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智永之前,王氏笔法从来没向外人传授过,只是在家族内部传习。

 xianfengdui111 2020-03-09
提起楷书,绝大多数朋友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作为唐楷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楷书绝对是用来学习的上佳教材。可是,你还需要知道,唐楷并不是楷书的全部,在他们之外,还有很多是非常值得我们取法学习的。

比如说南朝的智永,他作为王羲之的七世孙,一生都在辛苦研习弘扬王羲之的笔法。他的传世作品《真草千字文》,现在看去仍是非常的经典。所以说,学楷书,别忘了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这里有王羲之的味道。
米芾曾经说过:“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学习书法,特别是初学者,最好是采用墨迹本,这样才能清晰地看到其中的笔法细节,不至于陷入一个理解上的误区。
我们熟悉《九成宫》、《多宝塔碑》等经典法帖,好虽然是好,但都是碑刻拓本,说实话,要想真正理解其中的笔势走向,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就比较有优势了。

《兰亭序》真迹还有的时候,就是由智永保存的。你想啊,他保存了那么多年,每日对照临习,自然是深得王羲之笔意的。
如果你将这本《真草千字文》和《兰亭序》进行对照的话,你会发现,其中的很多笔法都是一致的。如果你想在“二王”这一系统深入学习下去的话,这本《真草千字文》还请不要错过。
当然了,智永的楷书笔法,相较唐楷而言,更为丰富多变,学习起来的难度会更大一些。如果您的基础还比较弱的话,建议您谨慎选择。
在唐太宗的倡导下,初唐时期的很多书法名家都在学王羲之,比如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人。大家想过没有,他们是跟着谁学的呢?是谁把王羲之的笔法传授给他们的呢?是的,就是智永。特别是虞世南,真的是得到了智永的真传。

你要知道,在智永之前,王氏笔法从来没向外人传授过,只是在家族内部传习。智永之所以会将这些传给外人,只是因为他已出家,并没有后代。假设他也有儿女的话,王羲之笔法系统的传递路线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从这层意义上讲,智永真的是王羲之用笔的最佳代言人。特别是他的传世经典《真草千字文》,值得每一个书法爱好者去深入研习临摹。
最后在强调一遍,我们选择字帖,技法高低先不论,难易程度先不说,还要考虑这种风格适合不适合自己。这一点,还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自行判断。

他是唐代僧人,一幅楷书堪称巅峰,实力不在颜真卿和柳公权之下

说到唐代的楷书很多人会想到颜真卿和柳公权,其实后人学习唐楷并不一定非要学颜真卿和柳公权,唐代楷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气,也并不是仅仅只有他们两个人楷书写得好。

还有一些名气不大,但是楷书造诣丝毫不逊色于颜真卿和柳公权。比如这幅《寂照和尚碑》的楷书,硬笔灵动结体方正,堪称楷书的典范之作。
有一些人说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有着严谨呆板之气,其实他们的书法并没有带板之气,如果欣赏他们传承下来的一些拓本,会发现他们的书法刚劲有力,潇洒流畅,而《寂照和尚碑》就是众多唐楷书法的一个范例。

关于这幅书法的作者只知道是一位僧人无可所写,俗名贾区,是贾岛的堂弟。也许现在我们提到吴可这个名字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他的楷书在唐代应当算是佼佼者。
唐代楷书不得不提一下唐初四家,也就是欧阳、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到晚唐的时候柳公权独辟蹊径,以崇尚骨法为主,兼顾其造型开创了楷书新风格。但是关于僧人无可所写的楷书,并没有提及,在历史上的记载也是只言片语。
他的这幅书法骨力丝毫不逊色于柳公权,可以说是唐代楷书繁荣时期的一个代表之作,也是楷书的一个里程碑。从用笔转折的地方可以看出刚劲为主,每一笔的收笔和下一笔的起笔遥相呼应,并没有呆板之气,反而具有草书那种灵动之感。

这幅书法是集前人之所成,并且能够推陈出新,改变了很多人对唐代楷书的认识。并不能一提到唐代楷书就单纯地认为严谨呆板,失去了书写的意趣。无可的书法与颜真卿柳公权的风格截然不同,如果说颜真卿和柳公权一个注重饱满,一个注重骨力,那么无可的书法就是二者兼得。
也有人说他的书法是柳体书法的范本,其实他和柳体书法有一定的区别,他比柳公权的书法姿态丰富。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继承了柳体结字的特点,难能可贵的是他变通融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注重刚劲骨力的同时又增加了笔画的饱满元素,看成楷书的典范之作。这幅书法也改变了很多人对唐楷的认识,也有人说这幅书法的实力不在颜真卿和柳公权之下,甚至略胜一筹。
像这样的楷书在唐代还有很多,也许他们在书坛上的名气并不大,但是实力还是有的。所以说我们学习唐代楷书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拘泥于颜真卿和柳公权,很多的楷书佳作不论是笔法还是章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唐太宗之前《兰亭序》的流传,过程如何

《兰亭序》简介,唐太宗之前《兰亭序》的流传,过程如何?
《兰亭序》简称《兰亭》,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楔序》、《楔帖》,被后世人俗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楔”,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它的流传始末始见于唐开元年间的何延之的《兰亭记》,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收录,其载,羲之书时“乃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无如跋楔所书之者。右军亦自珍爱宝重,此书留付子孙传掌。至七代孙智永,禅师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弟子辩才”再后来便流落到唐太宗手中。
何延之的《兰亭记》的故事性极强,文体近似传奇,历来多加怀疑。朱关田先生认为何延之其记既为呈本,对于辩才弟子玄素的“亲向吾说”,自是深信不疑的。临沂师范学院的王汝涛教授经过一番考证认为何延之的《兰亭记》乃是信史,其文章发表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的第五期上。中央美院的刘涛教授认为何延之《兰亭记》所记载故事,近于传奇,虽然何氏以辩才弟子玄素亲口与说深信不疑,但其中委曲不合常情。《兰亭》的来历与递藏情况,刘辣的记载较为平实而详细。
在《兰亭序》的流传过程中,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僧人智永是个关健人物,他是史料中有记载的经手《兰亭序》真迹的第一个人。同时,史料中没有关于在智永经手之前曾经有过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真迹流传的一记载。何、刘二人的述说是我们追寻兰亭序流传始末的唯一记载,对于何记的真实性,宋人王涯评曰:“此事鄙妄,仅同儿戏。太宗始定天下,威震万国,旭残老僧,敢靳一纸耶,诚欲得之,必不狭陋如此。况在秦邸,岂能诡遣台臣,亦狠信之,何耶。”王侄是相信刘说的。他说,“刘棘父子世为史官,以讨论为己任,于是正文字尤审。”临沂师院的王汝涛教授认为,王侄反对理由中最不可解的是“况在秦邸,岂能诡遣”两句话。
《兰亭记》分明写出遣萧翼去取《兰亭》真迹的时间是贞观中,那时太宗作了皇帝已不是秦王(在秦邸)了。王锉把刘棘的话赖到何延之身上以质问何延之,这至少说明王锉并未认真读《兰亭一记》。其文前半部分叙述《兰亭序》的收藏与出现、授受经过,几乎令人处处产生疑问。任何谈《兰亭》的都未谈及此件入于陈宫和隋炀帝手中,何况又添出一个智果。据张怀灌《书断》记载,智果是跟着智永学书法的,辨才怎么又成了他的弟子?还有,谁也没有提到过《兰亭》还有一个智果拓本。短短六七十个字中,竟有这么多问题,其文真的可信吗?后面的一半,把李世民派萧翼取《兰亭》定在武德四年他为秦王时,这就大大地有问题了。
武德三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奉命去洛阳讨王世充,四年二月,窦建德率兵救王世充。五月,秦王打败了窦建德,王世充投降。七月,秦王凯旋回到长安。十月,因功加天策上将称号。这时漳南又反了刘黑阔,十二月受命讨刘黑阔。从唐高祖即皇帝位,秦王总是受命去平定兵力最强的敌人,哪里有心情去派萧翼去会稽取《兰亭》。更不可能的是,会稽一直为李子通所占有,武德四年十一月“会稽贼帅李子通以其地来降”。刘棘所记根本违反史实。刘涛先生认为刘辣所说梁出为由梁内府出,而王汝涛却认为梁武帝收购二王帖,与陶宏景几次论王羲之诸帖真伪都没提到《兰亭序》显然它未入梁宫。另萧翼取《兰亭》的时间定为武德四年为秦王时,似乎也是不合乎常情的。

当代三位楷书高手写的《兰亭序》

1、卢中南楷书《兰亭序》
2、陆启成楷书《兰亭序》
3、房弘毅《兰亭序》

王羲之的《笔法诀》是真的吗?

《笔法诀》到底是谁著的不好说,但肯定不是王羲之。

我是一人。古代托名假名之作很多,那会不会是唐太宗作的呢?

《笔法诀》作者是唐太宗还是王羲之?

《笔法诀》这篇书论,不够精深。不太符合书圣“王羲之”玄妙的风格。

在王羲之生活的那个时期,道教有一支特别盛行。王羲之一家都比较信,他的儿子和孙子名字都是叫“王某之”。

这个论点是著名学者陈寅恪提出的,有一定的道理。

从王羲之和王献之留存的帖子,有一些丹药的帖子。

为什么要先说王羲之一家的情况呢,因为现存的《笔法诀》并不是一篇好文章。

比如《笔法诀》开头部分。

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为画必勒,贵涩而迟。

为撇必掠,贵险而劲。

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

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不够玄妙。尤其是“为必”和“贵而”,很像唐太宗常用的帝王命令的口气。

唐太宗这个人比较追求“完美”,管的事情很多,他非常喜欢书法。《笔法诀》非常有可能是他参与著作的。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参与,并不完全是他一个人写的呢?

再看看《笔法诀》,后面的一部分。

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平,贵于通变。

合策处策,“年”字是也。

合勒处勒,“士”字是也。

凡横画并仰上覆收,“土”字是也。

三须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主”字是也。凡三画悉用之。

合掠即掠,“户”字是也。

“口”乃“形”、“影”字右边,不可一向为之,须背下撇之。

“艾”须上磔扭锋,下磔放出,不可双出。

“多”字四撇,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巧在乎躏砾,则古秀而意深;拙在乎轻浮,则薄俗而直置。采摭箐葩,芟剃芜秽,庶近乎翰墨。脱专执自贤,缺于师授,则众病蜂起,衡鉴徒悬于暗矣。

太琐屑了,还有示范字。

一篇文章《笔法诀》,还专门找几个字做为示范。文章名字起得很大,前半部分命令口气,后半部分给出一些示范的字,但是内容又很少,戛然而止。

《笔法诀》要么写得很空泛,高深莫测;要么非常的详尽。

可是现存的这篇《笔法诀》文章实在错乱,并不是好的书论。

《笔法诀》可能是有唐太宗参与过的文章,较大可能是唐太宗身边的大臣假名写的。《笔法诀》肯定不会是王羲之写的。

历史中很多文章都是假名和托名之作,就拿书法书论来说。

比如著名的“永字八法”会是王羲之传下来的吗?

为什么有“永字八法”,可能是因为《兰亭序》第一个字就是“永”。

有感

《笔阵图》是不是王羲之所写?

题卫夫人《笔阵图》是不是王羲之所写?

流传下来的书论,我们不但要看作者是谁,更要看书论的内容。

书论的内容,比是谁写得更重要。

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你以为王羲之用的是现代毛笔写出《兰亭序》?骗了我们上千年

《兰亭序》相信大家肯定很熟悉了,被誉为是“天下第一行书”,无数人探寻都没有找到,最后只留下了摹本,虽然据传真迹被李世民带进坟墓里面,但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王羲之的书法,对于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相信这是谁也不可否认的,许多同学在练习楷书时都以王羲之楷书作为入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羲之在醉酒之后书写所使用的毛笔,和现代毛笔有很大的差距。还好这一点知道的人不多,不然学习书法的学生,动不动就以:我的毛笔和王羲之的不一样,你让我写的和他一样,那怎么可能。而且据传王羲之在醒酒之后,尝试着重新写《兰亭序》,但无奈没有成功,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时间,写出来的字都不同。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了解一下毛笔的发展历史了。
三国时有一个叫做韦诞的人,据传擅长制作笔和墨,于是后世的人将使用他的方法制作的笔叫做韦诞笔,相传这种笔四德备齐,东晋时候,使用的正是这种笔,这种古法毛笔,相比于现代毛笔其实有很大的优势,也就是说,现代毛笔,居然比不上几千年以前的东晋韦诞笔,这绝对不是我危言耸听。
毛笔主分为两大类,韦诞笔和散卓笔,我们先来讲一下散卓笔,也就是我们现代毛笔的原型。散卓笔最早出现在宋代,是宣笔的一种,现在宣州,由一个叫做诸葛的人所创制,所以又叫做“诸葛笔”,这种笔相比于前代,材质较软,毫较散,笔锋虚,相比于晋朝,改变很大。而且没有笔芯(心),制作方法是使用一两种的野兽毛所参杂在一起,然后再用细线扎立住,它的优点是具备“尖、齐、圆、健”,所谓笔之四德,而且笔毫相比旧制,要长半寸,所以一支散卓笔可以当成好几支笔来用。

而韦诞笔,首先它的制作工艺就不同,我们看一下下面的西晋双头毛笔,虽然出土时已经腐朽,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种毛笔是双头都可以书写,这让我想到了那些盲目使用中锋的人,可能他们是对的。
下面呢这一幅是晋时期的毛笔,我们想一下是使用五根手指头抓取舒服,还是三根手指头抓取舒服?这里提示可以用抓筷子的方法感受一下。
最后大家再来看一种魏晋时期流行的缠纸毛笔,就是将毛笔的后半部分缠上一圈纸,达到削减笔尖长度的效果,仔细看一下,是不是有一些不同,那时候的笔,都是有笔芯(心)的,这种笔特别适合写小字,可以说王羲之当时“作弊”了。现代市面上买到的笔,都是后来逐渐发展出的无笔芯(心)的,所以如果一个现代人想要写出和《兰亭序》一模一样的书法,可能性大大减小,难度大大上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