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的“意象思维”

 翠谷叠泉 2020-02-24

  草书线条是美的感性显现,草书创作,取之古人,法相天地,“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书法意象是通过线条、笔墨来实现的。书法领域内的营构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一种“意象思维”,这种思维就是在连续书写过程中对笔墨、线条乃至章法进行考虑和定位。

  书法是一种由线条组合加工的造型艺术,是作者运用书写技巧按照书法的审美特点,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一幅书法作品的完成,是作者的艺术构思与书法的载体相结合后,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书家通过线条韵律、章法和墨色来构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用点、线、面的三维空间感和浓、淡、干、湿、润等方法,来强调章法上的墨色或形态对比,使其产生不同形态的动感和质感。

  线条的质感直接影响到书法作品的感染力,表现线条的金石气,表现线条的枯藤性,表现线条的圆润性等等,如古人所谓的屋漏痕、印印泥、折钗股、锥画沙等等,都是线条质感的艺术表现的典范。

  草书的意象空间要有立体感,立体空间感是书法家利用线条布白的书法艺术语言形式,是指空间和线条两者所构成的空间立体形态。作品章法布白表现立体感的形式,就是要在二维平面上,运用笔墨线条手法表达出三维的书法艺术语言形式,以及现实立体空间感的表面结构,从而使书法艺术表现力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书写的特技手段可以控制线条的立体感,随着作者用笔的轻重变化和水墨的浓淡而逐渐透视出其立体性。草书创作时字形、墨法、笔法要有变化,通篇作品,方形、扁形,端正、敧侧,横向、纵向,大小、方圆,粗细、长短、中侧,润泽、枯燥等线条形体沿着中轴线或穿插挪移,或疏密,或三两字组连绵,笔法要灵动多姿,起笔、行笔、收笔处要强调多样性,起笔时候忌讳尖细的用笔,其次,习惯性用笔反复出现都应该避免。

  通过线条的交织关系,字形大小来表现深远的立体空间感。但是,在强调对比关系和丰富性的同时也要忌书眼过多,随处是眼等于无眼。中间一行是作品的重点,从整体上看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此亦名“书眼”。

  大小字变化相间,轻重字参差错落,才能“放逸生奇”。草书的字要有连贯性,断得不要太多,忌专用中锋或专用侧锋,宜中锋侧锋并用,书写要爽利,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笔路清晰,运笔方向明确,腕圆笔方,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线条要含蓄内敛,有静气。

  线条忌由快速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均等,宜行处皆留,留处皆行忌按笔过重,提笔发飘。宜讲究提按,做到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按着笔时也轻提。其用笔之法要在奔放的行进过程中回环往复,在疾涩、快慢、提按交替中展示出轻盈与厚重,阴柔与阳刚,方向与线质,起伏与跌宕,劲直与婉曲的多重“变奏”。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还要结实,既有铁划银钩的粗笔,又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草书创作要利用丰富的墨色层次,借助空间布局的疏密对比,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作品深处,把观赏者的想象渗入深远的立体空间艺术中。墨色要突出对比,在大的块面上突出,而不能给人造成细碎的视觉印象,不然就会花里胡哨。对比太多了,反而适得其反。另外,墨和水的化合要讲究,一边备墨,一边要准备好水,要会蘸墨之后再调水。忌一字一蘸墨,笔均墨匀。重新起笔宜用浓墨,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无墨时也能看出字中有笔,最忌团状的模糊一片,使用涨墨犹须小心,不能一片狼籍,全无书卷气。

  如若草书有苍茫浑厚之感,字的大小、轻重、正欹、聚散、交错等就要讲求自然变化组合,不搞拼凑,方能显出千姿百态,增强草书的艺术魅力。至于通篇布白中的多变,应是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用笔讲究“迟”与“速”,行笔速度的快慢与笔毫的顺逆相结合,并使疾、涩相对而生,相对而存。

  疾势和涩势的运用关系到笔画的质量和生命力,这也是笔法的核心。这两种势,不但涉及到用笔的速度,也涉及到用笔的力度,是速度与力度的凝结体。行笔力度强弱体现在行笔的提按中,笔画细要用中锋使转牵连,粗线条不直行,要多涩笔,草书在回环的时候会形成多处圆弧形线条,用方笔和推、拧、挫,涩进、移位和适当断笔处理加以“破”局,当然,草书断笔要意连,要空中揺笔,做到上下字气息要连贯,笔路要连接,要贯通。连贯性是草书线条的基本特征,草书线条的连有“实连”和“意连”。但上下字的牵连容易造成“大斜线”,它的反复出现破坏了美感,就要给予“纠正”。

  胸有乾坤,笔底万象。草书是精神的迹化,以精当的神采显现来结合书写自由状态下的视觉流美,作品便可承载书家心性中的创造才能,草书创作在自由变化的过程中,走向终结的语境和格调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