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厚道针灸第二十四讲:按摩的重要性

 徐红力 2020-02-28

按摩是脉诊的基础

作为中医只懂什么中药治什么病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这个病是怎么来的。中医的27步脉诊实际上是在中医按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按摩都诊断不出气跷、血跷等等的一些质地的变化,只知道寸关尺是不够的。像涩脉、迟脉、革脉、紧脉、散脉、缓脉等这些脉象都要用心去细细的感悟才能够知道。即使我们在学习脉诊的时候,也不能一上手就诊出脉象的沉、迟、滑、数,这都需要用按摩里所讲的手与病对话,心与病对话。如果按摩学不好,触感就不好,直接布上三指禅是摸不准脉象的。所以中药学得再好,到底不会把脉,不懂经脉怎么去开药方?也就是说在学脉诊之前,你最好要先学会按摩,所以这个按摩对你将来不管是学习针灸还是抓药,甚至把脉,还有望闻问切都有很大帮助。

按摩完全是临床实践的一个体现,那些望诊什么的都是一种感性认识,到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你能摸出病是怎么回事,才知道是木克土还是金克木。知道这些东西你才知道用什么药方。

用针诊脉

我们这里讲的非药物疗法是按摩和针灸。针灸这一块并不是说哪个穴位能治哪个病,你必须先会按摩,先找到病位,通过按摩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再针灸。针下去同样会知道这是紧脉还是迟脉,应该用什么药方。你用三指禅来诊脉,我用手的延长--针来诊脉,同样可以体会出脉的沉、迟、滑、数,革、紧、缓、散等,而且更精准。想成为大师必须有临床经历,有你的认识和见识,你所经历过的酸甜苦辣会带给你很多经验。所以说临床经历很重要,不能只想着 一些尖端科技,或者学个一招鲜什么的,想着用一种药就能治什么病,或一种针法就能把这病治好,那都是泡沫,不堪一击的。

我们讲完按摩马上就会讲针灸,往后我们还要学一些中药方剂。虽然我们在学习按摩和针灸中脉学比较少,没有学习用三指禅如何诊脉,但实际上我们用针照样可以体会出表里、寒热、虚实,知道脉的沉、迟、滑、数。说到底这些都和按摩息息相关,按摩是基础的基础,经常按摩手上会有触感,用针的时候传导到手上便能很快辨别出脉象及质地。就拿以前的悬丝诊脉来说,我想他能诊出脉是沉是滑,这都是想象吧,这个悬丝诊脉能诊出脉管里的紧和革?我想非常难吧!因为有些脉象在底部或中部,或许沉、迟、浮、数可以诊出,革、紧、散便很难诊出。有时候按摩都感觉不出病位里是什么样子。

按摩其实是一种触诊

临床上按摩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皮肤很硬,有的很松,有的外松内紧,再往深处是革,通过触摸咱们便知道这个病人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是少阳证还是阳明证,这都是通过按摩诊断出来的。所以说按摩针灸的时候再去诊脉显然是画蛇添足,所以按摩和针灸的人诊脉的比较少,在按摩和针灸过程中已经就知道了脉象,而且更精确。比如涩脉,这个脉象一般很难诊断,但使用针就知道涩不涩还是比较容易的。

讲按摩肯定先要知道经络和穴位,哪些穴位比较重要,通过按摩去体会它,感受它,认识它,将来下针的时候就知道怎么下,包括应该用什么药,都会心中有数。按摩一点都不会,手上没有触感,就说我会诊脉,这是胡说。所以我希望大家耐着性子去了解真正的按摩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按摩是一种触诊,为什么四诊里面没有触诊,切脉就是一种触诊,所以说切脉也包含着按摩。因为它是触摸在皮肤上的一个部位(现在也叫全息点)来知道下面脉管的博动情况,了解病情。我们按摩是全身的触摸,和切脉没什么两样,诊脉这种全息只知道一块,我们用循经按摩法全身触摸,完后会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最后再诊脉会更明确,更精准。不要认为按摩太费劲,可以不费劲,只是去感触这底下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气跷,还是血跷。

按摩辩证质地就等于切脉

我们前面讲通过按摩感受质地实际上就是切脉,但在按摩上不讲切脉只讲质地,质地在中医的认识上就是切脉,就是通过手的触摸知道皮下到底是紧、是革、是粘、还是硬等。然后我们才能根据触摸到的质地进行处理。比如表皮硬就是外感风寒引起的,那就刮痧,艾灸,放血。按摩时表皮质地柔软,是由内因引起的,是由情志引起的外面皮肤都很柔软,如果不是咱们所说的推筋着骨,只轻轻的抚摸过去,感觉好像很健康。力度大些,推筋着骨的推过去,你会感觉到里面筋很硬,很革。这就是情志引起的,是气不足引起的,如果用药要用葛根汤。也就是说通过按摩,了解每条经络的触感和质地,了解每条经络的表现,这十二条经络里我们就知道是左是右,是上是下,是里还是表,是寒还是热,都直接能感受到。而不只是按在手腕上就知道哪里病变。所以我希望大家好好学按摩,通过按摩找到病,以病找药,找方法,找办法。但是你不认识病,只知道药方却不知道怎么用,一用就错,原因是你不懂按摩。

学好按摩的重要性

我们中医,一是标本兼治,二是整体观念。如果按摩学不好,用药也都只是治表,你没有整体观念,只有通过按摩你才能彻底了解。像现在的小针刀就只是治表,只解决当时问题。只有通过按摩后,才可以根据质地的软硬进行刮痧,艾灸,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治疗一段时间,这才叫标本兼治,不是病人一来就大开方子,下长针,肚脐针等,却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只有用整体观念去思考,通过整体触摸去认识,才知道疾病与全身的关系,才能把病认识的比较透彻。才知道什么是整体观念。现在的西医搞细胞学,通过分析细胞来搞清楚疾病,却也有抽血查不到的细胞,原因是它根本不在细胞里,所以这个疾病也无法搞清楚。因此我希望大家把按摩好好学一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