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瘾的「Aha」时刻是什么?

 jocw的图书馆 2020-03-07

还记得我的一个朋友第一次吸烟的场景: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也都在十五六岁左右,当时正在看电视。结果,朋友突然神神秘秘的把我拉到一个房间。然后诡异的一笑,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一盒香烟。我还记得那是一盒哈德门的香烟,红红的包装上,有着哈德门三个字的烫金,之前看他爸爸抽过的。他作了一个「嘘」的手势。告诉我,他打算试一下。

我们俩都从来没吸过烟。我朋友拿着香烟的手,甚至有微微的颤抖,不知道是基于兴奋,还是基于恐惧。

他想让我见证他吸烟的这一英勇时刻。

我看着他慢慢的从烟盒中倒出了一根香烟,甚至由于不熟练,差点把烟盒扔到地上。他慌乱的把烟盒拿住了。他学着大人的样子,先把那根香烟从头到脚闻了一遍。用眼神示意我也来一根,我笑了笑,先让他来。

他把香烟叼在嘴里,拿起火柴,准备点火。

在点火的那一煞那,燃起的烟雾在窗外阳光的照射下,竟然给人一梦幻般的感觉。特别像我们看过电影里的明星点烟的潇洒感。

烟点着了。

我朋友脸甚至都有点发红,兴奋的手舞足蹈。然后,我看着他猛吸一大口烟。

然后,就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干咳,我觉得他都要把肺咳出来了,满眼流泪。

我哈哈大笑,眼角都笑出了泪。

他把只吸了一口的烟扔到了地上,然后狠狠的踩了一脚。我则在一旁继续大笑不止。他则狠狠的跟我说,不要把这件糗事说出去。

从此我俩对于香烟都没了兴趣。

以至于后来我经常困惑,为什么烟民们会对香烟上瘾?

01
 啊哈时刻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对于人的大脑神经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让人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大部分人第一次接触香烟应该跟我朋友的反应一样,一种身体自发的厌恶感。

但为什么依然会着如此数量庞大的烟民呢?他们是如何克服的?

《二重洗脑》中对于此给出了答案:

男孩子往往会因为装酷而沾染香烟。而女孩子则更多的是想知道香烟香了以后是什么味道,她们就一直忍耐着,直到明白香烟的味道为止。

坚持不懈的强刺激,导致神经变弱,多巴胺的分泌减少,当这种状况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在尼古丁的刺激下,多巴胺的分泌量会忽然恢复到正常水平,在这一瞬间他们一下子体会到了心的宁静。这就变成了关键的转折时刻。

吸烟者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在这个瞬间完成了,身体和精神的依赖症。

这个时刻就是「Aha」时刻。

人第一次认识到某种东西带来的价值的时候,脱口而出的「Aha」,原来这个东西时可以帮我或者这种感受啊!

这也是很多上瘾烟民曾经跟我聊,吸烟可以带来灵感,安宁之类的感觉。

「Aha」时刻也是用来检测各种行为未来是否会重复发生的重要标志。

曾经看过有人分享的关于吸食毒品的体验,也有类似的路径。

刚开始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毒品,往往都是接触上瘾程度低的。比如,大麻。从化学成分来讲,大麻对于神经的上瘾程度是很低的。但是,对于接触大麻的人来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影响。

他们突然发现原来大麻是不上瘾的啊,那么之前听的的毒品上瘾搞到家破人亡之类的宣传就是假的了。然后他们就逐渐开始尝试那些上瘾程度高的毒品,比如,海洛因等等。最终真的把自己搞成家破人亡。

而他们对于毒品心态转变的那个时刻就是,「Aha」时刻。

02
「Aha」时刻的意义是建构出来的,有极强的欺骗性

我们会根据自己身体的体验和当时的环境,快速构建一个因果联系,用来解释自己身体的变化。

“橡胶假手”实验:

橡胶手实验

左边是一个橡胶假手,而右侧则是真手。会先用毛笔同时在真手和假手上扫过皮肤,然后用锤头砸向假手时,大脑会认为锤头砸的是自己的真手。

因为我们大脑是根据手部带来的感觉来判断肢体是否是自己的。这种意义感是建构出来的。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克服了第一次吸烟带来的痛苦感?

当时我在朋友身边,对于吸烟没有一丁点经验,然后我觉得朋友第一次吸烟的经历简直就是糟糕透了。所以,产生的观念,就是吸烟有什么好,非常无趣。

如果朋友当时身边的是一个烟民,估计他就会安慰朋友说,所有人第一次吸烟都会这样,你多吸几次就好了。反而把这种糟糕的体验变成了一个常规,朋友就会认为吸烟不愉快的体验是偶尔的、临时的。这时候会推动他继续吸烟,一直到「Aha」时刻,然后上瘾。

我们自己是无法解释多巴胺对于神经的影响,只会透过身体的感觉,是舒服或者不舒服。然后基于这种感觉和当时的环境给出一个自己认为的解释。

03
如何才能反上瘾?

①了解基本的上瘾机制

当你了解了,你自然就能够跳出来。

《盗梦空间》中其中有一个桥段:

斋藤当时被推倒地毯上,他发现地毯不对,因为他公寓的地毯是纯羊毛地毯,但是地上的却是人造纤维地毯,因此斋藤明白了这是假的公寓,自己并不是在现实中,而是在梦境中。

所以,当你了解到整个上瘾的机制和逻辑以后,就能触发自己识别出当下是否被陷入到「梦境」之中。

②警惕「Aha」时刻的解释

大脑极其擅长把事物的相关性当成是因果性,甚至出现因果倒置问题。这种认知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我们都很难觉察到自己是如此思考问题的。

当吸烟吸到宁静时刻,并不是由于香烟的功劳,反而是香烟的副作用。尼古丁不断压制神经,到了一个临界值突然反弹释放了了压制,然后再重新对神经进行压制。人为了追逐这种感觉,反而去加大尼古丁的摄入量,导致神经长期被压制。

不是香烟能带来宁静,而是会剥夺内心的宁静感,然后偶尔释放出来。

③ 更多样,而非独占

识别是否上瘾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独占性。

烟、酒、药物、性爱、赌博或游戏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同一种作用,就是从大脑强行榨取多巴胺、降低神经的感受性,使人在所有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中都很难感受到幸福。无论吃饭、工作、休息无论做什么,都快乐不起来。

所以,让自己快乐需要有更多样的方法,而非依赖于某一种单一方法。否则极易成瘾。即使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能由于成瘾对于身体带来破坏,比如,痴迷跑步,但是不顾身体所能承载的负担,导致身体受损。

很多陷入赌博的人,也会经历某个「Aha」时刻,就是刚开始接触时,就赚到了钱。这个时刻的解读,代表着这个人是否会沉迷于此。

解读是自己运气好而已,则不会沉迷,依然抱着游戏的心态。而解读成是自己能力强的人,则大概率会沉迷,甚至想要扳回损失,然后不断放大投入的资金额,导致人生被毁。

从营销的角度,无数的科学家以及心理学家都在研究如何让用户沉迷于自己的产品,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回报。

从个体来说,面临无数的诱惑和触发,反而要警惕这些设计,避免让自己成瘾,避免让自己成为像《黑客帝国》中描述的那样,变成一具「人肉电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