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待花开是一种好的选择吗?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20-02-27

有人谈教育就应该抱着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因为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取得的,是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

     不能说这种说法就不对,但也不能完全赞同。但这要面对的人是谁,面对这个人出现的什么问题。如果这种学生只是犯了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而这个学生自身的能力与悟性也不差,这个时候是可以采取“静待花开”的方式去面对,因为这种错误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去指出。如果当老师的迫不及待地批评学生,似乎觉得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与调整自己是不合适的。如果这个学生是那种个性极强的人,而老师如果并没有采取合适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场合去说这个学生,结果可想而知。好心办坏事,物极必反。这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结果。

   但是如果当老师遇到的是那种对自己没有要求,人生也没有什么目标,平时就随随便便,自我约束力极差的学生,还能够选择“静待花开”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吗?这个问题值得商榷。这要具体分析。假如,这个学生是属于有一定天赋,也有一定的上进心,只是平时的习惯不太好,而且也没有几个老师能够做通他的思想工作。而你这个老师跟他的关系不错,他也挺喜欢你,这个时候作为老师,你是完全可以根据这个学生的特殊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狠狠地尅他一顿,当然前提是恨铁不成钢,是替他感到可惜,希望这番痛斥能够唤醒这个麻木之人。有时这种激将法还是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然如果这个学生是那种油盐不进,完全无所谓,老师的教导全当耳旁风,而家长也不怎么管教,作为老师顶多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多去帮助引导他几次,如果这个学生根本就不上心,教育又不是万能的,“静待花开”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这种学生在目前这个时期暂时头脑还不少很清楚,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就不可能有什么深刻的领悟。他们只有自己真正经历彻底的挫折,只有自己真正经历过社会的摔打之后,才可能理解老师良苦用心。

   “静待花开”的确是一种美好的追求,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育状态,这需要教师能够“静”得下来,而且那朵“花”,的确有花的潜质与可能,教师的这种“静”才真正有价值。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是不可能都选择“静待花开”的方式,而且“静待花开”的方式是使用也是很有技巧与艺术的,这是需要教师用心思考谨慎使用,用对,就很好,用错了,则会适得其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