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昵称32901809 2020-03-04

诗歌是中国古代璀璨的民族瑰宝,谱写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作品高峰,以诗歌着手,可以窥视到中国古代的发展历史,无论在文学意义上,还是史学价值上,诗歌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纵观历朝历代的诗歌,'借情抒情,以酒达情'是文人惯用的表达方式,'诗酒联姻'是对诗歌与酒文化最好的诠释,古有云:'无酒不成诗,斗酒诗百篇'。以酒入诗的现象,在中国鼎盛的唐代尤为明显。台湾的诗人洛夫曾戏称言:'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虽有夸张的成分在内,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是诗酒结合的鼎盛时期。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唐代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唐诗作为一种当时流行的文学形式,它的强盛反衬出唐代的社会现实。唐诗中的诗酒文化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流传至今的将近五万余首唐诗中,一半与酒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直接咏酒诗就有六千多首,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唐诗中的诗酒文化经历了由兴到衰的发展史,从系统论的角度出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初步探寻出诗酒文化的成因及其特点,也能为现今社会带来更多的启示。

唐代诗酒文化盛极一时并非是偶然的结果,诗酒文化的形成能在唐代成为独具一格的文学特色,其中最重要的内在原因是诗人本身嗜酒如命,把酒当作情感抒发的主要途径之一,以'借酒浇愁','酒后吐真言',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方式来表达自我情感,在文人的眼里,酒不再是单纯的物质饮品,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他成为文化的载体以及文人精神的象征,诗酒文化正是以此来表露出唐代各个阶层文人的情感寄托和精深升华,折射出唐代的社会现象。

一、唐代不同时期的诗酒文化

'诗酒风流'是唐代诗歌与酒文化相结合的特有标志。据统计,在《全唐诗》49300余首诗歌中,有 6000多首与酒有关,各个时期、各个诗派的代表人物的咏酒诗比比皆是。在唐代使用到酒的场景较多,在祭祀、婚娶、丧事、宴会、节日等活动中都会存在酒的身影。物质和精神两个因素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把诗歌和酒文化两者的精华融会贯通,使之碰撞出更为博大精深的诗酒文化。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唐代饮酒诗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盛转衰的过程,饮酒诗在每个时期呈现不同的文化影响,与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文人诗风有一定的关联度。所谓的诗酒文化,是应用诗歌的形式直接表达或者间接影射酒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它涵盖了诗歌的高雅志趣和中国酒文化的浓郁生活气息,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诗歌文化内容的延伸和酒文化精神深度的提升,酒文化通过文人的真性情来增加诗歌的文化感染力。

1、初唐时期:初唐饮酒诗深受魏晋南北朝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风逐渐开始摆脱经学的影响束缚,整个时代的文学的思潮也逐步从儒家所教化的政治理念中脱离,开始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涌现出如阮籍、嵇康、陶渊明等优秀诗人。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开始借用言外之意,提出一些全新的理论、气骨和风韵,审美思想偏向于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

初唐的诗歌结合魏晋南北朝诗人崭新的理论,其诗歌中已然减少对政治方面的描写叙述,文人士子通过饮酒把心中的真性情宣泄而出,在诗歌中表达出对生活的向往、对政治的抱负和对人生的感悟。初唐的整个诗风深受魏晋南北朝诗风的影响。

初唐时期最能饮酒的名士当属王绩,他嗜爱饮酒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他先入仕于隋末朝廷,后期又是初唐时期的一名官员。但是两朝官员的身份让他在官场的地位十分敏感,因此看透官场的现实,不满于现状走上了隐居之路。

从王绩的饮酒诗《山中续志》:'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可以看出,他理想中的世界应当是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状态。强烈表达出他对现实中功名利禄的不屑以及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孤高自傲的性格。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同时期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样也以酒兴言志,睥睨仕途,用酒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卢照邻在《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曾写道:'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在登高时节喝菊花酒是习俗,饮酒便是叙事,在外奔波的游子通过此情此景触发了思乡之情,饮酒便成了他们消愁的工具。饮酒消愁,在叙事中寄予乡愁之情。杨炯的《送梓州周司功》:'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同样以酒抒发对好友离别的悲痛之情。在此情此景下饮酒,便成为初唐诗人失意后遣怀释愤的一种载体。

2、盛唐 :诗与酒文化结合的繁荣时期

经历初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积淀,盛唐时期进一步发展,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多元文化齐头并进,诗歌汲取养分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酒的存在更是催生了大量优秀诗篇,酒作为'诗兴'的助力元素,在诗歌创作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诗酒文化将诗理、酒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同流派的诗人都寄情于酒,抒发诗意,他们在不同境遇饮酒作诗,表达心中 的所思所感。在盛唐时期诞生的两位诗人把这两者完美地融合,'诗仙'李白可谓诗酒至尊,癫狂豪迈;'诗圣'杜甫其酒诗沉郁,忧国忧民。

'赞酒名诗出盛唐,盛唐诗人尽酒仙。'这是对盛唐时期文坛的真实写照,凭借着酒兴写下千古名句不在少数,'诗仙'李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论是《忆旧游寄谯 郡元参军》洋洋洒洒地写下:'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的雄风,或者是《月下独酌四首》的'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的独饮自娱,他的诗歌把酒趣、诗情交融结合,将饮酒时的癫狂与洒脱,用豪放的笔触表达出舍我其谁的雄放气概。李白的诗自有他的妙趣,在他的饮酒诗中将酒拟人化,赋予了酒文化独特的英雄气概,在名篇《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短短几句诗涌现出汹涌澎湃的豪情,表现出李白的傲气和狂放不羁,《将进酒》也是千年来不可超越的经典绝唱。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盛唐时期几乎每个文人都是诗酒狂客,但是在独酌方面唯独李白做到了极致,他的《月下独酌》是他人无法比拟的存在。酒刺激了李白的创作激情,在夜晚的月色下引发了他丰富的联想:'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境虽好,表面上李白也自得其乐,在月下独自一人饮酒,明月、影子是共饮的对象,背后的无限悲凉又有何人知道?李白已然寂寞孤独只能一人邀月饮酒,与影子作乐。细想,在往后的日子里,这样的日子还要延续许久,将来可能一起共同饮酒的人已经找不到了。如此凄凉之境,李白通过酒的刺激把孤寂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

在盛唐诞生的瑰宝之一杜甫,也是一位扬名于世的嗜酒诗人。杜甫爱酒,可以说人尽皆知,比如在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云:'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借用阮籍爱酒的喜好来比喻杜甫爱喝酒的心情不比阮籍来得少。同时在任华《杂言寄杜拾遗》云:'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如今避地锦城隅,幕下英僚每日相就提玉壶。半醉起舞捋髭须,乍低乍昂傍若无古人制礼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杜甫醉心于酒可见一斑,用文字记录下杜甫在喝醉之后当场狂歌,虽然无状却是君子所为。

杜甫的饮酒诗也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将酒作为载体,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拳拳爱国之心。正是因为他想要'大庇天下寒士',渴望建功立业,然后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一个打击,多年来的入仕不举,国家的不幸与个人的遭遇重合在一起,他无力改变现状,只能用酒来麻痹自己,所以杜甫的诗歌描述了家国兴衰之势态,从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就可见一斑。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除了李白和杜甫两位的饮酒诗,盛唐无出其右的边塞诗也是一种重要题材,由于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战争较少,如有战争也都以胜利为主,所以边塞诗歌多以积极开拓国土、对胜利的信心、辽阔的视野以及异域的情怀为主调。高适的《送李侍御赴安西》:'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诗句所展现的并非悲壮的牺牲情怀,而是豪迈雄健的气概,没有表达出将士离开家乡的不舍之情,他们在踏上从军的征途,用高举的饯别酒来展现属于盛唐时期的时代精神,别开生面又不同凡响。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时的边塞并没有战争,岑参出使西北自然不能如其他边塞诗歌描写战争的场面,所以他在诗歌中更多是描写边塞的景物和想象,用'梨花开'来体现将士不畏惧严寒的乐观精神。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3、中唐时期:国力渐衰,文人壮志难酬的'酒诗忧愤'

文人的文学作品跟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休戚相关,诗歌所表述的内容和情感会侧面反映朝廷的真实状态。中唐时期朝廷腐败,贪污、朋党之争日趋严峻,经济实力迅速下滑,国力也由盛转衰。文人士子急于改变现状,却无能为力,壮志难酬的他们沉醉在酒的世界里,希望通过饮酒麻痹自己,寻找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中唐时期的饮酒诗以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韩愈、刘禹锡为代表。其中白居易在当时无论在政坛上还是诗坛上都是有话语权的人物。在他沉郁时,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原则,运用诗文来帮助国家君主明辨是非、善恶。犀利的笔触诉说着百姓的痛苦,揭示朝廷的现状。他的《杂曲歌辞·浩歌行》说道:'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酣歌。'以及《劝酒》'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马相趁走。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都是饮酒诗中的典型劝导文字,期许国家现状有所改变。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4、晚唐时期:争斗频发,世风凋敝,文人感时伤逝

藩镇割据,党派林立是晚唐时期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争斗频发使国家实力跌落谷底,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文人士子感时伤逝,文不能造就盛世,武不能安邦定国,无能为力的文人士子只能把一腔悲壮情怀都赋予了酒,酒成为他们唯一不变的精神寄托。这一时期以李商隐、杜牧、李贺为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诗风紧靠时代主题,以悲凉沉郁表达苍凉之感。

李商隐诗歌应用清词丽句构造优美形象,是晚唐诗坛上的大家。诗歌用词精准,意蕴深厚,饱含朦胧的美感,即使在他人笔下豪放不羁的饮酒诗,在李商隐的笔下美感依旧。《杂曲歌辞·杨柳枝》是他经典的饮酒作之一,其中写道:'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正是凭借优美的辞藻,让晚唐的士子在争斗中找到了希望,在他的饮酒诗里看到理想状态的自己。他的另外一篇饮酒诗《风雨》,在经历了朝廷跌宕起伏的党派争斗后,往日里的盛唐风光不复存在,他用凄美的词句演绎了晚唐的苍凉绝唱:'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二、唐代诗酒文化形成因素

文人把高雅的情趣依附在酒中,把自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寄托都存放在酒中。酒已经深深地融入到诗歌的骨血中,诗与酒相互相融、相辅相成。唐代是诗与酒两者高度结合的时代,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诗酒文化有其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唐代诗酒文化形成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千百年来,文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实则是把真实情感蕴藏在酒里,在经历魏晋南北朝不太文雅的饮酒诗,唐代逐步将饮酒诗雅化,成为高雅的一种文学艺术审美。陈子昂的'诗书琴酒以观先达之风,山水丘园将为遗老之赏',将酒从根本上成为从属于阳春白雪的文学形式,所以饮酒也理所当然成为诗人表明身份和体现高雅的象征物,诗与酒的结合也就成为新一代诗人表达内心的新形式。

唐代诗酒文化的形成主要是依靠成熟的经济因素和历史积淀的时间因素,其实从根本上而言,诗酒文化同属于休闲文化的形式之一,所以这两个客观条件占据重要成分。

1、唐代开放酒的生产销售,采取宽松的酒政

在唐代以前,对酒是采取极端态度:不是放任酒品的泛滥,就是实行全面的禁酒的政策。唐代则是采取中和的方式,既开放酒的销售和生产,又采取高赋税来限制酒的泛滥,相对宽松的酒政,使酒得以在上层贵族官员和文人之间流传开来。唐代虽然酒已经得到普及,但是价格却较高,是普通百姓无法承担的奢侈消费。在文人的眼里,寓意高洁的清酒才是他们的首选,而这种酒品的酿造过程繁琐、原材料高昂。以至于酒仙李白都'吐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足以证明清酒的价格非一般人所能享受。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虽然浊酒相对清酒要便宜很多,但价格也绝不低廉,杜甫也感慨:'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诗人大多出生于名门望族,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部分也是当朝的官员,享有一定的俸禄,倒是不用担心酒价格的高低。而且唐代宽松的酒政是支持诗人们游宴和群饮的,由此促进了诗酒文化的发展。

2、酿酒原料丰富,酒文化的发达

由于唐代是重农的时期,粮食产量高,为粮食酒提供了充足的酿酒原料。此外,唐代除了粮食酒还有葡萄酒、松叶酒、柏叶酒等,唐代地域辽阔,作为这些酒品的原材料在全国各地均产量丰富,为酿酒提供后备力量。

酒的产能提高,那么销售酒的商家也林立在唐代的各个地区,无论在城市乡野,都可以看到酒肆和酒楼的存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以及'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都表示在唐代销售酒的商铺众多,有一些酒肆通宵开放,可见当时酒的盛行。

唐代的社会民俗也在推动酒行业的发展,无论是祭祀、节日、宴会、丧娶等,都离不开酒的存在,因此营造了浓厚的酒文化。唐代诗人在聚会时饮酒作诗,还会在酒中添加游戏来增添聚会的乐趣。李白的诗就反应当时的现状:'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秀袍'、'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3、酒的社交功能

在酒桌上谈事情的风俗似乎由来已久,唐代的诗人也以参加高级宴会来结交达官贵人,希望能得到伯乐的赏识,获得出仕的机会。对于初出茅庐、没有声名的诗人来说,在宴会上饮酒作诗,可以广结益友,也能展示自我才华,是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像诗人杜甫便是如此,他的许多佳作就诞生在聚会上,比如《陪李北海宴历下亭》、《陪王侍御宴泉东野亭》等。

说起杜甫,就不得不再提一下李白,李白也是借助宴会的饮酒赋诗正式走上仕途之道,也在聚会上结识了杜甫、张叔明等好友,酒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几位诗人皆是喜爱喝酒之人,共同的语言和相同的抱负让他们的情谊十分牢固。杜甫在回忆里写到:'何时一樽酒,重于细论文'。在文人眼里的饮酒,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在饮酒的过程,通过赋诗一首把生活情趣表达出来。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三、唐代诗酒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的饮酒诗中,诗人与酒之间常常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诗中有酒,酒中含诗,是唐代诗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唐代繁荣的诗酒文化使后世的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唐代诗人饮酒时所作的诗句都伴随着自身的情感活动,表达他们对世界、社会的丰富认识,为后人留下了受益匪浅的作品。饮酒在唐代以前不过是低俗的生活琐事,通过唐代诗人的改造,融入诗人的生活意趣,诗酒文化慢慢变成高雅的活动,进入上层人士的日常生活,诗与酒的碰撞成为后世文人创作的范本与题材。

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都受到有形或者无形的束缚。人们通过饮酒,在醉酒的状态里,把平日里压抑的感情宣泄出来,在迷醉的状态里体验与现实不同的人生。借酒逃避现实的苦难,用酒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用诗来表达人生的凄凉和无力改变的无奈,在诗酒文化中达到了巅峰。酒可以让人忘却烦恼,诗可以让人言说心中感情。通过诗与酒的结合,诉说在清醒十分不敢言明的社会状态,表达诗人们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在诗酒的文化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诗以言志一直是诗歌最美的旋律,把酒融入唐诗的骨髓之中,给唐代的饮酒诗注入了新的灵魂,诗酒的结合、借酒抒情、诗言人生,使得唐代文人的气度通过诗酒文化传承给后世的每个人,他们超凡脱俗的精神永远在后人的口中传唱,那些飘逸灵动的气韵打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在众多的饮酒诗中,可以窥视到诗人们的内心独白和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文明,同样可以从中了解到唐代的社会思想、政治、经济、文化,每个不同阶层的生活,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史学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让宋代诗人苏轼有了宣泄的入口,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著名诗句;元代诗人杨维桢的'预恐沙头双玉尽'正是得益于杜甫的'酒尽沙头双玉瓶'。

诗酒文化对现今社会的影响也甚为广泛,唐代诗酒文化中诗人所流露出的豪迈、自信、热情、大气等精神都给中国文化增添了一种活力与激情,让中国文化性格的成熟,贡献了重要力量。正如'太白遗风'对后世诗人、文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诗酒的方式让唐代诗人身上美好的向往,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也让现代人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诗歌文化和酒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语

纵览中国唐代的饮酒诗,诗歌与酒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诗酒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雅、达、真'的特征,也表现出古代文人对文学艺术美的追求,揭示他们对于先前世俗礼教的不屑,打破了禁锢世人思想的束缚,饮酒诗纵容酒精对自身的麻痹,通过醉酒来宣泄心中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虚伪官场的抗争,也表露诗人对生死荣辱的超脱心情。

唐代诗歌的酒文化,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

现实生活的折辱,并不能使他们屈服,对现实的极力抗争正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美好精神品格,在酒的国度里,诗人永远是自己的王者,也是我们该要传承下来的精神品格。


文/萝卜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