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强迫的产生与发展,往往不是短时期的,它同我们性格因素和成长的经历有关,它的影响也辐射到日常生活。因此强迫症的治疗至少包括三个部分:
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以下两个方面也值得关注。 01 积极调整生活 要降低对症状的关注,就得继续当下的生活,但如果生活方式过于无聊,所做的事情内心比较排斥,就很难让自己投入精力去做,更别说还得带着强迫对自己的干扰地积极生活。 制定目标、让生活更有建设性 重新规划下生活内容,可以把每天可做的事情写下来,让自己更有方向。 但要注意的是不需要设定过高的目标,可以告诉自己“目标可行比完美更重要”、“事情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让自己灵活应变。 平衡生活、劳逸结合 由于强迫症群体很容易单一、过度上进,只有工作或学习,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加重强迫的一个原因。 因为现阶段,要让自己学会平衡生活,累了就允许自己玩会游戏、娱乐休闲下,学会适当放松。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新鲜感 兴趣爱好以及有新鲜感的事物,能够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也有一定的放松作用。 02 改变强迫的内因 内外兼调,才能实现真正的痊愈,不然就就只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积压到一定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又会爆发出来。 所以在强迫的治愈路上有必要看到内因。这一步也是最为困难,耗时最久的,因为它是在改变我们的人格,是一种刮骨疗伤的“自我成长之路”。也难怪很多强迫症患者都不愿意选择走这一步。 关注情绪需求 强迫症患者也很喜欢压抑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想表现出自己乖和好的一面。 在强迫爆发后,很多人还是在继续着这个模式,忽略内在真实的需求和情感。但实际上人的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的出现都是应该的,反而是我们对情绪的评判和应对带来了困扰。 人的存在,它因为我们内在的需求而升起,因为我们的应对方式而发展,因为其或被满足或被适应而消失。 当我们不急于排斥和解决它,尝试看见它,并且允许它存在。它传递着我们身体怎样的信息?不知不觉它就会消失或转化成另外的情绪。 1、倾诉 要注意这个倾诉不是说像祥林嫂一样,过度抱怨,或者让别人来解决你的问题,这还是一种对症状的解决。 只是说出自己现在的真实感受,倾诉的对象最好是自己非常信任的,能给到你关爱和支撑。 2、写“情感日记” 如果没法立马找到倾诉的对象,可以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感受,这也是一种释放。 3、让情绪自由 负面情绪堆积太多,不需要再刻意的压抑或伪装。可以用一些方式释放出来,这也可能是当时自己本来就想做的。比如
可以选择当下自己想做以及能够获取的形式去发泄就行。 4、关注自己的需求 有时间把自己当成小孩一样,去满足自己的需求温柔的善待自己,可以是
珍视自己独处的时间,如果可以的话,每天尝试做一件舒服或让自己喜悦的事。 调整完美主义的模式 强迫群体往往有一个性格共性:高要求、完美主义。 在某些情景它能帮助我们成功,但是当遇到生活挫折、压力,生命变得不可控时,这个特质会让我们无法接纳现状、无法接纳自我。从而促使强迫爆发。 此外,治疗强迫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性格磨炼过程,因为在整个调整过程中,我们会很容易过于急躁、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犯错,并且很难接受症状会降低自己的工作、生活效率,想要自己工作不出错,实际上这些都是追求完美的表现。 1、认知调整 接受一个事实,人是不可能完美的,自己完美主义的追求是过度的,也是我们患上强迫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迫出现后生活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是必然的,要接受这个现实,实际上也是在逼着我们不要那么追求完美,可以告诉“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或者在众多事情中找到最重要的那么几个价值点,尽量去完成他们,而其它的当放则放。 2、觉察与完美主义有关的信念、想法。 治疗过程中追求完美的时候,往往都会产生一些信念,比如
觉察到后就可以中断功能不良的信念、积极替代,比如告诉自己
坚持、热忱和自信才是完成事情的要素,继续去行动。 3、关注积极的方面 完美主义者总喜欢关注不足不够的部分,并且将其夸大化。所以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关注点,关注自己的进步。比如在治疗过程中,只要有点小进步,就可以自我奖励和表扬,哪怕这个进步非常的微不足道,也可以表扬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4、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例如不要总是想着什么时候能够痊愈,过于追求痊愈这个结果。目的心太强,只会本末倒置,让自己离痊愈越来越远。 因为治疗强迫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的、更有意义地活着。可以让自己更多的去注重生活的过程,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细节,当下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症状的痊愈就顺其自然吧!当生活美好时,即使带着症状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好。 放下过度控制 完美主义在行为的表现方式就是过分控制。 强迫症患者大多都是控制欲很强的人,希望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自己都能掌控,试图用自己的意念去对抗自然,对抗生命中的无常变化,比如用强迫行为去控制强迫思维。 这种控制欲往往和一些创伤经历有关。要想克服过度控制的问题,往往需要坚持并且长期的调整,以下提供几个办法: 1、培养耐心。 控制欲过强的人往往都非常心急,想要问题立马得到解决,但这往往是脱离现实的。因此需要让自己容忍暂时的混乱,等待好的时机以及答案的出现。 2、接纳自己的价值。 低价值感的变现形式可以是控制更多、通过控制事情的结果不断凸显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天生就有自己的价值,你是否愿意看到:价值时创造出来的,不是控制出来的,你是否愿意创造性地生活? 3、接纳现状。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接受现状也就需要学会适应生活中的变化,可以试着培养一些肯定信念,比如“我正努力让自己顺其自然”;“不如试着放手并相信事态会自然发展”。 4、也可以试着找到自己的精神信仰。
篇幅有限,先落笔此处。欢迎“强友”们,分享你的经验和感悟。 生命不会给我们安排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切的磨难都是为了让我们锻炼成更好的自己。 关于泊恩 泊恩心理PsyBene是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以及循证心理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为基础的临床精神心理专科门诊,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临床证据、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根本,致力于为来访者提供“科学循证”的精神卫生服务。 〓 泊恩声明 〓 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对于该文章拥有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编、转载,该文章由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问或者建议,欢迎通过公众号联系在线客服提交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