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陀35岁即证入涅槃,80岁离世也称涅槃?究竟什么是“涅槃”?

 传统文化管窥 2020-03-04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理想。


人们根据俗称僧人之死为“涅槃”,往往认为“涅槃”是佛家对死亡的别称。

也有人把“涅槃”理解为空洞无物的可怕境界

这些都是对“涅槃”的误解!

其实,在古代印度,“涅槃”作为一个宗教哲学术语,为多种教派所共用。


耆那教认为,涅槃是摆脱诸业,灵魂升至世界的顶端,享受绝对的安乐。

婆罗门教的《薄伽梵歌》中,将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称作“梵涅槃”。

而佛教的高明之处,在于既不承认个体灵魂(“我”),也不承认永恒的世界本源(“梵”)。

佛教对“涅槃”的理解,主要是指修行达到的伦理和心理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在息灭了烦恼之后所达到的无生无死、寂静清凉、永恒安乐的心灵或生命境界。

这种境界严格来说,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佛陀曾经用“遮诠”(从反面来说事理)的方式来描述过“涅槃”:那是一种“无生、无成、无作、无因缘和合”的境界(相对于我们这个“有生、有成、有作、有因缘和合”的世界)!

用今天的话来说,涅槃不是任何物质状态,不存在于任何时空之中。

涅槃也不是任何主观上的感觉,因为任何感觉都是刹那生灭的,而涅槃是不生不灭的。

也不能把“涅槃”理解为一个结果,因为结果是由某种因缘所得的效应;而涅槃既非因亦非果,它是超越因果的。

正如斯里兰卡著名佛教学者化普乐·罗睺罗长老在《佛陀的启示》一书中所说:


你唯一能知道它(涅槃)的方法是亲见亲证。

有路可通涅槃,但是涅槃并不是这条路的结果。

你可以沿一条小径到达一座山,但那山却不是那条路的结果或效应。

你可以看见一道光明,但是光明并不是你目力的结果。”

在佛教看来,涅槃是终极的真理,也是至高的幸福,是佛教修行追求的最高目的。它并非死后才证得,而是现前即可进入、现前即得亲证的境界。

当然,由于涅槃境界是如此难以理解,在佛教内部,不同派别甚至不同的人,对涅槃的理解及阐述往往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小乘佛教倾向于将“涅槃”视为一种完全脱离世俗世界(世间)的最高境界。他们特别重视取得个人的解脱,而对帮助世间其他人的解脱并不强调。

很多佛典又将“涅槃”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按照现代学者的一般解释,“有余涅槃”即烦恼已尽,肉身犹存;而“无余涅槃”则是烦恼和肉身皆已灭尽

“无余涅槃”的梵语为“般涅槃”,意即完全的涅槃,一般指寿终后的归宿。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死永灭。

但按照佛教的讲法,这并非生命的死亡和心识的断灭,而是生命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就像海面上动荡的波涛停息了,并非大海的消灭,而是大海本有的清澈明净之性的显现。

有现代学者认为,“无余涅槃”,类似于现代科学所假设的“一种宇宙灭尽而形成它的本体能量犹存,只是不起作用的状态”。

到了大乘佛教,则倾向于反对把涅槃和世间作绝对化的区分。

比如中观派就认为,不能离开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因为涅槃与世间等无差别,只是由于人们为妄想所蔽,才出现差别。因此要达到涅槃境界,就要去除各种妄想和分别心,认识世间诸法之“实相”,即诸法的本性是“空”,是不可言状的“妙有”。

既然“世间即涅槃”,所以大乘佛教鼓励信众积极在世间修行。

大乘经中还说,佛菩萨虽超出生死,证入涅槃,但不滞留于涅槃,独享安乐;而是怀着慈悲,运用般若智慧,不断入生死苦海中度化、利益众生,无有休息。

这种究竟的、积极的涅槃,称为“无住处涅槃”,简称“无住涅槃”,乃是大乘佛教的最高理想。

其实,这种涅槃也符合佛陀的精神——

释迦牟尼佛35岁(一说31岁)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达到涅槃;但他没有住于涅槃,而是周游各地传法布道,直至80岁“般涅槃”。

近现代以来,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佛教总体上说,已不再单纯追求那种离群索居、远离尘世的修持方式;而更加重视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怀,积极投身于有益于民众的各种慈善活动。把利乐有情、造福社会,作为修成正果、趋向涅槃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这,恐怕也是佛教在当今社会中依然能充满活力的原因之一。

/完.

古今神秘文化

小传统,大视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