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专题•武汉加油】武汉京剧团“十大头牌”之贺玉钦

 cxag 2020-02-28
  武汉,历来是京剧重镇之一,几乎所有京剧名家都有武汉演出的经历。武汉有“市京”(武汉市京剧团,成立于1950年,现改名武汉京剧院,院长为刘薇)和“省京”(湖北省京剧院,成立于1970年,现任院长为朱世慧)。
  著名的武汉市京剧团(也称老武汉京剧团),成立于1950年1月18日,前身为中南京剧工作团,是我国解放后第一个国营京剧团。首任团长为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继任团长为著名'麒门弟子'高百岁。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剧团阵容齐整,流派纷呈,高百岁、高盛麟、陈鹤峰、杨菊苹、郭玉昆、高维廉、关正明、贺玉钦、陈瑶华、李蔷华被誉为“十大头牌”,通力合作,所演剧目精彩异常,蜚声海内外。


贺玉钦(1921~1973 )

  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绍兴,原名贺文清,为中华戏曲学校“玉字科”学生,习武生。以《伐子都》享名,以北戏南技、长靠短打、台风勇猛、翻打扑跌杀而闻名京剧舞台。

  据贺玉钦的儿子贺乃震回忆:当年我父亲考进中华戏校时,我爷爷曾对我父亲说:“你进戏校后要不怕吃苦受罪,出科后一定要成为前三名,要成为角。如果达不到就不认你。”我父亲不辜负老师和前辈们的期望,他为了练好基本功,天还没亮就翻院墙出去,因为怕影响学校的师生们睡觉。院墙外面有一条河流,他为了练好飞脚,就从比较窄的地方打飞脚过去,一直打到宽的地方。如果打不过去就会掉到河里。在苦练中,有一次他把自己手掌中的虎口打炸裂了,鲜血直流,他忍着剧痛继续练。由于延误了治疗,造成严重的发炎,整支左手和膀子全肿了。后经一位老中医给他治好。老中医当时就说,你要再晚一点的话,就性命难保。我父亲给我们讲这件事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他手上虎口处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疤。我父亲就这样不怕苦、不怕受罪,甚至连生命都不顾,才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和绝技

  20世纪40年代中期,贺玉钦与陈永玲(筱派花旦)、王铁侠(谭派老生)、张春华(叶派武丑)以“少壮派四头牌”南下,贺玉钦的《三岔口》《金钱豹》《巴骆和》《翠屏山》等,在上海天蟾舞台一炮而红,联演客满数月。

  1950年,贺玉钦加盟中南京剧工作团,后转为武汉京剧团,与京朝派大武生高盛麟、南派出手大王郭玉昆,共挑汉皋武生三头牌。他演《伐子都》,穿大靠厚底儿,走小翻蛮子,小翻倒扎虎,小翻硬抢背,从三张桌子上翻下;《界牌关》一张桌上走串小翻裸子、《四杰村》一飞脚横过四张并排桌子、《小行者力跳十二涧》走平串毛钻过四大妖手中八个滕圈,被称为“绝技”。


  贺玉钦与郭玉昆演《真假美猴王》,双悟空一南一北各有精彩不分轩辕;陪厉慧良演《走麦城》的关平,厚底靴三圈大圆场,接三个小翻连摔棒子,结果台下“满堂好”全给了关平;陪小王玉蓉演《出塞》,全套洗马、遛马套路来自《铁公鸡》之张嘉祥,一时间马夫风头压过王昭君。其扎实过硬的勇猛台风,至今仍为汉皋老戏迷所津津乐道。

  1953年,贺玉钦参加了赴朝慰问团。1956年,在湖北省戏曲观摩大会上《界牌关》一剧获得编剧导演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多次参加赴全国各地的演出和赴武汉防汛工地、衡阳慰问等演出。还参加了现代戏《红军远征》《芦荡火种》等的演出。

  在众多擅演猴戏的名家中,贺玉钦的猴戏也能独树一帜,不仅剧目丰富,而且脸谱也与众不同。1960年奉调前往湖北戏校从事教育工作,负责统筹戏校中武生、武旦、武丑、武净各行总讲。在校期间向学生传授了大量优秀剧目,为湖北及外地培养了一批武生演员。


非常可惜!
在老武汉京剧团“十大头牌”中
这是唯一的一位未找到其音响资料的
我们只能透过文字和图片
遥想当年享誉南北的武生名家——贺玉钦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