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康博士:替雷利珠单抗——结构改造成就独特作用机制

 矿泉水32tez9ze 2020-03-03
李康
博士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生物药研发负责人
近30年生物医学、肿瘤生物学、抗体药物开发和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经验
前中美冠科——辉瑞亚洲癌症药研究中心执行总监
前美国La Jolla辉瑞癌症药研发中心资深主任科学家
前美国唐氏生物科技/基因泰克资深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
前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达拉斯医学中心副教授
美国埃莫瑞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美国达拉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武汉大学细胞遗传硕士学位

随着肿瘤免疫疗法2.0时代的来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走进临床,让更多医生和大众了解了PD-1/PD-L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为我国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PD-1单抗,属于人源化IgG4变异型单抗,具有独特药学作用机制。本期探界说我们将详细解读替雷利珠单抗的“独特之处”。
一、单克隆抗体的基本结构:
  • 单克隆抗体是针对同一抗原决定簇的高度靶向专一的免疫球蛋白,由两条相同的轻链(L)和两条相同的重链(H)组成,重链和轻链均由恒定区(C)和可变区(V)组成(下图所示)1.2.3



二、替雷利珠单抗4
  • 替雷利珠单抗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PD-1单抗
  • 替雷利珠单抗在可变区的Fc段进行了改造,具有不同于普通 IgG4 的独特药学作用机制
三、替雷利珠单抗与其他PD-1抑制剂:
  • 结构差异:替雷利珠单抗去除Fc段与巨噬细胞表面Fcγ受体结合能力,而其他PD-1单抗(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均保留Fc段与Fcγ受体的结合能力4
  • Fc段结构改造的优势5.6
未对Fc段进行改造的PD-1单抗:抗体Fc段与巨噬细胞表面表达的Fcγ受体结合,发生PD-1 抗体介导的免疫细胞交联,进而引发巨噬细胞启动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效应),消耗T细胞,影响抗肿瘤效果

✓替雷利珠单抗对Fc段进行改造,去除和巨噬细胞表面Fcγ受体结合的能力,避免了普通PD-1抗体诱导巨噬细胞的ADCP作用,保护T细胞的功能活性,理论上可增强其有效性

在独特作用机制基础上,替雷利珠单抗抗肿瘤活性也经过临床试验验证,I期II期试验显示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膀胱癌ORR分别为29.4%和23.1%,安全性良好7.8。目前CDE已结束替雷利珠单抗注册申请的技术审评工作,报送国家药监局进行审批,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尿路上皮癌适应症的PD-1单抗。相信未来随着替雷利珠单抗的上市,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将得到更好提升和改善!

(注: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本项目由百济神州(上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