼梦魇》中也曾推测,宝玉的太虚幻境之梦,本来不在书前的第五回,而在结尾的部分,很可能在马道婆魇魔宝玉、凤姐之后,宝玉是因为遭到魇魔而致病,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下方做“太虚幻境”噩梦的。不过由于《红楼梦》创作没有最终完成,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警幻情榜”的精彩文字。

需要说明的是,《红楼梦》小说第一句话劈头就是“此书开卷第一回也”,红学界对此大惑不解,因为这是一句废话,也不似小说开头。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怪事呢?原因也在于《红楼梦》作者创作中模仿金圣叹。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将原书开卷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改写成《楔子》,将第二回作为第一回,依此类推。这样,原书的“开卷第一回”事实上成了“楔子”的代名词。因此,在《红楼梦》开头写上这样一句话,意在表明,以下文字表面上看是“第一回”故事,但事实上是《楔子》。在《红楼梦》书中交代曹雪芹披阅增删一事,有这样一段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批语明确透露了这段文字原来就是楔子。

何谓楔子?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批语交代:“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以瘟疫为楔,楔出祈禳;以祈禳为楔,楔出天师;以天师为楔,楔出洪信;以洪信为楔,楔出游山;以游山为楔,楔出开碣;以开碣为楔,楔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此所谓正楔也。”《红楼梦》楔子也是如此:以“末世”为楔,楔出甄士隐;以甄士隐之梦为楔,楔出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以二仙师为楔,楔出“石头”和“一干冤孽”下凡。两部楔子,可谓异曲而同工也。《红楼梦》的《楔子》和《水浒传》的《楔子》一样,所写故事都是为了交待书中人物的来历,与书中人物及其生活故事并没有密切联系,呈现游离状态。

《红楼梦》和《水浒传》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都是以“石头”记录的文字面目出现的小说。《水浒传》开头,洪太尉放走妖魔时,见到一个“石碣”,石碣上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的文字;结尾时,又掘出了这个“龙章凤篆、蝌蚪之书”的石碣,上面记录着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姓名的英雄榜,方有一百零八个英雄排座次之举。《红楼梦》开端也是空空道人见到大荒山“石头”,石头上面有记录石头下凡经历的文字;结尾时,也应该有记录一百零八个女子姓名的“警幻情榜”。《水浒传》“从空中放出许多罡煞,又从梦中收拾一场怪诞”(明王圻《稗史汇编》),《红楼梦》何尝不是从空中放出“一干冤孽”,又从梦中收拾一场奇闻。

再从作品的思想艺术风格上看,《红楼梦》与《水浒传》也有诸多类似之处。《水浒传》专写好勇斗狠的男人,突出张扬一个义字;《红楼梦》专写柔情似水的女人,着力渲染一个情字。《水浒传》中在天上设计了一个玄母圣庙,在地上设计了一个水泊梁山,作为天罡地煞的出处和归宿;《红楼梦》中在天上设计了一个太虚幻境,在地上设计了一个大观园,作为痴男怨女的出处和归宿。“小石头”网友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女《水浒传》”,是一部“柔《水浒传》”,是一部“反《水浒传》”,的确是真知灼见。

《红楼梦》与《水浒传》的章法结构,也实在是太类似了。《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好汉,是组团式的故事结构,“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逐段自成文字”(金圣叹批语),从史进、林冲、鲁智深、武松、宋江、柴进、李逵、卢俊义等主要人物的事迹分段描写,最后总归梁山泊排座次。《红楼梦》写一百零八个女子,也是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金钏、晴雯、袭人、鸳鸯、司棋等主要人物的经历一段段描写,“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逐段自成文字”,最后总归大观园“排情榜”。可以说,《水浒传》是一百零八个阳刚的英雄同归梁山泊,《红楼梦》是一百零八个阴柔的女杰同归大观园。在结构上看,《红楼梦》几乎就是金圣叹《水浒传》的翻版。

《红楼梦》与《水浒传》的人物性格,类似之处就更无以复加了。金圣叹这样评价《水浒传》:“三十六个人,便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水浒传》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一样,便只写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红楼梦》正、副、又副十二钗合计三十六个女子,同样是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全书大概一百多个女儿性格,真是一百多样,绝无雷同。与其它小说人物性格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比较,《红楼梦》与《水浒传》,可谓如出一辙。中国古典文学中绝无可与其比肩之作品。

《红楼梦》和《水浒传》在人物形象刻画上,都属于极见功力的力作。金圣叹论《水浒传》“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勒,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同为粗卤性格,表现却个个不同。《红楼梦》写姐妹们的悲剧性格都是自误,张爱玲认为:“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阿凤是机心所误,宝钗是博知所误,湘云是自爱所误,袭人是好胜所误。”同为自误性格,原因也个个不同。

用金圣叹的说法,《红楼梦》与《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江州劫法场一篇,奇绝了;后面却又有大名府劫法场一篇,一发奇绝。潘金莲偷汉一篇,奇绝了;后面却又有潘巧云偷汉一篇,一发奇绝。景阳岗打虎一篇,奇绝了;后面却又有沂水县杀虎一篇,一发奇绝。真正奇才如海”。《红楼梦》宝玉祭金钏一篇,奇绝了;后面却又有宝玉祭情雯一篇,一发奇绝。贾琏偷灯姑娘一篇,奇绝了;后面却又有偷尤二姐一篇,一发奇绝。薛蟠调戏柳湘莲挨打一篇,奇绝了;后面却又有柳湘莲救薛蟠一篇,一发奇绝。亦可谓真正奇才如海。金圣叹说施耐庵“劫法场、偷汉、打虎,都是极难题目,直是没有下笔处,他偏不怕,定要写出两篇”。《红楼梦》作者何尝不是如此,主子祭丫头、贵人偷下女,粗人偷情,都是极难下笔的题目,他却不怕,偏要写出两篇。脂砚斋对《红楼梦》这种“正犯不犯”手法的评价,正是从金圣叹评批《水浒传》处得来。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和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也有诸多共同之处。金圣叹说《水浒传》的“文法”主要有:“草蛇灰线法”,“倒插法”,“夹叙法”,“大落墨法”,“绵针刺泥法”,“背面铺粉法”,“弄引法”,“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不省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横云断山法”,“胶鸾续弦法”等。《水浒传》的这些“文法”,也正是《红楼梦》的惯用文法,从脂砚斋批语中可以看出,金圣叹所指出的这些“文法”,《红楼梦》作者都极为熟谙,并在创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特别是“草蛇灰线法”,“绵针刺泥法”,“背面铺粉法”,“正犯法”,“略犯法”,“欲合故纵法”,“横云断山法”等,在脂批中经常提到。

更有意思的是,文学界一般都认为,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是在杭州进行的,书中水泊梁山(蓼儿洼)的原型并不在山东梁山,而是按照杭州西溪湿地为原型描写的。笔者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是洪昇,洪昇及其姐妹蕉园女诗人就是杭州西溪人,书中大观园的原型也是西溪湿地。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当时的西溪十分荒凉,遍地芦苇,所以《水浒传》中出现了无边无际的“蓼儿洼”。洪昇是清初人,此时的西溪早已形成了众多的明代园林建筑,正所谓“衔山抱水建来精”。但仍保留着面积很大的芦苇荡,书中的“芦雪庵”原型就是西溪的“秋雪庵”,秋季芦花如雪,正是西溪最显著的特征。

杭州自古人杰地灵,人文积淀深厚,中国历史上的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泰半出自杭州。这固然与杭州人历来爱好文学的传统有关,也与杭州优越的出版传播环境有关。明清两代在杭州持续了几百年的“啸花轩”,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民间出版社,明清两代浩如烟海般的言情文学和艳情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啸花轩”出版发行的。《红楼梦》与《水浒传》这种前后相继的关系,其中原委,难道不发人深思么?

笔者考证《红楼梦》的原始作者是康熙朝的杭州西溪大文人洪昇,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为同乡,二人在不同时代,以同一地点作为故事背景,分别创作出两两相对的两部《水浒传》:一男一女,一刚一柔,一俗一雅,一正一反,应该不是完全偶然的现象。《水浒传》开篇就是宋代的“洪太尉”误走“妖魔”,《红楼梦》何尝不是“洪上舍”误走“冤孽”。洪昇家族在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由《水浒传》之“洪太尉”联想到自己的祖宗,以“洪上舍”误走“冤孽”形式,仿照《水浒传》“石碣”故事,反其意而创作《石头记》,并非难以联系在一起的推测。笔者曾撰一篇《红楼梦创作初期的南宋背景假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似可加深对此推测的印象。

务请朋友们注意的是,影响《红楼梦》创作的是七十回本金批《水浒传》,而不是一百回本或一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金圣叹与洪昇都是明末清初的“末世”作家,金批《水浒传》与《红楼梦》都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红楼梦》创作和评点受金圣叹评点“才子书”的影响很大,不仅体现在金批《水浒传》上,还体现在金批《西厢记》上。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另撰有《梁山噩梦·草桥惊梦·红楼幻梦》一文,读者朋友们不妨一并参看。如果说晚明汤显祖的戏剧作品是“临川四梦”的话,《金批水浒》、《金批西厢》、《红楼梦》、《长生殿》亦不妨称作明末清初文人的“痴人四梦”!

2007.7.9初稿

202024修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