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衰学堂”会员邀请函请接收丨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如何从纷繁中厘清脉络

 明醫 2020-03-07

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心血管领域尚未攻克的堡垒。中国心衰的患病率,据最新流行病学研究,在≥35岁居民中加权后为1.3%,即大约1370万;在过去15年间增加44%,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的巨大进步。心衰已成为国家公共卫生潜在的严峻挑战。

“心衰学堂”今天揭幕!本学堂由江苏省人民医院黄峻教授任主讲教授,邀请全国数十位心衰领域专家撰稿,内容着重实用性和适合中国国情,鼓励学术民主,不回避争议,旨在提供心衰的新研究、新证据和新理念,拓展读者的视野,增加辨识能力,帮助临床医师应用现代视角来认识和防治心衰。





黄峻教授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分会名誉主任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名誉主编

★ 美国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

2020年金色的阳光已洒满希望的大地。新药物和新试验催生了新证据和新指南,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产生了新的希望。面对众多的药物,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怎样才能用好?

显然,要使心衰患者最大程度获益,传统药物应用必须规范,新药应用要遵循指南

药物治疗的一座座丰碑

近70年,心衰药物治疗成绩斐然。

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噻嗪类利尿剂是第一种真正可改善心衰症状的药物。70年代以卡托普利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首次实现了降低心衰死亡率的梦想。十多年后,第一种可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同时也能降低病死率的β受体阻滞剂得到肯定。这3座丰碑已然突破了心衰治疗的困局

90年代后,在众多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基础上产生的 “金三角”即ACEI、β受体阻滞剂和螺内酯(醛固酮拮抗剂)的联合,使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的心血管死亡率与70年代相比,下降幅度达80%,成为一座耀眼的里程碑。

新的突破接踵而至,伊伐布雷定(2010年)沙库巴曲缬沙坦(2013年)使心衰病死率再降20%。仅过去数年,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闪亮登场,初用于降糖,又益于冠心病防治(DECLEAR、CANVAS、EMPAR试验),还在心衰防治中赢得宝贵一席。DAPA-HF试验(2019年)证实,无论有或无糖尿病的心衰患者在标准和优化基础治疗后,加用达格列净可进一步降低HFrEF患者病死率和因心衰再住院26%。

这样,综合现有的药物治疗有可能将慢性HFrEF每年心血管死亡降至5%~6%

用好传统药物:坚持“金三角”方案

慢性HFrEF的基本治疗起初是“黄金搭挡”(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由于醛固酮拮抗剂的良好临床疗效(EMPHASUS-HF试验),尤其可抑制心肌纤维化和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获得积极推荐(我国只有螺内酯),便形成了大家熟悉的“金三角”。

有或曾经有过液体潴留患者必须应用利尿剂。在利尿剂基础上应用“金三角”,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里慢性HFrEF的基本和标准治疗方案。与此同时,还需要使方案达到优化:利尿剂应使患者处“干重”状态,并以最低有效剂量长期维持。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应达到目标剂量或患者的耐受剂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替代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

新药应用:需要优化和规范

新药须在“金三角”的架构下应用。

仍有明显心衰症状的窦律患者,如静息心率≥70次/分,应加用伊伐布雷定,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的住院(SHIFT试验)。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替代ACEI(或ARB)用于血压稳定,仍有症状的患者。而且,近期的研究表明该药除了稳定性心衰外,还可以考虑用于尚未稳定如出院前后的患者,也可和ACEI一样作为初始用药(PIONEER-HF和RANSITION试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滞剂的这3种药物现在处于“平等”地位,而疗效沙库巴曲缬沙坦居首

伊伐布雷定起始剂量2.5 mg,bid,可递增至7.5 mg,bid。SHIFT试验证实单纯降低心率对慢性HFrEF有效,因此,也提供了此类患者需要降低静息心率的可靠证据。因此,β受体阻滞剂和伊伐布雷定联合应用要达到的目标是静息心率60次/分左右

沙库巴曲缬沙坦如替换ACEI或ARB,应在后者末次剂量36小时后开始,起始量25~50 mg,bid,可逐渐递增至目标剂量(200 mg,bid)或耐受剂量,老年人、尚非稳定性心衰患者的起始剂量宜减半。

新药有优势,也有局限性

伊伐布雷定不能完全取代β受体阻滞剂,因为SHIFT试验的患者基础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故不能确定在不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该药也同样有效。不过,如患者有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伊伐布雷定可以替代之。此外,该药还不宜用于失代偿性心衰、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起搏器依赖患者。

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前血压应稳定,并调整利尿剂剂量和矫正容量负荷不足。该药有显著的降压作用,虽可以用于收缩压>95 mmHg患者,起始应用时仍以>100 mmHg为宜,应用过程应监测血压、血钾和肾功能。有血管性水肿史患者禁用。

SGLT-2抑制剂:探索应用有必要

SGLT-2抑制剂的降糖、利尿、降压(收缩压可降低约5 mmHg)和降体重作用成为对伴糖尿病、容量超负荷和血压控制不理想患者的心衰一种新治疗方法。新的研究还证实治疗有效的无糖尿病的心衰,其亚组中包括HFrEF和射血分数保存心衰(HFpEF)人群。

此类药有可能成为“金三角”之后的又一类新药,但仍需进一步证实。该药有可能诱发容量不足、体位性低血压和急性肾功能损害,尤其与利尿剂和RAAS阻滞剂合用时,应予注意。此外,还可能合并尿路感染。

攻坚克难,前程漫漫

与20年前相比,心衰治疗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但当时国际权威学者Baunwaid E的著名评述现在依然适用: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也是心血管病领域尚未攻克的堡垒。其中急性心衰和HFpEF是两个最顽固的堡垒

HFpEF尚无药物可降低病死率,目前治疗主要原则是应用利尿剂控制液体潴留;如有高血压,应控制血压≤130/80 mmHg,以及积极处理合并症如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等。

晚近的PARAGON-HF研究(2019年)中沙库巴曲缬沙坦虽未获得确定的阳性结果,仍然极具临床价值。

该研究告诉我们:

所有对HFrEF有效的药物均不能使作为一个整体的HFpEF患者获益,我们应放弃幻想;

HFpEF的病理生理机制与HFrEF可能完全不同;

HFpEF不宜以整体看待,可能存在若干亚型,各有独自的机制。

因此,未来寻找有效的药物不应只盯着现有的盘子,而要开阔视野。

该研究还告诉我们:

HFpEF的死亡率也很高,

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传统药物仍值得应用,

具有同样或更好疗效的药物,即便不能降低病死率,仍值得研究和评估。

沙库巴曲缬沙坦、伊伐布雷定和SGLT-2抑制剂均可能在某些亚型人群中有用武之地。

急性心衰的治疗药物有进展,但无突破。近几年公认的新药如新型血管扩张剂萘西立肽(人重组利钠肽,rhBNP)、新型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以及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均不能降低急性期死亡率,但可改善症状或血液动力学状态。与传统的同类药相比,在药理作用、综合机制上有益于抑制心衰进展,或减少不良反应,可常规和优先选择。

急性心衰患者要作床边评估,根据有无肺部罗音和躯体四肢触诊,区分为干暖、湿暖、干冷和湿冷4种类型。由此可选择适当的药物。

干冷和湿冷型在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时,应尽早采用器械治疗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左室辅助装置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近几年器械治疗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其适用的人群和范围明显增大,效果有所提高,值得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