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冬勇 新疆禹王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新疆阿勒泰 836000 摘要:随着灌区渠系量水设施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选择与布置凸显出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末级量水设施的应用及要求,分析了灌区渠系量水设施的选择与布置,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此问题提出了个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灌区;渠系;量水;设施;选择;布置 中图分类号:S2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2-0186-01 前言 作为灌区渠系量水设施应用中的重要工作,其选择与布置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量水设施选择与布置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灌区渠系的整体效果。 1 末级量水设施的应用及要求 末级量水设施宜采用特设量水设备量水。特设量水设备包括水位及水深、流速、水压及流向测定的设备。常用的特设量水设备主要包括:矩形量水堰、三角形量水堰、梯形堰、复式堰、巴歇尔量水槽、长喉槽、无喉道量水槽、闸前量水套管,量水喷嘴、分流计、配水器及各种活动闸堰。特设量水设备可以就地施工,也可以做成预制件,甚至可以做成活动式的。 量水设施应安装在上游段:上游的泥沙淤积不超过一定范围,避免流速水头过大而产生较大的水头测量误差;出流水舌应该保持下缘通气良好,减少因负压引起的误差。 具体的安装方法因设备不同而异。但其安装都应遵循以下技术规定:①量水堰、槽应当坚固和不透水,在宣泄最大流量时,不会产生绕渗或下游冲刷等现象,堰顶或喉道应与下游水流方向垂直。②量水设备所在渠段的地基一定要夯实,无沉陷、漏水现象。③量水设备的两侧墙应高于上游水位0.1~0.2m。④淹没式量水设备的挡水墙及量水堰的堰板应垂直于水面及水流中心线,薄壁堰的堰口倾向下游。⑤末级量水设施一般结构简单,为了方便测读,并能节约资金,通常将水尺直接锚固在量水堰上游面,安装时一定保证水尺零点高程与堰槛高程在同一水平面上,刻度要清晰准确。 在量水设施设计中,除建设中的安装要求外,建成后的维护与保养问题对量水设施也很重要,绝不能忽视。 (1)量水设施和行进渠道的完好是准确、连续测流的重要保证。行进渠道应保持清洁,至少要将上游水头观测断面以上5倍渠顶宽度的渠段内的淤泥和杂草等物清除,下游防止堆积物产生抬高下游水位,使量水设施处于淹没出流。 (2)量水设施应保持清洁和防止淤积,应按时检测,清淤过程中防止量水设施及水尺遭到破坏。 (3)定期对水尺进行核对检查,如发现水尺刻度模糊或计量不准现象,应及时予以修复。 2 灌区渠系量水设施的选择与布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我国有限的水资源状况决定了必然要减少对农业用水的方面供给,加大向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方面倾斜。由于全球温度继续升高,未来我国出现极端气候的频率还会更高,极端天气气候引起区域性、阶段性干旱,使我国诸多省份受到严重干旱的折磨,经济损失严重,使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农业用水已变的十分重要。灌区量水设施是实行计划用水、配水和计量灌水的重要手段,是利用价格杠杆、密切用水量与水费征收关系的主要依据。建设节水农业,就必须要进行准确量水、配水。以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和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末级渠系承担着直接向农田配水和灌溉任务,是灌区发挥效益的终端网络,直接关系到灌区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在灌区水利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1 推动终端水价的改革 由于渠系不配套,计量手段不完善,许多省区仍按耕地面积统收,用水多少一个样,用和不用一个样。有的尾水灌区输水损失高达80%,一些地方将损失摊给农户负担。有的县水费标准70~80元/亩,个别乡镇达到130元/亩,占种植粮食成本的20%以上,群众不满,拒交水费,也激化用水户与水管单位的矛盾。这些都间接地影响了农田灌溉。末级量水设施的完善,可保障灌区实行“量水到(农)口,配水到户,核算到亩,按方收费”,有效杜绝了村级搭车收费现象,减少了农民不合理开支;通过农户用水组织的建立和推行,全面实行计方收费和终端水价,建立了水价、水费公示制度,可促进农业节水和减轻农民负担。如甘肃省兴电灌区在建立、完善了量水设施后,农民水费支出由过去每年每亩80~90元下降到70~80元,全灌区年减少农民水费开支380万元。 2.2 促进农业节约用水的需要 通过完善末级渠系计量设施的建设,对量水设施和测流成果进行定期校核,不断加大渠道和量水设施的管护力度,定期清淤养护,确保量水设施正常运行并长期发挥效益。初步解决了计量不清的问题,提高了用水的透明度。这对水资源短缺局面下调控用水需求,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强化用水户的节水意识,降低实际的灌水定额,有效避免了农户浇过头水的现象。如甘肃省兴电灌区通过渠道的防渗改造,支、斗渠的改造整修,渠系水利用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现在的68%,计量实施的完善,农民狠水深灌浪费水现象显著减少,降低了灌水定额,用水定额由120m3/亩降低到95m3/亩以下,亩次平均节水20~25m3,全灌区年可节水300~400万m3。 3 几点体会 灌区量水遵循自上而下的建设程序,先干支渠后斗农渠。目前干渠量水全部完成,支渠量水完成百分之三十,从完成的量水设施运行情况来看,效果良好。斗农渠量水根据末级渠道节水改造项目结合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来逐步实施。最终全面完成量水设施建设,实现节水农业的目标。 支渠以上渠道宜采用建筑物量水,斗农渠宜采用淹没量水设施量水。由于当前灌区用水管理水平和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是否计量到最小的用水单元,各地应坚持实事求时,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搞一刀切。结合灌区实际,可适当放大量水计量单元,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缩小计量单元。 4 结论 通过对灌区渠系量水设施选择与布置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要想获得最为理想的渠系量水设施选择与布置的良好效果,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应用的客观实际要去出发,研究制定最为优化可行的选择与布置设施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