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小梁老师继续带我们练习基本功、套路和推手。因工作关系,近期习练受限。虽偶尔有坐着刁刁手,走着转转肩,站着上翘里合,然也是电脑里的碎片、缓冲内存而已。只能择自己的所谓重点,形成备忘录,待工作任务结束后再来刻苦! 1、基本功8字圈:8字圈在胸前交合时,两手要像握住两块同极相对的磁铁一样,上下压至胸口处,产生“排斥”,两手分别向前上、侧下分开;两手分别以肘为圆心,以小臂为半径,上手向前下按,下手向前上棚出。两腕相对于两肩,大小臂形成135度夹角,大拇指与小臂的夹角为135度角;含胸塌腰,两手与胸部圈成斜圆形。 2、基本功转脖子:立身中正,头部整体向前平移,拉紧向左缓慢转脖子,尽可能向身侧后视,下巴与右肩形成对拉。头部整体内收,缓慢右转,尽可能向身侧后视,下巴与左肩形成对拉。 3、基本功胸腰开合:身形像站混元桩一样,两掌变拳内折腕;两拳先缓慢变外折腕,从手、腕到小臂,先向两侧,再尽可能向后;同时,开胸,反弓背,但下巴要内收。接着,两拳缓慢变内折腕,手、身、背恢复混元桩状态。回抱时,意识放远,拳向内,肘外乍,含胸塌腰,背掤圆。 4、金刚捣碓最后两式:右脚像勾提一个沙袋子一样走内弧线前点;同时,右手像8字圈一样,先摸右腰,然后沿身体中线上挖,至胸口走手前穿;在右手右脚向前挖勾时,带身子上前。左脚松胯屈膝,找脚尖;右脚虚脚前点,同样也要膝找脚尖。右手由掌变卷拳,找肩;右肘、右脚尖找膝,右后跟找臀部;随着右拳割、采、勾、挂,身体分三次(卷拳、割腕、下震)节节下沉,最后合整体劲震脚,重心在左脚。 5、懒扎衣:双手双逆缠向自己的右斜上走弧线送出。在双手前送的同时,身向右转,重心左移,重心左移多少,视双手前送程度,前送多,则移多,反之也然。 双手走下弧还原于金刚捣碓的姿势。向右斜上送走出半个圆,还原时走外下弧划另半圆;回来时要有勾割之意,坚持走手、转腕、小臂到肩胯的程式和小臂公转,手自转的要求。 双手开,合,插于左大腿外侧时要双逆缠,上挑时要先向后、向外再向上找肩划弧;以两手划弧向外向前掤开带身体转正。 右逆左顺,开,合。两手通过缠、拧相抱时,腕往胸收,肘要找膝盖方向掤,含胸,后背掤圆。两手双逆缠分开时,重心往右移,视左脚虚的程度,决定左手下按的力度。左手上挑时,先向后、向外再向内合;左右合手外掤劲相反,一左一右,含胸塌腰掤背。 6、六封四闭:第一式右手的运行路线其实就是我们练的单推运行路线:开,右手顺缠抓一把,逆缠刁腕略转身,这一过程遵循了张志俊拳法的两个程式:“走手、刁腕、合臂、转胯”和“掤、缠、转、沉”;两手交腕外掤走的是上下劲而不是前后劲,所以划弧要明显;左手转腕与右手外抓要同步,右手下挖与左手左下挂也要同步;双手同步左行时要保持一肘距离;左手大小臂折叠提腕坠肘,大小拇指要合,手指找小臂,肘找膝,两手要有合劲;上提时身略左转;两手前推既要有前后劲,又要有上下劲,定势时两拇指要逆缠外按,这一式,其实就是我们之前练过的“童子拜佛”。 |
|
来自: 新用户3766416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