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宝玉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逻辑有问题——兼与何泗忠先生商榷

 诺南 2020-03-08

我的好友深圳二高正高级、特级教师何泗忠先生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疫为背景设计的贾宝玉患病的名著阅读作业,很有创意。非常钦佩何泗忠先生的大胆尝试。由于我也是语文老师,并且是《红楼梦》的忠实读者,就第一和第四道作业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与何泗忠先生商榷,亦盼同仁指正。

 (一)

1.假如贾宝玉参加某次家宴,吃了野味,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了五个人,最有可能被传染的五个人会是谁?请按传染的先后顺序列出这五个人,并说明理由。

事理逻辑:

      一问:某次家宴?是在宁国府,还是荣国府的家宴?哪些人参加的?

二问:还有哪些人同时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三问:贾宝玉是不是零号病人?

四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新型病毒,请问贾宝玉生活在哪个年代?(纵使他生活在民国也是没有这个病的。)

逻辑思考:

如果假宝玉是零号病人。

被传染的首先是一起聚餐的那一桌人,也许还有隔壁餐桌的,当然还有一大批丫鬟,因为要端菜、上茶什么的,当时应该没有戴口罩,感染的风险非常大。然后才有非聚餐人的感染。

如果贾宝玉不是零号病人。

那么誰是零号病人?不知谁是零号病人,谁都有被感染的可能。那么“最有可能被传染的五个人会是谁?”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伪问题。

你可能这样反驳我:

对啊,我就是考学生这样的逻辑能力,看他们思维缜密不缜密。让他们进行分类思考。

    照此逻辑,我也非常赞同反驳者的观点,但我想问:这是整本书阅读还是逻辑推理?如果考逻辑推理,那么我们置《红楼梦》本身的阅读于何地?

结论:没有搞清楚贾宝玉与哪些人聚餐,接触过哪些人,也没有搞清楚贾宝玉是不是零号病人和到底谁是零号病人,后面的传染都不太合理。任何的推断一定是建议在逻辑正确的前提之上的,也要知道推断的逻辑条件是什么。

退而求其次思考:如果逻辑前提不正确,逻辑条件也不明白,会不会把学生带向浅层的思考?我不敢肯定。

学情逻辑

出题意图想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厘清人物关系,试问高二学生还需要这样去厘清关系吗?你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都会了。

(小学六年级学生作业)

(高二学生作业)

不难看出六年级学生的水平与高二学生不相上下,这样的阅读有何意义呢?

 (二)

4、因疫情严峻,贾府家塾(学校)延迟开学,疫情应对领导小组要求学校停课不停学,校长贾代儒决定进行疫情下的在线教育。他亲自主讲网上开学第一课,假如你就是贾代儒校长,你将在开学第一课中讲些什么?请拟一份发言提纲,要求层次清楚,语言得体、内容恰当。

只问一个问题

请问那时有网络吗?

也许有人会反问,这是假设而已?那么我请问这是在穿越吗?这样的提问跟愚公开着挖土机,去推平王屋与太行,有何区别?

质而言之,以上质疑其实就是关于整本书阅读任何设计问题,如何开展的问题。去年我参加一次名著导读课,做过一次即兴评课,发表了一些看法,也不一定正确,敬请方家指正。

(三)

 下面是评课实录

第一个问题,整本书阅读课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话题。

今天三节课,我把它总结成三种课型。第一节课是证明课。通过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来证明什么?证明一个道理:影视观看不能取代名著阅读。然后告诉学生要真正去读文本,读纸质的原著。第二堂课是方法指导课。一节课45分钟告诉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做笔记。做笔记,一个是写提要,一个是写心得。写心得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第三节课我把它归纳成文本解读课。一节课45分钟告诉学生《儒林外史》这本书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老师们,我们来思考:这三堂课的教学价值在什么地方?第一堂课价值在于书是要读的;第二堂课的价值是读书是有方法的;第三堂课的价值是读书要读懂它的。我想这三堂课应该体现出了各自的不同价值。然而,我们再讲教学的效率,我们来评价一下。第一堂课,一个道理,要不要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证明这一个道理?那么我们的教学效力、效益体现在什么地方?第二节课,我们是不是要花这么多时间来讲这个?讲完这个之后,另外的时间、下一节语文课我要干吗?第三节课,我们以这样的片段,能不能告诉学生全方位地来解读《儒林外史》?我今天最主要的是想抛出一些问题给老师们思考。

咱们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咱们工作坊用这样的一种形式来引导大家思考,我觉得也是特别有价值的。还是回到我第一个话题上面来。一定要思考名著导读课的逻辑起点是什么。第一个,学生对这一部名著是陌生的吗?是不是陌生的?如果是陌生的,我们名著导读课该怎么上?第二个,情况是是熟悉的,但是没有读懂它,我们该怎么上?第三个,读懂它了,但是不知其中之味,我们该怎么上?老师们,起码有这么三种情况。我问了《西游记》那堂课的学生,我说,《西游记》你读过没有?他说,我小学六年级时就读过。我问他,读的是原著吗?他说不是,是少儿读物,连环画。我这是个别调查,没有全面调查。但是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几乎是没有读过那么厚厚的《西游记》的。我们该怎么办?待会我们会讲到。第二个我在看《儒林外史》的时候,那堂课谢老师打出一个问题——《儒林外史》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他们仅仅凭借着小学五年级那堂《临死前的严监生》的课,获得一个信息,实际上对《儒林外史》这本书也是没读过的。是这样的吧?那么第二节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老师她很聪明:我不管你读还是没读过,我给你几个选段,你来批注。这么做的结果是,课堂它活了,但是书,它却死了。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们还是没有基于学情来教学生整本书阅读。这是我抛出的一个思考。三位老师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都犯了一个大家都习惯性犯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尊重整本书阅读的学情的逻辑起点。这样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老师认为你读了;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其实并没读。那么我们的导和学生的读是脱节的。它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两者是无法融合的。我们从教学的效率上来说。那应该不是高效的。始终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或者是处于一种机械性的重复状态。

以后我们教学该怎么样?如果学生没有读这本书,我们是不是要让学生去读它?于是我有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整本书阅读要干什么。

整本书阅读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是,书是学生去读的。我们初一到初三教材后头有必读的名著,那现在我们是不是让学生去读了?

那么第二个问题关键,一定要提供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时间在哪里?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一定要开设阅读课。一周开设1~2节课,要把名著导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化。一定要课程化,而不是我只布置任务,今天你们去读《西游记》,下一周我们来上。上什么?他压根没时间去读,你上什么?那我们一定要制定一个计划,既然是课程,一定有一个学习的计划、教学的计划。这个学期我读几本书?《西游记》是要读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要读的,还有鲁迅的《朝花夕拾》也是要读的。我们该怎么办?周六周日我们可以规定去阅读,是吧?第二,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有专门的时间来阅读?学生不去读,学生没有时间去读,整本书阅读都是骗人的鬼话。昨天我在朋友圈里面转发了一篇北京大学毕业的一位王俊鸣老师的文章。他说,伟大的国里面出现了大量的整本书阅读专家。我们看一看,整本书阅读是不是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特别是第二个条件:有时间去读。老师们,除了语文,我们还有数学,还有英语,对吧?除此之外,老师还布置了很多政治、历史、地理作业。如果不完成,课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还要把它发到微信群里面去。老师们,学生是有压力的,家长也是有压力的。你试一试你家孩子每天没做作业,微信群有你的名字,你试一试啥感觉。老师们,那么作为语文老师该怎么办呢?我们这一亩三分地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我们要做一个有良知的老师。第一,我不抢占别的科目的时间,不能老是布置作业。第二,语文课让学生去读。据说祁阳有几所学校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或者说是整本书阅读的课的,一定要坚持下来。

第三个关键是研究性去读。什么叫研究性去读啊,带着思考去读,探究去读。什么是思考?什么是探究?一定要提出问题。一定要提出问题来读,否则我们的读书是表面化的、肤浅化的。这是我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既然是名著导读课,我们一定要实现导读的四个转化。这是我评课的重点,接下来我就讲这四个转化。这四个转化也回答了我们前面的两个问题。第一,化大为小;第二,化虚为实;第三,化读为说;第四,化读为写。

我先讲第一个“化”,“化大为小”什么意思?老师在导读课当中,就是一个向导,引导学生而已。我们这三节课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化大为小——选章。一本书我一堂课没时间讲了,是不是?我选章。这逻辑条件就是学生有了阅读的基础。比如第一篇第一个老师,她就是选章。选第一回嘛,“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选第一章。选章之外我们还要选段,第三节课是选段。还有选句,第二节课是选句。老师们,你们看,这就是实现了“导”的作用,都是围绕“选”字在做文章。章回体小说嘛,我就选一回,我就选一段,或者是选一句。干什么?这就是探究性的阅读。你怎么探究?得有形式吧?得有载体吧?就得学会选章,学会选段,学会选句。这是我们实现名著导读的导向的一个重要途径。

你光选了没用啊,还得实现化虚为实。就是选点。什么意思?比方说咱们的第一回。我就研读它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西游记》是浪漫主义手法吧,我就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浪漫主义手法。浪漫主义手法在作者笔下是如何运用的?为什么《西游记》成为经久不衰的名著,浪漫主义手法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老师们,这就具有了价值,这就有了探究。先是选一个形式出来,形式选出来后咱们再研究内容。再比方说,我就研究它的语言特征。(这里纠正一个知识性的错误:这是白话文小说,不是文言文,它们是有区别的。)我们看《西游记》第一回,我教学生写什么?我就教学生写对称的句子。有很多啊,你看,“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这就是对称的句子啊。你读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自己的一种语感。“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我们就要学生写对称的句子,再比方说咱们来看每个章回的题目。高考或者中考怎么写好标题啊?像这样的题目是很好的。其实它就是相当于一个对联。你看,随便举个例子: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再举一个,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老师们,我就研读它的题目一节课,告诉学生怎么来拟好题,这不是一个点吗?再比方说,我们研究细节的描写。看古典小说里面,是如何来描写细节的。白描手法特别多。比方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他就用了一个“行走跳跃”,这也是选点啊。再比方说,人生的探究,文学即人学。那么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西游记》我们又看到了怎样的人生?不是有人讲了吗?这个社会上混的好的都是有关系的,一个妖魔鬼怪都是有关系的。有人还说了嘛,《西游记》是可以倒过来读的嘛。对不对,老师们?这就是人生探究啊。《儒林外史》我们又看到了怎样的人?《儒林外史》仅仅是封建社会那个制度下的丑陋嘴脸吗?我觉得还不是。人心的丑陋自古皆然。我来写篇文章——《语文界外史》,也可以把我们形形色色语文界老师写出来,跟《儒林外史》没多少区别。你比方说在评职称的时候,你看多少人不是你把我打倒,就是我把你打倒。是不是这样?有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评职称,他就比别人低了0.5分。他就跟我讲,我现在怎么证明他的材料是假的?我说算了,评不到就评不到,何必来证明别人是作伪呢。这是个例吗?我觉得不是个例。多少人为了这些东西,跟《儒林外史》那些儒士们一般无二。我想这不仅仅是这个制度造成的,还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人性的恶造成的。我想我们老师应该带学生进行这样的探究,而不是贴个标签,是“封建制度下的产物”。你把“封建制度”刨除,照样有这样的人在。这也是探究嘛。还有探究,人物品读的探究。读《西游记》你认为猪八戒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你读《红楼梦》,你怎么研究贾宝玉这个人物?不是有人这么出书:《<红楼梦>人物品评》《<红楼梦>人物探究》。读《儒林外史》,严贡生、严监生那几个人物你是怎么评价的?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他这个人身上有没有弱点?仅仅是看到他的优点吗?我能不能寻找到我们不应该学习的地方?这不是思辨性了吗,老师们?所以要选好点。那么导读的目的是什么?导读的目的就是以点带面,教学生方法,给学生指引名著阅读的方向,仅此而已。所以还是回到我们第一个问题上面来,书,永远是学生读的。书,永远是他的。老师只是导向而已。但是作为一个老师,在目前的情况之下,我们是不是应该提供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少布置作业,多让学生读书,一周拿两节课给学生读书。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我们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什么要整本书阅读啊?因为教一篇文章只是方法,而语文学习是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读书的海洋。教一篇文章是为了教整本书,那么作为语文老师,他的职责还在于最大效率的情况之下教好一篇文章,然后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读整本书,我想这是我们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意图。

第三个,化读为说。你既然是名著导读课,那么课堂上我觉得要把读这一块转化为让学生来说。说什么?说刚才我讲的那个选点的内容。你可以说,这本书人生感悟;你可以说,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怎样描写人物;说我如何来说读书的经验;说我如何来说我学习这篇文章得到了哪些语言技巧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第四个化读为写。名著导读课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还要指向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怎样去写好它?读了一本书除了提高你的精神境界,陶冶你的情操之外,还能不能提高你的书面的表达能力及写作的能力?老师们,我觉得名著导读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把读转化为学生的写。有些人说,我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不好呢?老师在名著导读过程当中就要搭建读与写的一座桥梁。实现这个导向,就是把读导向学生写的能力。

我想名著导读课应该要实现这么四个转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读为说、化读为写。四大转化。

最后,我想咱们名著导读,有三个切忌。

第一,切忌什么呢?以教师的读代替学生的读,这是忌讳。我看这三节课还是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老师的读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学生的读。最好的方式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读,你读你的我读我的,大家共同来读。整本书阅读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读。你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这么多人这么多年来,似乎还没有找到更好的途径。你读我读,读着读着就读懂了,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第二个,切忌以摘录代替整本书阅读。现在很多人搞整本书阅读,就是让学生抄下书中的精彩句子。摘抄固然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但是我就是怕学生只会摘录,不会阅读,这是要警惕的。

第三个切忌是什么呢?就是以做题的方式抹杀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中考名著导读要考嘛,是吧?考怎么考啊?我可以这么讲,名著导读是最难考的,是最难出题目的,你怎么出都出不好。老师是聪明人嘛,他就磨出规律了,就是考那么些东西嘛,主人公是谁呀?主人公有什么特征啊?主人公是怎么描写的呀?作者是谁呀?是吧?实践证明题目出好了无法阅卷。既然不好阅卷,名著导读我就出得机械化一点吧。所以,有人主张倒逼读书。这个想法是好的,实际上是不现实的。你怎么出怎么出,最后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一些名称书名作者情节之类的概念上。那么我觉得,我们如果真是为学生长远着想的话,千万不能够以大量的名著导读习题来取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实际上,你把我们课程标准规定要读的书读完了,名著导读考试是不成问题的。如果我们真把课标规定的读书落实到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是得到提高的。但是通过我的目测和我教学的经验告诉我,难就难在学生没有时间去读。难就难在老师在讲台上、校长在讲台上鼓吹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但偏偏就没有给学生提供读书的条件。这是很矛盾的。我们语文教学这么多年来,为什么还是处于差、低、费这样的状态,就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去读书。不是学生不愿意读书,不是学生不喜欢读书,而是时间不允许呀,实力不允许呀,他没这个时间没这个实力去读呀。整天,作业,你看我们家孩子书包有多重?你试一试?里面都是作业。我就在想我们做那么多作业干什么?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们课堂。因为我们教学效率低,怎么办?课后去补啊,对不对?我能力差,怎么办?家长和老师努把力呀,我们尽做这一些缺德的事情。这一次一定要来参加这个活动?我来就是想表达这层意思:咱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团结起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一周花那么一节两节语文课,让学生自由的去读,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我认为教育就是渡人,教育就是求佛。我们教好了学生就是行善积德,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做好这个功德之事,做好功德的功课。让每一个孩子从书本当中学习人生的道理,从书本当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书本当中做一个真善美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