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生天地 二目得玄机 ——《道德经》解第一

 青铜骑士文华馆 2020-02-19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道的端倪。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文华馆馆主解语:道家学派提出了它的本体论,破天荒地提出“道”的概念。它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衍生众象的总法则,是自然运行的总枢纽,无以名之,强名之曰“道”。但可言说的道只是道的表征,而非道的本质,故曰“非常道”。“名”只是人们对“道”的称谓与认知,属于认识论范畴。因此,可以言说和指称的仍然不是“名”的本质,语言、存在、思维之间总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故佛教中也有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拈花菩提”,即有意跨越语言、存在和思维的障碍,不着名相,直入底里、顿悟成佛。佛老是不同路数的高手,但是英雄所见略同。“道”与“如来般若”庶几近之,乃是一种客观实存,但又超越现象界的“物质”,又凌驾于主观“意识”之上,可归之于客观唯心主义学说。 接下来老子又提出了“道”的两个方面,即“无”和“有”。这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共生互存,形成“道”的有机整体。先有天地,而后有万物。天地产生之前是混沌虚无,而道行不碍,此时“道”的形态就是“无”,但是这个“无”并非常态意义上的一无所有,乃是“道”存在运行的无从指称的状态,故曰“无名”。天地产生之后乃生万物,万物各有指称,乃为“有名”。“无名”“有名”皆是“道”的运行。“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乃是“道”的隐形形态,看不见摸不着,其实奥妙无穷,用之不竭,“有”是“道”的显现形态,物物各有别,考察万物的区别与边界即可寻觅到“道”的端倪,虽然大道若神龙,有似雪泥鸿爪,但是甄别万有仍然有迹可寻。 “有”和“无”乃是一体的:同出而异名。这是讲“道”跟“无”和“有”的关系,“道”是本体,是总根源,“无”和“有”只是不同的表现形态运行方式而已,但它们都能曲尽“道”之奥妙。犹如周易之“太极”与“阴阳”二仪之关系。也可类似于佛教中的“如来般若”与“空”“色”之间的关系。元代道士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偈》其一云:“众妙应须无以观,更将有向窍门看。可名物母明明说,两颗胡珠转玉盘。”此偈解三者关系解得透,解得切!可资借鉴参悟,庶几近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