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氏家族三门解家历史家训和古今中外名人家训【四】

 爱雅阁 2020-02-23
 第二十 、妇行篇

龙华子曰:择妇之要,当慕内在之美,不爱妖蝶之貌;妇人之忌,凌夫犯上。最美者宽容善良,罪恶者刻薄妒毒。家有贤妻,命运指引着走;家有恶妻,耐心劝导感化,解怨开劫,必焕然一新。如若不变,非人也,弃之。
益智书云:女有四德之誉,一日妇德,二日妇容,三日妇言,四日妇工。妇德者不必丁明绝异,妇容者不必容色美丽,妇言者不必辨口利辞,妇工者不必技巧过人,清贞廉节,守分整齐,行已有耻,动作有法,此为德妇也。择词而说,不说非语,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此为妇言也。洗浣尘垢,衣服鲜洁,沐浴及时,一身无秽,此为妇容也。专勤纺织,勿好辈酒,供具甘旨,以奉宾客,此为妇工也。此四德者,是妇人之大德也,为之甚易,务在於正,依此而行,是为妇德也。
太公曰:妇人之礼,语必细,行必缓步,止则端一。容貌则庄敬,耳无馀听,目无馀视,出无谄容,不窥墙壁,不观窗户,早起夜眠,莫惮劳苦,战战兢兢,常忧玷辱。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贤妇和六亲,妄妇破六亲。
烈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偏,立不跃,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智过人矣。

十六;

 古《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动破冰弹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教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南宋时期的画家赵子固有二十四孝书画合璧一图。元代学者谢应芳在《龟巢集·二十四孝赞》序中说的:常州王达善所赞《二十四孝》,以《孝经》一章冠于编首。

虞舜孝感动天 汉文帝试疾尝药 曾参心痛感啮指 仲由养亲远负米

闵损痛单感后母 郯子扮鹿求鹿乳 老菜子舞彩娱亲 董永卖身葬父

丁兰思亲刻木像 江革负母孝感盗 陆绩念母怀丹橘 郭臣埋子得黄金

黄香九龄扇枕罩 蔡顺桑椹感强寇 姜诗孝感泉涌鲤 王裒闻雷泣墓

曾氏守节奉瞽姑 王祥卧冰求鲤鱼 吴猛代亲供蚊噬 杨香救父手缚虎

孟宗哭竹冬生笋 庚黔娄尝粪心苦 朱冒寿弃官访母 黄庭坚涤母溺器

孝感动天 戏彩娱亲 鹿乳奉亲 为亲负米 啮指心痛 单衣顺母

亲尝汤药 拾葚供亲 为母埋儿 卖身葬父 刻木事亲 涌泉跃鲤

怀桔遗亲 扇枕温衾 行佣供母 闻雷泣墓 哭竹生笋 卧冰求鲤

扼虎救父 恣蚊饱血 尝粪心忧 乳姑不怠 亲涤溺器 弃官寻母

【二】新二十四孝:
 
“24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新二十四孝是 2012813,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行动标准。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来审议,修订草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引起社会巨大关注和争论。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吴玉韶表示,新“24行动标准与旧“24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十七;中国人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生活中总可以听到道德一词,那么在到底何为道德,而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谓之为有道德之人呢?

【道】: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怎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就能得道。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

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1、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常】

1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2、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3、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4、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5、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

1、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2、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3、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

4、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八德】

1、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所谓百善孝为先。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为人不可无孝,无孝如树无根,如水无源。

父母养子成人,恩深如似海,德高如泰山,一朝一夕一举一动难言尽述,父母爱子无微不至,辛苦不辞冒险不退,始终不倦劳而不怨,爱子一生至死不变。为人子者须当知恩报本,欲子孝顺,须先孝双亲,如不孝父母亲,别人一定会逆离你,今日为人子媳妇,后日为人父母翁姑,今日不孝父母翁姑,后日受子女媳妇不孝,恶性循环,理之所当然也。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盖因习见其行为,自然尽学其举动也。

2、悌:悌字先点为兄,后点为弟,弓身一手一足,是最亲的同胞兄弟也,兄弟原来同气连枝,姊妹相亲兄弟和气,同念一母所生,共乳成人,兄宽弟忍不失手足之情,家兴族盛是不亏悌道也。

3、忠:所谓忠者,真心诚意做事合法合理,竭尽心力至公无私,弟子规中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所报无谎,所言无虚,做事不怕人见,不怕人耻笑,不做亏心事光明正大,可以对天地对神祗、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兄弟妻子、对自己良心无亏者就是忠也。

4、信:信字人言而成,夫信者诚实也,信乃人道上之准绳至宝,人之事业成功失败皆以信字为基础,君子修道一言为定。若与人相约之事,买卖或工作只顾自己利益而失约,或讲话虚而不实者,皆失信也。所以言顾行,行顾言,心口和一,以信笃行。

5、礼:礼者天理之节序,人事之仪则也,人在万物之上不可无礼,否则将与禽兽何异?也是得不到别人的尊敬。礼能表现人之身分及人格,态度谦虚仪容端庄,行为有规律,对尊长有礼貌,待下辈慈悲博爱,你若以礼待人,他人必定以礼答之。所以修道必注重礼节,自重、自爱、自己﹑敬重别人爱人,如此品格高尚不亏礼之道也。

6、义:义就是做事能合正道的意思,为人不可做不正之事,虽天下财物为人人所喜爱,但需要用正义而取,若用不义横财逆取,损人利己,最后必定会照祸灭亡。

老祖宗教导我们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意思是若没有这个福德你要去享受,最后必定会招来疾病与灾难。所以正义君子,不但不贪不义之财,以疏财仗义,救济诸善等,神钦人仰,光前裕后,留美名万古矣。

7、廉:廉就是清清白白、端端正正之意思,无私欲无邪念,不做亏心等恶事也。待人接物诚诚实实,办公做事有始有终,临财不苟,遇色不迷,心清而寡欲,贵在身清,内心清廉,家虽贫亦不愿贪求分外之利,安分守己,奉公守法为之廉也。

8、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牢记古人的这些祖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

十八;人、从生到死的经典古训

 中国的先哲们喜欢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他们喜欢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指点江山、世态。比如对人从生到死的概括莫过于那句中国人都喜欢引用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
九十老童呗。你看凡年逾九十的翁妪几乎都是五官缩蹙、须稀发疏、雌雄难辨,更常常遗东忘西、耳聋口拙、问南言北,上厕所忘拉裤子,出门不认儿女,令人忍俊不止。不是老童是老圣?

  十岁不愁:玩是儿童的天性,喜玩者何愁之有。包括成年人因贪玩而无所事事者多是被称为没心没肺、游戏人生。正是:玩者不愁愁者不玩。真正有愁者去玩的,那不是玩,是闹,是发泄。
 孩童喜玩不愁是天性,但过于贪玩,国人则称之为顽石劣性,因为他们认为玩物丧志。正是:少年若天性,成长使之然。孩子们都是塑造出来的。

   二十不悔:中国人喜欢讲自古英雄出少年。纵览历史少年才俊代代辈出,他们或为国为民血战沙场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为中华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无怪乎伟人感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世界寄托在你们身上。
  
“二十”无暇?当然不是。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赌资雄厚,学性方勃,顽劣尚存,自谓热血,确有不少摇摆于正邪之间。无论跌倒或撞的头破血流,总会一言蔽之:无悔。再用年轻时最爱表述的爱情宣言——噯情ゼ跑徿套如果我爱你是×,那么我不想我√。如果因√而失去你,那我宁愿×一辈子——讲这话时一定不会想到,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苦。青春的赌资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那些老时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人,几乎都是把有限的青春作为无限的赌资任意透支而糟蹋了。 

  三十而立:2000多年前老夫子说他三十即建功立业后,三十就成了中国人特别是父辈衡量男儿(子孙)是否安身立命的度量衡。三十而立,不是指男人是否能养活自己。在孔夫子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众多的儒家学究们把它演化成考量那些世世代代上背负着祖宗、下牵引着儿女的男人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又要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标杆。古时的男人一定比今天的男人成家立业的早,他们十五六岁即可婚娶,二十来岁即儿女绕膝,不到四十不乏儿孙满堂。三十而立也是应当之事。今日青年略略有些麻烦,即便二十多岁读完大学,依然为找工作奔波,为买房子蜗居。为减轻生活负担丁克,为躲避人世纷争偶居。漂泊不定的事业确定了他们漂泊不定的人生。 

  四十不惑:人生四十多喜欢说半辈子过去了,听的多了见的也多了,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看不透的了。此语很有点北方谚语“年过中秋月过半”,意即这一年这一月过了中秋过了十五一眨眼剩下的岁月也就过去了,大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四十多年的岁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灵会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忆之痕。就像西方心理学家把记忆描述成痕迹线段,于是,这些线段记忆帮助四十年阅历的人参悟人生,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会因蛊惑而沸腾,不会因诬言而颓废。
四十成业稳家对大多数人已是最后的界限。四十业未成家未稳实乃妻儿的悲伤。成业稳家其实就是不落时代之伍,不被社会边缘化。也就是能给妻儿创造一个富足安全的生活环境。不惑之年不有困惑之举,母不捶胸、妻不夜泣、儿不惊厥,维斯如斯,老不桀撅。
 

  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会常常感悟人生。在感悟中会发现自己今天走过的人生路其实既有偶然又有必然。
从小到大,老天还是公正的,它尽可能公平的给与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只是有些机会我们意识到并抓住它,而有些机会从我们手中滑失过后很久我们才意识到那些机会的宝贵,特别是当和我们当初条件相当的同伴在同样的机会面前因把握和掌控不同而走出不同的人生之路后,这时的感悟一定会痛彻入腑。于是人生就走成五十岁时回头看的那条路,这里的必然和偶然常常会交织成“性格决定命运”的认同。
  五十即已知天命,就应回视自己是否已安身立命,学,著作不在于等身,有今后躺下时可以垫枕之物。业,不在于首富,妻持家宽裕无忧,老母不叹气接济即好。业似浮萍,家徒四壁,妻母伤神,儿女拮据,孙子无教,五十的天命很冏。

   六十耳顺:六十岁的人还有“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的已是甚少甚少,那些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雄心壮志的人更非常人,不是伟人就是努力做伟人的人。
  六十了只想以寻常之心做寻常之事,安度晚年,颐享天年,况且他又在六十年的风尘中洞悉了人生。你说,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世间的凡夫俗语能让他耳红面躁,不易。故耳顺不悖,万事都应入耳心平。准确地说五六十岁的人大抵以安命为主导,享受乐居,规劝儿女,饴弄子孙。其实中国的儒家士大夫们很早就意识到在中国文化圈内这个年龄层的人是社会最稳定的基石,故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你看,古时一旦哪个小子落草为寇无法擒拿时,通常就会把他的父母叫来喊话规劝,鲜有无效者。再纵观中国33百年有文字的文明史,真正懂得中国民情,每次社会革命或革新都依靠和发动群众,爆发全民参与推翻旧体制的革命。出现妻子送郎、母亲送儿,更有自己老当益壮,老汉扛枪上战场,大娘裹好小脚当地下通信员的壮烈时,也就是这种连中国最稳定的阶层都热血沸腾剧烈动荡时候,即便自诩拥有八百万军队、拥有当时最现代武器、正处在新兴政权的国民党焉有不倒之理。所以,真正读懂中国并驾轻就熟的调动发挥这种民情的,并不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人讲的两个半。为何?记得学界一位老先生说过,通常能干的不能写,能写的不能说,能说的不能干,三者兼而有之的极少。其实这不是老先生自己的话,中国人自来评价周围人的能耐时就喜欢这样套用。如此说来,能干能写能说基于一身,又成功的改造中国——这句话没说完,同样的意思再换个角度讲,世界公认的使中国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那两个人中只有一个是干、写、说三者集大成者,并成功建立新型社会由此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就一人嘛,故三千年不过惟一人耳。

七十古稀:杜甫诗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其实中国老百姓更多的则认同七十古稀是源于孔圣人73仙逝,孟圣人84灯枯。故国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你想两位圣人也就活了七八十岁,我们个平头老百姓还想多高寿。
这种千年传承的情愫既有安慰也有超越的好胜;其实到古稀之年更应该想想自己年轻时是否学业有成,中年时是否事业有成,老年时是否儿女成长有成。做到这三点,于天于地于己安然。没做到这三点,人生会有些些许许的遗憾。
  年逾七十,孔夫子的遗训也是不能忘的,老先生说,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老先生是圣人,又到了修炼成贤的境界,自然是在各种法度的界定内从心所欲的做事,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儒学正统思想竖起了历史丰碑。可普通老百姓就另论了,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似乎有点难。俗话说老有三宝,贪财怕死瞌睡少。时代不一样了,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活着就好,力尽所能的为社会做些有公益的事。

  八十耄耋:很佩服创造耄耋两字的先哲。这两字像幅画,形象极了,即便不知读音,看看字形,脑海里也能浮现老者头发蓬乱的具象。耄耋一定不是仓颉所创,它是一个典型的由组合字构成的双音节词组,应该是汉字很成熟时期采用形声组字方式创造的哦。
在一些地方的博物馆见过宋元明清的水墨画幅,也仔细地端详过台湾故宫藏品的临摹画展,非常敬佩古代画家惊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他们用简约的笔法聊聊数笔就勾勒出河川垂钓、芭蕉叶下博弈的老翁短疏杂乱像插了几根稻草的头发,极好地表现了翁头部的年轮特征。耄耋的耄本意是指古稀之人白杂黑的稀发。古人对人体的部位分得很细,同样的东西,在顶为发、在下为毛。头发不能称为头毛,下面的就多了,统称为毛。比如眉弓、腋下,长的再长也不能称之为发,只能叫毛,比如眉毛;和此耄同样也是表达毛发的还有一个字是髦,它指额至眉的短发,又将短发中的长秀者又称之为髦俊,也引申指精英们,即人中的才俊。这个词大约已被遗忘了,很少见用。中国词汇对耄耋之年多是赞誉致词,除了民间无德者骂老杂毛之外,尊老敬贤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当然耄耋代代都有老英雄,比如上有姜太公,中有老黄忠、佘太君,下就更多了,远了不讲,收拾四人帮,改变中国命运,不就有位耄耋老帅坐镇。
  中国的老人即便闯过七十三,对八十四依然是负担重重。一些看起来不错的老人在这道坎前阖然长逝,有些看起来病病怏怏的老人闯过这道坎倒是一天天精神起来,顽强地奔九十而去。人生真的是很奇怪的噢!

  百岁人仙:人活百岁已和神仙无太大差异,活着是段活历史,走了是个记录。家有百老,儿孙有宝。

十九、家规家训集萃

1.尤溪刘坂詹氏家训

詹氏众儿孙,饮水要思源。尊祖与尊宗,敬老还敬贤。

勤俭又谦让,端正汝心田。励志功读书,耀祖连荣先。

奉公加守法,敬业加清廉。团结互助好,解困能化险。

2.本洋李氏家训十则

一、敦孝悌而重天伦二、笃宗族而昭雍睦

三、睦乡党而息争讼四、重农桑而足衣食

五、尚节俭而节财用六、讲法律而儆愚顽

七、兴教育而促文明八、戒侵占而守创业

九、解仇忿而重生命十、要团结而资对外

3  尤溪纪氏家训十则

一、侵侮祖祠,不许入族;二、逆伦不孝,不许入谱;

三、父慈子孝,兄弟友恭;四、勤俭治家,严慈教子;

五、敬长尊贤,谦恭有礼;六、修身以诚,待人以敬;

七、勤学进取,立业行善;八、爱人如己,视人如亲;

九、积德善群,仁义兼秉;十、敦亲睦族,宗亲一家。

4.龙门场王氏家训

交际文明      待人真诚技艺精通     劳作勤苦

学海智深      创业谋远家庭亲热     世道好玩

出言熟虑      举步常思取财正道     生活俭余

5. 溪东周氏族训

唯我周氏后,濂溪百世孙。殷勤遵圣训,笃信守贤文。?

礼乐千秋仰,图书万古存。?居身恭俭证﹙让﹚,处世厚谦温。?

报国忠廉节,传家孝义纯。?闺门宜整肃,礼法不容紊。?

男女非无别,尊卑自有伦。?笑言休苟且,举念要平匀。?

戒慎其不赌,恐惊所费闻。?存心思济众,立志望超群。?

无罪身为贵,成仁名亦尊。?高明昭日月,大道遍乾坤。?

赫赫流芳远,巍巍树德敦。吾人能学武,福寿永长春。?

上可光先祖,下堪裕后昆。

6 泰宁朱口镇赤坑村《廖氏族谱》家训

孝父母、友兄弟、读诗书、习礼乐、肃闺门、敦族谊、亲师友  务当业、
尚勤俭、励廉耻、屏淫欲、去争斗、禁赌博、息词讼、戒醉酒、早完粮、
惩窝盗、禁讪谤、寓戒勤、周困乏。

7.泰宁城关《陈氏族谱》家训族规

敦孝悌、睦宗族、和邻里、务正业、笃伦理、保坟墓、守祭田、
时祭祀、禁招赘、戒溺女、禁卖子、戒争讼、珍谱牒。

8.朱口镇游源村《熊氏族谱》家训

尽孝弟 笃友恭  尚仁义  敦廉耻  严伦纪  慈友爱

严欺凌 谨祭田  谒祖坟  正闺门  守常业  育才能

9.新桥乡汾信村《冯氏族谱》家训

立志为人、尊敬宗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撑持门户、和睦宗族。

奋志读书、食用有节、勤力务本、安分守法、闺门当肃、尽心训后。

10.朱口镇黄厝村《黄氏族谱》祖箴

一孝:敬亲百行纲纪,爱曰一等典仪。  礼著内则须识,诗咏白华宜知。

二悌:隅坐恭兄是急,随行敬长为先。无愧孔怀宜笃,堪征和乐宜坚。

三忠:一介孤标意众,千秋正气襟怀。  戒欺君子同伍,尽瘁古人与偕。

四信:诚怒常存夙夜,诈虞毫无居心, 循物无违要约,豚鱼悉格悃忱。

五礼:秩权昭垂天壤,节文彰著人间,贵贱宜循乃则,尊卑无逾其闲。

六义:刚断全秉夙夜,措施无爽临时。行止惟循正路,经权悉叶良规。

七廉:俭橐时环意虑,贪婪刻尽心萦。 恬静人钦镇定,清操自愿坚贞。

八耻:羞愧綦严诸念,愆尤无玷严身。 瞬息堪质明白,俯仰何惭天人。

11.泰宁《寿朋堂邹氏家谱》家训

孝:得亲可使亲心欢,顺亲可致亲心安;富贵故足以荣亲,寡过自不敢辱亲。

弟:既不敢以贤智先,又岂可以富贵炫;随行后长不敢乱,容貌辞气不敢暴。

慈:已之子弟爱中严,人之子弟责内宽;鳏寡孤独宜相济,邻里宗族宜相安。

清:心清可以寡心欲,身清可以免身忧;不恋声色品自高,不贪货利分不隘。

勤:耕者勤则衣食足,读者勤而功名成;治家勤而家兴旺,治国勤而国太平。

俭:天道恶盈而好慊,君子严奢而喜俭;勤俭兼之当富贵,勤俭之家耐久长。

恭:恭而在上上不凌,恭而在下下不侮;既不亢以至于骄,复不卑而致于谄。

敬:心存敬心邪自消,身存敬身动不妄;敬以待人人敬我,敬以处事事安祥。

忍:由来忍字最为高,百忍无忧嘱尔曹;临事之时忍耐过,过后方知忍气高。

和:阴阳和而雨泽降,夫妇和则家道成;兄弟和而争论少,乡邻和而是非平。

12.新桥乡大源村《严氏族谱》家训

一曰尊祖:德积于先,庆泽巩衍。木水本源,尽诚追远。

二曰敬亲:孝道甚大,尽于一心。菽水承欢,显亲扬名。

三曰忠君:敬事后禄,致君泽民。古人有言,愿为良臣。

四曰敬长:徐行后长,即席就让。兄友弟恭,毋好犯上。

五曰宜家:嗃嗃终吉,嘻嘻终吝。刑于寡妻,毋以妾并。

六曰睦族:枝叶万年,原于一本。九世同居,无非一忍。

七曰信友:久要莫囗,恭敬斯善。信义相孚,毋交以面。

八曰和邻:出入相友,患难相周。强者不忮,弱者不求。

九曰治生:奢淫勿习,农桑必力。先民有言,治生最急。

十曰修身:毋作非为,毋罹法纲。恪守典常,毋辱宗党。

13.泰宁《涂氏族谱》家训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恪守家规,以德为纲。富贵不淫,贫不嫌弃;懦弱不欺,威武不让。孝敬父母,千古伦常;嘘寒问暖,侍药奉汤。兄弟姐妹,手足情长;言谈举止,不可疏狂。婆媳妯娌,和气致祥;情绪连理,互敬互让。同舟共济,地久天长;和睦邻里,谦诚礼让。忠义并举,敬业爱岗;严谨治学,清正贤良。小少不学,老大悲伤;琢玉成器,炼铁成钢。励精图治,力戒虚妄;勤俭持家,牢记心上。禁奢戒赌,不欺不抢;不可挥霍,吝啬不扬。长房无须,少不趾扬;老不跋扈,傲不可长。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造福子孙,福禄绵长。

14.沙县罗从彦家训

 “吾家自祖宗流传以来,一段清白之气不可不培,盖金帛虽多,积之数十年必散;田宇虽广,遗之数十代亦亡。孰若残书数卷,贻之吾子吾孙,世世可以习之不朽;又孰若灵心一点,传之吾子吾孙,可以受用不尽。登斯堂者,各宜猛省!”(来自罗家祠堂壁上)

15.胡氏家训

五言一则

寡欲精神爽,多求血气衰;贪杯能乱性,好气必伤财;

安分身无辱,乐天境自佳;谦恭终受益,横逆即招灾;

贵自勤中得,富由俭里来;辞难萼散质,耐苦栋梁材;

积善千祥集,读书众妙该;亲戚当闻讯,骨肉漫相猜;

尼院宜屏迹,青楼莫骋怀;衙门休出入,闾里要和谐。

 摘自《安定沙县胡氏宗谱》玉溪旧谱

16.陈氏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

仰绎斯旨,更加推祥,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贻羞祖宗,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气,偏论异乡。

手足干戈,我心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17.三元邓氏家训

三元区莘口中学 初三(3)班  邓运鸿

树有根,水有源,作人子,须知史。商武丁,封曼邓,国南阳,始为姓。

世候爵,至宣公,字吾离,十九代。桓王时,尊周室,再传尚,廿二代。

襄王期,国被灭,守茅土,作苦民。景王时,邓佩公,任刺史,邓始荣。

曼四七,邓禹公,东汉臣,很显赫。汉晋间,功臣多,数将相,炳世勋。

延桢公,与则徐,严禁烟,勇抗敌。世昌公,黄海战,抗日寇,谱壮歌。

至小平,最辉煌,万民颂,四海扬。到而今,三千三,传后代,百十几。

邓姓人,七百万,名人多,昌鼎盛。国有史,家有谱,明宗友,正本源。

教后人,清廉洁,宗亲间,密联聚。爱祖国,遵法纪,敬师长,爱幼小。

好学习,勤劳动,讲诚信,求事实。灭赌博,禁毒淫,俭持家,勇进取。

廿世纪,计生育,生男女,都一样。续家谱,有职责,传家风,尚光荣。
18.《巫氏祖裔公房谱》巫氏家规                     

家之有规,犹国之有法。然国法治于未事,家规禁于既事,所系为尤急也。我族户口日蕃,防微杜渐,不可不慎。用立规条若干,事不嫌于琐屑,语无取乎艰深,凡以求其易知易从,俾贤愚皆有所率循尔。

    父子;父子之亲,天性也。父无有不慈,特患子之有不孝。孝亦不必苛求也,惟善体乎父母之心,如父母望子成名,即当奋志诗书,以图上进。父母望子耕田,即当勤力稼穑,以求温饱。父母望子学工商,即当尽力经营以专一业。又如父母畏子疾病,即当节制嗜欲,以保身体。父母畏子贫穷,即当爱惜钱财,以成室家。父母畏子多事,即当和平血气,以求免祸。如是虽不得为大孝,亦可以稍慰亲心,而不致获罪。若有忤逆不孝,或以家贫而懈供养;或以亲老而生憎嫌;或以督率而萌怒心;或以使令而生怨语;或以妻子之爱,而疏定省;或以货财之私,而忘本原;甚敢于父母之前,而显然干犯者,若斯之类,万剐犹轻。族房长即当鸣之于官,颁法重究。

    兄弟; 兄弟,手足也。人虽至愚,未有使手与手相残,足与足相残者,以其属在一体,知为痛痒故也。而不知兄弟之与兄弟,其痛痒莫不有如是者。夫兄弟本一父母所生,自形迹视之,则兄一人,弟一人。自父母视之,则一体也。以兄弟残害兄弟,则是分父母之血肉,而交相残害也,于心安乎?且无论其残害也,或因微嫌小隙芥蒂胸中,即如手足间,偶生疥癞之疾,返之于身,必有坐卧不安者矣!是故兄当知友于之谊,弟尤当念天显之伦。如有同室参商,日相阋墙,不祥莫大。族房长处此,宜先详察颠末,若事可稍恕,或以理论之,以情晓之,使其归于和睦可也。如不获已,送官究治,不可姑贷。

   夫妇;夫妇,道之造端也。不得戾情,亦不得溺情,而责则专归于夫男。何谓戾情?妇人见理未明,往往狃于一已之偏,而不知自反。惟为夫者,躬先倡率,事事导之以正,其或有小不是处,不妨宽为包容,默俟自化,若任一时血气,偶不如意,便恶言诟詈,必恩谊疏隔,夫妻反目,所由来矣!何谓溺情?夫情闺房静好之地,易于狎昵,不节以礼,心将陷入于淫,其在子女贤淑者,可无他虑。若为阴险之妇,一意奉承,百般献媚。为丈夫者,渐且入其彀中,始则渔其色,继则信其言,终且显予以权。主持家政,干预外事,甚且离间骨肉,招尤朋友。一念溺情,遂至于此。可不畏哉!有室家之责者,尚其思之。

   朋友;朋友有信,固也。而要必以择交为先。人日近于老成端谨之人,则吾有不好处,必直言告戒,受益自多。且不贪我钱,不要我吃,变故患难,事事可倚。是与善人交,为天下第一件大便宜处!若日近匪人,不惟坏我心术,损我品行。其设心处虑,无非谋吾所有,诱之声色,饵之以酒肉,势不致于破钞败家,而不肯已。是与不善人交,为天下第一件大吃亏处!故曰择交为先也。人能择交,而后可以无失信于朋友。

   戒酒;酒,固可以合欢,而亦最足丧德。旷观古来嗜酒之徒,或因此而偾事;或因此而致疾;或因此面破家者,种种召灾,不可胜道。且无论召灾也,即幸无事,而终日酊酩,笑语癫狂,成何事体!故量可饮五分,只可饮二三分;量可饮十分,只可饮六七分。总之,酒非养人之物,自冠昏祭祀外,不可多饮,亦不可常饮,愿我辈其慎之。

   戒色;色者,人之所共爱也。然人知色之所可爱,而不知之可畏。姑勿论乱人伦常,紊人宗祀,冥冥中之有报应也。惑于色,聪明蔽,而足以丧志;牵于色,钱钞破,而足以丧家;困于色,精神耗,而足以丧身。且恶有贯盈之日,一旦泄露,或为人捕获,而献丑乡邻者有之,构讼公堂者有之,登时殒命者有之,人亦何苦贪此一刻快活,而招此莫解之祸耶!凡我子姓,各宜猛省,不特他人妻女,不可有苟且也。即自已夫妇之间,亦当相敬如宾,毋涉于淫。如有贪图非礼之色,甚且有关服制者,族房长即当鸣之于官,颁法究治。

   戒财; 财为养命之源。然不爱财者,非好人。而过于爱财者,亦非好人。盖我爱财,未必他人之不爱财。因我之爱财,而遂夺他人共爱之财,人能忍乎?人不能忍,势必怀恨于心,将悖而出,吾能长保此财乎?即吾之及身,幸保此财,而显招人怨,隐干神怒,其家必有横祸。或出不肖子孙,而败家荡产,前人之所得者,不偿后人之所失,庸有济乎?总之财有定分,分内之财,不可不爱。分外之财,不如勿爱也。

   戒气;今日开口,动曰争气争之云者。如见人大富,自已即当勤俭,而与人争为富;见人大贵,自已即当发愤,而与人争为贵;见人为君子,自已即当敦品立行,而与人争为君子。如此则气不大伸乎?本无所争,而有似乎争之也。若任一已之暴性,小有不合便忿戾难忍。以本身之言,则为怒气伤肝,必生疾病。以他人当之,君子则大度包荒,视如牛犬之不足较;小人则力相等,势相均,必致两下争,而大祸起矣!圣人云:“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亲。”即此之谓,然则人可不平气哉!

  戒奢华;凡人处世,只犯得一个奢字,足以破家,更足以折福,何也?天地生财,原以供人之正用,非以供人之浮靡。苟不知节,一年之费,致耗数年之费。一人之用,致耗数人之用。毋论其为中下户也,即号称素封,亦立见其空贵矣!且不止于空贵也,暴殄天物,鬼神厌弃。又其人奢侈过度,嗜欲必多,匮或病或夭,而福亦折尽矣!是故《尚书》有曰:“克俭于家,俭非啬鄙之谓。”惟量入以为出,不过于丰,亦不过于啬,治家之道,于此得矣!

  戒游荡;人无论贫富,必有专业。自不致长其佚志,萌其邪心,而家可长保矣!业不一业,须视其人之资力以为定。聪明子弟,使之就学,上矣!若果悟性有限,亦当改图,切不可虚慕读书之名,致今年纪长大,筋力疲弱,百无可成,所误亦不浅也。须知人生天地间,断无废材,为农为商为工艺,各就一业,皆足以成家室,求饱暖,特在人之能自立志耳!苟使游手好闲,虚度日月,此即国家之游民,天地之弃物也。愿我辈共勉之。

   戒争讼; 争讼之端,费钱费业费心肠,居家所切戒也。戒之之道有二。其上者,横逆之来,如孟子之三个必自反。不可及矣。其次,则当退一步思量,又进一步思量。彼如一事也,人来欺我便要心上打算一番,先要算着输,不要算着胜。非理之不可胜也,理即胜矣,而差役需索,门房讹诈,费几钱钞来受几多委曲来。与其忍辱于公堂而其费大,曷若忍气于乡党,而其费小。所谓退一步者此也。至于进一步工夫,彼无理而敢于欺人者,必属凶徒,苟与之角,我输则固受其辱。我胜,则亦结其仇,是不如让之为吉也。我愈让而彼愈横,我不杀他,必为人杀。是虽以奸雄之术处世,而亦戒讼之一道

    禁盗贼;盗贼之治,国有常刑,不必赘矣。而所以防盗贼于未然者,则专在父兄之责其始,不可失于姑息。孺子无知,偶尔戏弄,匿人小物,父兄视为寻常而不之惩,日久手猾,遂成惯盗,此一弊也。其继,不可失于隐忍。盗贼之名,人所羞称,父兄救全体面,明知子弟为非,不肯声张,是讳盗适所以诲盗,一弊也。其尤甚者,不可好小便宜。父母行事,子弟奉为楷模,苟使贪谋小利,明知盗贼贱卖收买,家人习见,日与盗亲,出尔反尔,异日必出盗子孙,此又一弊也。除此三弊,而又有弭外盗之法在,盖贼必有窝同里同室之人,必先知之。业已知之,不妨先以婉言开导,如不见听,然后合众力而驱逐之。否则搜获盗贼,送诸官而惩究之。此防盗之大端也,本姓族众人繁,不可不虑,万一有此,族房长必严加处治,勿稍延纵。

   禁吸毒;毒品之害有三,而荒工废事,犹其后焉者矣!吸毒之人,多不生子,即生子,而亦多不育,绝祖宗之祀,一害也;毒品价格昂贵,过于纹银,食者必费钱钞,足以破家,二害也;食久必有瘾,考之医书,瘾为暗疾,即如腹生症瘕之症,足以丧命,三害也。现今国家禁吸毒品,甚为森严,有犯此者,族房长速行戒止,如不率教,鸣之于官可也。

   禁邪教;邪教之所以惑人者,莫不诈言得有异书,或托符咒以治疾病,或托师巫以治鬼神,或托吃斋而拜佛念经,或托结义而聚盟拜会。其实皆借为掩饰官府之谋,以为蛊惑人心计也。愚民无知,误认为真。其初,尚未知其害也,及一入其术中,拜师投帖,彼得有所挟以制我,拒之则引其徒党以攻我。亲之,则引其徒党以狎我。欲钱,则不得不与之用,欲食,则不得不与之餐,将家由此破矣。家既破,而养生无门,因亦学其术以传徒,我传徒,而徒复传徒,匪党日多,渐生歹心,国家法令森严,岂能容此?势必杀身灭家而无可逃。吾辈于目所见,耳所闻。若白连教、八卦教、义和拳、哥老会、天弟会、千刀会,无不骈首就戮,一无漏网。往事历历,可为昭鉴,族房长更事已多,其于此等邪术须详为讲明,俾子弟知所惩戒,万一有不率教者,送官究治,不得暂宽。

   谨祭祀;祭祀,礼之大经也。人之祭祖先者,徒以酒醴香帛,奉行故事,无济也。盖祭以报本,古人制礼,始为饮食者祭之,始为宫室衣服者祭之,示不忘所自也,况我为一本相传。如无祖示,此身从何而来?与言及此有不知,其诚敬之心何由生也?祭祀之礼,期前二三日,必须斋戒沐浴,素具祭仪,及期整肃衣冠,齐集祠内,分尊卑长幼,随班行礼。若有陨越失仪,跛倚以临者,当即逐出,不许分胙。

   笃宗族;宗族,一本也。虽千百世以下,皆一祖宗所生,而况于五服之亲乎?自古兴发之家,太和一堂,尊长在前,凡卑幼辈,隅坐侍立,无敢少越。斯何如气象也!若小家子则不然,叔侄斗殴,兄弟分争,此等人家,销亡立见。若斯之类,族房长即当鸣之于官,颁法征究。

   谨闺门;闺门,为帝王起化之地,一有不谨,则长舌阶之厉。冶容诲之淫,防闲不可以不早也。防闲无他,操井臼,勤纺绩,即当无事。但令静处闺阃,不得招呼婶媳们,笑语戏谑。尤当分别男女,非特外人不与交谈,即弟侄辈,亦不可聚处偶语,此闺范之大概也。至于寺观之地。演戏之场,尤当绝迹。若有犯此,除归咎夫男外,仍将该妇唤至宗祠,聚伯叔父母等,质诸祖宗之灵,公众惩戒

   举族正;一姓之中,有族长,有房长,而尤重有族正。族房长,多属尊辈年高之人,不能任事。惟于各房之中,不拘年齿,公举正直谦明之人,奉为族正。凡同姓有是非口角事,投明族房长外,请族正判断。小事,则以家法处治,大事,则诉官究办。其理屈之家,固不得妄行怨怼,族正亦不得徇情。

   护祖尝;祖尝组织凡二。一有祖手拨成。一有后裔集成。皆所以崇祀祖宗,纪念祖德,血食奕业,以维亲善一脉之义也。倘无尝业,祭扫无由,则其祖之葬所,其人之何传,莫不茫然。甚至坟莹失考,被人占去,其它更无论矣!所以古今尝厚之家,除春秋崇祭祖先外,如兴办学校,作育人才,或助贫苦子侄远方求学。及逢荒年,酌量赈济,诸凡善举,几皆借尝业之挹注,有以成之者也。由此推之,尝业关系存殁之大,不其重乎!是故为人子孙,须如何爱护之,方不失为贤肖之裔。勿以私害公,致起纷争,勿以尊欺卑,把持独揽。务使一本至公,永作存殁之善举。倘有不肖,只顾一已之私,攘夺伥犯者。族房长族正,宜鸣之于官,严惩不贷。

右十九则家规,因时势不同,略有增损,凡我族人均应恪守毋忽。

19.西湖詹氏家训

训是家魂,告戒族亲。两仪?既定,乾坤宜尊。

父慈子孝,人当奉行。兄友弟恭,应重人伦。

夫勤妇俭,妯娌谦逊。交朋接友,信义宜遵。

尊老爱幼,文明待人。盗赌淫娼,戒除严禁。

勤劳致富,家业兴隆。嫁勿重聘,娶择贤能。

穷则安份,富则济贫。勿相殴打,盗寇勿亲。

士农工商,各安其份。遵纪守法,严教儿孙。

勿与邪斗,勿与恶争。伸张正义,作事认真。

教而不服,申报法庭。训示如此,务必遵循。

20.陈坑陈氏谱规八条

 孝弟当先; 父母者,吾身所自出,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痛哉言乎。人莫不欲生子,作父母,读书固以养志,菽水亦可承欢,朝夕庭闱,词色仪文,毋类苟简,毋涉乖张,要从肫诚,爱敬而出,斯父母乐有是子矣。至于兄弟与吾连枝,同气,何忍亲盎溢门内,切不可听妻孥言语,及小可利害离间办自己骨肉也夫,事亲与事长,理实相因,不孝与不弟事有并至,族中有犯此者,族房长家法示儆,不悛送官司究治。

    祠墓当展;祠乃祖宗神灵所依,墓则祖体魄所藏,子孙恩祖宗。不可见,见所依所藏之处,即如见祖宗一般,时而祠祭,时而墓祭,各宜庄敬,统率儿孙,躬亲行礼.凡栋宇有坏,则葺之,隙漏则补之,垣砌碑石有损,则重整,蓬棘则剪之,树木什器则爱惜之,或被人侵害盗卖盗葬则同心共力复之,患无忽小,视无逾时,若使缓廷所费愈大,至子孙中不肖,嗣孙私鬻祭田,挖卖祖地,侵夺公物,盗砍荫木,刻即送官司处治,不许入谱。

    宗族当睦;睦族之要有三:曰尊尊、曰老老、曰贤贤,凡族中分属.尊行者,必恭敬退逊,不敢稍有触犯,或分属卑而齿迈,众人也则扶持保护,事以高年之札,有贤行者,则亲灸之,景仰之每事效法忘公忘年敬之此之,谓三要,又有四务曰矜幼、弱,曰恤孤寡,曰周窘急,曰解忿竞幻者,稚年弱者,鲜势人所易欺,则自衿之一,有矜悯之心,自随处为之.效力矣,鳏寡孤独王政所先,况夫同族得与耳闻目击者乎。则恤之贫者,恤以善言,富者恤以财款,皆赀阴德也。衣食窘急、生计无聊,命运亦乖,则周之量彼量己,可为则为,不必望报,吾尽吾心焉已耳.人有忿则争,竟得一人劝,文气遂平,遇一人助之气,愈激然而当局迷者多矣。居间解之,族人之责也,亦积善之一事也,此之谓四务。引伸触类为义田,为义仓,为义学,为义冢,教养同族,使生死无失所,皆豪杰所当为,者若夫蜗鱼小争,受人欺凌,经报族房伯叔,自有公论,切匆听好讼者,簧言主唆,动鸣官长,以族失宜.

    谱牒当重;谱牒所载皆宗族祖父名字,孝子顺孙目可得睹,口不可得言,收藏贵密,保守贵久,如有鼠啮油污磨坏字迹者,族长同族众即在祖宗前加惩诫。另择本房贤能子孙收管登明予簿,以便稽查,或有不肖辈,鬻谱卖宗或誊写原本,瞒众觅利,致使以膺混真,杂乱文派者,不惟得罪族人,抑且得罪祖宗,众共黜之,不许入祠,仍呈官追谱治罪。

    闺门当肃;家道之兴,由于内助,故闺门以严肃为先,虽贫富不齐,如馇耕采桑操井臼之类势所不免。而清白农家自在,或有不幸,寡居则丹心铁石,白首冰霜,如古史所传贞烈节孝,名称不朽,皆风化之助,亦以三从四德母训夙娴养之者素也。若徇财忘娶门阀,不称家教。无闻,又或赋性不良,凶悍妒忌,傲僻长舌,私溺子女,皆家之数罪,坐其夫。若本妇委果冥顽,化诲不改,夫亦无如之,何者,祠中据本夫告词,当祖宗前,同众给以除名贴,或屏之外氏之家,亦少有所儆矣。至于近时妇女,有朔望入庵庙烧香者,有春节看春灯节,看灯者有彼来此住,因而搬弄是非者,闲家之道,一切严禁,庶无他患。

    防患当严; 齐家之要,定尊卑、分内外而已。尊卑倒置男女杂处,嫂叔同言,遂以开一切奸邪之窦,为父兄者,须刻刻防范,时加训诲,各守房帏,无论姆婶嫂姐姒、弟妹、处女、孀姬,内外有别,饮食起居,语言笑貌,皆当以正,不可媒狎谑非,但行止无亏,一生福泽亦无穷矣。如有无耻狂暴,渎伦乱纪者,此狗猪之行,除依家法议罚外,仍削谱出族。

    称呼当正;乡党父兄宗族之所在,相呼须以齿辈行次,尝见卑幼见尊长,称谓及礼节,简若,有不屑之意,竟于祖辈而呼伯叔,于伯叔辈而直呼其名,更有不分尊卑长幼,而直呼绰号者,相习成风,恬不为怪,福德之损也。可知揆厥由来,父兄之教不先,而后子弟之卒不谨,孔子云:名不正,言不顺,此等薄俗,凡我同谱宜亟返之。

    职业当慎;士农工商贾,所业须不同,皆是本职,勤则职业修,而无负一生,惰则职业隳而见讥闾里,然所谓勤者非徒尽力,实要尽道,如为士者,则须讲小于立身行已之大端,切勿因读书识字,舞弄文法,颠倒是非,出入衙门,有亏行止。至于农工商贾,安已守分,不贪意外之财,斯亦可之尽道也。四民之外为昌优隶卒,为埋椒屠宰,卑污陋劣,不齿齐民,品既下矣,更有汤检踰闲嫖赌无忌,倾家覆产,聚众行凶,流为盗贼,小则危,大则毒族,凡此皆不肖之子孙也。众共弃之,毋羞吾谱。

21.建宁《谢氏家谱》家训(原文)

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穆;睦邻里以息争讼;  重家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币;兴学校以端学风;黜邪恶以崇正气;秉公道以惩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

戒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22.张氏宗规家训

一、爱国爱家。中华民族大国家,炎黄子孙都爱她,一国虽是万家聚,自古有国才有家,为人生平不爱家,漂浮浪荡走天涯,奉劝族人要爱家,保家卫国人人誇。

二、孝敬父母。父母之基不可易视,循规蹈矩才是真孝。子女本是父母生,父母养育才成人,人生在世要孝顺,敬老爱幼佑子孙,人若在世不忠孝,枉披人皮错变人。子必孝亲,弟必敬兄,幼必顺长,卑必承尊,处族以和敬为先,处乡党以忠厚为本,凡我族人尚共勉之。

三、端正品德。务必堂堂正正作人,勤勤恳恳做事,不以强凌弱,不以众暴寡,不以富欺贫,不以尊欺卑,不以少凌长,不作伪以弄忠厚,不事诡谲以。

23  明溪黄氏家训

敬老孝亲,勤俭为本,耕读传家,谨慎习业,助学资考,优礼贤能,和睦邻里,周济贫困,禁戒嫖赌,惩治贼盗,劝戒争斗,富不骄奢,贫不自卑,植树造林,窗明几净。(明溪黄氏家训)

24   瀚溪揭氏家训

凡我後裔當立心積德亊無論大小随遇随力而行宜急爲之自膺天眷切不可貪谋人業妄取人财誇己長而謗人短恃己智而欺人愚更不可面是背非教唆詞訟妬富凌贫造端攻撃尤不可乘人之危以報夙忿受人之惠而不知恩如是数端宜加警惕甚勿昩心以遭天譴敬之听之永尊行之(明溪县瀚溪揭氏家训)  明溪县城关乡揭世谦

25.《南山扶风马氏祖谱》——《马氏家训》

心田美;处境如何保勤俭,除却私心实无愆。

品行正;人文事品品品正,光明俊伟子孙昌。

孝双亲;乌鸦尚知反哺情,人子当念父母恩。

重友爱;兄弟妯娌宜一心,莫为小事争不休。

睦乡邻;和族睦邻莫逞强,移风易俗长相帮。

待朋亲;严以律己宽待人 ,朋心相处贵心诚。

教子孙;雕琢方可成大器,严慈相济出豪杰。

怜鳏寡;残疾孤寡悲心顾,儿雏母苦最堪怜。

约婚丧 ;婚丧喜庆从俭办,勿好排场莫从奢。

志远大;勤劳立业芸窗志,刻苦便成栋梁材。

家训出处:《南山扶风马氏祖谱》

26.宁化客家祖训

人往四方,励志名扬。崇宗敬祖,恋土爱乡。

孝悌忠恕,笃守伦常。尊师尚学,修身勤上 。

宜习正业,奋发农桑。端行正品,和睦礼让 。

戒赌戒淫 ,惩恶扬善。法礼不违,伦理不乱。

毓德垂后 ,千古相传。谨尊祖训,世代隆昌。

27.揭姓家规

  第一;揭氏原出自史姓,揭氏家族为严格要求族人正直处世,特于乾隆十六年季春月订立家规十条:

【一】、朝廷国课每岁依限早完,不得顽欠,尚有不遵者,累官累民依律究办。

【二】孝悌为仁之本,而温情之礼宜耆,如不孝不悌逆双亲,会同族众削谱逐出,永不归宗。

【三】宗谱务珍重,不借盗卖。异姓以妨侵占并及同姓异宗以杜盗录头序。篡宗谓戚紊乱宗枝,犯者定勒追回削谱逐出。

【四】公平正直,谦让揖逊,庶称仁里,如好勇斗狠,以恶为能,以强欺弱,恃近欺远,不论曲直,败坏风俗,如有此等轻由公众公罚,重则送官法究。

【五】闺门为万化之源,务宜严肃谨慎,务时时加督责,如美玉有瑕,百世不能改也。

第二; 揭 姓 十 大 特 点---  揭远兴  揭红武

  揭姓如同其他“百姓”,有着自己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流,有着在历史发展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与动人事迹,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然而,揭姓较之其他姓氏,有着“与众不同”的,值得后裔引以为骄傲的“十大特点”。

1、受姓于圣;揭姓是受皇帝圣口封赐的。揭史同宗,揭出于史,揭姓祖先本姓史,缘于史焕之子史定,身为将军,作战勇猛有功,在重赏之下,不图金钱名利,只求改姓换名。汉武帝据其作战表现及其被羁留揭阳县任县令,封其姓揭,赐名为猛,揭猛乃揭姓始祖。

2、始祖先贤;揭姓始祖为揭猛,为西汉统一南方,实现西汉“大统一”而被羁留在南越国揭阳县(今广东省揭阳市)当县令,忍辱负重“以素教聚蓄储者,挚地归汉,收平两粤”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受嘉奖,由将军破格晋为“安道侯”,故成为揭阳古今先贤。

3、裔孙纯洁;揭姓后裔较之其他姓氏后裔无比单一、纯洁。其他姓氏大都由众姓多人同居一处村庄部落,为团结抗敌寇及自然灾害,择伴而居,同姓于一。许多人原本各有己姓,尔后改了姓氏,因而,同姓氏而不同血缘。唯有揭姓始祖只是揭猛一人,裔孙血缘单一、纯洁,真正称得上“天下揭氏一家亲”。

4、历史新近;揭姓开族辟宗的历史最短、最新近。我国许多其他姓氏大都在“三皇五帝”时代产生的,距今都长达四五千年,有的甚至而更远更长。而揭姓受姓开族时间距今只有二千一百一十多年,历史最近独一无二。

5、时间精确;追溯祖源起始时间,大多数姓氏都几乎难免用上“大约”“前后”等二字,无比含糊不明。唯揭姓受姓时间具体是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一一一年十月十四日)。其时间不仅精确到年,而且精确到月到日。这对全国诸多姓氏而言可谓是“绝无仅有”。

6、奇迹独特;揭姓古今人才辈出,功迹显赫,许多英杰创造出许多奇迹。尤以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军事家、数学家揭暄所着,今空军政治部办公室副师职研究员揭晓所编的《揭子兵法》为最,被誉为兵学瑰宝。书中一百个字的智慧谋略,不仅对军事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包括为人处世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曾在京城人民大会堂,向国人展示,可与《孙子兵法》媲美。

7、性格耿直;固然人之性格各异,但相对而言,揭姓性格耿直较为突出。大多数都是嗓门大、气势粗、性子急、脾气燥,有气吐完,有话真说,不吞吞吐吐。

8、勤劳勇敢;不口是心非、不阳奉阴违,心直口快,性格耿直。其恐乃“将军基因”遗传所致。

   揭姓源于广东揭阳,后因屡屡遭难逃难,不断迁徙到偏僻山区,住茅蓬、垦荒山、吃杂粮、受惊慌,过着昼防饥、夜防盗的生活。防饥就得勤劳,防盗就得勇敢。如此久而久之的熏陶磨炼,一代一代的遗传效仿,造就了后裔勤劳勇敢。

9、亲睦团结;揭姓在诸姓中是“小姓”,人丁极为稀少,全国大约四十万左右,占全国总人口不足万分之三。物以稀为贵,亲睦是揭姓最为突出之点。不论村庄或城市,难得的少数揭姓之间,总是亲密无间。外出偶遇揭姓本家,更是一见如故,亲热无比。同时,人少力量小,不得不以团结增强生存竞争力。

10、全族联体;20071222日“揭阳先贤揭猛研究会”在广东揭阳成立,随后福建、江西、湖南等省相应成立了分会,并制订了会章,使其活动沿着制度化、正规化开展。同时,已着手新修全国揭氏族谱,届时全国揭姓血缘支流将一清二楚,揭姓辈派将全国统一。到那时借助这一平台将全世界揭姓联为一体,实乃古今少有。

二十、《帝王家训》

良好的家训不但可以励志、劝勤、勉学、诲戒、明德,而且可以启迪童蒙,矫正孩子们一生的人生方向。
刘邦《手敕太子文》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语于汝诸弟。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手敕太子文》是刘邦病危时(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三月)为确立嫡长子刘盈为帝位继承人并对其进行谆谆告诫和嘱托而亲笔撰写的遗训。在这篇遗训中,刘邦深悔早年轻薄文人之举,并以现身说法告诉儿子为学的重要性。同年四月刘邦驾崩,五月,十六岁刘盈继皇位。
曹操《诸儿令》
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儿,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曹操曾对他的夫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从孩子们小时候就制定较高的培养目标,希望他们长大都成为孙权那样的人物,决不能像刘景升的儿子那样,是无能无用的豚犬!在儿子们长大懂事后,曹操特地颁布了一道《诸儿令》,规范儿子们的行为。他提出“慈孝不违吾令”、“长大能善,必用之”、“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的用人准则,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曹操还有一篇著名的《戒子植》:“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可谓是言短而意丰,既有对自己这一生的自豪之感,亦有对儿子的谆谆期盼。
曹丕《诫子》

父母于子,虽肝肠腐乱,为其掩蔽,不欲使乡党士友闻其罪过,然行之不改,久久人自知之。用此仕官,不亦难乎?
这是曹丕教导儿子曹叡的一段话。从指出父母不能因疼爱子女而袒护他们的过失到做官的道理。说明因爱而过分的隐藏子女或别人的过错,最终将会适得其反。 
刘备《先主赦后主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再好吃懒做。其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至今还常常为人们所引用。 
孙权《让孙皎书》

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谓五经也。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于北境,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近闻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其人,其人求属吕蒙督中。此人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吾亲之者,非私之也。吾亲爱之,卿疏憎之;卿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卿行长大,特受重任,上有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有盛怒邪?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宜追前愆,深自咎责。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临书摧怆,心悲泪下。
孙皎是吴国宗室、孙权的堂弟。孙皎曾因为小事与甘宁争吵负气,孙权听说后便写了这么一封家书,教导孙皎待人以敬、宽容大度。其中“人谁无过,贵其能改”一句已成名言。
李世民《诫吴王恪书》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唯藩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móu)闲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磐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
这是李世民写给第三子李恪的家信。他希望李恪做事待人要守大义大礼,做臣做子要励志自勉,不能因为是皇帝的儿子就玩物丧志,骄奢淫逸。最后一句则说明了这是父亲教育儿子的信。

第一、周文王家训

眼不视恶物,耳不闻淫声——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用父母的榜样力量养成孩子的好习惯

司其过以亏其膳——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要时时处处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教育孩子宽以待人

第二、汉高祖家训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汉高祖手敕劝儿勤学的启示

倍年于汝者,皆拜——培养出一个孝亲尊老的孩子

亲其师,信其道——让孩子学会尊敬师长

第三、汉文帝家训

下之化上,疾于影响——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厚葬破业,重服伤生。吾甚不取”——塑造一个没有虚荣心的孩子

以已为是,则自衰——教育孩子脱离自以为是的漩涡
第四、汉武帝家训

尝而后知其甘苦——打造孩子的探索精神

寇可往,我亦可往——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第五、汉光武帝家训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教育孩子宽厚待人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教会孩子富而不骄
第六、魏武帝家训

生子当如孙仲谋——榜样的力量

德行堂堂可为师友——为孩子寻找到良师益友

恃才放旷的代价——帮孩子克服掉骄傲情绪

长大能善。必用之——激励在家教中的作用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施加给孩子的错误人生观
第七、汉昭烈帝家训

养不教,父之过——刘备教育失败的教训

勿以恶小而为之——教育孩子要从小处着手

勿以善小而不为——培养一个善良的孩子

唯贤唯德,能服于人——注重对孩子的品德、人格教育
第八、隋文帝家训

“江南为橘,移之江北则为枳”——家庭教育当中“虎父犬子”的怪圈

强梁门庭多不肖——预防孩子的残忍与不肖
第九、唐太宗家训

教子重身带——言传身教的力量

富由俭约来——塑造一个崇尚节俭的孩子

非慈厚无以怀人——宽容,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宽大其志——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玩物者必丧志——不要让孩子掉进贪玩的泥淖
第十、宋太祖家训

仁慈待人——赵匡胤遗训碑的启示

从善如流者昌——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虚心接受别人意见

人背信则名不达——诚信,孩子的人格助长剂
第十一、元太祖家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锤炼孩子的意志力

临敌不用命者。虽贵必诛——培养一个遵守纪律的孩子

变则通——赋予孩子创新意识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教育孩子学会团结友爱

文武兼济——协调发展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第十二、明太祖家训

教子以德,规诲过失——切莫忽视孩子的德育教育

重言传,亲力行——给孩子一次体味“艰辛”的机会

纵欲败度。奢侈移性——力戒纵子奢靡

勤则成,怠则废——改掉孩子懒惰的毛病

黜异端以崇正学——对孩子的兴趣要加以引导

至强则折——朱元璋“强势教育”的失败
第十三、清圣祖家训

求道之心,乾乾不息——勤奋好学造就未来人才

敦孝弟以重人伦——培养孩子遵从孝道

字字成诵,不肯自欺——康熙好学不倦的启示
第十四、清高宗家训

一叶障目则不见泰山——不要忽视孩子的自负心理以德遗后者昌,以奢遗后者亡—父母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惜物”教育
第十五、慈禧太后家训

越庖以代俎者戒——不要妨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抑则溢——注意把握孩子的逆反心理

扰其政则毁其身——保护孩子的自主性。

二十一;必读的书,读书改变命运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最容易左顾右盼,我们需要读书,需要些许宁静,需要给我们的心灵找到一方净土。我们放下手机,重新找回阅读的快乐,从此做一个沉浸在书海中的人。

1、《论语》: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

论语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人,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凡关心吾中华民族之生命前途,必连带关心及于吾民族文化之传统。凡关心吾民族文化传统者,又必关心及于吾古圣先师之孔子。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60岁,都读《论语》40遍到100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钱穆读《论语》,还没有读《论语》的时候是这么一个人,读了《论语》之后就变了另外一个人;如果说你读了《论语》之后还是原来那个人,表示你没有把《论语》读到脑子里头。——朱高正(台湾著名学者哲学家)

2《孟子》:教你如何激发斗志

《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文气极为雄壮,如孟子其人,泰山乔岳。

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发其昂扬的志气。

如《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即是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发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

3《老子》:大气做人,小细做事

在这复杂的社会中,很多人时常感叹自己不懂得与他人相处,老子也曾有感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于是悟出了大气做人的三个主张,即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这一切,说的就是要大气做人。大气做人,若懂得了甘为居下,谦虚不争,委曲求全,则心胸也就自然开阔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就更美好了。这对于现代来说,特别是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的时代,老子的大气思想,无非对我们在为人处世中颇有指导借鉴意义。

4《庄子》:心无旁骛专注于一件事,结果都不会太让人失望

人生在世,一定要明白两件事: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不在乎,并非是对人生的放任,而是因为有更值得在乎的东西。

乘物游心,典出《庄子·人世间》,所谓乘物,就是脱出凡尘俗世,而游心,就是顺其自然,获得精神的自由。

庄子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摒弃人为,这无为二字乍一看有些消极避世,然而所谓无用之为大用,在庄子不滞于外物的自然随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处事法则,那就是以不在乎的心态去追求在乎的东西,这种心态有时候甚至比进取本身更容易靠近成功。

不在乎得失,才有好心态;不在乎名利,方有好心境;不受外物所累,便可更专注。乘物以游心,只心无旁骛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结果都不会太让人失望。

5、毛泽东的著作;

学习毛泽东著作使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效忠国家、民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曾强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选择决策能力,有坚韧不拔的实施能力。

6、《心经》:静心,净心

心浮气躁的时代,气定神闲是一种奢侈,静心专注是一种考验。

我们的心里每天都会堆满事情,生活、工作、情感,缠成线团扰乱思绪,所以我们易怒、郁结、低落,而读《心经》,在今天,依然是我们静心的良药。

在浮躁当下,读《心经》非常适合人们日常修行,工作烦闷时,读《心经》,平复心情,豁然开朗。读《心经》可断杂念,降低我执,减少烦恼。读《心经》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平心静气。在凝神静思间,你杂念渐消,清净平和。心安定了,便能摆脱烦扰,生发智慧,这恰是禅的本意所在。

7《金刚经》:学会舍得

《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就是说,未来发生的事情,我根本就不迎上去想它;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不让它杂乱,要做什么就专心做什么;当这件事情过去了,我绝不留恋它。

每个人在舍不得的时候,究竟能做什么?
多年来,台湾知名作家蒋勋,早起第一件事就先盘坐读一遍《金刚经》。
为什么是《金刚经》?其实他也不十分清楚,

只是觉得读了心安,就读下去了。

蒋勋把《金刚经》随手带在身边,没事的时候就读一段。一次一次读。像经文里说的不惊、不怖、不畏,文字简单,初读很容易懂。不惊吓,不恐惧,不害怕,读了这几个字,懂了,觉得心安,好像就做到了。

但是,离开经文,回到生活,有一点风吹草动,东西遗失,亲人生病,病疫流行,飞机遇到乱流,狂暴风雨,打雷、闪电、地震──还是有这么多事让人害怕、恐惧、惊慌。
我因此知道:读懂经文很容易,能在生活里切实做到,原来这么困难。我因此知道,原来要一次一次读,不是要读懂意思,是时时提醒自己。该舍得的时候,舍不得,我也一样惊慌、害怕、伤痛。

人生就是一场舍得和舍不得的旅行,引用蒋勋先生的一段文字我们如此眷恋,放不了手;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 无论甘心,或不甘心,无论多么舍不得,我们最终都要学会舍得。

8、《六祖坛经》,修心合道,明心见性

经中字字句句都妙意无穷,值得一再玩味,体悟不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菩提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净心。本来清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其实说的是:不着相,不动心。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坛经》

不修证,非佛法。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

无念是不住念,无相是不住相,无住是随它去。如此,道便通流。三者是一。

9、《孝经》:百善之首,立国之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

身体和头发,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能随便损伤。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父母辛苦地养育儿女,看到儿女幸福健康,才会觉得快乐。因此正如《孝经》中说的那样,就是从考虑到父母的感受出发,要好好地珍惜生命。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兽尤如此,人何以堪?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好,而父母是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孝经》

君子进能对上司忠诚,退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发扬长处,补救短处,这样才能达到和谐。与其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这才是和谐的关键。

10、《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打得赢,也要算成本行动必有代价,战争代价极大。不要光想着战胜,要算账,值不值得。汉武大帝,就演绎了主骄民疲的一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其霸气!汉武帝一生开疆拓土,武功赫赫,结果呢?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全部破产,国家差点都给他搞亡国了,晚年迫于巨大政治压力,下轮台罪己诏,批评自己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胜在准备兵家的思想,讲究一战而定。战争不是打过来打过去,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所以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等待,是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敌人如果不犯错,我们就很难赢。

兵法所谓的诡道,如李世民言,多方以误,就是想方设法引诱对方失误。比如能而示之不能,就是其中一个方法,也是最主要的,使用最频繁,而且屡试不爽的方法。

孙子兵法教你打赢,但首先是教你认输。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听永不服输,因为人们不爱听坏消息,不愿意听到对自己不利的真相。认输才会赢!

《孙子兵法》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坚守不跑,就会为人所擒。

汉朝名将李陵,汉武帝要他给李广利运粮草,他耻于做后勤部队,请战率五千步卒直捣匈奴王庭,结果被匈奴十万骑包围,兵败投降。汉武帝杀了他全家,还害得替他说话的司马迁被处以宫刑。

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认输才会赢。

11、《红楼梦》:教你为人处世

林黛玉:入乡随俗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点评:外界的环境既然我们无法改变,那么,就去主动地适应环境吧。

薛宝钗:比量齐观

且说赵姨娘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

点评:人有三六九等,待人的态度应该一视同仁。

王熙凤:八面玲珑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点评:一朋友到我家做客,恰好那天我儿子带女朋友回家。朋友说一句,这孩子跟他爸一样,会挑!一句话夸了四个人!我们可以不爱说话,但要学会说话。

刘姥姥:难得糊涂鸳鸯与王熙凤为了讨好贾母,故意捉弄刘姥姥。事后,当王熙凤和鸳鸯向刘姥姥道歉时,刘姥姥却说: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点评:做个明白人,难得糊涂事。

12、《了凡四训》:教你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译文:一切的福田,都在于方寸之间,从心中去寻找,没有什么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单单能够得到道德仁义,也能得到荣华富贵。道德和富贵都能得到,这才是孟子说的是求有益于得也。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驰求,那么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凭命运,道德与富贵都会失去,所以没有一定益处。

只要拥有了道德,富贵便会不请自来。这句话读懂了,那人生就只有一件事可以做了,这便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改命的开始:反省自己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译文:云谷禅师说,你自己揣测一下能不能中科举?能不能生子?我想了很久,说:不应该。中科举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福气很薄,又不能积累功德来培养后福,而且很没有耐心,不能容纳别人。我时常用自己的才智来欺压别人,直心直行,说话很随意,说了很多错话。像我这样福气浅薄之人,怎么会中科举呢?

世界上有两种值得称赞的人,一种是不犯过失的人,但这种人几乎没有,谁能说一辈子不犯错误呢?还有一种,就是有了过错能立刻改掉的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就是人中丈夫。

效法天道,方能趋吉避凶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译文:《周易》为君子谋划,趋向吉祥避开凶险。如果天命是一成不变的,那吉祥怎么可能趋向,凶险又如何避开呢?《易经》开篇就说,积累善业的家庭,必然有余下的吉祥,你信得及吗?

感 悟:言行举止符合天道,符合规律,方能趋吉避凶。云谷禅师跟袁了凡说这句话,意思是命运可以改,否则《周易》绝不会说这句话。天命不是一定的,天命是按照天道的运行规律而变化的。对于人来说,必须要效法天道,根据天道运行规律而变化,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才能趋吉避凶。

13、《史记》:教你看穿一个人

通,观其所礼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贵,观其所进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荐什么人。他提拔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富,观其所养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人穷的时候节俭不乱花钱,那是资源和形势造就的;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才是品行的体现。

居,观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听,观其所行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的。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了做不到。

止,观其所好通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

习,观其所言第一次跟一个人见面的时候,他说的话不算什么。等相处得久了,再听听他跟你说什么,是不是跟当初一致,跟当初的差别越大,人品越不好!

穷,观其所不受人穷没关系,穷而不占小便宜,这样的人本质好。

贱,观其所不为
人地位低没关系,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本质特好。

14、《资治通鉴》: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