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lvlin6000 2020-02-22

随着天文知识的更加丰富和历法技术的进步,伏羲八卦在历法上最终被四分四立取代了,并在西周以后被遗忘掉了。

伏羲八卦用分时纪年没有累计误差,原因是它本身有误差,掩盖了年的岁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叫一个回归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当一个回归年结束时,地球不是刚好转完一周,而是还要再转0.2422周(天),这个0.2422天(5小时49分)叫岁差。举个例子,高先生在A地观测冬至,假如说这一年的冬至刚好是中午12点,来年高先生测量A地的冬至就不是中午12点,而是下午5点49分了,这是岁差造成的。远古人用圭表测量时,必须在正午时观测,所以第二年的冬至位置与第一年不同,略有差别,第三年、第四年也同样有差别,但到第五年就回归到第一年的位置了,循环往复。不但冬至点,其它分割点都会有细微的变动,所用的工具越大,圭表、天竿、伏羲台等,看到的变动越明显。但伏羲八卦划分的八时,每时都有45(46)天,足以消化这种细微的波动,对原始农耕几乎没有影响。随着真正进入农耕社会,这种粗略的纪年分时方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对时间节令的需求。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用日期纪年的没有准确记载,也许在用“天竿”测日的同时就开始数天纪年了,这未可知。传说神农氏将“天竿”从山上移到平原,说明神农氏时代承袭了伏羲氏测日标定时间的做法,并且扩大了使用区域。黄帝之后的情况则大不一样,《史记·历书》说:“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司马迁意思是,神农以前太久远了,不可知。在黄帝时观测星象,制定历法,用置闰的方法修正岁差。《尚书·尧典》则记载的更详细:“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尧帝时一年有366天,用置闰的方法修正岁差。到西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时,开始使用“太初历”。“太初历”是阴阳合历,标有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除短暂时间外,一直沿用到现在。

那么什么是历法呢?简单讲,用年、月、日等标注、计算时间的方法,叫历法。历法有两大类,一类叫太阳历,另一类叫月亮历。太阳历也叫阳历,是以观测太阳的运行周期制定的历法,我们现在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是太阳历,波斯历也是太阳历。在公历中有12月,但这个“月”与实际的月相变化没有关系,它只是一个时间单位。公历的1、3、5、7、8、10、12月叫大月,每月有31天;2、 4、6、9、11月叫小月,4、6、9、11月每月有30天,2月有28天。这样12月合计365天,与回归年相差0.2422天的岁差。经过4年的积累,岁差接近1天,将这1天加在第四年的2月。这一年叫闰年,2月叫闰月,加在闰2月的这一天叫闰日,闰年的2月有29天,闰年共366天。这种调节岁差的办法叫调闰。例如公元2020年就是闰年,2月有29日。在现代科技水平发达的情况下,公历这种简单计数时间的方式适合社会需要,所以被广泛接受使用。

月亮历也叫太阴历,是以观测月亮的运行周期制定的历法,伊斯兰历是太阴历,一年只有12个月。我们平时说的中国阴历(农历)其实不是单纯的月亮历,而是阴阳合历,每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印度历和犹太历也是阴阳合历。前面讲的伏羲用圭表测日是制定太阳历的方法,而月亮历是是直接观测月亮的朔(月缺)望(月圆)变化周期。一个朔望月是29天13个小时,一年12个月只有355天(或354天),与回归年相比岁差达到10天。纯月亮历的使用范围很小。

中国的农历为什么要采用阴阳合历?太阳历是对太阳回归年的直接划分,所以它反映气候变化准确,可以有效的指导农业生产。但太阳历的缺点也明显,不利于普通人使用。象伏羲那样观测圭表毕竟是少数人的特权,况且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而直接计数天数难度更大,对古人而言不但需要很好的数学知识,还容易出错。在古代的条件下,它的缺点导致普通人使用不了,到了近代普通人是借助日历本。月亮历的优点明显,普通人只要抬头看看月亮的圆缺就大致知道处于一个月中的哪一天,即初几。月相的变化是夜空中最大的标志,很方便成为大家共同的约定时间点,例如中国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一年也才有12个月,方便记忆使用。缺点是岁差大,不能准确标识物候变化,不适于指导农业生产。中国农历是将阴历阳历合二为一,互补优缺点,创造出即方便又准确实用,能够有效指导农业生产的阴阳合历。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阴阳合历的具体的做法是:以太阳历的廿四节气作为一年的时间框架,划分全年的各时段,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同时以月亮历的12个朔望月作为时间标尺,计数日期,方便使用。廿四节气均匀的分配到12月中,每月两个节气。每个朔望月有29天或30天,12个朔望月共355(或354)天,岁差有10天左右,中国农历采取19年设置7个闰月的方式解决。再来说说说廿四节气,将太阳沿黄经轨道运行一周的360º,分成均等的24份,这24个划分出的节点叫廿四节气,分别对应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物候点。这是从古人的观察太阳运行轨迹的角度出发划分的。从现代人的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将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一周轨道,分成24份,其24个节点就是24节气。廿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再将这24个节气分配到阴历月中,合成阴阳合历的农历。例如:公历2020年6月21日,即农历庚子年五月初一日,此日同时是夏至日,夏至的具体时间是5时44分;再如,公历2020年12月21日,是庚子年十一月初七日,是冬至日,冬至时间是18时24分。中国的农历可以有效的指导生产,在中国使用了几千年。尤其是廿四节气,民间有许多相关的歌谣,通俗易懂,农夫好学好记,方便实用,如下面这首背诵廿四节气顺序的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再如这首讲廿四节气物候的谚语: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割蜜薯,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冰如铁,大寒整一年。

在历法上是将廿四节气按前后顺序两两一组,前面的叫节气,后面的叫中气,共计12组,与12月相配,节气和中气也统称节气。见下表: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因为阴历每年有10天的岁差,所以积累起来后,可能会早成某年的某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那么就将这个月定为闰月,闰月借用前一个月的名称,这一年也是闰年,闰年有13个月。例如庚子年(2020年),四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公元200年5月23日至6月20日,计29天),只有一个节气芒种,没有中气,这29天就定为闰月,叫闰四月,庚子年也是闰年,有13个月。中国农历19年中有7个闰年。

廿四节气在公元前104你被正式编入历法《太初历》一直沿用至今。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廿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被誉为中国气象学的第五大发明。

一般认为廿四节气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二十四节气名称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在西汉朝时正式编入《太初历》。那廿四节气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这段话讲了历法发展的一个顺序。先有阴阳,这里的阴阳其实就是先分出上下半年;然后又分出四时,请注意,这个四时与我们现在说的四季是有区别的;再分出八位和十二度;最后是二十四节气。司马迁的这个顺序是从划分黄道的角度出发的,先定出冬至和夏至,分出上下半年;再找出春分和秋分点,自然有了四时;再划分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加上前面的两至两分,合称八位;然后是廿四节气。这是一套完整的黄道划分方式,这种划分是结合物候进行的。十二度也叫十二次。十二度分别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是按照黄道上的星象划分的,用来标记岁星的位置,与廿四节气用途不一样,但它们可以对照。

古人用划分黄道的方法确定时间需要有丰富的天文知识,而且需要精密的观测仪器辅助才能做到。在此之前是用圭表,在我们前面讲到的圭表使用、推导八卦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八卦其实和“八位”本质是相同的。八卦划分的这一过程和司马迁讲的划分黄道“夫阴阳四时、八位、”的时间节点是一致的。那古人是从八位(八卦)直接到廿四节气呢,还是先经过“12度”再到廿四节气呢?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廿四节气,按照顺序和名字特点进行一下分组: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从这个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廿四节气首先可分成四组,每组分别以春、夏、秋、冬引领,即分成四季。四季每季有六个节气,每季的六个节气又分成两组,分别以“立”和“至(分)”作为引领,全年共计八组,也称“八时”,体现了四分四立的过程。这“八时”的每一时又分成三个具体的节气,“八时”共计24个节气。这其中并没有12分这一过程。从具体时间上看这么分也是有道理的,平年是365天,半年是182.5天,取整是182天(或者183天),在远古半天的误差相对半年来说不算大。分成四季,每季是91.25天左右,可以取整91天。分成八时,每时是45.6天左右,取整为45天,或者46天,此后最合理的分法是三分,每份15天,与半个月切合,取整误差小。而如果将45天再二分不认三分方便,且取整误差大。所以从实际使用看八分后是24分,中间不可能有12分。12分年是另外历法系统的做法,不是圭表历法文化的传承。也就是说,利用圭表的四分,对每一分再进行三分,最终12分,就可以划定24个节气。而伏羲八卦最有可能就是早期的八时,也是划分廿十四节气的基础,这是符合圭表使用推导逻辑的。

从史料看,最早记载两分两至的是《尧典》。《尧典》中称冬至为“日短”,夏至为“日永”,春分为“日中”,秋分为“宵中”。最早记载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这四个节气的是《吕氏春秋》。接下来在《太初历》中明确了廿四节气。实际上古人掌握四分四立的时间要早得多,我们来看两个考古实物:凌家滩玉板和良渚文化玉片。

一、 凌家滩玉板

凌家滩玉板在 1987年6月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距今5300年到5600年。与玉板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个玉龟。玉板图案分几个层次,中心是个八角几何图,然后是均匀分布的八个箭头指向,再外一圈是四个箭头指向,分布在四角,最外圈,也就是玉板的四周,有一些钻孔。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对这个玉板的解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这个图案是对中国传统四时八节的表达。分歧是图案是怎么具体表达的。一种观点是认为图案表达的是太阳的升落方向点。我们知道太阳是在东方一侧的一段区间升起,对应的在西方的一段区间落下,而玉板的箭头呈现出圆周均匀分布,它们之间明显不符,此观点错误。第二种观点是认为,该玉板就是传说中的洛书。问题是洛书中的数字与玉板的钻孔并不能对应上,此观点疑问比较大。第三种观点是认为,箭头指示的是北斗的指向,但证据不足。

如果我们将玉板与伏羲八卦结合起来看,就比较好理解了。首先,玉板和伏羲八卦都表达了远古分八时的历法。但它们的用法不一样,伏羲八卦是代表使用圭表,圭表是观测太阳,它只能在白天使用,夜间就用不上了。在夜间古人观测的是北斗星。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在一年中回旋转一周,图案中的箭头就代表了斗柄的指向。图案中由内到外的第三层的四个箭头指示的应该是两分两至;第二层的八卦箭头表示的是包括两分两至在内的八分点。这些刻分点的确定是需要圭表来确定的,所以箭头都画成圭表刻度的模样。中心的几何图是个抽象的图案,代表八时。最外层的钻孔表示什么呢?它们并不表示数字,也明显不代表廿四节气。我们可以参考陶寺遗址的观象台,它们可能表示的是一些特殊的节气、农时或者祭祀节日。我们可以看到,玉板最下方代表的是冬季,相应的钻孔也少,对应此时农时也少。相反,玉板上方对应的是夏季,农时多,钻孔也多。春秋两季介乎两者之间,且钻孔数量、位置一致。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在出土玉板的同时还出土了玉龟壳和一个玉针,玉板夹在玉龟的上下壳之间。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中国古代一直视乌龟为有灵性的动物,称为灵龟。为什么古人认为乌龟具有灵性、通天地呢?我们来看看中华龟的背壳: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这个背壳可以看成两部分,中间是五块龟板,两侧各四块计八块龟板。如果将龟壳与圭表八卦图对照一下会发现,中间的五块龟板对应圭表划分八时的五个节点:夏至、冬至、春秋分和两个四立点。而龟壳两侧的八块龟板正对应八个时区。乌龟的背壳就是一个活生生、天然的圭表分时图!古人传说的龟背负八卦一点没错。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三正、五正指的是圭表的划分点,五行、七行指的是太阳运行轨迹,它们是从不同角度观测太阳。龟壳恰恰可以看做是五正八时的天然代表,在古人看来,这就是灵龟的体现,是通天的结果。在凌家滩这个玉龟壳上,上壳中间钻有四个孔,两侧各钻两个孔。下龟壳的中间钻有一个孔,两侧同样各有两个孔。当上下龟壳合在一起时,龟壳中间上下合计五孔,两侧合计八孔,同样代表五正八时。

北斗、二十八星宿等对时间的标识需要对应太阳的运行轨迹确定时间,古代、现代都是用黄道分度表示。但是在黄道分度出现以前用什么呢?就是用圭表。凌家滩这套龟壳玉板正是这种做法的完美体现。

以前我们认为中国的阴阳合历起自《太初历》,这也不尽然。前文提到的《山海经》中七对日月出入之山,就可以划出12月。《周髀算经》中记载的伏羲利用圭表测日,所得到的七衡六间也可推出12月,这都可能是阴阳合历。西周取代殷以前用的也是12月历,武王伐纣成功后,周公旦营造东都洛阳时,首先就建立了一个圭表。历法权是权力的象征,在中国改朝换代权力更迭后首先做的就是改元,修改历法,宣示新政权的诞生。即便到了近代也一样,国民党推翻了满清王朝,将1911年改为中华民国元年。1949年以后,新政权抛弃了帝王思想,采用公历,不再沿袭改元做法,但是国号还是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现实的需要。周公建立的这个圭表同样也象征了周的天子地位,这同时也说明圭表在周的重要地位,是切实使用的一个仪器。西周早期即使用12月历,又使用圭表,懂得伏羲八卦的意义,说明西周很有可能用的就是阴阳合历,这至少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我们再看看《诗经·豳风·七月》,周是用圭表定时,它的一月是从冬至开始,与现在使用的公历非常接近。《七月》中讲的月份,可以直接参照公历时间阅读。我们来看其中的几句诗。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从冬至起我们简单的起算,30日为周一月,相当于公历12月22日左右——来年1月21日左右;再29日为周二月,相当于公历1月22日——2月19日左右;又30天为周三月,相当于公历2月20日——3月22日左右。“二之日”即周二月,公历的1月22日——2月19日正是寒冷的时候,此时正可以凿冰,在开春前“纳于凌阴”,西周初时的气候要比现在低些,是近5000年的第一次气候低温期。

将伏羲八卦同周历对照起来,同时参考《七月》记载的生活习俗,可以解释《周易》中的许多问题。

传说周人是伏羲的后裔,从周人对圭表的使用和对伏羲八卦的理解上看,这是可能的,至少在文化上是传承的,而殷商却不一样。我们至今在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关于八卦的内容,如果在当时八卦是用于占卜的话,那更加不正常,不符合逻辑。这可能说明两点:一,伏羲八卦不是用来占卜的,是用来纪时的。殷商是用天干纪日不用八卦,所以殷墟甲骨文中是不会发现伏羲八卦的内容的;二,伏羲八卦是周人的文化传承,所以只有周人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殷人不懂,这种可能性也很大。在周克商后,伏羲八卦这种历法上有四季,下有12月的情况,已很难在其他族群传播使用。再加上当时的一些神秘做法,伏羲八卦逐渐变得玄奥莫测,失去了本来含义,而在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廿四节气却大放光彩。

一般认为甲骨文代表了殷商的文字,金文代表西周早期的文字。在甲骨文中没有“圭”子,但金文有;甲骨文没有“易”字,金文有,(现在把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当做易字的甲骨文是有问题的。);目前“卦”字甲骨文没有,金文也没有;“爻”字,甲骨文

金文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金文一看就知道是爻字,象形,而甲骨文反倒简单了,这个字甲骨文含义存疑。这些都说明圭表历法文化很有可能不在殷商文化系统里,是周人特有的。《周髀算经》更是直接讲圭表是周的学问。从春秋以后对周易的误读看,其他族群也是不懂的。殷商使用的可能是观日出定历法的方法。

在《尧典》中,尧命人测量天时的做法是:“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尧典》的这段话中包含了几种观测方法:一、观测日出日落;二、观测圭表;三观测星象;四、观测物候。将内容整理成下表: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三正”“五行”是观测日出和日行轨迹得出的结论,陶寺遗址的观象台也证明了尧是以这种观测方法为主。观测日出可以找到“三正”,但要想知道“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等,就只能用圭表观测得到。陶寺遗址观象台的观测结果是,除了观测到冬至、春秋分、夏至三个日出点外,其它日出点与我们已知的其它八时、廿四节气都对不上。八时、廿四节气需要用仪器才能精确测量测量,在没有浑天仪的时代,只能用圭表,陶寺遗址更证明了这点。精确观测星象是更高级的做法,它需要有其它对照参考物或者仪器。在《尧典》中也讲了四季的物候特点,其实这才是历法最终要的结果,指导人们掌握物候,根据物候生活、生产。

在《尧典》中体现了以观测日出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相互参照的特点。夏禹延续了这个做法,体现在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谴责说的那句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上。周使用的圭表方法应该是比观测日出更先进,更加方便。由圭表可以推出八时和廿四节气,可以取代观测日出的方法。四季、伏羲八卦、廿四节气标识物候一脉相承,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伏羲八卦是中国物候历法中上下衔接的一环。

周可能是对殷商的历法方法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武王克商后,找到箕子询问情况时,这个历法细节也是重点。武王与箕子的这段对话记录在《尚书·洪范》中,但是该文对“三正”“五行”的解释却是战国以后的思想,丝毫看不到历法的痕迹,说明《洪范》一文至少部分是伪作。

日、月、春秋、四季、八卦、年等都是时间单位,表示的是时间区段。而冬至夏至、两分、四立、廿十四节气等是时间分界点,这是两套概念。到西周初年,观测星象确定时间的水平已很高,作为时间单位的八卦被月所替代,但圭表作为测量时间节点的工具依然在使用,使用的方法也是隐藏不了的。但由圭表发展出来的八卦文化却被周人当做秘密保存在少数人手中。历法是古代权力的象征,制定历法的方法同样是最高级别的机密,普通人是无法探知的。远古时,天文历法知识是氏族首领直接掌握,在古代也是掌握在皇族手中。在周取代商后,周用圭表划分节气的具体做法、原理还是掌握在周王室内。掌握在很小的范围内,不愿意外传。尽管其他族群也使用圭表,但对伏羲八卦、六十四卦的天文历法意义却不知道了,只知道是天书。这个天书的具体含义逐渐失传,后人全靠猜测,具体表现为读不懂周易了。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用于圭表的字:圭、表、卦,在甲骨文中至少现在还没发现,金文中也少的原因是,圭表是历法工具,铭文很难涉及到,但圭字是明确的。甲骨文没有的这几个字,也说明殷商对用圭表测量制定伏羲八卦的方法不熟悉,或者不使用。

伏羲八卦与廿四节气和古代历法

我们一般理解甲骨文要早于金文,其实他们它们在早期应该是同时存在的,殷商用甲骨文,而周的文字体现在金文上,当然它们之间有传承,也应该有交流,它们的字源应该是相同的。从甲骨文爻字的象形看,殷商人爻的本意不一定是指八卦的爻,而周人明确象形圭表的三个条线。到篆文时,同样也不理解爻的象形,所以仿照殷商的写法从简。

在表示八卦的字中,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只发现了四个,一个原因是还没发现,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后人对八卦的名字有改动,所以我们不能对照找到相应的甲骨文或金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